一种车架底盘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车辆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架底盘及车辆。


背景技术:



2.节能、环保和安全一直是汽车发展的主旋律,而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是实现的手段。但是,由于目前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较短,但充电桩的数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应用。
3.相关技术中,市场上纯电动重卡的车架纵梁绝大多数采用两种方式安装,一方面,后背车架纵梁整体布置在车架纵梁以上,导致整车重心偏高,对整车操稳特性带来不利影响;后背车架纵梁布置在车架纵梁上方,本体前后占用尺寸约为900mm,挤占了整车的可装载空间,削减了整车的运输效率;另一方面,左右侧置的车架纵梁分布在车架纵梁两侧,接线分散,且总体电池占位体积受整车轴距限制,一般电量较低,难以满足长续航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底盘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后背电池箱整体布置在车架以上,导致整车重心偏高,对整车操稳特性带来不利影响,以及电池箱分布在车架两侧,接线分散,且总体电池占位体积受整车轴距限制,一般电量较低,难以满足长续航需求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架底盘,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车架纵梁;电池箱,所述电池箱设置于所述车架纵梁的底部,在车架纵梁长度方向上,所述电池箱的顶部开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用于容纳一根车架纵梁,所述电池箱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的内侧之间,并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的外侧;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车架纵梁与所述电池箱固定。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电池箱体积约束在车架底盘的底部,并约束在两个车架纵梁的内侧及两个车架纵梁的外侧处,提高车架底盘下方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将车架底盘上方的空间全部提供为货物装载区域,以此增加整车的载货容积,提高车辆的装载运输效率;同时将电池箱约束在车架底盘的底部可以降低整车重心,有利于提高整车操控的稳定性及整车的安全性;其次还提高了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安装数量,进而提高了总体电量,从而有利于满足长续航需求;再其次减少了电池箱在整车长度方向上的占位空间,利于控制整车的轴距,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
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的顶面不高于所述车架纵梁的顶面。
8.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电池箱高度方向上未超过车架底盘,将车架底盘上方的空间全部提供为货物装载,利于增加整车的载货容积,进一步提高车辆的装载运输效率。
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与所述电池箱的两个凹槽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每个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安装座,所
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电池箱的凹槽内;安装耳板,所述安装耳板固定在所述凹槽内的所述车架纵梁;销轴,所述销轴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座和所述安装耳板,以将所述电池箱固定在两个所述车架纵梁上。
10.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将连接机构设置在电池箱的两个凹槽内,能够进一步充分利用车架底盘内的空间,进一步提高电池箱的电池容量,减少连接机构的空间占用率。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销轴的横截面上半部分为梯形。
12.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使销轴的三个平面均对电池箱重量进行受力,解决了传统圆形销轴应力集中同一轴线上的问题。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横杆;两个连接支架,两个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横杆的相对两端一一对应,并固定所述横杆对应的一端上,且两个所述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一根所述车架纵梁固定,使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横杆围成收容所述电池箱的收容空间。
14.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一个横杆和两个连接支架形成收容空间,以来用于安装电池箱,便于电池箱能够稳固固定在两个车架纵梁上,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15.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连接支架均呈l形,且每个所述连接支架的竖直段与折弯段之间可拆卸连接。
16.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连接支架可以采用两个杆体进行拼装,使该连接机构在面对不同尺寸的电池箱时,只需相应更换其竖直段或折弯段来满足电池箱的高度尺寸或宽度尺寸的变化。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杆和两个连接支架为一组固定组件一,在所述车架纵梁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固定组件一,多组所述固定组件一之间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纵杆。
18.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连接机构包括多组的固定组件一,能够提高该电池箱安装时的牢固性,同时通过多根纵杆固定在多组固定组件一,使多组固定组件一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保证该连接机构的可靠性。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架纵梁之间固定间隔设置的两个车架横梁,所述电池箱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横梁之间;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连接骨架,在所述车架纵梁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所述连接骨架间隔分布在所述电池箱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连接骨架的一端分别与一根所述横杆固定,且其另一端分别与一根所述车架横梁固定。
20.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连接骨架的折弯段固定在横杆的底部,其竖直段固定在车架横梁的底部,使该连接机构还与车架横梁之间进行连接安装,再次提高电池箱安装的稳固性。
21.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骨架为一组固定组件二,在所述车架横梁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固定组件二,任意相邻的两组固定组件二之间固定有连接杆。
22.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连接杆使其相邻的两个连接骨架进行连接,提高两个连接骨架支撑连接的稳固性。
23.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以上所述的车架底盘。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提高该车辆的车架底盘下方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将车架底盘上方的空间全部提供为货物装载区域,以此增加整车的载货容积,提高车辆的装载运输效率;同时将电池箱约束在车架底盘的底部可以降低整车重心,有利于提高整车操控的稳定性及整车的安全性;其次还提高了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安装数量,进而提高了总体电量,从而有利于满足长续航需求;再其次减少了电池箱在整车长度方向上的占位空间,利于控制整车的轴距,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
25.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将电池箱体积约束在车架底盘的底部,并约束在两个车架纵梁的内侧及两个车架纵梁的外侧处,提高车架底盘下方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将车架底盘上方的空间全部提供为货物装载区域,以此增加整车的载货容积,提高车辆的装载运输效率;同时将电池箱约束在车架底盘的底部可以降低整车重心,有利于提高整车操控的稳定性及整车的安全性;其次还提高了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安装数量,进而提高了总体电量,从而有利于满足长续航需求;再其次减少了电池箱在整车长度方向上的占位空间,利于控制整车的轴距,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最终通过连接结构能够实现快速便捷对电池箱进行换电操作。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动卡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2中的连接机构与车架纵梁装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与安装耳板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座与安装耳板装配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动卡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动卡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图7中的连接机构与车架底盘装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动卡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7.图中:1、车架底盘;11、车架纵梁;12、车架横梁;2、电池箱;3、连接机构;31、安装座;32、安装耳板;33、销轴;34、横杆;35、连接支架;36、纵杆;37、连接骨架;38、连接杆;4、驾驶室下方部件;5、电驱动系统;6、电池系统内部部件;61、电池模组;62、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底盘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后背电池箱整体布置在车架以上,导致整车重心偏高,对整车操稳特性带来不利影响,以及电池箱分布在车架两侧,接线分散,且总体电池占位体积受整车轴距限制,一般电量较低,难以满足长续航需求的问题。
40.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底盘,其可以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车架纵梁11;电池箱2,所述电池箱2设置于所述车架纵梁11的底部,在车架纵梁11长度方向上,所述电池箱2的顶部开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用于容纳一根车架纵梁11(也即凹槽与车架纵梁11一一对应设置,每根车架纵梁11至少部分收容于对应的凹槽内),使得所述电池箱2至少部分位于车架纵梁11的下方,充分利用车架纵梁11下方的空间;所述电池箱2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11的内侧之间,并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11的外侧;此处的外侧应理解为两个所述车架纵梁11的左右两侧,也即,位于车辆左侧的车架纵梁11的左侧设置有部分电池箱2,或者位于车辆右侧的车架纵梁11的右侧设置有部分电池箱2,又或者是左侧车架纵梁11的左侧以及右侧车架纵梁11的右侧均设置有部分电池箱2;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将所述车架纵梁11与所述电池箱2固定。其中,电池箱2具有密封、防水功能。
41.具体的,将电池箱2体积约束在车架底盘1的底部,并约束在两个车架纵梁11的内侧及两个车架纵梁11的外侧处,提高车架底盘1下方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将车架底盘1上方的空间全部提供为货物装载区域,以此增加整车的载货容积,提高车辆的装载运输效率;同时将电池箱2约束在车架底盘1的底部可以降低整车重心,有利于提高整车操控的稳定性及整车的安全性;其次还提高了电池箱2内的电池模组安装数量,进而提高了总体电量,从而有利于满足长续航需求;再其次减少了电池箱2在整车长度方向上的占位空间,利于控制整车的轴距,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
42.其中,电池箱2的截面高度尺寸可以根据整车离地高度设置为最大,前后跨度尺寸可以根据整车电量需求及车架底盘1空间需求设置为最小。
4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箱2的顶面不高于所述车架纵梁11的顶面。其中,电池箱2高度方向上未超过车架底盘1,将车架底盘1上方的空间全部提供为货物装载,利于增加整车的载货容积。
4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池箱2位于两个车架纵梁11外侧的部分可以高于车架底盘1的高度,实现占用车架底盘1上的部分空间,来提高电池箱2的电池容量。
4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两个车架纵梁11内侧的电池箱2部分也可以高出车架纵梁11的高度,与车架纵梁11两外侧的电池箱2的高度保持持平,实现缩小车架底盘1上方的装货空间,来提高该车架底盘1上的电池箱2的电池容量。
46.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机构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3与所述电池箱2的两个凹槽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每个所述连接机构3均包括:安装座31,所述安装座31固定在所述电池箱2的凹槽内;安装耳板32,所述安装耳板32固定在所述凹槽内的所述车架纵梁11;销轴33,所述销轴33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座31和所述安装耳板32,以将所述电池箱2固定在两个所述车架纵梁11上。具体的,在进行顶升装配时,电池箱2上的安装座31慢慢上移,当安装耳板32位于安装座31的内部时,且安装耳板的销孔与
安装座31的销孔同轴时,此时插入销轴33进行锁死完成装配,实现能够快速对电池箱2进行换电操作,来更换新的电池箱2,解决了传统方式只能对电池箱2缓慢充电,需浪费大量的等待时间,无法达到快速换电操作。
47.其中,将连接机构3设置在电池箱2的两个凹槽内,能够进一步充分利用车架底盘1内的空间,进一步提高电池箱2的电池容量,减少连接机构3的空间占用率。
48.当对电池箱2进行安装时,通过外部的搬运车将电池箱2移入车架底盘1的底部,并通过搬运车上的顶升装置将电池箱2慢慢顶升起来,使电池箱2上的安装座与车架纵梁11上的安装耳板32进行定位,然后通过销轴33完成电池箱2的安装工作,解决了传统装置通过吊装方式安装在车架底盘1的顶部或车架底盘1的两侧,存在在吊装时电池箱2与车架底盘1发生碰撞,对电池箱2或车架底盘1造成损坏的问题,其安装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其中,电池箱2的安装及维护工艺,采用垂直路径,在车架底盘1的下方实现整体安装与拆卸维护。
4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凹槽内的连接机构3可以设置成四到八组之间,以来提高电池箱2安装在两个车架纵梁11上的稳固性。具体地,连接机构3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制,根据电池箱2的长度来实际确定连接机构3的数量。
50.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销轴33的横截面上半部分为梯形。其中,销轴33的横截面上半部分指的是在车身高度方向上,具体的,销轴33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其等腰梯形窄的一端朝向上方,使销轴33的三个平面均对电池箱2重量进行受力,其斜面受力,增大受力面积,两个斜面的水平分力相互抵消,以减少对车架纵梁11的垂向剪切力;解决传统圆形轴销应力集中在垂直方向,受力为相切的线接触问题,避免轴销承受应力过大、受力接触线易磨损等问题。
5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销轴33的横截面下半部分也可以为梯形,使销轴33整体横截面大致呈菱形,但销轴33的顶部及底部均为平面设置(即销轴33的截面为上下两个倒扣的梯形),同样销轴33上下半部分的两个斜面及顶面进行受力,增大受力面积,两个斜面的水平分力会向斜左下或斜右下相互抵消,以减少对车架纵梁的垂向剪切力,保证该连接机构3连接的可靠性。
5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销轴33的横截面拐角处呈倒圆角设置,便于销轴33与安装座31和安装耳板32上的销孔进行限位导向。
5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销轴33的横截面上半部分为直角梯形,两个凹槽内的销轴33的斜面方向朝向相反,一个销轴33的斜面朝向左侧,另一个销轴33的斜面朝向右侧,在电池箱2通过销轴33固定在安装座31和安装耳板32上时,两个凹槽内的销轴33斜面水平分力相互抵消,以减少对车架纵梁11的垂向剪切力;解决了传统圆形销轴应力集中同一轴线上,其圆形销轴承受力过大易损坏的问题。
54.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所述连接机构3可以包括:横杆34;两个连接支架35,两个所述连接支架35与所述横杆34的相对两端一一对应,并固定所述横杆34对应的一端上,且两个所述连接支架35的另一端与一根所述车架纵梁11固定,使所述连接支架35与所述横杆34围成收容所述电池箱2的收容空间。其中,采用一个横杆34和两个连接支架35形成收容空间,以来用于安装电池箱2,便于电池箱2能够稳固固定在两个车架纵梁11上,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55.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每个所述连接支架35均呈l形,且每个所述连接支架35
的竖直段与折弯段之间可拆卸连接。其中,连接支架35可以采用两个杆体进行拼装,使该连接机构3在面对不同尺寸的电池箱2时,只需相应更换其竖直段或折弯段来满足电池箱2的高度尺寸或宽度尺寸的变化。
56.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横杆34和两个连接支架35为一组固定组件一,在所述车架纵梁11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固定组件一,多组所述固定组件一之间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纵杆36。具体的,纵杆36嵌入固定每个固定组件一的横杆34的顶部上,该连接机构3包括多组的固定组件一,能够提高该电池箱2安装时的牢固性,同时通过多根纵杆36固定在多组固定组件一,使多组固定组件一之间连接更加牢固,保证该连接机构3的可靠性。
5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组固定组件一的连接支架35侧壁之间也可以采用杆体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该连接机构3的结构强度,在电池箱2发生碰撞时,其连接机构3能够对其内的电池箱2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5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车架纵梁11长度方向上,位于最前端的和位于最后端的两组固定组件一的位置略超出电池箱2前后边界,减少连接机构3对车架两侧空间的占用。
59.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车架纵梁11之间固定间隔设置的两个车架横梁12,所述电池箱2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横梁12之间;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骨架37,在所述车架纵梁11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所述连接骨架37间隔分布在所述电池箱2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连接骨架37的一端分别与一根所述横杆34固定,且其另一端分别与一根所述车架横梁12固定。其中,连接骨架37的形状为l形,连接骨架37的折弯段固定在横杆34的底部,其竖直段固定在车架横梁12上,使该连接机构3还与车架横梁12之间进行连接安装,再次提高电池箱2安装的稳固性。
60.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车身长度方向上,前端的连接骨架37、后端的连接骨架37固定对应的车架横梁12的底部,减少连接机构3对车架底盘1内部空间的占用,进一步减少连接机构3占用车架底盘1的内部空间。
6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骨架37也可以固定在车架横梁12的侧壁上。
62.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骨架37为一组固定组件二,在所述车架横梁1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固定组件二,任意相邻的两组固定组件二之间固定有连接杆38。其中,通过连接杆38使其相邻的两个连接骨架37进行连接,提高两个连接骨架37支撑连接的稳固性。
6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横杆34、连接支架35、纵杆36、连接骨架37和连接杆38组成连接机构3,可以在该连接机构3的外壁包裹安装一层防护布料,对该连接机构3内的电池箱2进行保护。其防护布料采用防火材质。
64.进一步的,该横杆34、连接支架35、纵杆36、连接骨架37和连接杆38都采用空心结构设置,使该连接机构3面对碰撞时,能够溃缩吸能,吸收缓冲部分冲击能量,保证其电池箱2受到较小的冲击能量,防止电池箱2内的电池包发生碰撞而起火的问题,实现大大提高该电池箱2的安全性。
65.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在车架底盘1的前部,并位于驾驶室的下方安装有驾驶室下方部件4,其中,驾驶室下方部件4包括电控配电系统、前置冷却系统。在车架底盘1
的后部安装有电驱动系统5,其中,电驱动系统5可以包括电驱动桥模块、轮毂电机桥模块或电机变速箱传统桥模块,该车架底盘1为电驱动桥模块形式,安装的是第一种连接机构3,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动卡车。
66.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车架底盘1为电机变速箱传统桥模块形式,安装的是第二种的连接机构3,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动卡车。
67.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三种的电动卡车,其安装是第二种的连接机构3,其电驱动系统5为为电驱动桥模块形式。
68.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四种的电动卡车,其安装的是第二种的连接机构3,其电驱动系统5为电机变速箱传统桥模块。
69.在以上提及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其电池箱2的内部设置有电池系统内部部件6,电池系统内部部件6包括电池模组61、充电接口62和msd(手动维修开关)等,电池模组61为多块模块化的电池组安装在电池箱2内,充电接口62和msd(手动维修开关)等需要操作接触的部件布置在电池箱2的箱体外部或底盘其他位置。
70.在以上提及的实施例中,车架底盘1还可以包括底盘附件,底盘附件安装在车架底盘1的后半部,其底盘附件包含制动、转向、悬架、轮胎等模块。
71.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以上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车架底盘1。其中,将电池箱2外形占位约束到车架底盘1空间内,同时可以采用第一种的连接机构3约束在电池箱2的凹槽内,减少连接机构3的占用空间,进一步提高电池箱2的电池容量,减少连接机构3的空间占用率;或者采用第二种呈框架式的连接机构3,将电池箱2固定在车架纵梁11上,其安装便捷,利于电池箱2的整体安装、拆卸和维护,降低安装工艺复杂性,解决相关技术中在车架底盘1左右两侧,分别布置一个电池箱2,存在因为电池箱2左右分散布置,导致电池箱2需要分别安装及连线,接线分散,安装工艺复杂的问题。其中,无论采用第一种的连接机构3还是第二种呈框架式的连接机构3,在对电池箱2进行安装时,采用顶升方式进行安装,其安装安全可靠,解决传统吊装电池箱2易晃动与车架底盘1发生碰撞的问题。
72.因此,该车辆实现将车架底盘1上方的空间全部提供为货物装载区域,以此增加整车的载货容积,进而提高了车辆的装载运输效率;然后,可以降低整车重心,有利于整车操稳特性,提高了整车安全性;再其次,充分利用了位于车架底盘1下部的空间,扩大了车架底盘1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装数量,进而提高了总体电量,从而有利于满足长续航需求。
73.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7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
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75.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车架纵梁(11);电池箱(2),所述电池箱(2)设置于所述车架纵梁(11)的底部,在车架纵梁(11)长度方向上,所述电池箱(2)的顶部开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用于容纳一根车架纵梁(11),所述电池箱(2)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11)的内侧之间,并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11)的外侧;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将所述车架纵梁(11)与所述电池箱(2)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2)的顶面不高于所述车架纵梁(11)的顶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机构(3)与所述电池箱(2)的两个凹槽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每个所述连接机构(3)均包括:安装座(31),所述安装座(31)固定在所述电池箱(2)的凹槽内;安装耳板(32),所述安装耳板(32)固定在所述凹槽内的所述车架纵梁(11);销轴(33),所述销轴(33)依次贯穿所述安装座(31)和所述安装耳板(32),以将所述电池箱(2)固定在两个所述车架纵梁(11)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33)的横截面上半部分为梯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横杆(34);两个连接支架(35),两个所述连接支架(35)与所述横杆(34)的相对两端一一对应,并固定所述横杆(34)对应的一端上,且两个所述连接支架(35)的另一端与一根所述车架纵梁(11)固定,使所述连接支架(35)与所述横杆(34)围成收容所述电池箱(2)的收容空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支架(35)均呈l形,且每个所述连接支架(35)的竖直段与折弯段之间可拆卸连接。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34)和两个连接支架(35)为一组固定组件一,在所述车架纵梁(11)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固定组件一,多组所述固定组件一之间固定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纵杆(36)。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纵梁(11)之间固定有间隔设置的两个车架横梁(12),所述电池箱(2)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横梁(12)之间;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骨架(37),在所述车架纵梁(11)的长度方向上,两个所述连接骨架(37)间隔分布在所述电池箱(2)的相对两侧,两个所述连接骨架(37)的一端分别与一根所述横杆(34)固定,且其另一端分别与一根所述车架横梁(12)固定。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底盘,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骨架(37)为一组固定组件二,在所述车架横梁(1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多组间隔设置的固定组件二,任意相邻的两组固定组件二之间固定有连接杆(38)。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架底盘。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架底盘及车辆,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车架纵梁;电池箱,所述电池箱设置于所述车架纵梁的底部,在车架纵梁长度方向上,所述电池箱的顶部开设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用于容纳一根车架纵梁,所述电池箱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的内侧之间,并至少部分位于两个所述车架纵梁的外侧;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将所述车架纵梁与所述电池箱固定。本发明提高车架底盘下方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将车架底盘上方的空间全部提供为货物装载区域,增加了整车的载货容积;同时可以降低整车重心,有利于提高整车操控的稳定性及整车的安全性;还提高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安装数量,进而提高总体电量,从而有利于满足长续航需求。满足长续航需求。满足长续航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

余庆杰 王华武 杨道华 任卫 赵峰 陈猛 王必胜 郎宝永 张文琪 李茂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3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9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01:03: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7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车架   所述   电池   底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