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阅读: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车辆舒适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车载杯托作为车辆上的重要附件,解决了乘员饮水容器的放置问题。现有杯托大多是敞口凹槽式结构,部分带有遮灰用的杯盖,杯托深度不可调节。为方便拿取,瓶子等容器放入杯托后部分外露。但车载杯托的位置,会遮挡屏幕或按键,或对换挡和肘靠的使用造成影响。部分带升降结构的杯托,采用手动按压,电动按键等方式实现杯托的升降,可操作性差,不利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提高杯托使用的可操作性,提高用户体验,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所述压力增大,控制所述杯托下降;
5.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
6.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
7.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所述压力,当所述压力减小,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
8.进一步,所述杯托设置于容器槽内;
9.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为,所述容器槽内的容器的上顶面与所述容器槽的上顶面平行时,所述容器的下底面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所述容器。
10.进一步,所述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包括,
11.在所述容器槽的上顶面外侧设置测量光束与光束接收装置,当所述光束接收装置接收到所述测量光束时,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
12.进一步,所述光束接收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红外对射模块
13.进一步,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为所述容器槽的上顶面的位置;
14.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与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之间,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与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cm。
15.进一步,所述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包括通过生物感应装置获取所述生物学信息,
16.所述生物感应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势识别模块、眼动仪。
17.进一步,所述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包括,结合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获取的手势信息与所述眼动仪获取的眼部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拿取需求,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
1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19.第一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所述压力增大,控制所述杯托下降;
20.第二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
21.第三模块,用于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
22.第四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所述压力,当所述压力减小,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
2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24.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25.有益效果:
2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通过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所述压力增大,控制所述杯托下降,实现向容器槽放置容器后,无需人工干预,容器自动下降;接着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保证容器完全进入容器槽的同时,又不过度下降杯托,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容器,同时节约驱动能源;再通过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通过自动获取并分析生物学信息,无需按键控制杯托升降,准确度高,也提高用户体验;最后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所述压力,当所述压力减小,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实现在容器被拿取后自动关闭容器槽的槽口,以防止灰尘进入容器槽。本技术提供的方案能适应不同高度的瓶子,将容器完全隐藏入容器槽内,拿取时自动升起,不影响周边零部件操作使用;并用全自动化控制杯托升降,操作舒适便利;通过获取和分析生物学信息,识别用户拿取需求的准确度高,可在手部移动时,杯托同步上升,无需等待,用户体验效果好。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3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电子结构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2.实施例1
33.实施例1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结合附图1,包括以下步骤:
34.s1,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所述压力增大,控制所述杯托下降;
35.s2,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
36.s3,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
37.s4,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所述压力,当所述压力减小,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
38.实施例1使用的车辆的副仪表台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容器的内嵌式容器凹槽,容器凹槽内设有一个可沿容器凹槽内壁升降的盖板作为实施例1的杯托,所述杯托连接有驱动升降模块,用于控制杯托升降;
39.杯托连接有压力感应模块,用于获取杯托承受的压力,压力感应模块可连接于杯托的侧面或底面,或内嵌于杯托内部;
40.容器凹槽口设有测量光束和光束接收装置,用于判断容器是否完全进入容器凹槽;
41.车内设有生物感应装置,包括动态手势识别模块和眼动仪,用于监测并根据乘员作出的手势和眼球转动信息;
42.车内设有车载主机,所述压力感应模块、所述驱动升降模块、所述光束接收装置、所述动态手势识别模块和眼动仪通过电缆信号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车载主机,此处不作限定;
43.车载主机判断乘员是否有拿取容器的拿取需求,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杯托上升;
44.当不使用杯托时,杯托与副仪表台平齐,用于防止灰尘进入容器凹槽;
45.当瓶子等容器放在杯托上时,通过设置在杯托上的压力感应模块,和杯托口处安装的测量光束和光束接收装置,检测容器是否完全降下,隐藏入副仪表台本体内;
46.乘员拿取容器时,通过动态手势识别模块,和眼动仪对眼睛视线注视点捕捉的多模态交互方式,在乘员的手以设定手势向杯托位置移动时,杯托开始上升,手到达杯托上方时,杯托上升完成,方便乘员拿取;
47.当容器被取出时,杯托盖板随着容器上升至与副仪表台平齐;
48.下面结合附图2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49.执行步骤s1,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所述压力增大,控制所述杯托下降;
50.与杯托连接的压力感应模块实时获取杯托承受的压力信息,并通过信号线发送给车载主机,车载主机实时监测并获取压力感应模块发送的压力信息,当压力变大时,控制驱动升降模块下降;
51.执行步骤s2,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
52.由于乘员使用的容器高度多种多样,为了节约能源,将第一目标位置设置为放入的容器顶面与凹槽口平行时,容器下底面的位置作为第一目标位置;
53.为了判断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实施例1在凹槽口设有红外对射模块,将红外射线作为测量光束,通过红外信号通断来判断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
54.具体地,当杯托未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时,由于容器遮挡住红外射线,红外对射模块此时无法接收红外射线,红外信号处于中断状态;红外对射模块将红外信号中断信息发送给车载主机,车载主机继续控制驱动升降模块带动杯托下降;
55.当杯托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时,由于容器已经完全进入容器凹槽,此时,红外对射模块之间没有容器遮挡,因而红外信号处于连通状态;红外对射模块将红外信号连通信息发送给车载主机,车载主机向驱动升降模块发送停止下降信息,杯托停留在第一目标位置;
56.执行步骤s3,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
57.当乘员想要拿取容器时,传统做法是通过手动按压升降按键的方式将杯托升起,多次按压容易造成升降按键损坏,造成维护成本;而有些升降按键需要乘员持续用手指按压按键至杯托上升至需要的位置,在行车过程,这种拿取方式操作性差,为驾驶员造成行车安全隐患,也降低乘员拿取容器的用户体验;
58.因此,实施例1在监测范围内设置生物感应装置,通过监测并判断乘员的拿取需求,控制杯托上升,方便乘客拿取。
59.具体地,实施例1中的生物感应装置包括手势识别模块和眼动仪;
60.实施例1采用的手势识别模块是一款使用i2c通信接口的3d手势识别传感器。采用paj7620u2传感器方案,程序默认支持9种手势识别,分别为上,下,左,右,前,后,顺时针,逆时针,快速挥手;最大手势更新频率可达240hz,具备一定的抗环境光干扰能力;此外,手势识别模块还支持自定义单位采样时间,可根据需求,通过程序算法添加识别手势组合,具备稳定性强,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功耗低(工作电流仅2。2ma)等特点,适用于各种非接触式遥控器,机器人交互,人机互动游戏,手势灯光控制等应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车载主机设置拿取手势的一种或多种;
61.眼动仪用于记录人在处理视觉信息时的眼动轨迹特征,包括四个系统:光学系统,瞳孔中心坐标提取系统,视景与瞳孔坐标迭加系统和图像与数据的记录分析系统。眼动有三种基本方式:注视(fixation),眼跳(saccades)和追随运动(pursuit movement)。眼动可以反映视觉信息的选择模式,用于判断认知加工的心理机制从研究报告看,利用眼动仪进行心理学研究常用的资料或参数主要包括:注视点轨迹图,眼动时间,眼跳方向(direction)的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时间和距离(或称幅度amplitude),瞳孔(pupil)大小(面积或直径,单位象素pixel)和眨眼(blink);
62.实施例1采用的是桌面式眼动仪,一般称为eyelab pro,具有准确率高的特点,适用于室内,电脑、投影、地图、电视等设备前。采用速率为单眼2000hz,双眼1000hz空间分辨率:≤0。01
°
精确度:低至0。15
°
支持单、双眼采集;实时追踪延时:≤2ms追踪模式:瞳孔+角膜反射采集装置与被试者眼睛距离为60-70cm,可以记录注视、扫视、眨眼、采样点、兴趣区等600多种眼动相关实验数据,以jpg图像文件格式输出空间和时间,数据支持以视频格式回放被试眼动轨迹,生成单个被试或多个被试注视的热点图;
63.车载主机获取手势分析模块通过信号线发送的手势信息,以及眼动仪发送的眼部信息,基于手势信息和眼部信息分析用户是否有拿取需求,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车载主机向驱动升降模块发送上升指令,驱动升降模块带动杯托上升,杯托将容器升起,供乘员拿取;
64.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动获取并分析生物学信息,在用户向杯托伸手的同时,杯托
自动上升,节约用户等待时间,提高用户体验;
65.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发生颠簸,为了保护容器,使容器在拿取过程中,不因车内抖动而掉出容器凹槽,在第一目标位置到容器槽的上顶面之间设有第二目标位置,为方便拿取,第二目标位置与容器槽的上顶面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cm;实施例1中车载主机记录将第一目标位置与容器凹槽口距离的l/2的位置作为第二目标位置;车载主机记录临近一次的驱动升降模块下降距离l,控制杯托上升距离为l/2,至第二目标位置;
66.执行步骤s4,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所述压力,当所述压力减小,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
67.当乘员拿取容器后,与杯托连接的压力感应模块实时获取杯托承受的压力信息,并通过信号线发送给车载主机,车载主机实时监测并获取压力感应模块发送的压力信息,当压力减小时,控制驱动升降模块上升,上升距离为l/2,此时杯托的位置与副仪表台平齐;杯托的位置既不会遮挡屏幕或按键,或对换挡和肘靠的使用造成影响,又能起到防止灰尘进入容器凹槽的作用。
68.实施例1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69.1.由于现有车载杯托多为固定凹槽,不可调节位置,容器放入后方便拿取会外露部分,但根据杯托布置位置,会遮挡乘员对屏幕或按键的观察,或对换挡和肘靠的使用。实施例1提供的方案能适应不同高度的瓶子,将容器完全隐藏入副仪表台内,拿取时自动升起,不影响周边零部件操作使用;
70.2.由于现有部分车型杯托带升降结构,采用手动按压,电动按键等方式,操作便利性差,实施例1提供的方案用全自动化控制杯托升降,操作舒适便利;
71.3.由于现有方案通过杯托旁摄像头进行手势识别进行杯托自动升降,需要手放在杯托处等待识别后,杯托盖才打开,然后才能放水瓶,存在等待时间,体验较差,实施例1提供的方案采用动态手势识别模块,和眼动仪对眼睛视线注视点捕捉的多模态交互方式,识别准确度高,可在手部移动时,杯托同步上升,无需等待,用户体验效果好。
72.实施例2
73.由于车内常同时乘坐多个乘员,每位乘员都可能携带水杯,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实施例2还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
74.实施例2采用的车载凹槽内设置有滑动轨道,轨道之间多个杯托,每个杯托可以沿着各自的滑动轨道独立移动,通过手势识别装置对每个杯托设置不同的手势来控制不同杯托的升降;
75.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76.a1,实施例2设有4个杯托,为了节约成本和车内空间,4个杯托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同一压力传感器;
77.压力传感器监测每个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某个杯托被放上容器,使杯托承受的压力增大,车载主机控制对应的杯托下降;
78.a2,车载主机判断对应的杯托是否下降至对应的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对应的杯托停止下降;
79.a3,车主预先通过车内的手势识别模块设置第一杯托的控制手势为向左向右,第二杯托的控制手势为逆时针,第三杯托的控制手势为顺时针,第四杯托的控制手势为快速
挥动;手势识别模块获取手势信息,将手势信息发送给车载主机;
80.为了节约成本和车内空间,4个杯托通过并联的方式连接同一眼动仪,眼动仪获取乘员的眼部动作,将眼部信息发送给车载主机;
81.车载主机首先根据方位判断手势信息及眼部信息是否来源于同一乘员,当判断结果为是,继续结合手势信息及眼部信息,判断对应乘员是否有拿取需求,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驱动升降模块将对应的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
82.a4,压力感应模块继续将四个杯托承受的压力信息发送给车载主机,车载主机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对应杯托上的容器被取走,对应的杯托的承受压力减小,此时,车载主机控制驱动升降模块,将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第三目标位置恰好遮蔽容器凹槽口。
83.实施例2提供的方法除了具备实施例1的方法的所有有益效果,还可以满足为多位乘员独立升降拿取各自水杯的作用。
84.实施例3
85.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实施例3还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
86.b1,压力传感器监测杯托承受的压力,当对应的杯托被放上容器,使对应的杯托承受的压力增大,车载主机控制杯托下降;
87.b2,车载主机判断对应的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对应的杯托停止下降;
88.b3,车内设有语言识别装置,车主通过预先设置的语音命令,控制不同杯托升降,例如,对于第一杯托,设置的语音命令为:一号上升;对于第二杯托,设置的语音命令为:二号上升;语音识别装置获取语音指令,将语音指令发送给车载主机
89.同时,车内设有眼动仪,眼动仪获取乘员的眼部动作,将眼部信息发送给车载主机;
90.车载主机结合语音指令及眼部信息,判断对应乘员是否有拿取需求,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驱动升降模块将对应的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
91.b4,压力感应模块继续将每个杯托承受的压力信息发送给车载主机,车载主机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对应杯托上的容器被取走,对应的杯托的承受压力减小,此时,车载主机控制驱动升降模块,将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第三目标位置恰好遮蔽容器凹槽口,用于防尘。
92.实施例3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和眼部信息控制对应的杯托升降。
93.实施例4
94.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实施例4提供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95.第一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所述压力增大,控制所述杯托下降;
96.第二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
97.第三模块,用于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
98.第四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所述压力,当所述压力减小,控制所述杯托上
升至第三目标位置;
99.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00.杯托下降启动:第一模块检测当瓶子等容器放在杯托盖板上时,杯托盖板上的压力感应模块,发送信号给车载主机,车载主机控制驱动升降模块下降;
101.杯托下降完成:第二模块在杯托口处安装有测量光束和光束接收装置,检测瓶子是否完全降下,隐藏入副仪表台本体内,当测量光束被容器遮挡,杯托盖带动瓶子继续下降,当测量光束再次被接收器接收到,车载主机控制驱动升降模块停止下降;
102.杯托上升启动:当想要拿取容器时,第三模块检测人的手以设定手势向杯托位置移动,还未到达杯托位置的时候,通过动态手势识别模块,和眼动仪对眼睛视线注视点捕捉的多模态交互方式,发送信号给车载主机,车载主机将信号与存储模块的动态手势和眼睛视线注视点进行对比分析一致,杯托就开始上升;
103.杯托上升完成:手到达杯托上方时,杯托已完成上升至设定位置,方便乘员拿取,容器取出后,第四模块在杯托盖板上设置的压力感应模块,发送信号给车载主机,车载主机控制驱动升降模块上升至与副仪表台平齐。
104.实施例5
105.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附图3所示,包括存储器304、处理器302及存储在存储器304上并可在处理器3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30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6.其中,在图3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6在总线300和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107.实施例6
108.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9.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110.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111.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
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112.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113.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114.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11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所述压力增大,控制所述杯托下降;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所述压力,当所述压力减小,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设置于容器槽内;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为,所述容器槽内的容器的上顶面与所述容器槽的上顶面平行时,所述容器的下底面的位置,以适应不同高度的所述容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包括,在所述容器槽的上顶面外侧设置测量光束与光束接收装置,当所述光束接收装置接收到所述测量光束时,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接收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红外对射模块。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为所述容器槽的上顶面的位置;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位于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与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之间,所述第二目标位置与所述第三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c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包括通过生物感应装置获取所述生物学信息,所述生物感应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手势识别模块、眼动仪。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包括,结合所述手势识别模块获取的手势信息与所述眼动仪获取的眼部信息,判断是否存在拿取需求,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8.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所述压力增大,控制所述杯托下降;第二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第三模块,用于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第四模块,用于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所述压力,当所述压力减小,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
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升降杯托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压力,当所述压力增大,控制所述杯托下降;判断所述杯托是否下降至第一目标位置,当判断结果为是,控制所述杯托停止下降;获取监测范围内的生物学信息,基于所述生物学信息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二目标位置;监测所述杯托承受的所述压力,当所述压力减小,控制所述杯托上升至第三目标位置。本申请能适应不同高度的瓶子,将容器完全隐藏入容器槽内,拿取时自动升起,不影响周边零部件操作使用;并用全自动化控制杯托升降,操作舒适便利;通过获取和分析生物学信息,识别用户拿取需求的准确度高,用户体验效果好。用户体验效果好。用户体验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

苑锡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2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

本文发布于:2022-12-19 00:4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70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容器   位置   模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