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编程机器人。
背景技术:
2.编程机器人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机器人成品、套装或散件,编程机器人可以分为传感器部分、控制器部分、执行器件部分、结构部分。
3.参照图1,现有的编程机器人包括壳体、橡胶轮、控制主板、type-c接口、type-c数据传输线、
显示屏、电机、电源、光照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舵机摇头、循迹传感器等,编程机器人的控制主板远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透明板,显示屏设置在透明板远离控制主板的一面。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编程机器人的显示屏和透明板之间通过若干安装套筒和螺丝固定直接安装在壳体的外部,当显示屏损坏需要更换时,
工作人员需要借助螺丝刀将螺丝从安装套筒内全部拧出才能将显示屏从壳体上完成拆卸,工作人员在将螺丝全部从安装套筒内拧出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全部将螺丝从安装套筒内拧出,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编程机器人。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编程机器人,包括透明板和显示屏,
所述透明板靠近显示屏的一面对应显示屏四角处的位置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组连接板,所述第一组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显示屏对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长条状的连接孔,所述显示屏对应连接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第一组连接板的一面对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位置开设有
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面皆设置有一个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之间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所述滑动板相互远离的面设置有定位杆,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应定位杆的位置皆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杆与定位孔呈间隙配合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显示屏从透明板上取下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持握并挤压滑动板带动定位杆,将定位杆从定位孔内抽出,然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持握并拉动固定板带动滑动板和定位杆从连接孔内抽出,即可完成拆卸,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将显示屏从透明板上拆卸下来的作用,进而可以起到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
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相互远离的一端转动穿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和定位孔呈螺纹配合设置,所述转动杆远离定位孔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环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显示屏从透明板上取下时,工作人员
可将转动杆插入到定位孔内并转动转动环板带动转动杆,将转动杆完全拧进定位孔内,从而可以将定位杆从定位孔内挤出,进而可以使工作人员无需腾出一只手来固定定位杆与定位孔之间的位置,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将显示屏从透明板上取下的作用。
11.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环板沿其回转直径方向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嵌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上设置有转动链,所述转动链远离转动套的一端连接在对应的第一连接板或第二连接板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环板和转动杆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以起到防止转动环板和转动杆丢失的作用。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应转动杆和转动环板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转动杆和转动环板位置的转动套筒,所述转动套筒与转动杆呈过盈配合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环板和转动杆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以起到防止悬挂在空中的转动环板和转动杆在长时间受到重力的作用下转动链与转动套之间发生断裂导致转动杆和转动套筒丢失的作用。
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远离第一组连接板的一面设置有持握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工作人员持握固定板时的持握面积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持握固定板时手掌与固定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持握固定板的作用。
17.进一步地,相邻所述持握块之间设置有持握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所有的固定板、滑块、滑动板、复位弹簧和定位杆都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持握持握杆将所有的固定板、滑块、滑动板、复位弹簧和定位杆从连接孔内抽出,从而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将所有固定板、滑块、滑动板、复位弹簧和定位杆从连接孔内抽出的时间,进而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19.进一步地,所述持握杆上套设有防滑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在持握持握杆时,增加了手掌与持握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较为牢固的持握持握杆。
21.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套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增加了工作人员在持握持握杆时手掌与持握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牢固的持握持握杆。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24.1、采用了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连接孔、固定板、滑槽、滑块、滑动板、复位弹簧、定位杆和定位孔,从而可以起到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
25.2、采用了转动杆和转动环板,从而可以起到方便工作人员将显示屏从透明板上取下的作用。
附图说明
26.图1为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5本实用新型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图5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图5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图5中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0、透明板;11、显示屏;12、第一组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14、第二连接板;15、连接孔;16、固定板;17、滑槽;18、滑块;19、滑动板;20、复位弹簧;21、定位杆;22、定位孔;23、转动杆;24、转动环板;25、转动槽;26、转动套;27、转动链;28、转动套筒;29、持握块;30、持握杆;31、防滑套;32、防滑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参照图4-图7,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编程机器人,包括透明板10和显示屏11,透明板10靠近显示屏11的一面对应显示屏11四角处的位置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组连接板12,第一组连接板12包括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显示屏11对应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之间的位置开设有长条状的连接孔15,显示屏11对应连接孔15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板16,固定板16靠近第一组连接板12的一面对应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的位置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内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18,滑块18远离滑槽17的一面皆设置有一个滑动板19,滑动板19之间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20,滑动板19相互远离的面设置有定位杆21,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对应定位杆21的位置皆开设有定位孔22,定位杆21的长度略小于定位孔22的长度,定位杆21与定位孔22呈间隙配合设置,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显示屏11从透明板10上取下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持握并挤压滑动板19带动定位杆21,将定位杆21从定位孔22内抽出,然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持握并拉动固定板16带动滑动板19和定位杆21从连接孔15内抽出,即可完成拆卸,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显示屏11从透明板10上拆卸下来,进而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7.参照图2、图3和图7,定位孔22相互远离的一端转动穿设有转动杆23,转动杆23和定位孔22呈螺纹配合设置,转动杆23的长度略大于定位孔22的长度,转动杆23远离定位孔2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环板24,当工作人员需要将显示屏11从透明板10上取下时,工作人员可将转动杆23插入到定位孔22内并转动转动环板24带动转动杆23,将转动杆23完全拧进定位孔22内,从而可以将定位杆21从定位孔22内挤出,进而可以使工作人员无需腾出一只手来固定定位杆21与定位孔22之间的位置,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显示屏11从透明板10上取下,转动环板24沿其回转直径方向开设有转动槽25,转动槽25内转动嵌设有转动套26,转动套26上设置有转动链27,转动链27远离转动套26的一端连接在对应的第一连接板13或第二连接板14上,在转动环板24和转动杆23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以防止转动环板24和转动杆23丢失,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对应转动杆23和转动环板24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转动杆23和转动环板24位置的转动套筒28,转动套筒28与转动杆23呈过盈配合设置,在转动环板24和转动杆23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可以防止悬挂在空中的转动环板24和转动杆23在长时间受到重力的作用下转动链27与转动套26之间发生断裂导致转动杆23和转动套筒28丢失。
38.参照图2、图3和图8,固定板16远离第一组连接板12的一面设置有持握块29,一定
程度上减小了工作人员持握固定板16时的持握面积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持握固定板16时手掌与固定板1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持握固定板16,相邻持握块29之间设置有持握杆30,当所有的固定板16、滑块18、滑动板19、复位弹簧20和定位杆21都处于不用的状态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持握持握杆30将所有的固定板16、滑块18、滑动板19、复位弹簧20和定位杆21从连接孔15内抽出,从而可以减少工作人员将所有固定板16、滑块18、滑动板19、复位弹簧20和定位杆21从连接孔15内抽出的时间,进而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持握杆30上套设有防滑套31,防滑套31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32,当工作人员在持握持握杆30时,增加了工作人员在持握持握杆30时手掌与持握杆30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使工作人员能够更为牢固的持握持握杆30。
3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编程机器人,包括透明板(10)和显示屏(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10)靠近显示屏(11)的一面对应显示屏(11)四角处的位置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组连接板(12),所述第一组连接板(12)包括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所述显示屏(11)对应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之间的位置开设有长条状的连接孔(15),所述显示屏(11)对应连接孔(15)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靠近第一组连接板(12)的一面对应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的位置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18),所述滑块(18)远离滑槽(17)的一面皆设置有一个滑动板(19),所述滑动板(19)之间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20),所述滑动板(19)相互远离的面设置有定位杆(21),所述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对应定位杆(21)的位置皆开设有定位孔(22),所述定位杆(21)与定位孔(22)呈间隙配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2)相互远离的一端转动穿设有转动杆(23),所述转动杆(23)和定位孔(22)呈螺纹配合设置,所述转动杆(23)远离定位孔(2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环板(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板(24)沿其回转直径方向开设有转动槽(25),所述转动槽(25)内转动嵌设有转动套(26),所述转动套(26)上设置有转动链(27),所述转动链(27)远离转动套(26)的一端连接在对应的第一连接板(13)或第二连接板(1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对应转动杆(23)和转动环板(24)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转动杆(23)和转动环板(24)位置的转动套筒(28),所述转动套筒(28)与转动杆(23)呈过盈配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6)远离第一组连接板(12)的一面设置有持握块(2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持握块(29)之间设置有持握杆(3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持握杆(30)上套设有防滑套(3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编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套(31)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棱(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程机器人,其涉及机器人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编程机器人的显示屏需要更换时存在着降低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编程机器人,包括透明板和显示屏,透明板靠近显示屏的一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第一连接板和若干第二连接板,显示屏对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的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显示屏对应连接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对应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位置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滑块,滑块远离滑槽的一面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复位弹簧,滑动板相互远离的面设置有定位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应定位杆的位置皆开设有定位孔,达到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作用。效率的作用。效率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
黄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南京讯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2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