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数据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有的打印控制设备中,通常采用串口等将打印数据传输至打印
模块,以进行数据的打印。通过串口等将打印数据传输至打印模块,在进行数据打印时,随着打印数据的急剧提升,导致了对数据进行打印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及系统,能够提升打印时的效率。
4.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
所述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
主板、第一连接部件和
喷头驱动板,其中,
5.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接;
6.所述喷头驱动板的输出端与打印模块相连接;
7.所述主板用于通过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将打印数据传输至所述喷头驱动板;
8.所述喷头驱动板用于根据所述打印数据驱动所述打印模块进行打印。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线,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接。
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二连接线、喷车板和第三连接线,其中,
11.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喷车板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喷车板的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输入端口相连接。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模块包括变压器,所述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接。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模块还包括收发芯片,所述收发芯片与所述变压模块相连接,所述收发芯片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打印数据。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感l1、电解电容e1、电解电容e2、陶瓷电容c1,其中,
15.所述二极管d1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为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口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三端与所述电解电容e1的第一端、所述电解电容e2的第一端、所述陶瓷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四端与所述电解电容e1的
第二端、所述电解电容e2的第二端、所述陶瓷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接。
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打印模块包括:喷墨打印头、喷墨打印板、激光打印器、激光打印板、热敏打印头、热敏打印板。
17.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系统,所述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设备包括壳体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
18.实施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主板、第一连接部件和喷头驱动板,其中,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喷头驱动板的输出端与打印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板用于通过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将打印数据传输至所述喷头驱动板,所述喷头驱动板用于根据所述打印数据驱动所述打印模块进行打印,因此,可以通过lvds将打印数据传输至喷头驱动板,喷头驱动板根据打印数据驱动打印模块进行打印,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提升的打印效率。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28.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9.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主板10、第一连接部件20和喷头驱动板30,其中,
30.所述控制主板10的第一接口模块10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0与所述喷头驱动板30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接;
31.所述喷头驱动板30的输出端与打印模块相连接;
32.所述控制主板用于通过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将打印数据传输至所述喷头驱动板30;
33.所述喷头驱动板30用于根据所述打印数据驱动所述打印模块进行打印。
34.其中,第一接口模块可以是通用rj45接口,控制主板10中还可以包括芯片ic、电源、信号端口等。
35.喷头驱动板30中还可以包括有控制芯片ic、电源、功放(功率放大器)等。
36.本示例中,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主板、第一连接部件和喷头驱动板,其中,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喷头驱动板的输出端与打印模块相连接,所述主板用于通过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将打印数据传输至所述喷头驱动板,所述喷头驱动板用于根据所述打印数据驱动所述打印模块进行打印,因此,可以通过lvds将打印数据传输至喷头驱动板,喷头驱动板根据打印数据驱动打印模块进行打印,提升了数据传输的效率,从而提升的打印效率。
37.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0包括第一连接线204,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204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线204可以是网线,该网线包括有标准网线、特种网线等。
38.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0包括第二连接线201、喷车板202和第三连接线203,其中,
39.所述控制主板10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201与所述喷车板202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喷车板202的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203与所述喷头驱动板30的输入端口相连接。
40.其中,第一连接线可以是光纤,第二连接线可以是网线。
41.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接口模块101包括变压器1010,所述第一接口模块101通过所述变压器101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接。
42.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接口模块还包括收发芯片1011,所述收发芯片1011与所述变压模块1010相连接,所述收发芯1011片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打印数据。
43.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主板10还包括:滤波模块102,所述滤波模块102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感l1、电解电容e1、电解电容e2、陶瓷电容c1,其中,
44.所述二极管d1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为所述滤波模块102的输入端口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三端与所述电解电容e1的第一端、所述电解电容e2的第一端、所述陶瓷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四端与所述电解电容e1的第二端、所述电解电容e2的第二端、所述陶瓷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接。
45.其中,电感l1为共模滤波电感。
46.控制主板10的外部开关电源为输入电源(即vi端口),d1防反接二极管因自身的单向导电性在电源输入正负极接反时阻断电流经过,避免后级电路因为正负极反向损坏;d2瞬间抑制二极管在输入电源超出其额定电压时导通,对因设备遭受雷电击中瞬间高压或超过的输入电压进行抑制,避免造成后级电压过高而损坏;l1共模滤波电感用于过滤掉共模干扰,经过e1和e2两个大容量电容进行滤波,滤除低频成分,最后经过c1陶瓷电压进行滤波,滤除高频成分;经过处理的电源的输出端vo为打印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保障。
47.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打印模块包括:喷墨打印头、喷墨打印板、激光打印器、激光打印板、热敏打印头、热敏打印板。
48.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的工作流程,具体如下:
49.1、将控制主板连接到安装有打印控制软件的终端(电脑、平板、手机),接收控制软件发送的打印任务;
50.2、控制主板接收到打印命令后执行打印动作流程,缓存打印数据;
51.3、有喷车板的主板先将数据通过光纤传输到喷车板,喷车板将数据编码后使用lvds信号通过网线传输到喷头驱动板;
52.4、无喷车板的主板将数据传输到喷车板或编码后使用lvds信号通过网线传输到喷头驱动板;
53.5、喷头驱动板驱动打印单元完成打印作业。
54.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5.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56.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主板、第一连接部件和喷头驱动板,其中,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喷头驱动板的输出端与打印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用于通过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将打印数据传输至所述喷头驱动板;所述喷头驱动板用于根据所述打印数据驱动所述打印模块进行打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线,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二连接线、喷车板和第三连接线,其中,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线与所述喷车板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喷车板的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线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输入端口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包括变压器,所述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变压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模块还包括收发芯片,所述收发芯片与变压模块相连接,所述收发芯片用于接收和/或发送打印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还包括: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感l1、电解电容e1、电解电容e2、陶瓷电容c1,其中,所述二极管d1的第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2的第一端、所述电感l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第二端为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口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l1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三端与所述电解电容e1的第一端、所述电解电容e2的第一端、所述陶瓷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感l1的第四端与所述电解电容e1的第二端、所述电解电容e2的第二端、所述陶瓷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模块包括:喷墨打印头、喷墨打印板、激光打印器、激光打印板、热敏打印头、热敏打印板。8.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设备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LVDS的智能打印控制装置及系统,其中,该装置包括控制主板、第一连接部件和喷头驱动板,其中,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接口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与所述喷头驱动板的数据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喷头驱动板的输出端与打印模块相连接;所述控制主板用于通过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将打印数据传输至所述喷头驱动板;所述喷头驱动板用于根据所述打印数据驱动所述打印模块进行打印,能够提升打印时的效率。提升打印时的效率。提升打印时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张继龙 刘旦 汪东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印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2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