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及其导流方法。
背景技术:
2.现代城市大型桥梁越来越多的采用造型多样的斜拉桥来跨越既有线路及河流。在桥梁跨河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钢
栈桥、钢围堰等大临设施。汛期来临后,上游漂浮物由上至下飘至钢栈桥管桩处并逐渐积累,不及时清理会导致钢栈桥管桩阻水面积直线增大。水流受到阻击后水花会带着河床砂砾等卷起,对钢栈桥管桩附近地层逐渐侵蚀,导致钢栈桥管桩悬空,进而导致栈桥垮塌。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及其导流方法,以解决钢栈桥管桩上积累上游漂浮物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能会导致钢栈桥垮塌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包括:
6.
转台,可转动地安装于钢栈桥管桩的面向河道上游的前侧,
所述转台竖设有转轴,所述钢栈桥管桩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台的驱动装置;
7.
轴套,所述轴套开设有中轴孔,所述转轴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中轴孔中,所述轴套的外部形成有扭转凸楞,所述扭转凸楞沿所述轴套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扭转凸楞呈螺旋形,所述扭转凸楞具有靠近所述轴套的第一侧和远离所述轴套的第二侧,所述扭转凸楞的宽度自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逐渐缩小;
8.插接件,设于所述转台,所述轴套开设有承插孔,所述插接件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承插孔中。
9.进一步的,所述插接件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承插孔的侧壁形成有锁孔,所述插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台,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的外部连接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插接件呈角度设置,在所述插接件插设于所述承插孔中后,转动所述插接件以令所述锁杆伸至所述锁孔中。
11.进一步的,所述转台与所述轴套之间垫设有弹簧垫圈,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弹簧垫圈中。
12.进一步的,所述轴套与所述扭转凸楞一体成型。
13.进一步的,所述轴套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扭转凸楞的内部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连通于所述第一空腔。
14.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台的底部。
15.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下端形成有防脱翼缘,所述防脱翼缘抵靠于所述轴套的下
端面。
16.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的导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将转台可转动地安装于钢栈桥管桩的面向河道上游的前侧,使得轴套伸至河面中;
18.河道的漂浮物触碰所述轴套上的扭转凸楞,使得所述轴套转动,进而所述轴套带动所述漂浮物向所述钢栈桥管桩的左侧或右侧飘去并从所述钢栈桥的跨中通过;
19.在所述漂浮物在所述钢栈桥管桩的前侧产生堆积后,将所述转台上的插接件插设于所述轴套的承插孔中,使得所述轴套锁定于所述转台;
20.开启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转台转动,以令所述轴套带动堆积的漂浮物向所述钢栈桥管桩的左侧或右侧飘去并从所述钢栈桥的跨中通过。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通过设置于钢栈桥管桩的面向河道上游的前侧,在河道上游飘来漂浮物且河水流速较小时,漂浮在触碰可转动地安装于转轴上的轴套的扭转凸楞时,扭转凸楞由于其偏心设置所以,在外力的触碰下发生偏转,进而将漂浮物自动导向钢栈桥管桩的一侧,使得漂浮物从桥梁跨中飘过,而当河水流速较大时且聚集了一些漂浮物在钢栈桥管桩的前侧时,可以将轴套通过插接件插接于承插孔中后,利用驱动装置带动轴套转动,进而利用扭转凸楞以及其表面形成的不规则曲面将积聚的漂浮物主动导向钢栈桥管桩的一侧,使得积聚的漂浮物能从桥梁跨中飘过,进而避免钢栈桥管桩的前侧积聚漂浮物,保证钢栈桥的稳定和安全。
附图说明
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25.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台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承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1.参照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包括:转台1、轴套2和插接件3。
32.转台1可转动地安装于钢栈桥管桩的面向河道上游的前侧。转台1竖设有转轴11。钢栈桥管桩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台1的驱动装置。
33.轴套2开设有中轴孔。转轴11可活动地穿设于中轴孔中。轴套2的外部形成有扭转凸楞21。扭转凸楞21沿轴套2的轴向方向设置。扭转凸楞21呈螺旋形。扭转凸楞21具有靠近轴套2的第一侧和远离轴套2的第二侧。扭转凸楞21的宽度自第一侧向第二侧逐渐缩小。
34.插接件3设于转台1。轴套2开设有承插孔a。插接件3可拆卸地插设于承插孔a中。
35.本发明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通过设置于钢栈桥管桩的面向河道上游的前侧,在河道上游飘来漂浮物且河水流速较小时,漂浮在触碰可转动地安装于转轴上的轴套的扭转凸楞时,扭转凸楞由于其偏心设置所以,在外力的触碰下发生偏转,进而将漂浮物自动导向钢栈桥管桩的一侧,使得漂浮物从桥梁跨中飘过,而当河水流速较大时且聚集了一些漂浮物在钢栈桥管桩的前侧时,可以将轴套通过插接件插接于承插孔中后,利用驱动装置带动轴套转动,进而利用扭转凸楞以及其表面形成的不规则曲面将积聚的漂浮物主动导向钢栈桥管桩的一侧,使得积聚的漂浮物能从桥梁跨中飘过,进而避免钢栈桥管桩的前侧积聚漂浮物,保证钢栈桥的稳定和安全。
36.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竖向设置。电机安装于钢栈桥管桩的上部。转台呈圆柱形。转台同轴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电机带动转轴转动。
37.在本实施例中,插接件3沿转轴11的长度方向设置。承插孔沿轴套的长度方向设置。参阅图5和图6,承插孔a的侧壁形成有锁孔b。插接件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转台1。插接件3的另一端的外部连接有锁杆31。锁杆31与插接件3呈角度设置。在插接件3插设于承插孔a中后,转动插接件3以令锁杆31伸至锁孔b中。
38.为了避免在锁杆伸至锁孔中后再退回承插孔中,转台1与轴套2之间垫设有弹簧垫圈12。转轴11可转动地穿设于弹簧垫圈12中。
39.在本实施例中,轴套2与扭转凸楞21一体成型。
40.其中,轴套2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扭转凸楞21的内部形成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连通于第一空腔。
41.较佳的,轴套和扭转凸楞内部形成有一个联体空腔以减小轴套和扭转凸楞的重量。扭转凸楞的侧面为内凹的弧形面。在水流较小时,可自行随水流转动,对钢栈桥管桩附近飘来杂物进行导流;当水流变大时,通过驱动装置的外加动力来使其转动,对钢栈桥管桩附近漂浮物进行导流。
42.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1设置于转台1的底部。转轴11的下端形成有防脱翼缘,防脱翼缘抵靠于轴套2的下端面。
43.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的导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s1:将转台1可转动地安装于钢栈桥管桩的面向河道上游的前侧,使得轴套2伸至河面中。
45.s2:河道的漂浮物触碰轴套2上的扭转凸楞21,使得轴套2转动,进而轴套2带动漂浮物向钢栈桥管桩的左侧或右侧飘去并从钢栈桥的跨中通过。
46.s3:在漂浮物在钢栈桥管桩的前侧产生堆积后,将转台1上的插接件3插设于轴套2的承插孔a中,使得轴套2锁定于转台1。
47.s4:开启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转台1转动,以令轴套2带动堆积的漂浮物向钢栈桥管桩的左侧或右侧飘去并从钢栈桥的跨中通过。
48.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台,可转动地安装于钢栈桥管桩的面向河道上游的前侧,所述转台竖设有转轴,所述钢栈桥管桩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台的驱动装置;轴套,所述轴套开设有中轴孔,所述转轴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中轴孔中,所述轴套的外部形成有扭转凸楞,所述扭转凸楞沿所述轴套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扭转凸楞呈螺旋形,所述扭转凸楞具有靠近所述轴套的第一侧和远离所述轴套的第二侧,所述扭转凸楞的宽度自所述第一侧向所述第二侧逐渐缩小;插接件,设于所述转台,所述轴套开设有承插孔,所述插接件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承插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插孔的侧壁形成有锁孔,所述插接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转台,所述插接件的另一端的外部连接有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插接件呈角度设置,在所述插接件插设于所述承插孔中后,转动所述插接件以令所述锁杆伸至所述锁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与所述轴套之间垫设有弹簧垫圈,所述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弹簧垫圈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与所述扭转凸楞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扭转凸楞的内部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连通于所述第一空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转台的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下端形成有防脱翼缘,所述防脱翼缘抵靠于所述轴套的下端面。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的导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转台可转动地安装于钢栈桥管桩的面向河道上游的前侧,使得轴套伸至河面中;河道的漂浮物触碰所述轴套上的扭转凸楞,使得所述轴套转动,进而所述轴套带动所述漂浮物向所述钢栈桥管桩的左侧或右侧飘去并从所述钢栈桥的跨中通过;在所述漂浮物在所述钢栈桥管桩的前侧产生堆积后,将所述转台上的插接件插设于所述轴套的承插孔中,使得所述轴套锁定于所述转台;开启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转台转动,以令所述轴套带动堆积的漂浮物向所述钢栈桥管桩的左侧或右侧飘去并从所述钢栈桥的跨中通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上漂浮物的导流装置及其导流方法,包括:转台,可转动地安装于钢栈桥管桩的面向河道上游的前侧,转台竖设有转轴,钢栈桥管桩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台的驱动装置;轴套,轴套开设有中轴孔,转轴可活动地穿设于中轴孔中,轴套的外部形成有扭转凸楞,扭转凸楞沿轴套的轴向方向设置,扭转凸楞呈螺旋形,扭转凸楞具有靠近轴套的第一侧和远离轴套的第二侧,扭转凸楞的宽度自第一侧向第二侧逐渐缩小;插接件,设于转台,轴套开设有承插孔,插接件可拆卸地插设于承插孔中。本发明解决了钢栈桥管桩上积累上游漂浮物若不及时处理则可能会导致钢栈桥垮塌的问题。可能会导致钢栈桥垮塌的问题。可能会导致钢栈桥垮塌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习佳龙 于浩 赵民旭 蔡铁臣 闫亨 侯龙 曾杰杰 任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1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