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能够再填充
液体的液体储存容器以及包括
所述液体储存容器的液体喷射设备。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喷射诸如墨水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设备包括储存液体的液体储存容器。一些液体储存容器可以再填充液体。
3.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2-20497描述了液体储存容器,液体可以注射到所述液体储存容器中。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2-20497中描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包括:储存液体的储存室;用于将液体注入储存室的入口;以及密封入口的塞
构件。塞构件压配合到入口中并且可拆卸且可附接。当储存室再填充液体时,塞构件从入口移除并且液体通过入口注入到储存室中。
4.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20-157726描述了罐单元,在所述罐单元中,用于捕获液体的液体捕获突起形成在入口附近。
5.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2-20497中描述的液体储存容器中,存在液体附着到密封入口的塞构件的情况。例如,存在这样的情况,即,由于在液体喷射设备移动时产生的储存室中的液体的摇动,液体附着到塞构件。因此,已附着到塞构件的液体有时由于在将塞构件从入口移除时的反作用或冲击而飞散到外部。
6.同样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20-157726中描述的罐单元中,由于打开时的反作用和冲击大,所以已附着到塞构件的液体有时飞散到液体捕获突起之外。
7.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并且其目的在于抑制打开时的液体的飞散。
技术实现要素: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液体储存容器包括:储存室,其储存液体;供应端口,其包括从储存室突出的中空的突出部分并且能够将液体供应到储存室中;塞构件,其可附接且可拆卸地附接到供应端口。所述塞构件包括:塞部分,其插入所述突出部分中以密封所述供应端口;盖部分,其与所述塞部分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塞部分插入所述突出部分中的状态下从所述储存室外部覆盖所述供应端口;夹捏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盖部分上并且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中空部分,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且从所述盖部分延伸到所述塞部分中。所述塞部分和所述盖部分由弹性体构成,并且所述中空部分在盖部分侧上具有开口。通过夹持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开口的宽度变窄并且所述塞部分的侧面朝向所述中空部分变形。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液体储存容器包括:储存液体的储存室;供应端口,其包括从储存室突出的中空的突出部分并且能够将液体供应到储存室中;以及塞构件,其由弹性体构成并且被配置成使得弹性体的前端部分插入突出部分中。塞构件包括:从弹性体朝向前端部分延伸的中空部分;以及夹捏部分,其设置在弹性体的后端上并且使前端部分的
侧面朝向中空部分变形。所述夹捏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与所述中空部分交叉的第一方向上在所述中空部分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并且所述前端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更可能变形。
10.参考附图,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11.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液体储存容器可适用的液体喷射设备的外部外观的透视图。
12.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设备的构型的示意图。
13.图3是用于说明向液体储存容器再填充液体的示意图。
14.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透视图。
15.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的示意图。
16.图6a和图6b是示出图5中所示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17.图7是示出作为比较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18.图8a和图8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的透视图。
19.图9a和图9b是示出图8a和图8b所示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20.图10a和图10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21.图11a和图11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的示意图。
22.图12a、图12b和图12c是示出图11a和图11b所示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23.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的示意图。
24.图14a和图14b是示出图13a和图13b所示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下文,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元件仅是示例性的,并不旨在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这些。
26.(第一实施例)
27.首先,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可适用的液体喷射设备。
28.图1是示出液体喷射设备的外部外观的透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液体喷射设备的构型的示意图。
29.参考图1和图2,液体喷射设备200包括进给部分1、输送部分2、喷射部分3、液体供应部分4、显示部分5以及液体储存部分6。进给部分1包括托盘和进给辊10,多张打印纸张成堆储存在所述托盘中,所述进给辊将储存在该托盘中的打印纸张一张一张地分离并将打印纸张供应到输送部分2。
30.输送部分2包括输送辊11、传送辊12和压板13。压板13布置在输送辊11与传送辊12之间。输送辊11将从进给部分1供应的打印纸张输送到压板13上。压板13保持打印纸张。传送辊12传送在压板13上输送的打印纸张。
31.液体喷射头15包括喷射诸如墨水的液体的喷射部分3。滑架14位于压板13的上方,并且能够在与打印纸张的输送方向(主扫描方向)交叉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移动。液体喷射头15安装在滑架14上,并且喷射部分3将液体朝向压板13上的打印纸张喷射。以这种方
式,可以基于图像信息在打印纸张上形成图像。
32.液体储存容器1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液体储存容器16包括储存液体的储存室100、大气连通端口102、塞构件105以及供应端口106。供应端口106允许液体被供应到储存室100。塞构件105可附接且可拆卸地附接到供应端口106。储存室100通过液体供应部分4流体联接到液体喷射头15。液体供应部分4包括流动通道101和位于流动通道101下游的柔性供应管17。取决于喷射部分3喷射的液体的量,液体通过流动通道101和供应管17从储存室100供应到液体喷射头15。
33.在此,使用四种颜(例如,黑、品红、青和黄)的液体,并且为每种颜的液体提供液体储存容器16、流动通道101和供应管17。需注意,液体的颜是示例,并且要使用的液体不限于四种颜的液体。可以使用一种颜的液体,或者可以使用两种或更多种颜的液体。
34.显示部分5显示操作液体喷射设备200所需的信息(操作状态、操作项目、菜单等)。液体储存部分6容纳液体储存容器16。液体储存部分6包括可打开且可关闭的盖7。在盖7打开的情况下,可以用液体再填充容纳在液体储存部分6中的液体储存容器16。
35.图3是用于说明对容纳在液体储存部分6中的液体储存容器16再填充液体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当液体储存容器16要再填充液体时,盖7打开,塞构件105从供应端口106移除,并且使用液体再填充容器201将液体从供应端口106供应到储存室100。需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中,液体储存容器16容纳在设备主体的液体储存部分6中,但构型并不限定于此。液体储存容器16可以设置在设备主体的外部,只要液体储存容器16能够将液体供应到液体喷射头15即可。
36.图4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示意配置的透视图。参考图4,液体储存容器16由诸如聚丙烯的合成树脂形成并且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液体储存容器16具有前壁1010、右壁1020、左壁1030、上壁1040以及下壁1050。前壁1010具有直立壁1010a和倾斜壁1010b。直立壁1010a从下壁1050大致沿竖直方向延伸。倾斜壁1010b从直立壁1010a的上端朝向上壁1040延伸并且倾斜到上壁1040。倾斜壁1010b是倾斜的,使得在纵向方向上,前侧低并且后侧高。供应端口106形成在倾斜壁1010b中。
37.液体储存容器16的后面是敞开的,并且膜1060被焊接到液体储存容器16的开口面。该膜1060以及前壁1010、右壁1020、左壁1030、上壁1040以及下壁1050形成储存室100。
38.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四种颜的液体储存在储存室100中,设置了三个颜间壁1021、1022和1023。换句话说,储存室100由颜间壁1021、1022和1023划分为四个液体室。为每个液体室提供了供应端口106和塞构件105。
39.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塞构件105的配置的视图。图6a和图6b是示出沿线6a/6b-6a/6b截取的图5所示的塞构件105的横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6a示出塞构件105附接到供应端口106的状态。图6b示出塞构件105从供应端口106移除的状态。
40.如图5以及图6a和图6b所示,塞构件105具有本体部分105e和塞部分105c。为了获得能够防止液体从供应端口106漏出的密封性能,塞构件105由柔性构件(弹性可变形构件)(例如,诸如橡胶的弹性体)构成。塞部分105c插入到供应端口106中以密封供应端口106。在此,塞部分105c可附接且可拆卸地附接到供应端口106。供应端口106具有从储存室100突出的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并且整个塞部分105c插入到中空管状部分106a中。在此,中空的突
出部分106a是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的中空圆柱形部分。然而,突出部分106a不限于圆柱形的突出部分,而是可以是具有另一种中空形状的突出部分。
41.主体部分105e具有盖部分105d和夹捏部分105i。盖部分105d与塞部分105c一体形成,并且在整个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从储存室100的外部覆盖供应端口106。中空部分110从盖部分105d延伸到塞部分105c中。在此,中空部分110贯穿盖部分105d,但不贯穿塞部分105c。塞部分105c和盖部分105d由弹性体构成,并且中空部分110在盖部分105d侧上具有开口。具体地,中空部分110的开口110a设置在盖部分105d的上表面104中,所述上表面104是与塞部分105c相反侧上的面。盖部分105d的上表面104在整个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与供应端口106的开口面平行。
42.夹捏部分105i设置在盖部分105d中。夹捏部分105i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夹捏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开口110a的宽度变窄并且塞部分105c的侧面朝向中空部分110变形。例如,当在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夹捏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时,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部分地分离。具体地,塞部分105c和盖部分105d弹性变形,使得塞部分105c的隔着中空部分110彼此相对的侧面105c1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分离。
43.如更详细地说明,夹捏部分105i具有作为第一部分的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突出部分105b。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从盖部分105d的上表面104突出。在此,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在垂直于上表面104的方向上突出。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在中空部分110的开口110a在它们之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具有它们能够用手指等夹捏或施力的尺寸(宽度、高度和间隔)。
44.中空部分110在与盖部分105d的上表面104平行的横截面中的横截面形状是在第一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中空部分110的开口110a也具有类似的矩形形状。塞部分105c和盖部分105d具有形成中空部分110的四个
侧壁。第一方向平行于开口110a的长度方向(矩形形状的长边)。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平行于开口110a的宽度方向(矩形形状的短边)。面向短边的侧壁的厚度比面向长边的侧壁的厚度薄。例如,在图5中,在盖部分105d中,面向短边的侧壁(平行于第二方向的侧壁)的厚度d1比面向长边的侧壁(平行于第一方向的侧壁)的厚度d2薄。尽管在图5中未示出,但是塞部分105c的侧壁的厚度也具有与盖部分105d相似的关系。这允许塞部分105c和盖部分105d具有可能在第二方向上变形的结构。
45.在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中,例如存在由于液体在储存室100中的摇动而使液体附着到暴露于储存室100的塞部分105c的前端面107的情况。
46.由于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使得能够减少在从供应端口106移除塞构件105时的反作用和冲击,因此可以在打开时抑制液体的飞散。
47.在下文中,将参考比较例描述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操作和效果。
48.(比较例)
49.图7示出作为比较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505的配置。塞构件505具有主体部分505e和塞部分505c。塞部分5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以密封供应端口106。主体部分505e具有突出部分505a和盖部分505d。盖部分505d与塞部分505c一体形成,并且在塞部分5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覆盖供应端口106。突出部分505a从盖部分
505d的上表面突出。在整个塞部分5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塞部分505c的前端暴露到储存室100的内部。由于液体在储存室100中的摇动,液体附着到塞部分505c的暴露部分。
50.可通过夹捏并拉动突起部分505a来将塞构件505从供应端口106移除。一般而言,在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与塞部分505c的侧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越大,在打开时的反作用和冲击越大。例如,如果摩擦力大,则需要用更大的力拉动突出部分505a,这增加了在打开时的反作用和冲击。在打开时的反作用和冲击越大,已附着到塞部分505c上的液体在打开时飞散的可能性就越高。在比较例的液体储存容器中,由于在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与塞部分505c的侧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大,因此在打开时的反作用和冲击变大,从而导致在打开时液体的飞散。
51.相反,在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中,如图6b所示,当在箭头a的方向上夹捏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时,塞部分105c的侧面105c1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分离。这减小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从而减小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因此,可以减少在打开时的反作用和冲击,并抑制在打开时液体的飞散。
52.需注意,在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中,如果设置在塞部分105c中的中空部分110太浅,则塞部分105c在前端侧的厚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当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被夹捏时,塞部分105c没有充分地弹性变形,使得塞部分105c的侧面和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另一方面,如果设置在塞部分105c中的中空部分110太深,则塞部分105c在前端侧的厚度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塞部分105c容易弹性变形,并且因此,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之间的接触压力不必要地降低,从而损害密封性能。考虑到这些点来适当地设置中空部分110的深度是有利的。
53.具体地,中空部分110的深度被设定为使得密封性能不受损并且摩擦力减小。更有利地,中空部分110的深度被设定为使得在夹捏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时,塞部分105c的前端面107沿着中空部分110的底面部分弯曲。这引起塞部分105c的侧面也在靠近储存室100的位置处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分离,并且因此对于降低塞部分105c的侧面和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力是有效的。
54.另外,第一突出部分105a、第二突出部分105b和中空部分110的布置不限于图5以及图6a和图6b所示的布置。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可以布置在任意位置,只要它们在中空部分110的开口110a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即可。例如,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可以布置在从盖部分105d的上表面104观察时不对称的位置处。另外,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可以一体形成。
55.此外,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的形状不限于图5以及图6a和图6b所示的形状。例如,第一突出部分105a的前端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的前端可以具有诸如长方体的凸出形状、非平面形状或类似球体的形状。
56.这使得在夹捏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时手指容易抓在前端并且施加力。
57.此外,盖部分105d的上表面104的形状不限于圆形。盖部分105d的上表面104例如可以是诸如矩形的对称形状或非对称形状。
58.(第二实施例)
59.图8a和图8b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中使用的塞构件的外部外观的透视图。图8a示出塞构件被夹捏前的状态,并且图8b示出被夹捏的塞构件的状态。图9a和图9b是示出图8a和图8b所示的塞构件附接到储存室的供应端口的状态的示意图。图9a示出沿图8a中的线9a-9a截取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并且图9b示出沿图8b中的线9b-9b截取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
60.在下文中,将参考图8a和图8b以及图9a和图9b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
61.需注意,由于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基本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基本配置相同,因此下面将仅描述特征性配置。
62.塞构件205具有主体部分205e和塞部分205c。塞部分2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以密封供应端口106。主体部分205e具有盖部分205d和夹捏部分205i。盖部分205d与塞部分205c一体形成,并且在整个塞部分2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从储存室100的外部覆盖供应端口106。在本实施例中,中空部分110贯穿塞部分205c和盖部分205d两者。在夹捏部分205i的内部,形成有与中空部分110连通的空间111。
63.盖部分205d的上表面204具有中空部分110的开口110a。夹捏部分205i与盖部分205d一体形成。夹捏部分205i由以覆盖与开口110a连通的空间111的方式设置在盖部分205d的上表面204上的突出弹性构件制成。夹捏部分205i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夹捏部分205a和第二夹捏部分205b。第一夹捏部分205a和第二夹捏部分205b可以用手指或类似物夹捏。中空部分110位于第一夹捏部分205a与第二夹捏部分205b之间。
64.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当第一夹捏部分205a和第二夹捏部分205b被夹捏时,第一夹捏部分205a和第二夹捏部分205b朝向夹捏部分205i的中心部分弹性变形。
65.为了从供应端口106移除塞构件205,如图9b所示,第一夹捏部分205a和第二夹捏部分205b在箭头a的方向上被夹捏。当第一夹捏部分205a和第二夹捏部分205b被夹捏时,塞部分205c的隔着中空部分110彼此相对的侧面205c1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分离。这减小塞部分2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从而减小在塞部分2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因此,可以减少在打开时的反作用和冲击,并抑制在打开时液体的飞散。
66.另外,夹捏第一夹捏部分205a和第二夹捏部分205b减小了空间111的体积。因此,空气从空间111通过中空部分110流入储存室100中。该空气流允许已附着到塞部分205c的前端面207(特别是前端面207的靠近中空部分110的部分)的液体被吹掉进入储存室100中。以这种方式,由于可以将已附着到塞部分205c的前端面207的液体吹掉,因此能够更牢固地抑制在打开时的液体的飞散。
67.在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中,第一夹捏部分205a、第二夹捏部分205b和中空部分110的布置不限于图8a和图8b以及图9a和图9b所示的布置。第一夹捏部分205a和第二夹捏部分205b可以布置在任意位置,只要它们在中空部分110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即可。例如,第一夹捏部分205a和第二夹捏部分205b可以布置在从盖部分205d的上表面204观察时不对称的位置处。
68.另外,夹捏部分205i的形状不限于图8a和图8b以及图9a和图9b所示的形状。例如,
夹捏部分205i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只要通过夹捏所述夹捏部分205i可以减小摩擦力即可。
69.(第三实施例)
70.图10a和图10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的配置的示意图。图10a示出塞构件附接到供应端口的状态。图10b示出附接到供应端口的塞构件被夹捏的状态。图10a和图10b对应于沿图4中的线10a/10b-10a/10b截取的横截面。
71.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0a和图10b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需注意,由于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基本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基本配置相同,因此下面将仅描述特征性配置。
72.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包括固定构件109,所述固定构件109在整个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将塞构件105固定到供应端口106。夹捏所述夹捏部分105i解除由固定构件109实现的固定。例如,固定构件109可以包括设置在盖部分105d上的第一接合部分和设置在突出部分106a的外壁面上的第二接合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盖部分105d通过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与突出部分106a的外壁面接合。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的固定构件可以在突出部分106a的中心位于固定构件之间的情况下设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处。优选地,包括第一接合部分和第二接合部分的固定构件可以对应于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设置。
73.具体地,第二接合部分包括设置在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外壁面上的突起109a,并且第一接合部分包括从盖部分105d沿着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外壁面延伸到突起109a的臂构件105f。爪部分105g设置在臂构件105f的前端上。爪部分105g设置为从臂构件105f的前端朝向突起109a突出。臂构件105f的前端上的爪部分105g在整个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与突起109a接合。在此,接合意味着爪部分105g卡在突起109a上。通过夹捏所述夹捏部分105i,爪部分105g从突起109a释放。
74.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臂构件105f和两个突起109a对应于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设置。第一突起109a和第二突起109a设置在彼此相对的位置处。在此,第一臂构件105f和第一突出部分105a线性布置,并且第二臂构件105f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线性布置。盖部分105d包括连接第一臂构件105f和第一突出部分105a的第一连接部分105d1以及连接第二臂构件105f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的第二连接部分105d1。
75.如图10b所示,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在箭头a的方向上被夹捏。第一臂构件105f在第一连接部分105d1处在远离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外壁面的方向上转动,使得爪部分105g从第一突起109a释放。以相同的方式,第二臂构件105f在第二连接部分105d1处在远离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外壁面的方向上转动,使得爪部分105g从第二突起109a释放。
76.在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中,当塞构件105附接到供应端口106时,整个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以将相应的臂构件105f的爪部分105g与相应的突起109a接合,如图10a所示。由于这使得能够将塞构件105固定到供应端口106,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例如在液体喷射设备200移动时由于液体的摇动而导致的液体的泄漏。另外,还可以防止塞构件105从供应端口106不经意地移除。
77.为了从供应端口106移除塞构件105,如图10b所示,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被夹捏。当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被夹捏时,塞部分105c的侧面
105c1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分离,并且臂构件105f的爪部分105g从突起109a释放。将臂构件105f的爪部分105g从突起109a释放允许从供应端口106移除塞构件105。另外,由于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部分地分离,因此与第一实施例类似,能够减小摩擦力并抑制在打开时液体的飞散。
78.需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中,固定构件109包括两个臂构件105f和两个突起109a,但配置不限于此。包括在固定构件109中的臂构件105f和突起109a的数量可以均为一个或更多个。
79.另外,尽管爪部分105g被配置为与突起109a接合,但是配置不限于此。用于固定爪部分105g和突起109a的结构可以用用于固定突出部分和凹入部分的结构来代替。在这种情况下,配置可以使得突出部分和凹入部分中的一者设置在臂构件105f上并且另一者设置在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外壁面上。
80.(第四实施例)
81.图11a和图11b以及图12a至图12c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的配置的示意图。图11a示出塞构件附接到供应端口的状态。图11b示出附接到供应端口的塞构件被夹捏的状态。图12a示出沿图11a中的线12a-12a截取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图12b示出沿图11a中的线12b-12b截取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图12c示出沿图11b中的线12c-12c截取的塞构件的横截面结构。
82.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1a和图11b以及图12a至图12c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需注意,由于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基本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基本配置相同,因此下面将仅描述特征性配置。
83.在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中,塞部分105c具有变形部分115和非变形部分116。当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被夹捏时,变形部分115弹性变形。非变形部分116具有即使当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被夹捏时也不可能弹性变形的结构。
84.变形部分115包括第三侧壁部分和第四侧壁部分,所述第三侧壁部分和第四侧壁部分分别位于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的正下方,并且在中空部分110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在塞部分105c的第三侧壁部分和第四侧壁部分的外周边上,设置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脊部分105h。非变形部分116包括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二侧壁部分以及塞部分105c的前端部分,所述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二侧壁部分在中空部分110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二侧壁部分与第三侧壁部分和第四侧壁部分相邻。换句话说,第一侧壁部分至第四侧壁部分是形成中空部分110的侧壁。
85.如图11a以及图12a和图12b所示,脊部分105h在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接触。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中的第三侧壁部分和第四侧壁部分处,脊部分105h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接触以确保密封性能。在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二侧壁部分处,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接触以确保密封性能。
86.在变形部分115和非变形部分116接触的界面中,在第一和第二侧壁部分与第三和第四侧壁部分之间的界面117处,变形部分115和非变形部分116分离。在第一和第二侧壁部分与前端部分之间的界面118处,变形部分115和非变形部分116被一体地接合。
87.如图11b和图12c所示,沿箭头a的方向夹捏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使脊部分105h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分离。这使得能够降低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中的第三侧壁部分和第四侧壁部分处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因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可以减少在打开时的反作用和冲击,并抑制在打开时液体的飞散。
88.需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变形部分115和非变形部分116在界面117处分离,因此非变形部分116的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二侧壁部分即使当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被夹捏也难以弹性变形。第三侧壁部分和第四侧壁部分朝向中空部分110变形的变形量大于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二侧壁部分朝向中空部分110变形的变形量。换句话说,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二侧壁部分朝向中空部分110变形的变形量远小于第三侧壁部分和第四侧壁部分朝向中空部分110变形的变形量。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被夹捏时,在塞部分105c的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二侧壁部分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增加。
89.需注意,脊部分105h可以不设置在塞部分105c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的外周边上,而是设置在与外周边相对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上。
90.(第五实施例)
91.图13a和图13b以及图14a和图14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的塞构件的配置的示意图。图13a示出塞构件附接到供应端口的状态。图13b示出附接到供应端口的塞构件被夹捏的状态。图14a示出沿图13a中的线14a-14a截取的横截面结构。图14b示出沿图13a中的线14b-14b截取的横截面结构。
92.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3a和图13b以及图14a和图14b详细描述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需注意,由于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基本配置与第一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16的基本配置相同,因此下面将仅描述特征性配置。
93.供应端口106包括具有由四个内壁面106a、106b、106c和106d包围的矩形横截面形状的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内壁面106a和106c彼此相对,并且内壁面106b和106d彼此相对。塞部分105c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并且通过将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可以密封供应端口106。盖部分105d的上表面104的横截面形状也是矩形。盖部分105d在整个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态下覆盖供应端口106。
94.与盖部分105d的上表面104平行的中空部分110的横截面形状是在第一方向(与线14a-14a正交的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塞部分105c和盖部分105d具有形成中空部分110的四个侧壁。面向短边的侧壁的厚度d1比面向长边的侧壁的厚度d2薄。在此,长边平行于第一方向,并且短边平行于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面向短边的侧壁形成折叠部分119,所述折叠部分119能够朝向中空部分110的内侧折叠。
95.在整个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状态下,内壁面106a位于第一突出部分105a的正下方,并且内壁面106c位于第二突出部分105b的正下方。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中,与内壁面106a和106c分别相对的侧面设置有沿外周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脊部分105h。需注意,脊部分105h可以不设置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上,而设置在内壁面106a和106c上。
96.如图13a和图14a所示,脊部分105h在塞部分105c插入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中的状
态下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106a和106c接触。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中的与内壁面106a和106c相对的侧面处,脊部分105h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接触以确保密封性能。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中的与内壁面106b和106d相对的侧面处,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接触以确保密封性能。
97.如图13b和图14b所示,沿箭头a的方向夹捏第一突出部分105a和第二突出部分105b将折叠部分119朝向中空部分110的内侧折叠。同时,脊部分105h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106a和106c分离。这使得能够降低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106a和106c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因此,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可以减少在打开时的反作用和冲击,并抑制在打开时液体的飞散。
98.另外,由于折叠部分119朝向中空部分110的内侧折叠,因此这使得能够抑制在塞部分105c的侧面与中空的突出部分106a的内壁面106b和106d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增加。
99.(另一个实施例)
100.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包括:储存液体的储存室;供应端口,其包括从储存室突出的中空的突出部分并且能够将液体供应到储存室中;以及塞构件,其由弹性体构成并且被配置成使得弹性体的前端部分插入突出部分中。塞构件包括:从弹性体朝向前端部分延伸的中空部分;以及夹捏部分,其设置在弹性体的后端上并且引起前端部分的侧面朝向中空部分变形。夹捏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与中空部分交叉的第一方向上在中空部分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弹性体的前端部分在第一方向上比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更可能变形。
101.根据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通过夹捏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弹性体的前端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外径减小。前端部分的外径的减小使得能够减少在移除插入中空管状部分中的前端部分时的反作用和冲击。因此,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能够抑制在打开时的液体的飞散。
102.需注意,在本实施例的液体储存容器中,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五实施例中描述的储存室100、供应端口106和塞构件105、205可以应用于储存室、供应端口和塞构件。
103.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此类变型和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储存容器,包括:储存室,其储存液体;供应端口,其能够将所述液体供应到所述储存室中;中空的突出部分,其从所述供应端口突出;以及塞构件,其可附接且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供应端口,其中所述塞构件包括:塞部分,其插入所述突出部分以密封所述供应端口;盖部分,其与所述塞部分一体形成并且在所述塞部分插入所述突出部分中的状态下从所述储存室外部覆盖所述供应端口;夹捏部分,其设置在所述盖部分上并且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中空部分,其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并且从所述盖部分延伸到所述塞部分中,所述塞部分和所述盖部分由弹性体制成,所述中空部分在所述盖部分侧上具有开口,并且通过夹捏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开口的宽度变窄并且所述塞部分的侧面朝向所述中空部分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其中在所述塞部分插入所述突出部分中的状态下,通过夹捏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塞部分的所述侧面部分地与所述突出部分的内壁面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其中所述中空部分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盖部分的上表面中,所述上表面是与所述塞部分相对的面,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是从所述盖部分的所述上表面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分和第二突出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突出部分和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在所述开口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其中所述中空部分贯穿所述塞部分和所述盖部分两者,所述中空部分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盖部分的上表面中,所述上表面是与所述塞部分相对的面,所述夹捏部分以覆盖与所述开口连通的空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盖部分的所述上表面上,并且由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突出弹性构件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其中所述中空部分在与所述盖部分的所述上表面平行的横截面中的横截面形状是在第一方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所述塞部分包括形成所述中空部分的第一侧壁至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平行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正下方,并且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其中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朝向所述中空部分变形的变形量大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中空部分变形的变形量。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中的每一个侧壁的厚度比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中的每一个侧壁的厚度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能够朝向所述中空部分的内侧折叠。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还包括:脊部分,其在所述塞部分的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的外周边上或在与所述外周边相对的所述突出部分的内壁面上沿圆周方向延伸。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还包括:固定构件,其在整个塞部分插入所述突出部分中的状态下将所述塞构件固定到所述供应端口,其中通过夹捏所述夹捏部分来解除由所述固定构件实现的固定。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盖部分上的第一接合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的外壁面上的第二接合部分,并且所述盖部分通过所述第一接合部分以及所述第二接合部分与所述突出部分的外壁面接合。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其中所述第二接合部分包括设置在所述突出部分的外壁面上的突起,所述第一接合部分包括从所述盖部分沿着所述突出部分的外壁面延伸到所述突起的臂构件,在整个塞部分插入所述突出部分中的状态下,所述臂构件的前端与所述突起接合,并且通过夹捏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所述臂构件的前端从所述突起释放。13.一种液体储存容器,包括:储存室,其储存液体;供应端口,其能够将所述液体供应到所述储存室中;中空的突出部分,其从所述供应端口突出;以及塞构件,其由弹性体制成并且被配置成使得所述弹性体的前端部分插入所述突出部分中,其中所述塞构件包括:中空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弹性体的前端部分上并且在所述前端部分的插入方向上延伸,以及夹捏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弹性体的后端上并且引起所述前端部分的侧面朝向所述中空部分变形,所述夹捏部分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与所述中空部分
交叉的第一方向上在所述中空部分位于其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并且所述前端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更可能变形。14.一种液体喷射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储存容器;以及喷射液体的液体喷射头,其中液体从所述液体储存容器供应到所述液体喷射头中。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体喷射设备,还包括:容纳部分,其包括可打开且可关闭的盖并且容纳所述液体储存容器,其中容纳在所述容纳部分中的所述液体储存容器使得在所述盖打开的状态下能够从所述供应端口向所述储存室供应液体。
技术总结
液体储存容器和液体喷射设备,液体储存容器包括:储存室;供应端口,其能够将液体供应到所储存室中;中空的突出部分,其从供应端口突出;及塞构件,其可附接且可拆卸地附接到供应端口。塞构件包括:用于密封供应端口的塞部分;与塞部分一体形成的盖部分;包括设置在盖部分上且彼此相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夹捏部分;及从盖部分延伸穿过塞部分的中空部分。塞部分和盖部分由弹性体构成,中空部分在盖部分侧上具有开口。通过夹捏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开口的宽度变窄,并且塞部分的侧面朝向中空部分变形。分变形。分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
冈田英治 宫内真一 柴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佳能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2022.03.07
技术公布日:
202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