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沼泽
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
装置。
背景技术:
2.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由于组成地壳的不同岩层介质往往在密度、弹性、导电性、磁性、放射性以及导热性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将引起相应的地球物理场的局部变化。通过量测这些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结合已知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就可以达到推断地质性状的目的。
3.在对在对沼泽过渡带地区进行地球物理勘探时,由于沼泽过渡带土质松软等原因,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勘探。
4.如公告号为cn21713090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该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通过设置有套环、气嘴、防护外罩和气囊,使用时,在勘探区域,如地面较为松软或含水量高,则将气泵或气筒接入气嘴,向内鼓气,使防护外罩中的气囊充气鼓出,再将套环套在脚锥底部完成安装,脚锥凸出的部分依旧扎入地面,防止晃动,实现了在松软地面稳定摆放的功能,解决的是装置不具备在松软地面稳定摆放的功能的问题。
5.又如,公告号为cn21027941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该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通过电机开关带动两个齿轮的转动,带动钻杆的转动,然后人力摇动摇杆将钻杆移动出物理勘探装置位置处,避免了物理勘探装置中的破碎装置设置在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内,无法伸缩出来进行破碎,如果遇到比地球物理勘探装置低端开口大的矿石等物体时,无法进行有效的破碎,影响了整个勘测进程的问题。
6.现有技术中在对沼泽过渡带地区进行地球物理勘探时,需要将勘探仪器接收头深埋入地底,但沼泽过渡带土质松软,装置稳定性较差,勘探仪器接收头不方便进行深埋在不同深度的地底,且勘探仪器接收头取出也比较麻烦,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以解决勘探仪器接收头不方便进行深埋在不同深度的地底,且勘探仪器接收头取出也比较麻烦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包括装置外框,
所述装置外框设为上下开通结构,所述装置外框的外侧底部设有固定组件,所述装置外框中设有转驱组件,所述转驱组件的中部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中部设有钻探件,所述装置外框的内侧底部固定卡设有清理组件,所述装置外框的外侧
底部和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装置外框上开设有
多个镂空槽。
9.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外框,所述定位外框的中部固定卡设有定位内筒,所述定位内筒的中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定位内筒中开设有腔体,所述定位内筒的内侧顶部滑动卡设有从动滑座,所述从动滑座设有关于通槽轴心位置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多个所述从动滑座的相背端均延伸进腔体中,所述腔体中转动卡设有和多个从动滑座配合使用的驱动环,所述驱动环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平面螺纹凸起,多个所述从动滑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和平面螺纹凸起配合使用的平面螺纹凹槽,所述平面螺纹凸起活动卡接在平面螺纹凹槽中,多个所述从动滑座的相对侧位于通槽中,多个所述从动滑座的相对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块。
10.优选地,所述驱动环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驱动筒,所述驱动筒转动卡接在腔体中,所述驱动筒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环,所述定位外框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齿环啮合连接。
11.优选地,所述转驱组件包括转驱外框,所述定位外框活动卡接在转驱外框的中部,所述转驱外框的内侧中部固定卡设有第一轴承,所述定位外框固定卡接在第一轴承的中部,所述转驱外框中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定位外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环,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齿环啮合连接,所述转驱外框顶端靠近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卡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和第二齿轮的顶端同轴固定安装。
12.优选地,所述转驱组件还包括固定顶架,所述固定顶架固定安装在装置外框的内侧顶部,所述固定顶架的端部固定卡设有和螺纹杆配合使用的内螺管,所述螺纹杆螺纹插接在内螺管中,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螺纹安装有限位环。
13.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底框和滑动环,所述固定底框设有关于装置外框轴心位置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固定底框固定安装在装置外框的外侧底部,所述滑动环滑动套接在装置外框的外侧中部,所述滑动环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和固定底框对应的第一转动座,所述固定底框的中部均转动安装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座,所述第一转动座、第二转动座之间转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支撑盘的端部均活动插设有入地钉,所述滑动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滑柱,所述滑柱滑动卡接在装置外框上,多个所述滑柱的向背端均延伸进装置外框中并固定安装有纵滑框,所述纵滑框中滑动卡设有纵滑块,所述纵滑块固定安装在转驱外框的外侧。
14.优选地,所述钻探件包括多个钻探组,所述钻探组包括钻探杆,所述钻探杆设为上下开通结构,所述钻探杆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外螺连接件,所述钻探杆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和外螺连接件配合使用的内螺连接件,相邻两个所述钻探组通过外螺连接件螺纹安装在对应内螺连接件中,所述内螺连接件的外侧开设有和定位块对应的定位槽,且定位块能够活动卡接在对应的定位槽中,底部所述钻探组中外螺连接件的外侧可拆卸套设有储物头,所述储物头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储物槽。
15.优选地,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安装卡盘,所述安装卡盘固定安装在装置外框的内侧底部,所述安装卡盘的中部固定卡设有清理盘,所述清理盘的中部开设有清洁槽;所述钻探组活动贯穿清洁槽;所述钻探组的外侧和清洁槽的内壁接触。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7.1.通过设置装置外框、固定组件、转驱组件和定位机构以及钻探件,同步带动多个支撑盘背向转动打开,使支撑盘的下表面和沼泽过渡带大面积的接触,并使用入地钉进行支撑盘和沼泽过渡带地面的固定,提升后续试用装置进行钻探时的稳定性,并方便同步驱动钻探组转动和下移,将勘探仪器接收头送入合适深度的地底,对沼泽过渡带地区进行物理勘探,且便于钻探件的拆离收纳以及同步带动多个支撑盘相向转动关闭收纳;
18.2.通过设置清理组件,当勘探结束,需要收纳装置时,需要将多个钻探组上移并拆分收纳,此时,钻探组上移时,带有清洁槽的清理盘对钻探组的外壁进行刮除清理,防止污泥粘辅钻探组影响钻探件的拆分收纳。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中定位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3.图4为本发明中转驱组件和定位机构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中钻探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中装置外框、固定组件、转驱组件和清理组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图6中b处的放大图,
27.图8为本发明图6中c处的放大图,
28.图9为本发明图6中d处的放大图。
29.图中:1、装置外框;2、固定组件;3、转驱组件;4、定位机构;5、钻探件;6、清理组件;7、把手;8、镂空槽;41、定位外框;42、定位内筒;421、通槽;43、从动滑座;44、驱动环;45、平面螺纹凸起;451、平面螺纹凹槽;46、定位块;47、驱动筒;471、第一齿环;472、第一齿轮;48、第一电机;31、转驱外框;32、第一轴承;33、第二电机;331、第二齿轮;332、第二齿环;34、第二轴承;35、螺纹杆;36、固定顶架;351、内螺管;37、限位环;51、钻探组;511、钻探杆;512、外螺连接件;513、内螺连接件;514、定位槽;52、储物头;521、储物槽;61、安装卡盘;62、清理盘;621、清洁槽;21、固定底框;22、滑动环;23、第一转动座;231、第二转动座;24、支撑盘;25、连接杆;26、入地钉;27、滑柱;28、纵滑框;281、纵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
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2.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3.实施例:如图1-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包括装置外框1,所述装置外框1设为上下开通结构,所述装置外框1的外侧底部设有固定组件2,所述装置外框1中设有转驱组件3,所述转驱组件3的中部设有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的中部设有钻探件5,所述装置外框1的内侧底部固定卡设有清理组件6,所述装置外框1的外侧底部和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把手7,通过设置把手7,便于将整个装置搬运至沼泽过渡带地区合适勘探位置,所述装置外框1上开设有多个镂空槽8。
34.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外框41,所述定位外框41的中部固定卡设有定位内筒42,所述定位内筒42的中部开设有通槽421,使定位内筒42穿通,所述定位内筒42中开设有腔体,所述定位内筒42的内侧顶部滑动卡设有从动滑座43,所述从动滑座43设有关于通槽421轴心位置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多个所述从动滑座43的相背端均延伸进腔体中,所述腔体中转动卡设有和多个从动滑座43配合使用的驱动环44,所述驱动环44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平面螺纹凸起45,多个所述从动滑座43的上表面开设有和平面螺纹凸起45配合使用的平面螺纹凹槽451,所述平面螺纹凸起45活动卡接在平面螺纹凹槽451中,通过带动驱动环44转动,带动平面螺纹凸起45转动,配合多个平面螺纹凹槽451,同步驱动多个从动滑座43相向滑动,相反,通过带动驱动环44反向转动,带动平面螺纹凸起45反向转动,配合多个平面螺纹凹槽451,同步驱动多个从动滑座43背向滑动,多个所述从动滑座43的相对侧位于通槽421中,多个所述从动滑座43的相对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块46,多个从动滑座43相向滑动,带动多个定位块46同步相向靠近,相反,多个从动滑座43背向滑动,带动多个定位块46同步背向远离。
35.所述驱动环4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驱动筒47,所述驱动筒47转动卡接在腔体中,所述驱动筒47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环471,所述定位外框41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8,所述第一电机48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472,所述第一齿轮472和第一齿环471啮合连接,使用时,控制并开启第一电机48,带动第一齿轮472驱动第一齿环471转动,从而带动驱动筒47在腔体中转动,进而带动驱动环44在腔体中转动。
36.所述转驱组件3包括转驱外框31,所述定位外框41活动卡接在转驱外框31的中部,所述转驱外框31的内侧中部固定卡设有第一轴承32,所述定位外框41固定卡接在第一轴承32的中部,通过设置第一轴承32,定位外框41能够在转驱外框31的中部进行转动,所述转驱外框31中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31,所述定位外框4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环332,所述第二齿轮331和第二齿环332啮合连接,使用时,控制并开启第二电机33,驱动第二齿轮331转动,带动第二齿环332转动,从而驱动定位机构4在转驱外框31的中部进行稳定转动,所述转驱外框31顶端靠近第二齿轮331的一侧固定卡设有第二轴承34,所述第二轴承3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35,所述螺纹杆35的底
端和第二齿轮331的顶端同轴固定安装,第二齿环332转动的同时,驱动螺纹杆35在第二轴承34中同步转动。
37.所述转驱组件3还包括固定顶架36,所述固定顶架36固定安装在装置外框1的内侧顶部,所述固定顶架36的端部固定卡设有和螺纹杆35配合使用的内螺管351,所述螺纹杆35螺纹插接在内螺管351中,所述螺纹杆35的顶部螺纹安装有限位环37,螺纹杆35转动时,配合使用内螺管351,带动螺纹杆35、转驱外框31同步升降,从而带动定位机构4同步升降。
38.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底框21和滑动环22,所述固定底框21设有关于装置外框1轴心位置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固定底框2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框1的外侧底部,所述滑动环22滑动套接在装置外框1的外侧中部,所述滑动环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和固定底框21对应的第一转动座23,所述固定底框21的中部均转动安装有支撑盘24,所述支撑盘24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座231,所述第一转动座23、第二转动座231之间转动安装有连接杆25;通过驱动滑动环22在装置外框1的外侧下降,配合连接杆25的转动连接,同步带动多个支撑盘24背向转动打开,使支撑盘24的下表面和沼泽过渡带大面积的接触,提升整个装置的稳定性,相反,驱动滑动环22在装置外框1的外侧上升,配合连接杆25的转动连接,同步带动多个支撑盘24相向转动关闭收纳;
39.所述支撑盘24的端部均活动插设有入地钉26,通过入地钉26进行支撑盘24和沼泽过渡带地面的固定,进一步提升后续试用装置进行钻探时的稳定性,所述滑动环2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滑柱27,所述滑柱27滑动卡接在装置外框1上,多个所述滑柱27的向背端均延伸进装置外框1中并固定安装有纵滑框28,所述纵滑框28中滑动卡设有纵滑块281,初始状态下,多个支撑盘24处于关闭收纳状态,纵滑块281处于纵滑框28的最顶部,纵滑块281防止纵滑框28下移,当纵滑块281处于纵滑框28的底部,通过驱动纵滑块281下移,带动纵滑框28同步下移,通过多个滑柱27驱动滑动环22下降,所述纵滑块281固定安装在转驱外框31的外侧,通过设置纵滑块281,纵滑块281在纵滑框28中竖直滑动,从而方便转驱外框31、定位机构4在多个纵滑框28之间升降。
40.所述钻探件5包括多个钻探组51,所述钻探组51包括钻探杆511,所述钻探杆511设为上下开通结构,所述钻探杆51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外螺连接件512,所述钻探杆51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和外螺连接件512配合使用的内螺连接件513,相邻两个所述钻探组51通过外螺连接件512螺纹安装在对应内螺连接件513中,进行多个钻探组51之间的连接,从而便于通过多个钻探组51进行不同深度位置的钻探,所述内螺连接件513的外侧开设有和定位块46对应的定位槽514,且定位块46能够活动卡接在对应的定位槽514中,底部所述钻探组51中外螺连接件512的外侧可拆卸套设有储物头52,所述储物头52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储物槽521,使用时,将勘探仪器接收头放置在储物槽521中,线体置于多个钻探组51中,勘探仪器接收头可以随储物头52的入地而入地。
41.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安装卡盘61,所述安装卡盘6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框1的内侧底部,所述安装卡盘61的中部固定卡设有清理盘62,所述清理盘62的中部开设有清洁槽621;所述钻探组51活动贯穿清洁槽621;所述钻探组51的外侧和清洁槽621的内壁接触,当勘探结束,需要收纳装置时,需要将多个钻探组51上移并拆分收纳,此时,钻探组51上移时,带有清洁槽621的清理盘62对钻探组51的外壁进行刮除清理,防止污泥粘辅钻探组51影响钻探件5的拆分收纳。
42.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把手7将整个装置搬运至沼泽过渡带地区合适勘探位置,使固定组件2朝下,此时,转驱组件3、定位机构4处于最上部,且纵滑块281处于纵滑框28的最顶部,纵滑块281防止纵滑框28下移;
43.随后,控制并开启第二电机33,驱动第二齿轮331转动,带动第二齿环332转动,从而驱动定位机构4在转驱外框31的中部进行稳定转动,第二齿环332转动的同时,驱动螺纹杆35在第二轴承34中同步转动,配合使用内螺管351,带动螺纹杆35、转驱外框31同步下降,从而带动定位机构4同步下降,且纵滑块281从纵滑框28的最顶部移至最底部,此时,再次带动转驱外框31下降,驱动纵滑块281下移,带动纵滑框28同步下移,通过多个滑柱27驱动滑动环22下降,配合连接杆25的转动连接,同步带动多个支撑盘24背向转动打开,使支撑盘24的下表面和沼泽过渡带大面积的接触,并使用入地钉26进行支撑盘24和沼泽过渡带地面的固定,提升后续试用装置进行钻探时的稳定性;
44.随后,控制并开启第二电机33,驱动第二齿轮331、螺纹杆35反向转动,带动转驱组件3、定位机构4同步上升,此时,纵滑块281在纵滑框28中竖直上升滑动,直至转驱组件3、定位机构4同步上升至最顶部;
45.随后,将勘探仪器接收头放置在储物槽521中,线体置于钻探组51中,随后,将带有勘探仪器接收头的钻探组51中内螺连接件513置于多个定位块46之间,控制并开启第一电机48,带动第一齿轮472驱动第一齿环471转动,从而带动驱动筒47在腔体中转动,进而带动驱动环44在腔体中转动,带动平面螺纹凸起45转动,配合多个平面螺纹凹槽451,同步驱动多个从动滑座43相向滑动,带动多个定位块46同步相向靠近,直至定位块46活动卡接在对应的定位槽514中,对钻探组51进行固定;
46.随后,控制并开启第二电机33,驱动第二齿轮331转动,带动第二齿环332转动,从而驱动定位机构4以及钻探组51在转驱外框31的中部进行稳定转动,第二齿环332转动的同时,驱动螺纹杆35在第二轴承34中同步转动,配合使用内螺管351,带动螺纹杆35、转驱外框31同步下降,从而带动定位机构4以及钻探组51同步下降,此时,纵滑块281在纵滑框28中竖直下降滑动,钻探组51活动贯穿清洁槽621,并通过钻探组51的转动和同步下移,方便进入地中,勘探仪器接收头可以随储物头52的入地而入地;
47.直至定位机构4移至最底部,此时,若勘探仪器接收头没有到达深度位置,此时,可控制并开启第一电机48,带动第一齿轮472驱动第一齿环471反向转动,多个定位块46同步背向远离,直至定位块46脱离对应的定位槽514,此钻探组51失去定位;
48.随后,在将定位机构4移至最顶部,取另一个钻探组51从通槽421的上方穿过定位机构4并和底部的钻探组51连接,此时,线体置于另一个钻探组51中,并将另一个钻探组51和定位机构4通过定位块46进行固定,随后,在将该个钻探组51下移并转动至地中,以此直至勘探仪器接收头到达深度位置进行信号收放,对沼泽过渡带地区进行物理勘探;
49.当物理勘探结束后,需要将钻探件5、勘探仪器接收头收回,此时,将定位机构4上移,带动多个钻探组51上移,带有清洁槽621的清理盘62对钻探组51的外壁进行刮除清理,防止污泥粘辅钻探组51影响钻探件5的拆分收纳,一步一步将多个钻探组51拆离,直至将勘探仪器接收头收回,同时,当最后一个钻探组51、勘探仪器接收头收回后,将入地钉26取下,并再次上移定位机构4,带动纵滑块281在纵滑框28中竖直上升滑动,直至纵滑块281移至纵滑框28最顶部,并继续上移定位机构4,纵滑块281带动纵滑框28上移,通过多个滑柱27驱动
滑动环22上移,配合连接杆25的转动连接,同步带动多个支撑盘24相向转动关闭收纳。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包括装置外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框(1)设为上下开通结构,所述装置外框(1)的外侧底部设有固定组件(2),所述装置外框(1)中设有转驱组件(3),所述转驱组件(3)的中部设有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的中部设有钻探件(5),所述装置外框(1)的内侧底部固定卡设有清理组件(6),所述装置外框(1)的外侧底部和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把手(7),所述装置外框(1)上开设有多个镂空槽(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外框(41),所述定位外框(41)的中部固定卡设有定位内筒(42),所述定位内筒(42)的中部开设有通槽(421),所述定位内筒(42)中开设有腔体,所述定位内筒(42)的内侧顶部滑动卡设有从动滑座(43),所述从动滑座(43)设有关于通槽(421)轴心位置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多个所述从动滑座(43)的相背端均延伸进腔体中,所述腔体中转动卡设有和多个从动滑座(43)配合使用的驱动环(44),所述驱动环(44)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平面螺纹凸起(45),多个所述从动滑座(43)的上表面开设有和平面螺纹凸起(45)配合使用的平面螺纹凹槽(451),所述平面螺纹凸起(45)活动卡接在平面螺纹凹槽(451)中,多个所述从动滑座(43)的相对侧位于通槽(421)中,多个所述从动滑座(43)的相对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块(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环(4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驱动筒(47),所述驱动筒(47)转动卡接在腔体中,所述驱动筒(47)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一齿环(471),所述定位外框(41)中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48),所述第一电机(48)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472),所述第一齿轮(472)和第一齿环(471)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驱组件(3)包括转驱外框(31),所述定位外框(41)活动卡接在转驱外框(31)的中部,所述转驱外框(31)的内侧中部固定卡设有第一轴承(32),所述定位外框(41)固定卡接在第一轴承(32)的中部,所述转驱外框(31)中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331),所述定位外框(4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环(332),所述第二齿轮(331)和第二齿环(332)啮合连接,所述转驱外框(31)顶端靠近第二齿轮(331)的一侧固定卡设有第二轴承(34),所述第二轴承(3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螺纹杆(35),所述螺纹杆(35)的底端和第二齿轮(331)的顶端同轴固定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驱组件(3)还包括固定顶架(36),所述固定顶架(36)固定安装在装置外框(1)的内侧顶部,所述固定顶架(36)的端部固定卡设有和螺纹杆(35)配合使用的内螺管(351),所述螺纹杆(35)螺纹插接在内螺管(351)中,所述螺纹杆(35)的顶部螺纹安装有限位环(37)。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固定底框(21)和滑动环(22),所述固定底框(21)设有关于装置外框(1)轴心位置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所述固定底框(2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框(1)的外侧底部,所述滑动环(22)滑动套接在装置外框(1)的外侧中部,所述滑动环(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和固定底框(21)对应的第一转动座(23),所述固定底框(21)的中部均转动安装有支撑盘(24),所述支撑盘(24)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座(231),所述第一转动座(23)、第二转动座(231)之间转动安装有连接杆(25),所述支撑盘(24)的端部均活动插设有入地钉
(26),所述滑动环(2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滑柱(27),所述滑柱(27)滑动卡接在装置外框(1)上,多个所述滑柱(27)的向背端均延伸进装置外框(1)中并固定安装有纵滑框(28),所述纵滑框(28)中滑动卡设有纵滑块(281),所述纵滑块(281)固定安装在转驱外框(31)的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探件(5)包括多个钻探组(51),所述钻探组(51)包括钻探杆(511),所述钻探杆(511)设为上下开通结构,所述钻探杆(51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外螺连接件(512),所述钻探杆(51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和外螺连接件(512)配合使用的内螺连接件(513),相邻两个所述钻探组(51)通过外螺连接件(512)螺纹安装在对应内螺连接件(513)中,所述内螺连接件(513)的外侧开设有和定位块(46)对应的定位槽(514),且定位块(46)能够活动卡接在对应的定位槽(514)中,底部所述钻探组(51)中外螺连接件(512)的外侧可拆卸套设有储物头(52),所述储物头(52)的顶端中部开设有储物槽(52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安装卡盘(61),所述安装卡盘(61)固定安装在装置外框(1)的内侧底部,所述安装卡盘(61)的中部固定卡设有清理盘(62),所述清理盘(62)的中部开设有清洁槽(62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探组(51)活动贯穿清洁槽(621)。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探组(51)的外侧和清洁槽(621)的内壁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沼泽过渡带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装置,具体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框,所述装置外框设为上下开通结构,所述装置外框的外侧底部设有固定组件,所述装置外框中设有转驱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装置外框、固定组件、转驱组件和定位机构以及钻探件,同步带动多个支撑盘背向转动打开,使支撑盘的下表面和沼泽过渡带大面积的接触,并使用入地钉进行支撑盘和沼泽过渡带地面的固定,提升后续试用装置进行钻探时的稳定性,并方便同步驱动钻探组转动和下移,将勘探仪器接收头送入合适深度的地底,对沼泽过渡带地区进行物理勘探,且便于钻探件的拆离收纳以及同步带动多个支撑盘相向转动关闭收纳。步带动多个支撑盘相向转动关闭收纳。步带动多个支撑盘相向转动关闭收纳。
技术研发人员:
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7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