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带电设备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2.砼杆(电线杆)是输电线路架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35kv及以下的电力线路,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小、绝缘性好、防攀爬性能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居民聚集生活区域使用。砼杆多为圆柱形或圆锥形结构,虽然可有效的防止无关人员攀爬,但也给线路检修人员攀爬作业带来了一定难度,线路检修作业人员在攀爬砼杆时不易借力。
3.目前,作业人员在攀爬砼杆的过程中,须借助专用的脚蹬装置来完成攀爬作业,但在作业人员攀爬砼杆的过程中,仍缺少必要的防坠安全保护措施,脚蹬滑脱、手滑脱以及触电等情况下,作业人员往往容易发生坠落、倾翻等事故。因此,为了保证作业人员的作业安全,需在作业人员攀爬砼杆的过程中,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护。
4.申请号为cn202022418993.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轻便型自锁安全带,通过该轻便型自锁安全带能够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护;但是其单向锁止抓绳器仅具有单向锁止功能,因此在现实使用中仍存在不便,安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以解决现有技术当作业人员发生坠落时,安全绳、带无法提供相应保护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包括涤纶绳、连接绳、第一抓钩、防磨护套、锁止装置和辅助机构,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顶盖、锁止部、安装部、底盖和弹簧;所述顶盖中央设置有中心孔;所述锁止部包括按钮、位于按钮下部的第一弹簧安装槽、以按钮为中心环绕设置的若干连接杆和安装在连接杆末端用于锁止涤纶绳的卡扣杆;所述安装部包括卡扣部、第一安装孔、围绕第一安装孔均匀设置的若干第二安装孔以及设于卡扣部供涤纶绳穿过的上定位绳槽;所述底盖包括与上定位绳槽相配合的下定位绳槽、位于底盖中央的第二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顶端安装在第一弹簧安装槽内,所述弹簧底端安装在第二弹簧安装槽内;所述顶盖固定在安装部上方,所述底盖固定在安装部下方,所述锁止部设置于顶盖和安装部之间。
8.进一步,所述连接绳固定安装在所述涤纶绳的一端上;所述第一抓钩活动安装在所述涤纶绳远离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上;所述防磨护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涤纶绳上;所述锁止装置位于所述连接绳和所述防磨护套之间且活动套设在所述涤纶绳上;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所述涤纶绳上。
9.进一步,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防滑围杆带、d型挂环、自锁装置、第二抓钩和两攀登扶手,所述防滑围杆带设置在所述涤纶绳外,所述d型挂环活动套设在所述涤纶绳上,所述d型挂环和所述防滑围杆带活动连接,所述d型挂环位于所述第一抓钩和所述防磨护套之间,所
述自锁装置活动套设在所述防滑围杆带上,所述第二抓钩活动套设在所述涤纶绳上,所述第二抓钩位于所述防磨护套和所述锁止装置之间,两个所述攀登扶手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滑围杆带的两端。
10.进一步,所述防滑围杆带上套设有护带,所述护带位于d型挂环和自锁装置之间,所述护带内侧设置有防滑条。
11.进一步,所述顶盖还包括上盖体和定位槽;所述上盖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顶盖固定在安装部上的螺孔;所述定位槽围绕中心孔设置,所述定位槽的形状尺寸与连接杆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12.进一步,所述卡扣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穿绳孔,所述涤纶绳穿过所述穿绳孔,所述连接杆有六个。
13.进一步,所述安装部还包括用于卡扣涤纶绳的卡绳凹槽、过绳缺口;所述卡绳凹槽设于上定位绳槽内且与第二安装孔位置相同;所述过绳缺口为半圆形缺口且位于上定位绳槽外壁。
14.进一步,所述底盖还包括下盖体以及设置于下盖体上与过绳缺口位置相对的过绳口,所述涤纶绳从过绳口进入上定位绳槽与下定位绳槽之间,然后依次穿过设于卡扣杆一端的穿绳孔,环绕一圈过后再从过绳口穿出。
15.进一步,所述按钮为两边带有扣位的螺帽,所述按钮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所述锁止部上,所述中心孔两侧对称设有供扣位穿过的槽口。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防滑围杆带上设置了护带,护带为采用耐磨橡胶套,护带上设置了防滑条,更好的加大了围杆带和电杆之间的摩擦力,延长了防滑围杆带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18.2、其次采用了双向锁止装置这样不管是往下还是往上都无法移动锁止装置,除非按下按钮。这样可以降低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相比于传统的单向锁止抓绳器,安全性更强。
19.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止装置的零部件分散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止装置的剖视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部的仰视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部的剖视图;
30.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止部的立体结构图示意图;
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锁止部的仰视图;
32.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3.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4.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盖的剖视图;
35.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护带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6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7.图17为实施例二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8为实施例二中锁止部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40.1-第一抓钩,2-d型挂环,3-防滑围杆带,4-护带,401-防滑条,5-防磨护套,6-第二抓钩,7-自锁装置,8-锁止装置,801-顶盖,8011-中心孔,8012-定位槽,8013-上盖体,802-锁止部,8021-按钮,8022-连接杆,8023-卡扣杆,8024-穿绳孔,8025-第一弹簧安装槽,803-安装部,8031-第一安装孔,8032-第二安装孔,8033-卡扣部,8034-过绳缺口,8035-上定位绳槽,8036-卡绳凹槽,804-底盖,8041-下盖体,8042-下定位绳槽,8043-第二弹簧安装槽,8044-过绳口,9-攀登扶手,10-涤纶绳,11-连接绳,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41.实施例一
42.请参阅图1-18所示:其中如图1所示:一种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包括涤纶绳10、连接绳11、第一抓钩1、防磨护套5、锁止装置8和辅助机构。
43.具体的,连接绳11固定安装在涤纶绳10的一端上;第一抓钩1活动安装在涤纶绳10远离连接绳11的一端上;防磨护套5滑动套设在涤纶绳10上;锁止装置8位于连接绳11和防磨护套5之间且活动套设在涤纶绳10上;辅助机构设置在涤纶绳10上。
44.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防滑围杆带3、d型挂环2、自锁装置7、第二抓钩6和两攀登扶手9,防滑围杆带3设置在涤纶绳10外,d型挂环2活动套设在涤纶绳10上,d型挂环2和防滑围杆带3活动连接,d型挂环2位于第一抓钩1和防磨护套5之间,自锁装置7活动套设在防滑围杆带3上,第二抓钩6活动套设在涤纶绳10上,第二抓钩6位于防磨护套5和锁止装置8之间,两个攀登扶手9分别设置在防滑围杆带3的两端。
45.请参阅图2-14所示:其中如图2、图3、图4所示:锁止装置8包括:顶盖801、锁止部802、安装部803和底盖804,顶盖801固定在安装部803上方,底盖804固定在安装部803下方,锁止部802设置于顶盖801和安装部803之间。
46.如图5所示:顶盖801中央设置有中心孔8011,顶盖801还包括上盖体8013,上盖体801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顶盖801固定在安装部803上的螺孔;以及定位槽8012,定位槽8012围绕中心孔8011设置,定位槽8012的形状尺寸与连接杆8022的形状尺寸相匹配。
47.如图10和图11所示:锁止部802包括按钮8021、位于按钮8021下部的第一弹簧安装槽8025、以按钮8021为中心环绕设置的六个连接杆8022和安装在连接杆8022末端用于锁止
涤纶绳10的卡扣杆8023;卡扣杆8023远离连接杆8022的一端设置有穿绳孔8024,涤纶绳10穿过穿绳孔8024。
48.如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安装部803包括卡扣部8033、第一安装孔8031、围绕第一安装孔8031均匀设置的若干第二安装孔8032以及设于卡扣部8033供涤纶绳10穿过的上定位绳槽8035;安装部803还包括:用于卡扣涤纶绳10的卡绳凹槽8036,卡绳凹槽8036设于上定位绳槽8035内且与第二安装孔8032位置相同;过绳缺口8034,过绳缺口8034为半圆形缺口且位于上定位绳槽8035外壁。
49.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底盖804包括与上定位绳槽8035相配合的下定位绳槽8042、位于底盖804中央的第二弹簧安装槽8043;底盖804还包括下盖体8041以及设置于下盖体8041上与过绳缺口8034位置相对的过绳口8044,涤纶绳10从过绳口8044进入上定位绳槽8035与下定位绳槽8042之间,然后依次穿过设于卡扣杆8023一端的穿绳孔8024,环绕一圈过后再从过绳口8044穿出。
50.如图4所示:弹簧12,弹簧12顶端安装在第一弹簧安装槽8025内,弹簧12底端安装在第二弹簧安装槽8043内。
51.如图1和图15所示:防滑围杆带3上套设有护带4,护带4位于d型挂环2和自锁装置7之间,护带4内侧设置有防滑条401。
52.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围杆带3上设置了护带4,护带为采用耐磨橡胶套,护带上设置了防滑条401,更好的加大了围杆带和电杆之间的摩擦力,延长了防滑围杆带3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53.其次采用了锁止装置8,通过锁止装置8来控制,安全性更好。移动锁止装置8时按压按钮8021,卡扣杆8023下降;此时穿绳孔8024位于上定位绳槽8035和下定位绳槽8042之间,因此从卡扣杆8023的穿绳孔8024穿过的涤纶绳10能够在上定位绳槽8035和下定位绳槽8042之间自由移动,满足涤纶绳10的双向拉动。
54.当松开按钮8021后,弹簧12会将锁止部802复位到原来位置,从而带动卡扣杆8023上移,从而会带动涤纶绳10上移;此时穿绳孔8024之间的涤纶绳10卡入卡绳凹槽8036,从而将涤纶绳10锁死,防止涤纶绳10的双向拉动,降低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相比于传统的单向锁止抓绳器,安全性更强。
5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锁止装置8可连接抓钩,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56.实施例二
57.基于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58.请参阅图16-18所示:按钮8021为两边带有扣位的螺帽,所述按钮8021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所述锁止部8上,中心孔801两侧对称设有供扣位穿过的槽口。
59.相比于实施例一来说,本实施例通过按钮8021两边的扣位可以将锁止部8更好的固定在顶盖801上,防止绳子拉扯时,锁止部8发生移动,安全效果更强。
6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
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1.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包括涤纶绳、连接绳、第一抓钩、防磨护套、锁止装置和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顶盖、锁止部、安装部、底盖和弹簧;所述顶盖中央设置有中心孔;所述锁止部包括按钮、位于按钮下部的第一弹簧安装槽、以按钮为中心环绕设置的若干连接杆和安装在连接杆末端用于锁止涤纶绳的卡扣杆;所述安装部包括卡扣部、第一安装孔、围绕第一安装孔均匀设置的若干第二安装孔以及设于卡扣部供涤纶绳穿过的上定位绳槽;所述底盖包括与上定位绳槽相配合的下定位绳槽、位于底盖中央的第二弹簧安装槽;所述弹簧顶端安装在第一弹簧安装槽内,所述弹簧底端安装在第二弹簧安装槽内;所述顶盖固定在安装部上方,所述底盖固定在安装部下方,所述锁止部设置于顶盖和安装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固定安装在所述涤纶绳的一端上;所述第一抓钩活动安装在所述涤纶绳远离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上;所述防磨护套滑动套设在所述涤纶绳上;所述锁止装置位于所述连接绳和所述防磨护套之间且活动套设在所述涤纶绳上;所述辅助机构设置在所述涤纶绳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包括防滑围杆带、d型挂环、自锁装置、第二抓钩和两攀登扶手,所述防滑围杆带设置在所述涤纶绳外,所述d型挂环活动套设在所述涤纶绳上,所述d型挂环和所述防滑围杆带活动连接,所述d型挂环位于所述第一抓钩和所述防磨护套之间,所述自锁装置活动套设在所述防滑围杆带上,所述第二抓钩活动套设在所述涤纶绳上,所述第二抓钩位于所述防磨护套和所述锁止装置之间,两个所述攀登扶手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滑围杆带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围杆带上套设有护带,所述护带位于d型挂环和自锁装置之间,所述护带内侧设置有防滑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还包括上盖体和定位槽;所述上盖体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将顶盖固定在安装部上的螺孔;所述定位槽围绕中心孔设置,所述定位槽的形状尺寸与连接杆的形状尺寸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穿绳孔,所述涤纶绳穿过所述穿绳孔,所述连接杆有六个。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还包括用于卡扣涤纶绳的卡绳凹槽、过绳缺口;所述卡绳凹槽设于上定位绳槽内且与第二安装孔位置相同;所述过绳缺口为半圆形缺口且位于上定位绳槽外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还包括下盖体以及设置于下盖体上与过绳缺口位置相对的过绳口,所述涤纶绳从过绳口进入上定位绳槽与下定位绳槽之间,然后依次穿过设于卡扣杆一端的穿绳孔,环绕一圈过后再从过绳口穿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为两边带有扣位的螺帽,所述按钮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所述锁止部上,所述中心孔两侧对称设有供扣位穿过的槽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爬杆作业防坠落保护带,涉及电力爬杆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涤纶绳、连接绳、第一抓钩、防磨护套、锁止装置和辅助机构,锁止装置包括顶盖、锁止部、安装部和底盖,弹簧,弹簧顶端安装在锁止部下方,弹簧底端安装在底盖上方;顶盖固定在安装部上方,底盖固定在安装部下方,锁止部设置于顶盖和安装部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滑围杆带上设置了护带,更好的加大了围杆带和电杆之间的摩擦力,延长了防滑围杆带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其次采用了双向锁止装置这样可以降低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相比于传统的单向锁止抓绳器,安全性更强。安全性更强。安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

张栋辉 陈德凯 宣磊 陈柏希 刘建飞 锁帅 茶燚虎 胡浩卿 向映宇 何觅 陈柯豪 李有为 李娟娟 张会强 云霄 杨继尧 谢文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

2021.12.30

技术公布日:

2022/7/19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23:54: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6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涤纶   防滑   顶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