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尾
桨叶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直升机尾桨叶需进行疲劳试验,用于验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在试验过程中,尾桨叶需先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结果调试试验数据,尾桨叶标定时需要频繁调节角度,对应不同剖面的实际安装角。
3.但是,如图1所示,现有的标定装置12在进行尾桨叶1角度调节时操作复杂,吊装配重的绳子2角度会随之发生变化,要保证配重施加的力一直与重力平衡,龙门架3也需随之移动,使用起来非常繁琐,需三人操作,在负方向标定时,需要配合龙门架3、绳子2和滑轮,挂装砝码后使得尾桨叶1受到向上的反方向作用弯矩,在这个过程中,绳子2的角度难以保证完全铅直,数据容易出现误差,且调整角度时需放松紧固尾桨叶1的螺栓,尾桨叶1下方没有支撑,如没有外力平衡,尾桨叶1会因自身重力下坠,从而造成磕碰,同时立柱4容易发生歪倒事故,存在安全隐患。
4.因此,提供一种高效且精准的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数据精准。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包括支撑架、下
圆环夹具、上圆环夹具、圆环和桨叶法兰夹具,
所述下圆环夹具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上圆环夹具与所述下圆环夹具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圆环安装在所述下圆环夹具和所述上圆环夹具之间;所述桨叶法兰夹具安装在所述圆环上。
8.通过采取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尾桨叶角度调节方式,尾桨叶安装在呈圆形的圆环内,圆环通过下圆环夹具和上圆环夹具夹紧固定,通过转动圆环(沿尾桨叶轴线旋转),就能实现尾桨叶角度调节,不发生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移动,从而吊装配重的绳子角度在整个标定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简化了标定步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精准。
10.进一步的,所述圆环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可拆卸连接。
11.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标定完成后,将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拆卸分开,即可从中间取出数据采集线,从而避免由于标定时尾桨叶两边的应变片都会连接数据采集线与数采系统通讯,圆环如制作成整圆,标定完成后的数采线无法从
圆环中取出,还需将数据采集线重新拆除和连接,造成重复工作的问题。
12.进一步的,所述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法兰块,所述桨叶法兰夹具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二法兰块和桨叶夹具,所述桨叶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的内部;所述第一法兰块和所述第二法兰块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半圆环与所述第二半圆环两个相对接部位。
13.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挡块组件,两个所述挡块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圆环夹具的左右两侧,且均与所述圆环的前后两侧接触。
14.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对圆环的前后位置进行限定。
15.进一步的,所述挡块组件包括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双头螺栓,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分别位于所述下圆环夹具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通过贯穿所述下圆环夹具的所述双头螺栓连接;所述圆环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接触。
16.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较而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1)标定装置主体固定在支撑架上,相对于原标定装置主体安装在立柱侧面,结构更稳定可靠;2)角度调节方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角度调整的单人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3)配重端只需一次调整,标定过程中无需调整,提高工作效率,消除安全隐患;4)使用现有标定装置,标定周期大约14天,使用本实用新型标定装置可缩短至8天,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附图为现有尾桨叶标定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圆环夹具、上圆环夹具、圆环、桨叶法兰夹具、第一法兰块和挡块组件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桨叶法兰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包括支撑架5、下圆环夹具6、上圆环夹具7、圆环8和桨叶法兰夹具9,下圆环夹具6固定在支撑架5的顶部;
上圆环夹具7与下圆环夹具6通过螺栓连接;圆环8安装在下圆环夹具6和上圆环夹具7之间,避免标定时转动;桨叶法兰夹具9安装在圆环8上。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尾桨叶1角度调节方式,尾桨叶1安装在呈圆形的圆环8内,圆环8通过下圆环夹具6和上圆环夹具7夹紧固定,通过转动圆环8,可实现尾桨叶1沿轴线旋转调整尾桨叶1角度,不发生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移动,从而吊装配重的绳子2角度在整个标定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施加给尾桨叶1的力是竖直向上且与重力平衡的,简化了标定步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精准。
26.具体的,圆环8包括第一半圆环81和第二半圆环82,第一半圆环81和第二半圆环82可拆卸连接,在标定完成后,将第一半圆环81和第二半圆环82拆卸分开,即可从中间取出数采线,从而避免由于标定时尾桨叶1两边的应变片都会连接数据采集线与数采系统通讯,圆环8如制作成整圆,标定完成后的数采线无法从圆环8中取出,还需将数据采集线重新拆除和连接,造成重复工作的问题。
27.具体的,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法兰块10,桨叶法兰夹具9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二法兰块91和桨叶夹具92,桨叶夹具92位于第一半圆环81和第二半圆环82的内部;第一法兰块10和第二法兰块91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半圆环81与第二半圆环82两个相对接部位。
28.为了对圆环8的前后位置进行限定,将两个挡块组件11分别安装在下圆环夹具6的左右两侧,且均与圆环8的前后两侧接触。
29.具体的,挡块组件11包括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双头螺栓,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分别位于下圆环夹具6的前后两侧,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通过贯穿下圆环夹具6的双头螺栓连接;圆环8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接触。
30.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31.将尾桨叶1袖套与桨叶法兰夹具9固定后,将整体通过螺栓安装在圆环8上,然后将下圆环夹具6、上圆环夹具7通过螺栓连接,夹持住圆环8,当需要调整尾桨叶1角度时,松开紧固下圆环夹具6、上圆环夹具7的螺栓,旋转圆环8即可实现尾桨叶1沿轴线旋转,完成角度调整。
32.尾桨叶1挥舞、摆振弯矩标定过程:
33.尾桨叶1标定一端时,另一端需加挂配重,以抵消对标定数据的偶合作用。
34.①
预扭角标定:预扭角的标定需每个剖面单独进行,尾桨,1袖套端固定在标定装置的桨叶法兰夹具9上,在尾桨叶1端部加载接头处加挂20kg砝码,用数采系统监控空载和满载时挥舞应变值差,当某个剖面的应变值差不大于1με时,此时的袖套安装角度即为该剖面的实际预扭角,尾桨,1共需标定10个剖面的预扭角;
35.②
根据标定出的预扭角标定对应每个剖面挥舞、摆振弯矩,标定分正反方向。
36.值得提出的是,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圆环8及下圆环夹具6、上圆环夹具7改进成涡轮结构,调节角度时直接转动手柄即可,甚至可以加上伺服电机,智能化操作。
3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3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
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下圆环夹具、上圆环夹具、圆环和桨叶法兰夹具,所述下圆环夹具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所述上圆环夹具与所述下圆环夹具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圆环安装在所述下圆环夹具和所述上圆环夹具之间;所述桨叶法兰夹具安装在所述圆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包括第一半圆环和第二半圆环,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还包括第一法兰块,所述桨叶法兰夹具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二法兰块和桨叶夹具,所述桨叶夹具位于所述第一半圆环和所述第二半圆环的内部;所述第一法兰块和所述第二法兰块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第一半圆环与所述第二半圆环两个相对接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挡块组件,两个所述挡块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圆环夹具的左右两侧,且均与所述圆环的前后两侧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组件包括第一挡块、第二挡块和双头螺栓,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分别位于所述下圆环夹具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通过贯穿所述下圆环夹具的所述双头螺栓连接;所述圆环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挡块和所述第二挡块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桨叶专用标定装置,包括支撑架、下圆环夹具、上圆环夹具、圆环和桨叶法兰夹具,下圆环夹具固定在支撑架的顶部;上圆环夹具与下圆环夹具通过螺栓连接;圆环安装在下圆环夹具和上圆环夹具之间,避免标定时转动;桨叶法兰夹具安装在圆环上。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尾桨叶角度调节方式,尾桨叶安装在呈圆形的圆环内,圆环通过下圆环夹具和上圆环夹具夹紧固定,通过转动圆环,可实现尾桨叶沿轴线旋转调整尾桨叶角度,不发生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移动,从而吊装配重的绳子角度在整个标定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施加给尾桨叶的力是竖直向上且与重力平衡的,简化了标定步骤,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精准。保证数据精准。保证数据精准。
技术研发人员:
刘柠 赵岩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