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即预防和解决人们在生活、工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人为与自然、偶然灾害的总称),当然狭义的意思在人们认识初期是:(扑灭)火灾的意思,主要包括火灾现场的人员救援,重要设施设备、文物的抢救,重要财产的安全保卫与抢救,扑灭火灾等。目的是降低火灾造成的破坏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消防行动主要有:查明火情及受损情况,了解火灾现场的地形、风向,起火建筑的结构、出入口,被困人员的情况;实施现地指挥,组织力量迅速赶往火场,根据火灾性质选用灭火剂和消防装备,根据火场情况正确运用灭火战术迅速抢救被困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转移后送离;及时撤离或隔离火场附近的危险物品,防止发生次生灾害。
[0003]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时候,地面人员无法看清高处的火灾以及人员情况,容易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救援的问题,以及当高层人员被困,无法及时进对其进行输送救援物品。
[0004]
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无人机
本体,
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
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监控
箱体,所述监控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设备箱体,所述监控箱体与所述设备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阻尼减震弹簧,所述设备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监控器本体,所述监控器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00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三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螺旋桨。
[000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监控箱体的上方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拉杆。
[00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监控箱体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内部。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人机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下方固定连接
有两组连接杆,两组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监控箱体,通过在监控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监控器本体,将无人机本体升起对火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达到了方便消防人员及时清除了解火场情况,以及通过双层箱体可以有效保护监控器,使无人机本体可深入浓烟中进行监控的有益效果,解决了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时候,地面人员无法看清高处的火灾以及人员情况,容易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救援的问题。
[0014]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监控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设备箱体,监控箱体与设备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阻尼减震弹簧,通过将救援物品放置在设备箱体的内部,由无人机将其运输至被困人员手中,达到了可以及时将救援物品送到被困人员手中,减轻消防员的救援难度,以及可以实现监控与运送物品同时进行,增加救援下效率的有益效果,解决了当高层人员被困,无法及时进对其进行输送救援物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监控箱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箱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无人机本体;11、支撑杆;12、固定块;13、螺旋桨;14、第一支撑架;15、第二支撑架;16、连接杆;2、监控箱体;21、滑槽;22、滑板;23、密封板;24、拉杆;25、设备箱体;26、阻尼减震弹簧;27、监控器本体;28、通孔;29、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2]
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4,第一支撑架1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5,第二支撑架1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16,两组连接杆16之间固定连接有监控箱体2,监控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设备箱体25,监控箱体2与设备箱体25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阻尼减震弹簧26,设备箱体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监控器本体27,监控器本体2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9。
[0023]
具体的,在监控箱体2的内部安装有监控器本体27,将无人机本体1升起对火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方便消防人员及时清除了解火场情况,以及通过监控箱体2与设备箱体25可以有效保护监控器,使无人机本体1可深入浓烟中进行监控,并且可以将救援物品放置在设备箱体25的内部,有无人机本体1将其送入火场内部被困人员手中。
[0024]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支撑杆11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三组固定块12,固定块12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螺旋桨13。
[0025]
需要补充的,螺旋桨13带动无人机本体1上升。
[0026]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监控箱体2的上方开设有滑槽21,滑槽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22,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23,密封板2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拉杆24。
[0027]
需要补充的,通过密封板23将监控箱体2进行密封,可以有效保护设备箱体25内部的监控器本体27和救援物品。
[0028]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监控箱体2的侧面开设有通孔28,摄像头29设置在通孔28的内部。
[0029]
进一步的,通孔2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耐高温的玻璃,既可以有效保护监控器本体27上的摄像头29,又不妨碍摄像头29进行正常拍摄。
[0030]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在使用时,通过将监控器本体27安装在设备箱体25中,将摄像头29穿过通孔28,同时将救援物品放置在设备箱体25中,接下来将无人机本体1升起,带动监控先团体2上升到高空对火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控箱体和设备箱体25的双层保护,可使无人机本体1进入到浓烟中进行搜救,发现被困人员可以及时将设备箱体25内的救援物品送到被困人员手中,减轻消防救援的难度。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14),所述第一支撑架(1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15),所述第二支撑架(1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16),两组所述连接杆(16)之间固定连接有监控箱体(2),所述监控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设备箱体(25),所述监控箱体(2)与所述设备箱体(25)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阻尼减震弹簧(26),所述设备箱体(2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监控器本体(27),所述监控器本体(2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三组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的上方均转动连接有螺旋桨(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箱体(2)的上方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滑板(2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密封板(23),所述密封板(2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拉杆(2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箱体(2)的侧面开设有通孔(28),所述摄像头(29)设置在所述通孔(28)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系统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杆,两组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监控箱体,监控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设备箱体,监控箱体与设备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组阻尼减震弹簧,设备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监控器本体,监控器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解决了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时候,地面人员无法看清高处的火灾以及人员情况,容易导致无法及时进行救援的问题,以及当高层人员被困,无法及时进对其进行输送救援物品的问题。法及时进对其进行输送救援物品的问题。法及时进对其进行输送救援物品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邓翔宇 盛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西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5.30
技术公布日:
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