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源动集
车组同
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2.双源动力是指车组能够在有接触网时采用电力机车牵引、无接触网时采用内燃机车牵引,电力牵引、内燃牵引互锁切换,可适应于电力、内燃混合交路区段。目前,双源动力动集需实行d1-d6修,其中d1修(机车一级整备、客车日常检修)、d2修(机车二级整备、客车专项检修)为运用维修,由客车技术整备所承担,实施d1、d2修时按成列成组实施。而d1、d2修分为无电、有电
作业模式,一般在有电整备库内进行,即整备库需具备无电、有电作业条件;同时双源动力动集内燃动力车要进行加油,需纳入d1、d2修一体化作业。
3.现有技术的布置结构中加油与d1、d2修均采用分股道作业,即加油作业需要在无接触网的线路上进行,d1、d2修需要在有接触网的线路上进行。双源动力动集只能在室外无电整备线(无接触网)进行加油后通过牵出线转线进入库内有电整备线(有接触网)。以双源动力动集d1修为例,每组作业时间按不超过6小时考虑,每日作业时间按18小时考虑,则每条库内整备线最大可承担3组双源动力动集d1修作业,4条线则最大可承担12组动车组转线,动车组转线时间平均按照0.5小时考虑,则该客车技术整备所因作业转线每日最大需消耗6小时,同时动车组空走增加牵引能耗,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均不可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运用维修结构为加油与d1、d2修均采用分股道作业,对于双源动集车组维修效率低下、检修成本高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包含整备库,
所述整备库内设置若干条有电整备线,所述有电整备线连接有断电隔离开关,所述有电整备线的一端连通室外带接触网股道,所述有电整备线和室外带接触网股道之间设有室外无电区,所述室外无电区内设有加油机和无接触网股道。
7.所述有电整备线即为股道带有接触网的整备线路,所述无接触网股道即股道不设置接触网。
8.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通过设置断电隔离开关,使整备库具备无电、有电作业条件,实现d1、d2修作业;而有电整备线和室外带接触网股道之间设有具备加油机和无接触网股道的室外无电区,即保证了加油区无电,并且在进入有电整备线时能够通过内燃机牵引经过对应的无接触网股道进行加油,实现双源动力动集加油与d1、d2修同股道作业,无需通过牵出线转线进入专门的无电整备线路进行加油,有效提高双源动集车组维修的效率,缩短维修时间,节省转线空走成本,具有广泛
的推广意义。
9.优选的,所述室外带接触网股道远离所述有电整备线的一端连接有入库线和牵出线,所述牵出线连接室外无电整备线。
10.采用设置方式,便于该整备所区域能够进行传统的无动力车辆的维修工作。
11.优选的,所述整备库设有通风装置。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整备库的端墙和侧墙上均设有所述通风装置。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风装置位于所述整备库的上部,所述通风装置的位置高于列车的车顶。
14.双源动力动集需考虑保温,列车在库内可采取内燃动力车供电、受电弓供电保温、外接地面电源供电等保温措施,防止冻车,停放在库内打温保温效果更好,但烟尘会影响库内环境,通过设置所述通风装置便于排除烟尘。
15.优选的,所述整备库内相邻两个有电整备线之间设有移动作业平台,所述有电整备线和侧墙之间设有固定作业平台,所述移动作业平台的高度适配列车的车厢高度,所述固定作业平台包含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高度适配拖车的车厢高度,所述第二平台的高度适配列车的车顶高度。
16.采用上述设置方式,便于作业人员进入动车车厢、拖车车厢及整车车顶。
17.优选的,所述有电整备线的另一端也设有室外无电区。
18.便于双源动集车组两端车头均可进入进行加油作业。
1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通过设置断电隔离开关,使整备库具备无电、有电作业条件,能够进行d1、d2修;而有电整备线和室外带接触网股道之间设有具备加油机和无接触网股道的室外无电区,即保证了加油区无电,并且在进入有电整备线时能够通过内燃机牵引经过对应的无接触网股道进行加油,实现双源动力动集加油与d1、d2修同股道作业,无需通过牵出线转线进入专门的无电整备线路进行加油,有效提高双源动集车组维修的效率,缩短维修时间,节省转线空走成本,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21.图1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的平面布置图一;
22.图2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的平面布置图二;
23.图3为实施例1中的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的断面图。
24.图中标记:1-整备库,11-移动作业平台,12-固定作业平台,2-有电整备线,3-室外带接触网股道,4-加油机,5-无接触网股道,6-入库线,7-牵出线,8-室外无电整备线,9-通风装置,0-列车。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
理解为本实用新型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包含整备库1,所述整备库1内设置若干条有电整备线2,所述有电整备线2连接有断电隔离开关,所述有电整备线2的一端连通室外带接触网股道3,所述有电整备线2和室外带接触网股道3之间设有室外无电区,所述室外无电区内设有加油机4和无接触网股道5。
28.所述有电整备线2即为股道带有接触网的整备线路,所述无接触网股道5即股道不设置接触网。
29.具体的,如图1中的整备库1右端设有室外无电区,室外无电区内设有加油机4和无接触网股道5,无接触网股道5一端连接有电整备线2、另一端连接室外带接触网股道3,所述室外带接触网股道3远离所述有电整备线2的一端连接有入库线6和牵出线7,所述牵出线7连接室外无电整备线8。列车0的电力机车车头在前,升受电弓引电由入库线6进入,降弓转内燃动力车牵引进入室外无电区,然后进行加油作业,如图1所示。加油作业完毕后,受电弓引电进入整备库1,如图2所示。通过断电隔离开关的断开和闭合,对应进行有电或无电运用维修。牵出线7可用于普通客车车辆进入室外无电整备线8运用维修作业。
30.优选的,所述有电整备线2的另一端也设有室外无电区。即如图1-2所示,整备库1的左端也设有室外无电区,室外无电区内也对应设有加油机4和无接触网股道5,便于双源动集的列车0由内燃机车车头在前进入整备库1。
31.双源动力动集需考虑保温,列车0可在库内采取内燃动力车供电、受电弓供电保温、外接地面电源供电等保温措施,防止冻车,停放在库内打温保温效果更好,但烟尘会影响库内环境,通过设置通风装置9,如图3所示,所述整备库1的端墙和侧墙上均设有所述通风装置9,所述通风装置9位于所述整备库1的上部,所述通风装置9的位置高于列车0的车顶。如整备库1库内标高按照7.8m,则通风装置可设于6.9m位置,内燃动力车启动后通风装置9随之启动,将烟尘排于库外,保证库内作业环境。
32.如图3所示,在所述整备库1内相邻两个有电整备线2之间设有移动作业平台11,所述有电整备线2和侧墙之间设有固定作业平台12,所述移动作业平台11的高度适配列车0的车厢高度,对于股道较多的,中间两个股道之间也可以设置适配车顶高度的平台,平台连接于屋顶结构,所述固定作业平台12包含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高度适配拖车的车厢高度,所述第二平台的高度适配列车0的车顶高度,便于作业人员进入动车车厢、拖车车厢及整车车顶。
33.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通过设置断电隔离开关,使整备库1具备无电、有电作业条件,实现d1、d2修作业;而有电整备线2和室外带接触网股道3之间设有具备加油机4和无接触网股道5的室外无电区,即保证了加油区无电,并且在进入有电整备线2时能够通过内燃机牵引经过对应的无接触网股道5进行加油,实现双源动力动集加油与d1、d2修同股道作业,无需通过牵出线转线进入专门的无电整备线路进行加油,有效提高双源动集车组维修的效率,缩短维修时间,节省转线空走成本,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整备库(1),所述整备库(1)内设置若干条有电整备线(2),所述有电整备线(2)连接有断电隔离开关,所述有电整备线(2)的一端连通室外带接触网股道(3),所述有电整备线(2)和室外带接触网股道(3)之间设有室外无电区,所述室外无电区内设有加油机(4)和无接触网股道(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带接触网股道(3)远离所述有电整备线(2)的一端连接有入库线(6)和牵出线(7),所述牵出线(7)连接室外无电整备线(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备库(1)设有通风装置(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备库(1)的端墙和侧墙上均设有所述通风装置(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9)位于所述整备库(1)的上部,所述通风装置(9)的位置高于列车(0)的车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备库(1)内相邻两个有电整备线(2)之间设有移动作业平台(11),所述有电整备线(2)和侧墙之间设有固定作业平台(12),所述移动作业平台(11)的高度适配列车(0)的车厢高度,所述固定作业平台(12)包含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的高度适配拖车的车厢高度,所述第二平台的高度适配列车(0)的车顶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电整备线(2)的另一端也设有室外无电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源动集车组同股道运用维修的布置结构,包含整备库,所述整备库内设置若干条有电整备线,所述有电整备线连接有断电隔离开关,所述有电整备线的一端连通室外带接触网股道,所述有电整备线和室外带接触网股道之间设有室外无电区,所述室外无电区内设有加油机和无接触网股道。采用本结构实现双源动力动集加油与D1、D2修同股道作业;还能保证加油区无电,确保加油作业安全,且无需通过牵出线转线进入专门的无电整备线路进行加油,有效提高双源动集车组维修的效率,缩短维修时间,节省转线空走成本,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义。义。
技术研发人员:
王利军 李豫 张正舟 欧阳鹏 涛 刘涛 陈科 代宗权 张荫 林绍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3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