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框架结构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框架结构砌体填充墙长度超过两倍层高或超过5m时,通常会在墙中部或框架柱/剪力墙无拉结的端部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采用现浇混凝土进行浇筑。
3.在一些构造柱浇注过程中,为了让构造柱顶部浇筑密实,一般做法是在构造柱顶部两侧的砖墙外部支设凸出于
墙体的漏斗,此时,在浇筑构造柱时,混凝土经漏斗进入构造柱区域,待浇筑后的混凝达到拆模强度后,将支设的漏斗拆除,把支设的漏斗中多余的混凝土进行剔造。
4.然而,每次都需要待混凝达到拆模强度后,才能剔造漏斗中多余的混凝土,比较繁琐,且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剔造漏斗内混凝土时耗时较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
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与构造柱两侧的墙体连接,在其特征在于,围挡部和
插板,
所述围挡部与墙体连接且与墙体围成顶端开口的中空区域,所述插板与所述围挡部靠近墙体的一侧滑动连接,且所述插板的滑动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平行。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挡部包括第一
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所述第一模板设置为两块,且其中一块所述第一模板的一端与构造柱其中一侧的墙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固定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一模板的一端与构造柱另一侧的墙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及所述第二模板均连接且用于形成围挡部的底壁;所述插板与所述第一模板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插板的底壁可与所述第三模板的顶壁抵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模板呈倾斜状,且倾斜方向为沿靠近墙体向远离墙体的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三模板靠近墙体的一侧位于地势低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与墙体通过膨胀螺栓连接。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板与围挡部可拆卸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板与围挡部插接。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挡部均由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围挡部均由轻质钢材制成。
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插板和围挡部,通过围挡部完成构造柱浇筑后,沿与
墙体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滑动插板,插板将围挡部中的多余的混凝土剔除,此时可以不必等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因此插板与围挡部配合作用,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进一步通过采用轻质钢材制成围挡部,可使整个围挡部在浇筑过程中不易变形及损坏,既可适应较快的浇筑速度,缩短工期,又有助于保证整个浇筑的垂直度及成型质量;进一步通过将围挡部设置为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可使围挡部能够顺利盛放和转移剔造后的混凝土。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在浇筑构造柱时的工作示意图;
18.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在剔造混凝土时的工作示意图;
19.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示说明:
22.其中,1-墙体、2-围挡部、21-第一模板、22-第二模板、23-第三模板、3-插板、4-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25.本技术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
″
第一
″
、
″
第二
″
、
″
第三
″
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26.术语
″
包括
″
和
″
具有
″
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27.术语
″
设置
″
、
″
连接
″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图1示例性示出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例性示出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在剔造混凝土时的工作示意图;图3示例性示出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例性示出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9.结合图1-3所示,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与构造柱两侧的墙体1外壁连接,包括围挡部2和插板3,围挡部2与墙体1连接且与墙体1围成顶端开口的中空区域,插板3与围挡部2靠近墙体1的一侧滑动连接,且插板3的滑动方向与墙体1的高度方向平行,插板3的侧壁与墙体1侧壁贴合。
30.在构造柱浇筑之前,将围挡部2连接在构造柱所在区域的两侧墙体1上,使围挡部2与墙体1围成顶端开口的中空区域,然后将混凝土通过围挡部2倒入构造柱所在区域,混凝土与构造柱所在区域中的钢筋形成构造柱;待浇筑完毕混凝土后,向靠近地面及远离地面的方向多次滑动插板3,直至插板3将围挡部2内的混凝土刮落至围挡部2中,由于该过程,不再需要等待围挡部2中的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故剔造混凝土的过程耗时较少,有助于缩短工期。
31.需要说明的是,围挡部2可由任意能够承压的材料制得,为了在浇筑过程中,围挡部2不易变形,围挡部2可由轻质钢材等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此时,即使加快浇筑速度,围挡部2也能耐压,而不影响构造柱的垂直度及质量。
32.另外,围挡部2也可采用任意能够起到容纳混凝土作用的结构,如仅有三块板围成的正置漏斗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围挡部2包括第一模板21、第二模板22和第三模板23,第一模板21设置为两块,且其中一块第一模板21的一端与构造柱其中一侧的墙体1可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模板22可通过焊接固定,另一块第一模板21的一端与构造柱另一侧的墙体1可通过膨胀螺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模板22可通过焊接固定,第三模板23位于第一模板21和第二模板22的下方且与第一模板21及第二模板22均焊接,第三模板23用于形成围挡部2的底壁。
33.墙体1与地面垂直,插板3位于两块第一模板21之间且与第一模板21竖直滑动连接,插板3的滑动方向与墙体1的高度方向平行,插板3的底壁可与第三模板23的顶壁抵接。第一模板21与第三模板23的连接处及第二模板22与第三模板23的连接处均可粘接有橡胶密封垫。
34.由第二模板22、第三模板23和两块第一模板21围成的围挡部2可对剔造的混凝土起到更好的盛装效果,当移动装有混凝土的围挡部2时,围挡部2内被剔造的混凝土不易散落,有助于环境的洁净。
35.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混凝土顺利浇筑,第三模板23沿靠近墙体1向远离墙体1的方向倾斜,且第三模板23靠近墙体1的一侧位于地势低处。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可顺着第三模板23的倾斜面快速进入构造柱区域中,也有助于提高浇筑构造柱的效率,缩短工期。
36.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在浇筑构造柱时,插板3不易影响施工操作,插板3与构造柱可拆卸连接,此时,在不需要插板3时,可将插板3取走即可,简单便捷。
37.插板3与构造柱的可拆卸连接方式有很多,除了插板3可直接插设在两块第一模板21之间外,还可以如图4所示,插板3的长度大于两块第一模板21之间的距离,插板3靠近第三模板23的侧壁开设有两条平行的插槽4,插槽4的长度在第一模板21高度和插板3高度之
间,且插槽4的另外平行两侧壁开口,第一模板21可插设在插槽4中。上述插接方式简单便捷,且在插板3竖直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模板21在插槽4中滑动,对插板3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有助于便捷使插板3将多余的混凝土平齐地剔造下来。
38.本部分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插板3和围挡部2,完成构造柱浇筑后,不必等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即可使用插板3将围挡部2中的多余的混凝土剔除,达到有效缩短工期的目的;进一步通过采用轻质钢材制成围挡部2,整个围挡部2在浇筑过程中不易变形及损坏;进一步设置倾斜的第三模板23,有助于使混凝土快速进入构造柱区域,有助于进一步缩短工期,而且由第一模板21、第二模板22和第三模板23围成的围挡部2内部空间较大,可达到顺利盛放和转移剔造后混凝土的效果。
39.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与构造柱两侧的墙体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围挡部和插板,所述围挡部与墙体连接且与墙体围成顶端开口的中空区域,所述插板与所述围挡部靠近墙体的一侧滑动连接,且所述插板的滑动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部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所述第一模板设置为两块,且其中一块所述第一模板的一端与构造柱其中一侧的墙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固定连接,另一块所述第一模板的一端与构造柱另一侧的墙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模板与所述第一模板及所述第二模板均连接且用于形成围挡部的底壁;所述插板与所述第一模板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平行,所述插板的底壁可与所述第三模板的顶壁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板呈倾斜状,且倾斜方向为沿靠近墙体向远离墙体的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三模板靠近墙体的一侧位于地势低处。4.如权利要求2所述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与墙体通过膨胀螺栓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与所述围挡部可拆卸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与所述围挡部插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部均由不易变形的材料制成。8.如权利要求7所述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部均由轻质钢材制成。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框架结构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剔造漏斗内混凝土时耗时较长的问题。所述框架构造柱快速浇筑构件,与构造柱两侧的墙体连接,包括围挡部和插板,围挡部与墙体连接且与墙体围成顶端开口的中空区域,插板与围挡部靠近墙体的一侧滑动连接,且插板的滑动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平行。插板的滑动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平行。插板的滑动方向与墙体的高度方向平行。
技术研发人员:
樊颖 张锐 李鸿哲 何小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7
技术公布日:
202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