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
空气领域,特别是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2.为使空气净化器能更好地提升空气质量,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带有空气优化机构的空气净化器,这种净化器能往空气中排放空气优化剂,从而提高空气质量,但是想要将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的含量增加到最优范围内,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要将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的含量增加到最优范围内的话,需要时间太长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包括:
壳体,其内部具有第一安装腔,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进风口与出风口;负压机构,其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进气端与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以在所述壳体外部邻接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形成有出风区域;空气优化机构,其装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空气优化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至少两个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所述壳体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以在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位置形成有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
5.进一步地,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朝所述壳体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的方向,与所述出风区域的空气流向夹角设置,以使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与出风区域至少部分重合。
6.进一步地,所述空气优化机构装设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且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与所述出风口邻接,所述空气优化机构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装设于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处,且所述导风板自靠近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一端起,逐渐朝所述出风区域倾斜;或者所述导风板装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导风板自靠近所述出气端的一端起,逐渐朝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倾斜。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邻接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用于安装所述空气优化机构,且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背向所述第二安装腔的腔底,所述第二安装腔自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起,逐渐朝所述出风区域倾斜。
8.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且所述出风口分层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顶部。
9.进一步地,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顶部。
10.进一步地,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朝向与所述出风口的朝向互相垂直。
1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优化机构为
益生菌排放机构,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为益生菌排放口,所述益生菌排放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所述壳体外部排放益生菌。
12.进一步地,所述益生菌排放机构包括:益生菌溶液存储仓,其用于存储益生菌溶液;益生菌排放器,所述益生菌排放口设置于所述益生菌排放器上,所述益生菌排放器还设置有与所述益生菌排放口连通的益生菌吸入口,所述益生菌吸入口伸入所述益生菌溶液存储仓内;其中,所述益生菌排放器至少设有两个;或者一个所述益生菌排放器上至少设有两个益生菌排放口,且至少两个益生菌排放口均与所述益生菌排吸入口连通。
13.进一步地,所述益生菌排放器为雾化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在空气优化机构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具体地,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壳体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以在壳体外部连通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位置形成有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而言,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会更大,因此空气优化剂能更充分地与空气进行混合,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含量提升较快,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而言,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数量更多,所以在同等时间内能排放更多的空气优化剂,因此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含量提升较快。
附图说明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空气净化器省略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优化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优化机构的爆炸视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简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简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简图;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简图;
25.图9是益生菌溶液与化学成分杀菌消毒剂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抑制作用对比图;
26.图10是益生菌溶液与化学成分杀菌消毒剂对艰难梭菌的抑制作用对比图。
27.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28.1、空气净化器;11、壳体;111、进风口;112、出风口;113、第二安装腔;114、第三安装腔;12、负压机构;13、空气优化机构;131、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2、益生菌溶液存储仓;133、益生菌排放器;1331、益生菌吸入口;14、盖板;141、通孔;15、导风板;200、出风区域;300、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1,如图1-图3所示,空气净化器1包括壳
体11、负压机构12以及空气优化机构13。壳体11内部具有第一安装腔(图中未示出),壳体11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安装腔的进风口111与出风口112。负压机构12装设于第一安装腔内,负压机构12包括进气端(图中未示出)与出气端(图中未示出),进气端与进风口111连通,出气端与出风口112连通,以在壳体11外部邻接出风口112的位置形成有出风区域200。空气优化机构13装设于壳体11,空气优化机构13包括至少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至少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以在壳体11外部连通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位置形成有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
31.其中,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不仅可以设置成两个,还可以设置成三个、四个等等,本实施以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调节。
32.通过实施本实施例,利用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直接或间接地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从而在壳体11外部连通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位置形成有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
33.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1而言,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会更大,因此空气优化剂能更充分地与空气进行混合,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含量提升较快。
34.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而言,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数量更多,所以在同等时间内能排放更多的空气优化剂,因此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含量提升较快。
3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空气优化机构13为杀菌消毒剂排放机构,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为杀菌消毒剂排放口,杀菌消毒剂排放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壳体11外部排放杀菌消毒剂。
36.其中,杀菌消毒剂可以是次氯酸溶液、84消毒液或其它杀菌消毒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调节。杀菌消毒剂可以杀灭有害细菌,从而对空气进行优化。
37.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空气优化机构13为氧气排放机构,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为氧气排放口,氧气排放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壳体11外部排放氧气。
38.第一方面,本实施例适用于长期关闭房门的用户,因为长期关闭方面,室内的氧气会逐渐消耗,氧气含量变低时人体会感觉到不适,而本实施例的空气优化机构13能为室内补充氧气,使氧气含量恢复到正常。
39.第二方面,本实施例适用于患有疾病以及术后需要恢复的人,这类人血氧含量会比较低,需要吸氧恢复,本实施例的空气优化机构13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从而提高对氧气的吸收量,增加血氧含量。
40.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空气优化机构13为益生菌排放机构,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为益生菌排放口,益生菌排放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壳体11外部排放益生菌。
41.具体地,利用化学成分杀菌消毒的杀菌消毒剂致力于把有益细菌以及有害细菌都消灭掉,破坏了健康、平衡的微生物区系,消菌杀毒后再生的微生物区系会向有害微生物方向发展,反复杀菌消毒还会使有害菌产生耐药性,且利用化学成分杀菌消毒的杀菌消毒剂会刺激呼吸系统,对人体健康有害。相较于利用化学成分杀菌消毒的杀菌消毒剂而言,益生菌溶液的优点在于不会杀光所有微生物,而是致力于建立一个健康、平衡的微生物区系,参
照参照附图9-10,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益生菌溶液相较于化学成分的杀菌消毒剂而言,可以更长期有效地抑制常见有害细菌的滋生;此外,益生菌溶液还不会使有害细菌产生耐药性,也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42.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益生菌的选择有许多,例如枯草芽孢杆菌、芽孢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只要能优化空气质量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此进行适应性选择。
43.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益生菌排放机构包括益生菌溶液存储仓132以及益生菌排放器133。益生菌排放口设置于益生菌排放器133上,益生菌排放器133还设置有与益生菌排放口连通的益生菌吸入口1331,益生菌吸入口伸入益生菌溶液存储仓132内。益生菌溶液从益生菌吸入口1331进入益生菌排放器133内,随后经由益生菌排放口排出。为了设置至少两个益生菌排放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两个具体实施例以供参考。
4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益生菌排放器133至少设有两个。
45.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益生菌排放器133可以共用一个益生菌溶液存储仓132,方便于用户添加益生菌溶液。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为两个益生菌排放器133单独设置一个益生菌溶液存储仓132,因为两个益生菌排放器133共用一个益生菌溶液存储仓132时,两个益生菌排放器133的位置都要受限于这一个益生菌溶液存储仓132的位置,而为两个益生菌排放器133单独设置一个益生菌溶液存储仓132的话,两个益生菌排放器133的设置位置可以更自由,既可以并排在一起,又可以间隔设置在出风口112的两端。
46.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一个益生菌排放器133上设有至少两个益生菌排放口,两个益生菌排放口均与益生菌吸入口1331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只有一个益生菌吸入口1331,所以益生菌溶液存储仓132也只需要设置一个,方便于用户添加益生菌溶液。
47.在具体实施例中,益生菌排放器133为雾化器。
48.具体地,雾化器是一种用于将液体雾化成细小颗粒的机器,本实施例利用雾化器将益生菌溶液雾化并排放至空气中,有利于益生菌快速且均匀地混合入空气中,使益生菌能更快速且更均匀地对空气进行优化,进而使得室内各个位置的空气质量一致性好。
49.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5所示,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的方向(图5中的x方向),与出风区域200的空气流向(图5中的y方向)夹角设置,以使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与出风区域200至少部分重合。
50.具体地,出风区域200的空气流向指代的是负压机构12运行时产生的气流流动至出风区域200时的流动方向。由于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与出风区域200至少部分重合,所以空气优化剂排出后随即就会与出风口112排出的风发生碰撞,从而混合,然后均匀扩散至室内空间中。相较于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与出风区域200不重合的方案来说,本实施例出风口112排出的风能为空气优化剂提供动能,大大地提高了空气优化剂于室内空间中的扩散速度与扩散均匀度。使空气优化剂能更快速且更均匀地对空气进行优化,进而使得室内内各个位置的空气质量一致性好。
51.空气优化剂的排放口可以是直接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的,也可以是设置有与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配合使用的导向结构(图中未示出),利用导向结构,空气优化剂从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进入导向结构,再经由导向结构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也即空气优化剂的排放口间接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以下分别列举直接朝壳体11外
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以及间接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的例子以供参考。
52.在直接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壳体11上开设有与出风口112邻接的第二安装腔113,第二安装腔113用于安装空气优化机构13,且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背向第二安装腔113的腔底(图中未示出),第二安装腔113自远离出风口112的一端起,逐渐朝出风区域200倾斜。
5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安装腔113是倾斜的,因此空气优化机构13安装在第二安装腔113内也是倾斜的,由此实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直接朝壳体11外部的出风区域200排放空气优化剂。
54.在间接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7所示,壳体11上开设有与出风口112邻接的第三安装腔114,第三安装腔114用于安装空气优化机构13,且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背向第三安装腔114的腔底;空气净化器1还包括盖板14,盖板14盖设于第三安装腔114,以遮蔽空气优化机构13,盖板14上开设有与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正对的通孔141,且通孔141自靠近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一端起,逐渐朝出风区域200倾斜。
55.在本实施例中,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排放的空气优化剂会通过通孔141排出至外界,而通孔141自靠近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一端起,逐渐朝出风区域200倾斜,由此实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间接朝壳体11外部的出风区域200排放空气优化剂。
56.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空气优化机构13装设于出风口112的一侧,且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与出风口112邻接,空气优化机构13还包括导风板15,导风板15装设于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处,且导风板15自靠近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一端起,逐渐朝出风区域200倾斜;或者导风板15装设于出风口处,且导风板15自靠近出气端的一端起,逐渐朝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倾斜。
57.在本实施例中,空气优化剂从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处排出后,会撞击导风板,并沿导风板移动,由于导风板自靠近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一端起,逐渐朝出风区域200倾斜,所以空气优化剂会沿导风板15运动至出风区域200,使空气优化剂能更快速且更均匀地对空气进行优化,进而使得室内内各个位置的空气质量一致性好。或者,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12排出的风会撞击导风板15,并沿导风板移动,由于导风板15自靠近出气端的一端起,逐渐朝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倾斜,所以出风口112排出的风会沿导风板15运动至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使空气优化剂能更快速且更均匀地对空气进行优化,进而使得室内内各个位置的空气质量一致性好。
58.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进风口111与出风口112均设置于壳体11的外周面上,且出风口112分层设置于进风口111的顶部。
59.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宠物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像猫猫、狗狗这类的宠物一般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下半部,由于宠物不像人类一样经常洗澡,所以宠物身上以及宠物常活动的室内空间的下半部往往是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本实施例将进风口111与出风口112分层设置于壳体11的外周面上,且出风口112分层设置于进风口111的顶部,这样负压机构12主要是在室内空间的下半部内完成循环,对于养宠物的家庭而言,这样可以有效地对家庭中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进行净化。
60.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设置于出风口112的顶部。
61.具体地,空气优化剂从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被排出后,可能会受到重力影响往下
落。为了尽可能地保证空气优化剂能被出风口112排出的风赋予动能,使空气优化剂能更快速且更均匀地扩散到空气中,本实施例将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设置于出风口112的顶部,即使空气优化剂受重力影响往下落,也会落到出风区域200,这样出风口112排出的风就能为空气优化剂提供动能,使空气优化剂能更快速且更均匀地扩散到空气中。
62.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朝向与出风口112的朝向互相垂直。
63.具体地,从出风口112处排出的风的风力会逐渐降低。也就是说越靠近出风口112处的风,风力越大,就能赋予空气优化剂更大的动能,使空气优化剂能更快速且更均匀地扩散到空气中。为了使空气优化剂能混入靠近出风口112处的风,本实施例的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朝向与出风口112的朝向互相垂直。
6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展示了一种空气净化器1,空气净化器1具有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直接或间接地朝壳体11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从而在壳体11外部连通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位置形成有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第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1而言,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300会更大,因此空气优化剂能更充分地与空气进行混合,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含量提升较快。第二方面,本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1而言,空气优化剂排放口131的数量更多,所以在同等时间内能排放更多的空气优化剂,因此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含量提升较快。
6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部具有第一安装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安装腔的进风口与出风口;负压机构,其装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负压机构包括进气端与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气端与所述出风口连通,以在所述壳体外部邻接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形成有出风区域;空气优化机构,其装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空气优化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至少两个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所述壳体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以在所述壳体外部连通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位置形成有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朝所述壳体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的方向,与所述出风区域的空气流向夹角设置,以使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与出风区域至少部分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优化机构装设于所述出风口的一侧,且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与所述出风口邻接,所述空气优化机构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装设于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处,且所述导风板自靠近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一端起,逐渐朝所述出风区域倾斜;或者所述导风板装设于所述出风口处,且所述导风板自靠近所述出气端的一端起,逐渐朝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出风口邻接的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用于安装所述空气优化机构,且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背向所述第二安装腔的腔底,所述第二安装腔自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起,逐渐朝所述出风区域倾斜。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且所述出风口分层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顶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朝向与所述出风口的朝向互相垂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优化机构为益生菌排放机构,所述空气优化剂排放口为益生菌排放口,所述益生菌排放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所述壳体外部排放益生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排放机构包括:益生菌溶液存储仓,其用于存储益生菌溶液;益生菌排放器,所述益生菌排放口设置于所述益生菌排放器上,所述益生菌排放器还设置有与所述益生菌排放口连通的益生菌吸入口,所述益生菌吸入口伸入所述益生菌溶液存储仓内;其中,所述益生菌排放器至少设有两个;或者一个所述益生菌排放器上至少设有两个益生菌排放口,且至少两个益生菌排放口均与所述益生菌排吸入口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排放器为雾化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空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通过在空气优化机构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具体地,两个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用于直接或间接地朝壳体外部排放空气优化剂,以在壳体外部连通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位置形成有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而言,空气优化剂排放区域会更大,因此空气优化剂能更充分地与空气进行混合,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含量提升较快,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而言,空气优化剂排放口的数量更多,所以在同等时间内能排放更多的空气优化剂,因此空气中的空气优化剂含量提升较快。量提升较快。量提升较快。
技术研发人员:
何世友 楼烁 房俊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27
技术公布日: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