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桩基桩顶超灌施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桩顶
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按照施工规范,钻孔后要彻底清除孔底淤泥,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将淤泥彻底清除,在进行封底施工时,首批混凝土冲出导管底口向孔底四周流动扩散,与孔内冲洗液掺合形成一定厚度的浮浆稀释层。由于用导管灌注的水下混凝土从下往上顶升,当导管有一定埋深时,后续灌入的混凝土在已灌入混凝土内部流动,首灌的混凝土始终处在最上层,最终在桩顶凝固成浮浆、泥渣等混杂层。浮浆层处于桩顶时,只要保持一定的超灌量,亦即保证设计标高位置的桩体强度,则能保证桩身质量,如果浮浆层处于桩底或桩身中间,则形成夹泥或断桩,桩身质量就无法达到要求。因此,混凝土超灌显得异常重要。
3.桩基桩顶一般超灌0.5米至1米,但在施工过程桩基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超灌大于1米或不足0.5米的现象十分常见,很难保证桩头质量。传统的桩基桩顶混凝土超灌高度控制方法为:通过测量绳固定一重物,并将重物放入桩基护筒内,通过判断重物对人手产生的拉力来确定是否达到标高。这种绳测法需反复进行测量,增加施工人员易跌落至灌注桩孔内的危险性;而且反复测量较耽误灌注时间,易造成桩头处桩身完整性不符合要求;不能保证实时监测,难以控制超灌高度,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桩顶超灌大于1米或不足0.5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桩顶混凝土超灌不能实时监测,难以控制超灌高度,且需要反复测量,降低施工效率,增加施工风险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筒、连接件、
伸缩杆、浮板和限位块;
所述定位筒设置在桩基护筒内;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定位筒上,并与桩基护筒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在定位筒内;所述浮板设置在伸缩杆底部;所述限位块设置在伸缩杆顶部。
7.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包括顶管和底管,所述顶管上间隔设置第一定位孔;所述底管插设在顶管内,其上开设第二定位孔,内部对应第二定位孔设置弹簧销。
8.进一步地,所述顶管顶部设置刻度。
9.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筒为圆筒,其顶底两端分别设置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尺寸与顶管的尺寸相适应。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u型勾,并挂设在桩基护筒顶部。
11.进一步地,所述浮板固设在底管底部,其设置位置低于超灌设计标高。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设置在顶管顶部,其尺寸大于预留孔的尺寸。
13.进一步地,所述顶管和底管均为圆钢管,所述顶管的内径与底管的外径相适应。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通过连接件挂设在桩基护筒上,通过伸缩杆的上升高度判断混凝土超灌高度,能够实时监测,定位准确,使桩基桩顶超灌高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桩基桩顶质量。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操作简单,避免多次反复测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且易于制作,便于周转使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辅助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19.图中:1-定位筒、2-连接件、3-伸缩杆、4-浮板、5-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筒1、连接件2、伸缩杆3、浮板4和限位块5;定位筒1设置在桩基护筒内;连接件2设置在定位筒1上,并与桩基护筒可拆卸连接;伸缩杆3滑动设置在定位筒1内;浮板4设置在伸缩杆3底部;限位块5设置在伸缩杆3顶部,避免伸缩杆3从定位筒1上掉落。浮板4位置低于超灌设计标高,二者的高度差为h,当混凝土浇筑至浮板4位置时,浮板4与混凝土接触,并随混凝土的浇筑不断上升,伸缩杆3随之上升,当伸缩杆3的上升高度为h时,即达到超灌设计标高,实现超灌高度的控制。
22.连接件2为开口朝下的u型勾,并挂设在桩基护筒顶部。
23.伸缩杆3包括顶管和底管,顶管和底管均为圆钢管,顶管的内径与底管的外径相适应,其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定位孔;底管插设在顶管内,其上开设第二定位孔,内部对应第二定位孔设置弹簧销,通过弹簧销实现顶管和底管的连接定位。顶管顶部设置刻度,便于观察伸缩杆3的上升高度。
24.定位筒1为圆筒,其顶底两端分别设置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上开设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尺寸与顶管的尺寸相适应,使伸缩杆3在使用过程中,保持稳定。
25.浮板4固设在底管底部,其设置位置低于超灌设计标高10cm。
26.限位块5设置在顶管顶部,其尺寸大于预留孔的尺寸。
27.本装置在施工中的使用方法:首先将本装置放入桩基护筒内,并将连接件2固设在桩基护筒紧上;然后调整伸缩杆3长度,使浮板4低于桩基超灌设计标高10厘米;进行灌浆,
当伸缩杆3上升10厘米时,停止灌注。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筒(1)、连接件(2)、伸缩杆(3)、浮板(4)和限位块(5);所述定位筒(1)设置在桩基护筒内;所述连接件(2)设置在定位筒(1)上,并与桩基护筒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杆(3)滑动设置在定位筒(1)内;所述浮板(4)设置在伸缩杆(3)底部;所述限位块(5)设置在伸缩杆(3)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包括顶管和底管,所述顶管上间隔设置第一定位孔;所述底管插设在顶管内,其上开设第二定位孔,内部对应第二定位孔设置弹簧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顶部设置刻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1)为圆筒,其顶底两端分别设置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尺寸与顶管的尺寸相适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为u型勾,并挂设在桩基护筒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4)固设在底管底部,其设置位置低于超灌设计标高。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设置在顶管顶部,其尺寸大于预留孔的尺寸。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和底管均为圆钢管,所述顶管的内径与底管的外径相适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顶混凝土超灌辅助定位装置,属于桩基桩顶超灌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包括定位筒、连接件、伸缩杆、浮板和限位块;所述定位筒设置在桩基护筒内;所述连接件设置在定位筒上,并与桩基护筒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杆滑动设置在定位筒内;所述浮板设置在伸缩杆底部;所述限位块设置在伸缩杆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挂设在桩基护筒上,通过伸缩杆的上升高度判断混凝土超灌高度,能够实时监测,定位准确,使桩基桩顶超灌高度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桩基桩顶质量;操作简单,避免多次反复测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且易于制作,便于周转使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
冷雪 王大伟 刘子豪 徐敬超 范亚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0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