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龙头的埋墙
结构及埋墙式龙头。
背景技术:
2.目前,卫浴配件中的埋墙式龙头因其具有美观性较高的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市面上现有的埋墙式龙头包括用于出水的出水嘴及用于控制出水嘴出水的把手,且出水嘴和把手都是直接固定在埋墙本体上,通过将埋墙本体直接与
墙体内的水管固定连接以实现埋墙式龙头的安装。
3.然而在安装过程中,埋墙本体与墙体的垂直度难以管控,且罩设于埋墙本体外的预埋盒与墙体之间也存在角度偏差,导致出水嘴和把手极易安装歪斜,甚至造成出水角度倾斜,影响外观美观性及使用体验感;另外,由于埋墙本体埋入墙体内的深度无法管控,导致把手与墙面之间的距离易出现较近或较远的情况,进一步降低了用户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龙头的埋墙结构及埋墙式龙头,旨在解决出水嘴和把手安装易歪斜且与墙面之间的距离无法管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龙头的埋墙结构,
所述龙头包括出水嘴及开关
组件,所述龙头的埋墙结构包括:
6.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壳及埋设于墙体内的埋墙盒,所述埋墙盒内形成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朝向墙体外的一侧具有敞口,所述安装壳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安装壳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埋墙盒的进水管;
7.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及连接壳,所述连接板安装于墙体上并盖设于所述敞口处,所述出水嘴及所述开关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连接壳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接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水嘴连通的出水孔,且所述连接壳与所述安装壳通过万向接头连通。
8.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球面垫圈及紧固件,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向所述容置腔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有安装耳,所述球面垫圈套设于所述紧固件外并球铰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凹槽的底槽壁并与所述安装耳连接。
9.可选地,所述安装壳内分隔形成有两个进水腔,所述进水管的数量与所述进水腔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万向接头的数量与所述进水腔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连通。
10.可选地,所述安装壳上对应各所述进水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安装孔,各所述万向接头包括输水管及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安装孔处,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壳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球铰于所述连接筒内并与对应设置的所述进水腔连通。
11.可选地,各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筒,所
述连接筒可拆卸地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安装筒内。
12.可选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把手及阀芯,所述阀芯贯穿所述连接板并与所述连接壳连通,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阀芯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
13.可选地,所述出水嘴内设置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贯穿所述连接板并与所述出水孔连通。
14.可选地,所述龙头的埋墙结构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安装于墙体上并罩设于所述连接板外。
15.可选地,所述安装壳及所述连接壳均为一体成型制件。
1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埋墙式龙头,所述埋墙式龙头应用如上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
17.本实用新型龙头的埋墙结构中,安装壳上的进水管用于与墙体内的水管连通,连接板安装于墙体上对应敞口的位置,连接板朝向容置腔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壳,连接板背离容置腔的一侧用于安装出水嘴及开关组件,使得出水嘴及开关组件不受安装壳安装角度及安装深度的影响,出水嘴及开关组件与连接板之间的安装角度便于管控,有效防止了出水嘴及开关组件安装歪斜,且保证了出水嘴及开关组件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提高了外观美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并且,连接壳与安装壳之间通过万向接头连接,万向接头能根据连接壳和安装壳的安装位置适应性地调整连接角度,进而确保了连接壳与墙体之间的垂直度,避免了出水嘴的出水角度倾斜,进一步提升了外观美观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埋墙结构与出水嘴及开关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埋墙结构与出水嘴及开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埋墙结构与出水嘴及开关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埋墙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埋墙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埋墙结构中万向接头与安装筒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万向接头在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2)为万向接头在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埋墙结构中球面垫圈、紧固件与连接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3)为球面垫圈及紧固件在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4)为球面垫圈及紧固件在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号说明:
27.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埋墙结构211凹槽10安装组件22连接壳11安装壳221出水孔
111进水管23万向接头112安装耳231输水管113进水腔232连接筒114安装孔24球面垫圈115安装筒25紧固件12埋墙盒30装饰盖121敞口200出水嘴122容置腔201出水接头123连接耳300开关组件20连接组件301把手21连接板302阀芯
28.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4.本实用新型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至图5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至图5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龙头的埋墙结构。
36.本实施例的一种龙头的埋墙结构100,龙头包括出水嘴200及开关组件300,龙头的
埋墙结构100包括安装组件10及连接组件20,安装组件10包括安装壳11及埋设于墙体内的埋墙盒12,埋墙盒12内形成容置腔122,且容置腔122朝向墙体外的一侧具有敞口121,安装壳11安装于容置腔122内,且安装壳11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穿埋墙盒12的进水管111;连接组件20包括连接板21及连接壳22,连接板21安装于墙体上并盖设于敞口121处,出水嘴200及开关组件300安装于连接板21的一侧,连接壳22安装于连接板21的另一侧并位于容置腔122内;连接壳22上开设有与出水嘴200连通的出水孔221,且连接壳22与安装壳11通过万向接头23连通。
37.如图1至图6所示,龙头包括用于出水的出水嘴200及用于控制出水嘴200出水或停止出水的开关组件300,墙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埋墙盒12的安装槽,以使埋墙盒12能埋设于墙体内,埋墙盒12内形成有用于安装安装壳11及连接壳22的容置腔122,容置腔122背离墙体的一侧形成有敞口121,敞口121处盖设有连接板21且连接板21与墙体抵接,出水嘴200及开关组件300均安装于连接板21背离容置腔122的一侧;并且,安装壳11上形成有进水管111,进水管111穿过埋墙盒12并与墙体内的水管连通,且安装壳11通过万向接头23与连接壳22连通,连接壳22上开设有出水孔221,连接板21上对应出水孔22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以使出水嘴200通过通孔与出水孔221连通;即墙体内水管中的水通过进水管111流入至安装壳11内,接着水流通过万向接头23从安装壳11内流入至连接壳22内,最后水流通过连接壳22上的出水孔221流经出水嘴200以实现出水嘴200的出水。
38.本实施例的埋墙结构100中,安装壳11上的进水管111用于与墙体内的水管连通,连接板21安装于墙体上对应敞口121的位置,连接板21朝向容置腔122的一侧连接有连接壳22,连接板21背离容置腔122的一侧用于安装出水嘴200及开关组件300,使得出水嘴200及开关组件300不受安装壳11安装角度及安装深度的影响,出水嘴200及开关组件300与连接板21之间的安装角度便于管控,有效防止了出水嘴200及开关组件300安装歪斜,且保证了出水嘴200及开关组件300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提高了外观美观性,提升了用户体验感;并且,连接壳22与安装壳11之间通过万向接头23连接,万向接头23能根据连接壳22和安装壳11的安装位置适应性地调整连接角度,进而确保了连接壳22与墙体之间的垂直度,避免了出水嘴200的出水角度倾斜,进一步提升了外观美观性。
39.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20还包括球面垫圈24及紧固件25,连接板21上形成有向容置腔122内凹陷的凹槽211,安装壳11上设置有安装耳112,球面垫圈24套设于紧固件25外并球铰于凹槽211内,紧固件25贯穿凹槽211的底槽壁并与安装耳112连接。如图3、图5和图7所示,连接板21背离容置腔122的一侧形成有多个向容置腔122内凹陷的凹槽211,各凹槽211内均安装有一个球面垫圈24,球面垫圈24的球面与凹槽211的槽壁抵接,且凹槽211的槽壁与球面垫圈24的球面形状匹配,以使球面垫圈24能在对应的凹槽211内转动;紧固件25的数量与凹槽211的数量一致,且安装壳11上对应各凹槽211的位置均连接有一个安装耳112,紧固件25依次穿过与其对应设置的球面垫圈24及凹槽211并与安装耳112连接,进而起到连接连接壳22及安装壳11的作用,并且,当连接壳22与安装壳11之间存在角度偏差时,紧固件25能带动球面垫圈24在凹槽211内转动,以适应性地调整紧固件25的连接角度,进一步确保了连接壳22与墙体的垂直度,结构灵活可靠。
40.本实施例的埋墙结构100中,安装壳11内分隔形成有两个进水腔113,进水管111的数量与进水腔113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连通,万向接头23的数量与进水腔113的数量一致
且一一对应连通。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壳11具有将安装壳11内分隔为两个进水腔113的隔板,且进水管111及万向接头2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进水管111分别与两个进水腔113连通,且两个进水管111分别与墙体内的热水管及冷水管连通,两个万向接头23分别与两个进水腔113连通,使得热水和冷水均能通过埋墙结构100流入至出水嘴200内,进而使得出水嘴200能流出热水、冷水或混合后的温水,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快捷。
41.本实施例中,安装壳11上对应各进水腔113的位置均开设有与进水腔113连通的安装孔114,各万向接头23包括输水管231及连接筒232,连接筒232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安装孔114处,输水管231的一端与连接壳22连通,输水管231的另一端球铰于连接筒232内并与对应设置的进水腔113连通。进一步地,各安装孔114内均安装有与安装孔114的孔壁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筒115,连接筒232可拆卸地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安装筒115内。
42.如图3至图6所示,安装壳11上开设有两个间隔布置的安装孔114,两个安装孔114分别与两个进水腔113连通,各安装孔114内分别安装有一个安装筒115,且安装筒115与安装孔114可拆卸连接,安装筒115内安装有连接筒232,且连接筒232与安装筒115可拆卸连接,具有便于拆卸及便于维修更换的优点;并且,输水管231的一端伸入至连接壳22内以与连接壳22连通,输水管231的另一端呈球状并安装于连接筒232内,连接筒232的内壁与输水管231球状端的形状匹配,使得输水管231能在连接筒232内相对连接筒232转动,进而使得输水管231能根据连接壳22相对安装壳11的位置调整连接角度,进一步确保了连接壳22的垂直度,结构灵活可靠。
43.本实施例中,开关组件300包括把手301及阀芯302,阀芯302贯穿连接板21并与连接壳22连通,把手301连接于阀芯302背离连接板21的一侧。并且,出水嘴200内设置有出水接头201,出水接头201贯穿连接板21并与出水孔221连通。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壳22上开设有与连接壳22内连通的出水孔221,连接板21上对应出水孔22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出水接头201的一端与出水孔221的孔壁可拆卸连接,出水接头201穿过通孔且出水接头201的另一端伸入至出水嘴200内,出水接头201用于出水以使水流从出水嘴200处流出,提高了出水嘴200出水的稳定性;并且,连接壳22上还设置有与出水接头201间隔布置的阀芯302,阀芯302穿过连接板21并伸出至墙体外,阀芯302上连接有把手301,把手301用于控制出水嘴200出水,便于用户使用,且阀芯302直接连接于连接板21上,连接板21安装于墙体上,使得把手301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提升了外观的美观度。
44.本实施例的埋墙结构100中,龙头的埋墙结构100还包括装饰盖30,装饰盖30安装于墙体上并罩设于连接板21外。如图1至图5所示,连接板21盖设于敞口121处,装饰盖30罩设于连接板21外并与墙体连接,出水接头201自出水孔221依次穿过连接板21及装饰盖30并伸入至出水嘴200内,出水嘴200安装于装饰盖30上,阀芯302自连接壳22依次穿过连接板21及装饰盖30并伸出至墙体外,装饰盖30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45.本实施例中,安装耳112一体成型于安装壳11上,安装壳11及连接壳22均为一体成型制件,不仅易于制作,而且具有节省装配步骤以及省略装配误差的优点。另外,如图3和图5所示,埋墙盒12的外周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连接耳123,连接耳123用于与墙体连接,连接稳定可靠,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4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埋墙式龙头,埋墙式龙头应用如上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100,该埋墙结构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埋墙式龙头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
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龙头的埋墙结构,所述龙头包括出水嘴及开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的埋墙结构包括: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壳及埋设于墙体内的埋墙盒,所述埋墙盒内形成容置腔,且所述容置腔朝向墙体外的一侧具有敞口,所述安装壳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且所述安装壳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穿所述埋墙盒的进水管;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及连接壳,所述连接板安装于墙体上并盖设于所述敞口处,所述出水嘴及所述开关组件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所述连接壳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连接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水嘴连通的出水孔,且所述连接壳与所述安装壳通过万向接头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球面垫圈及紧固件,所述连接板上形成有向所述容置腔内凹陷的凹槽,所述安装壳上设置有安装耳,所述球面垫圈套设于所述紧固件外并球铰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凹槽的底槽壁并与所述安装耳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内分隔形成有两个进水腔,所述进水管的数量与所述进水腔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万向接头的数量与所述进水腔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上对应各所述进水腔的位置均开设有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安装孔,各所述万向接头包括输水管及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安装孔处,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壳连通,所述输水管的另一端球铰于所述连接筒内并与对应设置的所述进水腔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筒,所述连接筒可拆卸地安装于与其对应设置的所述安装筒内。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把手及阀芯,所述阀芯贯穿所述连接板并与所述连接壳连通,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阀芯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嘴内设置有出水接头,所述出水接头贯穿所述连接板并与所述出水孔连通。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的埋墙结构还包括装饰盖,所述装饰盖安装于墙体上并罩设于所述连接板外。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及所述连接壳均为一体成型制件。10.一种埋墙式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墙式龙头应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龙头的埋墙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龙头的埋墙结构及埋墙式龙头,龙头包括出水嘴及开关组件,龙头的埋墙结构包括安装组件及连接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壳及埋设于墙体内的埋墙盒,埋墙盒内形成容置腔,且容置腔朝向墙体外的一侧具有敞口,安装壳安装于容置腔内,且安装壳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进水管;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及连接壳,连接板安装于墙体上并盖设于敞口处,出水嘴及开关组件安装于连接板的一侧,连接壳安装于连接板的另一侧并位于容置腔内;连接壳上开设有与出水嘴连通的出水孔,且连接壳与安装壳通过万向接头连通。连接板用于安装出水嘴及开关组件,使得出水嘴及开关组件不受安装壳安装角度及深度的影响,有效防止了出水嘴及开关组件安装歪斜。件安装歪斜。件安装歪斜。
技术研发人员:
钟坤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5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