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铁
煤粉仓
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煤粉磨机是将大块状的煤磨成小颗粒煤粉,煤粉在正常供给高炉配用以外,还有适当富余,富余的煤粉高炉无法消化时,只能控制煤粉磨机的产能,这样就造成了煤粉磨机的产能浪费。而其他方的煤粉磨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产能不足的问题,这是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有的地方产能过剩,而有的地方产能不足。经过实际使用发现,采用将过剩产能所生产的煤粉运输到不足的产能的地方使用所花费的代价要远小于其他的如加班等补救措施。但是,现在的生产链在设计之初并未考虑到该操作,因此,需要在现有的生产链中增加一个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解决现有的炼铁生产链中,出现产能不匹配时,没有平衡富余煤粉和欠煤粉生产链间富余煤粉利用装置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仓支架、煤粉仓、管道架、输煤管、手动阀、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在煤粉仓支架上固定设置煤粉仓,煤粉仓设置在高处,在煤粉仓的中部设置有孔,在孔上连接设置输煤管,在输煤管上依次设置手动阀,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在输煤管上设置管道架与煤粉仓支架连接。
6.进一步的,
所述输煤管与煤粉仓的夹角设置为度。
7.进一步的,在管道架上固定设置外转动座,在输煤管上设置转动球,转动球转接在外转动座内。
8.进一步的,所述输煤管设置为三段,分别为与煤粉仓支架连接的出煤接头管,与出煤接头管连接的连接软管以及与连接软管连接的硬管;所述转动球固定设置在硬管的顶部,转动球上设置有接头与连接软管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外转动座设置为一个碗状的环,在外转动座的底部设置有供输煤管通过的通孔,所述转动球设置为一个圆球,转动球转接在外转动座内。
10.进一步的,在转动球与外转动座之间设置有
滚珠,滚珠上套设滚珠保持器。
11.进一步的,在外转动座的内侧底部和顶部设置有挡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平衡富余煤粉和欠煤粉间的设备产能,充分的释放了富余产能的设备,更是降低了成本;解决了现有的炼铁生产链中,出现产能不匹配时,没有平衡富余煤粉和欠煤粉生产链间富余煤粉利用装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17.图中,煤粉仓支架(1)、煤粉仓(2)、管道架(3)、输煤管(4)、手动阀(5)、第一气动阀(6)、第二气动阀(7)、连接软管(8)、外转动座(9)、转动求(10)、滚珠(11)、挡板(12)、通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具体实施例1:
20.如图所示的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包括煤粉仓支架1、煤粉仓2、管道架3、输煤管4、手动阀5、第一气动阀6、第二气动阀7。在本装置中,在煤粉仓支架1上固定设置煤粉仓2,煤粉仓2设置在高处,一是方便高炉的进料,其次也是方便放料,在煤粉仓2的中部设置有孔,在孔上连接设置输煤管4,在输煤管4上依次设置手动阀5,第一气动阀6和第二气动阀7,在输煤管4上设置管道架3与煤粉仓支架1连接。在本装置中,输煤管4选用dn200mm的无缝钢管,输煤管4与煤粉仓2的夹角设置为45度,管道走向为斜往下,依次安装一个dn200的手动阀5和两个dn200气动阀,手动阀5为常开,气动阀在输煤的时候依次打开,输煤完毕以后立即关闭。计两个气动阀门,保证了管道的气密性。输送的过程,可采用气力系统来辅助输送,输煤管的输送介质为氮气。当需要输煤的时候,煤粉罐车开到输煤管下端,罐车的受料口和输煤管下端连接,然后打开氮气气源,打开输煤管的两个气动阀,开始输煤,罐车装满之后,关闭两个气动阀,将罐车的受料口和输煤管下端分离,然后将罐车开需要的地点加入欠煤粉的粉煤仓即可。
21.具体实施例2:
22.如图所示的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管道架3上固定设置外转动座9,在输煤管4上设置转动球10,转动球10转接在外转动座9内,这样使得输煤管4可以有一定的转动调整的范围,方便在与罐车对接的时候进行调整。为此,输煤管4设置为三段,分别为与煤粉仓支架1连接的出煤接头管,与出煤接头管连接的连接软管8以及与连接软管8连接的硬管;所述转动球10固定设置在硬管的顶部,转动球10上设置有接头与连接软管8连接。
23.更为具体的,为了方便转动调整,所述外转动座9设置为一个碗状的环,在外转动9的底部设置有供输煤管4通过的通孔13,所述转动球10设置为一个圆球,转动球10转接在外转动座9内。在转动球10与外转动座9之间设置有滚珠11,滚珠11上套设滚珠保持器。这样在外转动座9内设置3层滚珠11,滚珠11被保持器连接成为一个圆环状担在在外转动9的内侧,即不用担心滚珠11之间相互摩擦又能保证转动球10在滚珠11上进行任意的转动,降低了转动球10与外转动9之间的摩擦,更方便转动。
24.更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滚珠11的润滑,在外转动座9的内侧底部和顶部设置有挡板
12。
25.更进一步的,为了可以直接进行煤粉的输送,将转动球10内部设置为中空的,这样,煤粉在输送到转动球10的时候就有了间隙和空气,更方便煤粉在输煤管4内下滑。
26.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27.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仓支架(1)、煤粉仓(2)、管道架(3)、输煤管(4)、手动阀(5)、第一气动阀(6)、第二气动阀(7);在煤粉仓支架(1)上固定设置煤粉仓(2),煤粉仓(2)设置在高处,在煤粉仓(2)的中部设置有孔,在孔上连接设置输煤管(4),在输煤管(4)上依次设置手动阀(5),第一气动阀(6)和第二气动阀(7),在输煤管(4)上设置管道架(3)与煤粉仓支架(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管(4)与煤粉仓(2)的夹角设置为4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管道架(3)上固定设置外转动座(9),在输煤管(4)上设置转动球(10),转动球(10)转接在外转动座(9)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煤管(4)设置为三段,分别为与煤粉仓支架(1)连接的出煤接头管,与出煤接头管连接的连接软管(8)以及与连接软管(8)连接的硬管;所述转动球(10)固定设置在硬管的顶部,转动球(10)上设置有接头与连接软管(8)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动座(9)设置为一个碗状的环,在外转动座(9)的底部设置有供输煤管(4)通过的通孔(13),所述转动球(10)设置为一个圆球,转动球(10)转接在外转动座(9)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转动球(10)与外转动座(9)之间设置有滚珠(11),滚珠(11)上套设滚珠保持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转动座(9)的内侧底部和顶部设置有挡板(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炼铁煤粉仓富余煤粉的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煤粉仓支架、煤粉仓、管道架、输煤管、手动阀、第一气动阀、第二气动阀;在煤粉仓支架上固定设置煤粉仓,煤粉仓设置在高处,在煤粉仓的中部设置有孔,在孔上连接设置输煤管,在输煤管上依次设置手动阀,第一气动阀和第二气动阀,在输煤管上设置管道架与煤粉仓支架连接;解决现有的炼铁生产链中,出现产能不匹配时,没有平衡富余煤粉和欠煤粉生产链间富余煤粉利用装置的问题。欠煤粉生产链间富余煤粉利用装置的问题。欠煤粉生产链间富余煤粉利用装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黄其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9
技术公布日:
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