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升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2.滑翔机在进行航拍时,会在机体的底部设置自动升降装置,并在自动升降装置内设置可伸出机体底部的摄像机,进而完成航拍工作。
3.可是现有的自动升降装置一般受限于机体内的尺寸和摆放要求,不便于设计过大,这使得摄像机随自动升降装置伸出的长度相对有限,进而限制了摄像机的摄像头上下翻转时能拍摄到的有效画面。具体的是当摄像头需要往上翻转并拍摄更高角度的照片时,会将机体的机头底部录入摄像镜头内,不符合拍摄要求。为此,机组人员不得不操作滑翔机进行俯冲、上仰等动作,以此来获得更好的拍摄角度。这不仅加大了拍摄强度,还容易因频繁做俯冲和上仰等极限操作,导致机翼、平尾以及垂尾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继而容易产生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以解决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摄像机的伸出长度有限并无法获得较好的拍摄角度,导致机组人员需做各种倾斜机体的危险操作来配合拍摄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包括
箱体,
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箱体内并传动连接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向下延伸,用于设置摄像机并使之伸出所述箱体外,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
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指向朝下并与所述摄像机固定连接,且所述箱体的底部对应开设有升降通道,用于所述摄像机随所述活塞杆继续向下移动,所述箱体的外壁还设置有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和所述气缸的启停。
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通过在箱体内设置由电机驱动的升降组件并在升降组件上设置摄像机,使得摄像机可以通过升降组件的上下移动伸出箱体外;进一步,升降组件的一端还设置有气缸,而固定设置在活塞杆上的摄像机可以随活塞杆继续向下移动,拉开了摄像机与箱体的距离,继而拉开了摄像机与机体的距离,为摄像机的摄像头的翻转拍摄提供了更多有效的画面,避免了将机体的机头底部录入摄像镜头的尴尬情况。
9.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升降组件下移时)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升降组件和活塞杆均下移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固定板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16.附图标记如下:
17.10、箱体;11、控制面板;12、升降组件;121、顶板;122、底板;123、丝杆;124、固定板;125、螺纹孔;126、第一通孔;127、t形槽;13、导向杆;14、电机;141、输出轴;15、升降通道;16、侧门;17、摄像机;171、摄像头;18、气缸;181、活塞杆;19、推板;20、辅助定位块;21、导向板;22、t形块;23、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141伸入所述箱体10内并传动连接升降组件12,所述升降组件12的一端向下延伸,用于设置摄像机17并使之伸出所述箱体10外,这样可以让摄像机17随升降组件12做上下的移动,完成初步的伸出箱体10的动作;此外并通过在所述升降组件12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活塞杆181指向朝下并与所述摄像机17固定连接,为摄像机17的二次向下移动提供基础。且所述箱体10的底部对应开设有升降通道15,用于所述摄像机17随所述活塞杆181继续向下移动,这样便使得摄像机17在升降组件12和气缸18的作用下可以做两次的向下移动的动作,继而实现了摄像机17进一步远离机体的目的,避免了在摄像机17的摄像头171向上翻转时将机体的机头底部录入摄像镜头内,不符合拍摄要求的情况。所述箱体10的外壁还设置有控制面板11,用于控制所述电机14和所述气缸18的启停。有必要指出的是,自动升降装置具体安装在机体内的底部,通过依次开启机体底部自身的通道让位于自动升降装置内的摄像机17伸出机体外,并完成航拍等摄录工作,自动升降装置的安装与使用具备通用性,机体自身也适配有用于固定自动升降装置的机械附件。
20.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升降组件12包括丝杆123和位于丝杆123一侧的导向杆13,丝杆123的一端与电机14的输出轴141固定连接,丝杆123的另一端与箱体10内底部转动连接,丝杆123上设置有固定板124,用于随丝杆123做上下的往复直线运动,且摄像机17位于固定板124上远离丝杆123的一端,为了能够让固定板124只沿丝杆123的轴线方向做往复的直线运动,固定板12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6,用于导向杆13穿过并限定固定板124的径向转动。
2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图6所示,固定板124的内部呈中空状,固定板124远离丝杆123的一端向下延伸,这样可以让摄像机17更加靠近箱体10的底部,
从而在实际做上下移动时,可伸出箱体10的距离更多。且气缸18固定设置在固定板124远离丝杆123的一端内部,固定板124远离丝杆123的一端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3,用于气缸18的活塞杆181伸出固定板124。具体的,活塞杆181上还固定设置有推板19,推板19的底部与摄像机17固定连接,这样可以通过推板19对摄像机17的顶部进行更好的定位与紧固。
2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升降组件12还包括t形槽127,t形槽127开设在固定板124靠近气缸18的一侧外壁上,摄像机17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板21,导向板21呈l形,且两相对的内壁分别用于固定连接摄像机17的底部以及与t形槽127滑动连接,这样可以使得摄像机17在气缸18的驱动下继续向下移动时,可以更加的平稳;此外,气缸18与固定板124的内壁之间还固定设置有辅助定位块20,用于进一步防止气缸18的脱落。
23.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摄像机17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导向板21远离摄像机17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t形块22,用于伸入t形槽127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24.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箱体10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可启闭的侧门16,这样方便操作人员打开侧门16,对自动升降装置内进行维保。
25.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升降组件12包括顶板121和底板122,顶板121和底板122分别固定设置在箱体10内的顶部和底部,导向杆13的两端分别与顶板121和底板122固定连接,丝杆123远离电机14的一端与底板122转动连接,构建了单独的升降结构,便于后期对箱体10的改装与优化。
26.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固定板124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125,用于适配丝杆123,方便丝杆123穿入螺纹孔125内并实现转动连接。
2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的顶部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141)伸入所述箱体(10)内并传动连接升降组件(12),所述升降组件(12)的一端向下延伸,用于设置摄像机(17)并使之伸出所述箱体(10)外,所述升降组件(12)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气缸(18),所述气缸(18)的活塞杆(181)指向朝下并与所述摄像机(17)固定连接,且所述箱体(10)的底部对应开设有升降通道(15),用于所述摄像机(17)随所述活塞杆(181)继续向下移动,所述箱体(10)的外壁还设置有控制面板(11),用于控制所述电机(14)和所述气缸(18)的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2)包括丝杆(123)和位于所述丝杆(123)一侧的导向杆(13),所述丝杆(123)的一端与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14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23)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0)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23)上设置有固定板(124),用于随所述丝杆(123)做上下的往复直线运动,且所述摄像机(17)位于所述固定板(124)上远离丝杆(123)的一端,所述固定板(124)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6),用于所述导向杆(13)穿过并限定所述固定板(124)的径向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4)的内部呈中空状,所述固定板(124)远离所述丝杆(123)的一端向下延伸,且所述气缸(18)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24)远离所述丝杆(123)的一端内部,所述固定板(124)远离所述丝杆(123)的一端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23),用于所述气缸(18)的活塞杆(181)伸出所述固定板(12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2)还包括t形槽(127),所述t形槽(127)开设在所述固定板(124)靠近所述气缸(18)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摄像机(17)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板(21),所述导向板(21)呈l形,且两相对的内壁分别用于固定连接所述摄像机(17)的底部以及与所述t形槽(127)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21)远离所述摄像机(17)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t形块(22),用于伸入所述t形槽(127)内并与其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的一侧外壁开设有可启闭的侧门(16)。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12)包括顶板(121)和底板(122),所述顶板(121)和所述底板(122)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导向杆(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121)和所述底板(122)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23)远离所述电机(14)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22)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摄像机用的自动升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箱体内并传动连接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向下延伸,用于设置摄像机并使之伸出所述箱体外,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还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指向朝下并与所述摄像机固定连接,且所述箱体的底部对应开设有升降通道,用于所述摄像机随所述活塞杆继续向下移动,所述箱体的外壁还设置有控制面板,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和所述气缸的启停,通过升降组件和气缸的组合使用,使得摄像机的伸出长度更好,可以获得更广阔的拍摄视角。角。角。
技术研发人员:
张继漾 汪挺 曾凡林 王其虎 王思思 刘安 余德亮 金峰 陈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北楚天通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9
技术公布日:
20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