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警示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
背景技术:
2.警示灯一般用在维护道路安全方面,按照外形特征可分为长排警示灯、塔形警示灯、小型各类警示灯等,现有的警示灯在使用时,由于警示灯用作于道路上,并且便携式警示灯是可以随意移动的,如果受到外界撞击或碰撞就会容易使其倒落,如果发生倒落则会造成警示灯的灯面处损坏,进而导致警示灯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
主体,所述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杆,所述主体的侧面设置有防护
栅栏,所述防护栅栏的侧表面开设有长槽,所述防护栅栏的侧面固装有垫片,所述垫片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的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通孔之间设置有蝶形螺丝。
5.为了对警示灯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长槽与t型杆滑动连接,所述主体的上端装有太阳能板。
6.为了方便人们移动警示灯,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底座的下端装有万向轮。
7.为了防止雨水滴落在灯面上,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
8.为了提高主体内的空气流通,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主体的后侧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固定安装在主体的后侧,所述散热孔的侧面设置有防尘网。
9.为了降低灰尘进入主体内的量,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主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与防尘网滑动连接。
10.为了限制防尘网的运动范围,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滑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底座、支撑杆、安装座、主体、t型杆、防护栅栏、长槽、垫片、通孔、螺纹孔和蝶形螺丝,使用t型杆和长槽,便于人们上下调节防护栅栏的位置,以此将防护栅栏移动至主体的侧面,接着使用通孔、螺纹孔和蝶形螺丝,可以将防护栅栏遮罩在主体的一侧,以提高对主体灯面处的保护,防止警示灯倒落时主体直接与地
面发生碰撞,从而避免警示灯损坏,利于实际使用。
13.2、本实用新型中,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辅助机构,由于警示灯是不间断的频繁闪动,亮度又高,使主体内的发热量较大,此时使用散热孔可提高主体内的空气流动,使热量很好的向外散发,而使用防尘网可降低外界灰尘进入主体内的量。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的侧视爆炸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中图2的主体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的后视爆炸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中图4的a处放大图。
19.图例说明:
20.1、底座;2、支撑杆;3、安装座;4、主体;5、t型杆;6、防护栅栏;7、长槽;8、垫片;9、通孔;10、螺纹孔;11、蝶形螺丝;12、太阳能板;13、握把;14、万向轮;15、挡水板;16、散热孔;17、防尘网;18、滑轨;1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实施例一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通过设置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同时设置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用于对主体4有效的支撑,安装座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主体4,主体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杆5,通过设置主体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杆5,用于将防护栅栏6支撑在主体4的一侧,主体4的侧面设置有防护栅栏6,通过在主体4的侧面设置有防护栅栏6,用于保护主体4的灯面处不因撞击而损坏,防护栅栏6的侧表面开设有长槽7,防护栅栏6的侧面固装有垫片8,通过设置防护栅栏6的侧面固装有垫片8,用于对齐主体4上的螺纹孔10,垫片8的表面开设有通孔9,主体4的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0,螺纹孔10与通孔9之间设置有蝶形螺丝11,通过设置主体4的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0,同时在螺纹孔10与通孔9之间设置有蝶形螺丝11,便于将螺纹孔10和通孔9连接在一起,进而对防护栅栏6进行固定。
25.请参阅图1-5,长槽7与t型杆5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长槽7与t型杆5滑动连接,使得防护栅栏6只能沿着t型杆5上下移动,主体4的上端装有太阳能板12,通过设置主体4的上端装有太阳能板12,用于给警示灯充电,支撑杆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把13,底座1的下端装有万向轮14,通过设置支撑杆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把13,同时设置底座1的下端装有万
向轮14,人们使用握把13推动支撑杆2,使得底座1随着支撑杆2移动,而万向轮14则在底座1下滚动,从而方便人们移动警示灯的位置,主体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15,通过设置主体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15,避免雨水滴入至主体4的灯面处。
26.实施例二
27.请参阅图4和图5,主体4的后侧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散热孔16,散热孔16固定安装在主体4的后侧,通过在主体4的后侧安装有散热孔16,提高主体4内的空气流通,使热量很好的散发出来,散热孔16的侧面设置有防尘网17,通过在散热孔16的侧面设置有防尘网17,降低灰尘进入主体4内的数量,主体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8,滑轨18与防尘网17滑动连接,通过设置主体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8,同时设置滑轨18与防尘网17滑动连接,便于人们将防尘网17装入滑轨18内,使其贴合散热孔16的一侧,滑轨1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9,通过设置滑轨1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9,限制防尘网17的运动范围。
28.工作原理:通过设置底座1、支撑杆2、安装座3、主体4、t型杆5、防护栅栏6、长槽7、垫片8、通孔9、螺纹孔10和蝶形螺丝11,使用时,人们只需使用握把13和万向轮14,将警示灯移动至指定的位置即可,固定防护栅栏6时,此时人们向上移动防护栅栏6,使得t型杆5与长槽7发生滑动,防护栅栏6则沿着t型杆5的范围向上运动,在防护栅栏6移动的过程中,垫片8随着防护栅栏6同时移动,直至将垫片8上的通孔9与螺纹孔10对齐,接着再往通孔9和螺纹孔10内拧入蝶形螺丝11,即可将防护栅栏6固定,这时的防护栅栏6则将主体4的灯面处完全覆盖,如果要卸下防护栅栏6时,只需将蝶形螺丝11拧出通孔9和螺纹孔10内,接着下拉防护栅栏6即可,通过设置辅助机构,此时人们使用散热孔16可提高主体4内的空气流通,以延长主体4内元件的使用寿命,然后移动防尘网17,将防尘网17与滑轨18对齐后,接着向滑轨18内滑动防尘网17,直至防尘网17与限位块19贴合,此时防尘网17安装完成,防尘网17则降低外界灰尘进入主体4内的量,利于实际使用。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主体(4),所述主体(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杆(5),所述主体(4)的侧面设置有防护栅栏(6),所述防护栅栏(6)的侧表面开设有长槽(7),所述防护栅栏(6)的侧面固装有垫片(8),所述垫片(8)的表面开设有通孔(9),所述主体(4)的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0),所述螺纹孔(10)与通孔(9)之间设置有蝶形螺丝(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道路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7)与t型杆(5)滑动连接,所述主体(4)的上端装有太阳能板(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道路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握把(13),所述底座(1)的下端装有万向轮(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道路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水板(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道路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的后侧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散热孔(16),所述散热孔(16)固定安装在主体(4)的后侧,所述散热孔(16)的侧面设置有防尘网(1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道路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4)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轨(18),所述滑轨(18)与防尘网(17)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道路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8)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道路警示灯,涉及警示灯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T型杆,所述主体的侧面设置有防护栅栏,所述防护栅栏的侧表面开设有长槽,所述防护栅栏的侧面固装有垫片,所述垫片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主体的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使用T型杆和长槽,便于人们上下调节防护栅栏的位置,以此将防护栅栏移动至主体的侧面,接着使用通孔、螺纹孔和蝶形螺丝,可以将防护栅栏遮罩在主体的一侧,以提高对主体灯面处的保护,防止警示灯倒落时主体直接与地面发生碰撞,从而避免警示灯损坏,利于实际使用。利于实际使用。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李术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诚华鑫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9
技术公布日:
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