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电机转子,具体涉及一种鼠笼式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鼠笼式电机转子通常采用离心铸铝或压铸的方式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制造,
所述的离心铸铝是将金属成型工质注入旋转着的模具中,使之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并凝固,离心力对鼠笼式电机转子成型和金属结晶过程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金属液中的气体和非金属杂物的排出。
3.然而在模具脱模的过程中,有时是转子上端环先与上部的模具分离、有时是转子下端环先与下部的模具分离,使得电机转子有时是粘连在上部模具上,有时是保持在下部模具上,具有随机性。而当电机转子粘连在上部模具时,因这种粘连悬挂的不稳定性,会导致电机转子的随时掉落,其掉落不但降低了生产效率,掉落的转子还可能砸到生产设备,导致产线的停工。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确保了脱模时鼠笼式电机转子能够先与上部的模具分离稳定在下部模具上,从而避免损坏电机转子和生产设备的鼠笼式电机转子。
5.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鼠笼式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上端环与转子下端环,所述的转子下端环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作为模具脱模时电机转子分型面的分模
凹槽,所述分模凹槽位于转子下端环上部与转子铁芯下部连接的位置。这样设置的作用在于通过分模凹槽与下部模具上的定位筋配合,在脱模时提供一定的阻力,确保鼠笼式电机转子能稳定在下部模具上,先与上部的模具分离。
6.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分模凹槽沿转子下端环周向分布。这样设置的作用在于通过围绕转子下端环一周的分模凹槽,能使得下部模具对鼠笼式电机转子的阻力圆周平均分布,提高脱模时的稳定性。
7.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分模凹槽呈间隔设置。这样设置的作用在于确保脱模阻力的同时,降低电机转子从下部模具环型腔内取出的难易度。
8.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分模凹槽最大深度不超过2mm。这样设置的作用在于通过将分模凹槽的深度限制在2mm以下,避免出现电机转子卡在下部的模具内无法取出的情况。
9.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分模凹槽中靠近转子下端环的一侧设有过渡的圆弧角。这样设置的作用在于,当机械手从下部模具上抓夹鼠笼式电机转子时,下部模具的定位筋能顺着圆弧角滑出,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机转子从下部的模具内取出的难易度,降低分模凹槽的形状被破坏的可能性。
10.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分模凹槽中凹槽面为曲面。这样设置同样能够
进一步降低电机转子从下部模具环型腔内取出的难易度。
11.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鼠笼式电机转子,通过设置在转子下端环上部的分模凹槽,在模具脱模的过程中将鼠笼式电机转子卡在下部的模具内。
12.在确保了脱模时下部模具对鼠笼式电机转子的卡阻力的同时,还确定了分模凹槽的深度及形状,避免电机转子卡在下部的模具内无法取出,同时由于设置在转子下端环上部的分模凹槽不处在电机转子的工作面上,即使在机械手带动电机转子向上抬升时,导致其分模凹槽上边缘出现少范围缺模或破损的情况,同样不对电机转子的生产质量造成影响。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简洁,保证生产效率,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附图说明
14.图1是实施例1中鼠笼式电机转子示意图。
15.图2是实施例2中鼠笼式电机转子示意图。
16.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17.图4是实施例3中鼠笼式电机转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9.实施例1。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鼠笼式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上端环2与转子下端环3,所述的转子下端环3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作为模具脱模时电机转子分型面的分模凹槽4,所述的分模凹槽4位于转子下端环3上部与转子铁芯1下部连接的位置并呈圆周分布,且分模凹槽4中凹槽面为曲面,最大深度为2mm。
21.实施例2。
22.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鼠笼式电机转子,所述的分模凹槽4的凹槽面为平面,且其靠近转子下端环3的一侧设有过渡的圆弧角5。
23.实施例3。
2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鼠笼式电机转子,所述的分模凹槽4为四条,呈圆周间隔均布。
2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应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经些许变更或修饰作出属于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鼠笼式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转子上端环(2)与转子下端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下端环(3)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作为模具脱模时电机转子分型面的分模凹槽(4),所述分模凹槽(4)位于转子下端环(3)上部与转子铁芯(1)下部连接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鼠笼式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模凹槽(4)沿转子下端环(3)周向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鼠笼式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模凹槽(4)呈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鼠笼式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模凹槽(4)最大深度不超过2m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鼠笼式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模凹槽(4)中靠近转子下端环(3)的一侧设有过渡的圆弧角(5)。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鼠笼式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模凹槽(4)中凹槽面为曲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鼠笼式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上端环与转子下端环,所述的转子下端环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作为电机转子分型面的分模凹槽,并将分模凹槽设置在转子下端环中靠近转子铁芯的一侧,从而通过设置在转子下端环上作为电机转子分型面的分模凹槽,确保了能够先与上部的模具分离的同时,防止出现脱模时电机转子因是悬挂在上部的模具上而导致的中途掉下损坏电机转子。的中途掉下损坏电机转子。的中途掉下损坏电机转子。
技术研发人员:
刘中茂 陆伟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格兰德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8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