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滴灌
水肥装置。
背景技术:
2.水肥一体化灌溉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在压力作用下,将肥料溶液注入灌溉输水管道而实现的,溶有肥料的灌溉水,通过灌水器,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入根区。
3.现有专利文件cn210328533u公开种一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该装置包括送水管、储液瓶和安装架,
所述送水管的外侧连接有安装罩,且安装罩的内侧设置有竖轴,所述竖轴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叶板位于安装罩的内侧,所述竖轴的上方连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位于安装罩的上方,所述送水管的右侧连接有喷滴管,且喷滴管的下表面设置有喷滴头,所述喷滴头之间设置有限位环,且限位环位于喷滴管的外侧,所述限位环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且安装架通过限位环与喷滴管相互连接,该装置肥料通过储液瓶以及安装座注入中空的竖轴内,从而肥料从竖轴以及开口注入中空的叶板内,方便肥料通过叶板上的穿孔流入安装覃内的水分中,有利于水分携带肥料进行喷滴灌。
4.现有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采用预先铺设的管道传导肥液至植物根部,达到精准施肥,由于管道是预埋的,植物的种植需要依附出水点分布,限制了种植难度,若采用后续铺设在土层上的管道进行滴灌,出水部位位于地面上,导致水肥不能精准的送达植物根系部位,造成水肥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的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采用预先铺设的管道传导肥液至植物根部,达到精准施肥,由于管道是预埋的,植物的种植需要依附出水点分布,限制了种植难度,若采用后续铺设在土层上的管道进行滴灌,出水部位位于地面上,导致水肥不能精准的送达植物根系部位,造成水肥浪费。
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滴灌水肥装置,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连接若干分支
软管,分支软管连接有滴灌件,滴灌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插柄,插柄的底部垂直开设有结合腔,结合腔内滑动有阻挡件,阻挡件顶部垂直贯穿至插柄的顶部,结合腔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出水孔,出水孔与阻挡件垂直对位,主体管沿着植物分布铺设,将若干个滴灌件插入至设定滴灌部位的土壤内,插入时保持阻挡件的底部与插柄齐平,形成完整的插入面,插柄插入土壤内后向上驱动阻挡件,腾空结合腔部位,主体管连接供水部件,主体管内的水经过分支软管导入至空腔内,再经过出水孔导入腾空的结合腔内,使水肥渗透土壤作用至植物根系部位。
7.优选的,所述阻挡件包括与结合腔滑动适配的挡柄,挡柄的顶部连接有
推杆,推杆的顶端活动贯穿插柄的顶部,使用者从插柄顶部控制推杆使挡柄在结合腔内伸缩移动。
8.优选的,所述插柄内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推杆从插柄的顶部螺纹穿入活动腔内,挡
柄的顶部滑动穿入活动腔内,推杆与挡柄转动连接,推杆与插柄螺纹连接,使用者通过旋转推杆即可稳定控制挡柄在结合腔内的位置,实现对推杆的稳定限位。
9.优选的,所述挡柄的顶部固定有弹簧,挡柄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活动腔的内壁,弹簧的设置增加挡柄向上复位效果。
10.优选的,所述挡柄的底部与插柄的底部呈平行的尖锥状,便于滴灌件插入土壤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挡柄滑动贴合至活动腔底部时挡柄的底端与插柄底端齐平,旋转推杆使挡柄移动至最底部位,使滴灌件底部形成完整的面,方便插入土壤内。
12.优选的,所述出水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孔沿着所述结合腔的侧壁垂直排列,通过控制挡柄在结合腔内的伸缩幅度,使挡柄阻挡不同数目的出水孔,用于调节滴灌效率。
13.优选的,所述插柄的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的进水口,所述分支软管的端部与进水口螺纹连接,方便滴灌件与分支软管拆卸、安装,用于后期更换、维护滴灌件。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滴灌水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在结合腔内的挡柄与插柄相对滑动调节,用于插柄插入土壤时,挡柄与插柄底部形成平整插入面,然后上移挡柄将结合腔腾空,为出水孔的排水预留空间,创造地下滴灌空间,不仅节约水肥,而且装置用于后期底面铺设,方便灌溉操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滴灌件分布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滴灌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滴灌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主体管;2、分支软管;3、插柄;4、推杆;5、挡柄;6、进水口;7、空腔;8、结合腔;9、出水孔;10、活动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3所示,一种滴灌水肥装置,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24][0025][0026]
装配说明:在主体管1的表面等距连通若干分支软管2,滴灌件包括插柄3,分支软管2的端口与进水口6螺纹连接,使主体管1、分支软管2、空腔7、出水孔9贯通,阻挡件包括挡柄5,将挡柄5滑动适配在结合腔8内,挡柄5的顶部滑动穿入活动腔10内部,将推杆4从插柄3的顶部螺纹穿入活动腔10内与挡柄5转动连接,在活动腔10内设置弹簧,挡柄5的顶端通过弹簧连接活动腔10的内腔,出水孔9与挡柄5的侧面垂直对位。
[0027]
工作原理:主体管1沿着植物分布铺设,将若干个滴灌件插入至设定滴灌部位的土壤内,初始状态下旋转推杆4推动挡柄5下降至最底部位,挡柄5与插柄3的底部形成完整的尖锥面,插柄3插入土壤内后反向旋转推杆4,使挡柄5逐渐上移缩入活动腔10内,腾空结合腔8,使出水孔9贯通腾空部位,主体管1连接供水部件,主体管1内的水经过分支软管2导入至空腔7内,再经过出水孔9导入腾空的结合腔8内,使水肥渗透土壤作用至植物根系部位。
[0028]
实施例二
[0029]
如图1-3所示,一种滴灌水肥装置,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30][0031][0032]
装配说明:在主体管1的表面等距连通若干分支软管2,滴灌件包括插柄3,分支软管2的端口与进水口6螺纹连接,使主体管1、分支软管2、空腔7、出水孔9贯通,阻挡件包括挡柄5,将挡柄5滑动适配在结合腔8内,挡柄5的顶部滑动穿入活动腔10内部,将推杆4从插柄3的顶部螺纹穿入活动腔10内与挡柄5转动连接,在活动腔10内设置弹簧,挡柄5的顶端通过弹簧连接活动腔10的内腔,若干竖直排列的出水孔9与挡柄5的侧面垂直对位。
[0033]
工作原理:主体管1沿着植物分布铺设,将若干个滴灌件插入至设定滴灌部位的土壤内,初始状态下旋转推杆4推动挡柄5下降至最底部位,挡柄5与插柄3的底部形成完整的尖锥面,插柄3插入土壤内后反向旋转推杆4,使挡柄5逐渐上移缩入活动腔10内,腾空结合腔8,根据滴灌效率的要求调整挡柄5的上移位置,使相应数目的出水孔9贯通腾空部位,主体管1连接供水部件,主体管1内的水经过分支软管2导入至空腔7内,再经过出水孔9导入腾空的结合腔8内,使水肥渗透土壤作用至植物根系部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滴灌水肥装置,包括主体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1)连接若干分支软管(2),分支软管(2)连接有滴灌件,滴灌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7)的插柄(3),插柄(3)的底部垂直开设有结合腔(8),结合腔(8)内滑动有阻挡件,阻挡件顶部垂直贯穿至插柄(3)的顶部,结合腔(8)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7)的出水孔(9),出水孔(9)与阻挡件垂直对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水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包括与结合腔(8)滑动适配的挡柄(5),挡柄(5)的顶部连接有推杆(4),推杆(4)的顶端活动贯穿插柄(3)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灌水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柄(3)内开设有活动腔(10),所述推杆(4)从插柄(3)的顶部螺纹穿入活动腔(10)内,挡柄(5)的顶部滑动穿入活动腔(10)内,推杆(4)与挡柄(5)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灌水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柄(5)的顶部固定有弹簧,挡柄(5)通过弹簧连接所述活动腔(10)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灌水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柄(5)的底部与插柄(3)的底部呈平行的尖锥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滴灌水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柄(5)滑动贴合至活动腔(10)底部时挡柄(5)的底端与插柄(3)底端齐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滴灌水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9)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孔(9)沿着所述结合腔(8)的侧壁垂直排列。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水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柄(3)的表面设置有连通所述空腔(7)的进水口(6),所述分支软管(2)的端部与进水口(6)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滴灌水肥装置,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连接若干分支软管,分支软管连接有滴灌件,滴灌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插柄,插柄的底部垂直开设有结合腔,结合腔内滑动有阻挡件,阻挡件顶部垂直贯穿至插柄的顶部,结合腔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出水孔,出水孔与阻挡件垂直对位,本实用新型通过滑动在结合腔内的挡柄与插柄相对滑动调节,用于插柄插入土壤时,挡柄与插柄底部形成平整插入面,然后上移挡柄将结合腔腾空,为出水孔的排水预留空间,创造地下滴灌空间,不仅节约水肥,而且装置用于后期底面铺设,方便灌溉操作。方便灌溉操作。方便灌溉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
张恒嘉 熊友才 白有帅 周三利 陈谢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甘肃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8.0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