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网络信息技术和物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的信息传递效率提高,处于行业中的任何个体之间互通性增强,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运维管理这一新型管理思想产生并迅速发展,运维管理组织得以形成,运维管理专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也逐渐使建筑运维管理水平严重影响相关机构组织未来发展的命运。同时建筑行业的运维管理方式和运维管理理念相比之前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促使许多运维管理系统应势而生。通过此类运维管理系统将一个建筑单元所需要的人力、设备、材料、资金和空间等各个要素进行统一整合和科学规划,为建筑管理者提供一个全方位可视、便于统筹管理的综合决策平台。将运维管理的适用领域扩宽在建筑物可承载的全行业之中,可大大提高对建筑物的管理效率和质量。
3.为迎合建筑规模扩大的不争事实,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在各级省市地区拔地而起,传统的运维管理模式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局限,建筑运维管理优化升级迫在眉睫。大型建筑若想采用更科学的管理方式来使管理水平优化升级,并且提升运维管理信息化水平,就需要从大型项目的核心建筑的单体运维管理进行升级,而后由点及面逐渐扩大技术更新范围。但是现存的建筑运维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将建筑运维阶段之前寿命周期之内的模型信息,二维图纸信息和图文表文档信息转换成标准的数据格式,再通过数据接口导入运维管理系统,通常这个工作是由运维管理人员以人工输入的方式来完成。此种方式会因为人工参与过多导致数据偏差,需不停校对进而增加工作时长。所以一般要等到运维管理系统已经收集到所有所需的数据,并且能够确保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时,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由此使建筑运维管理系统的时效性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进而导入云端数据库,解决因数据繁多造成系统卡顿的同时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减少人工工作时长,提高了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时效性。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包括bim运维模型、云数据库、运维管理端和用户端,所述bim运维模型、云数据库、运维管理端和用户端依次连接;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将所述bim运维模型导入所述云数据库,所述运维管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端的指令从所述云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后,展示在所述用户端;
6.所述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包括:采集建筑物在决策、涉及、施工和运维阶段的bim模型产生的过程数据形成bim竣工模型,采用revit模型对
所述bim竣工模型进行轻量化,添加基本元素属性信息,并将信息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关联整理和分类入档,删除错误或重复的信息,将所述bim竣工模型进行视点创建形成所述bim运维模型;
7.将所述bim运维模型导入所述云数据库包括:将bim运维模型中的rvt、rfa、rte格式文件整理清晰,利用云数据库提供的文件转换插件从revit模型中导出bzip2格式,将bim运维模型的dwg、skp格式的二维图纸和渲染模型文件进行整理,将bim运维模型的全部模型文件进行转换,完成bim运维模型的导入。
8.进一步地,所述运维管理端包括基本管理模块、空间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能源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和环境管理模块;
9.所述基本管理模块用于进行日常运维管理、日常资料管理、用户信息管理、角及权限管理,待办事项及工作日志的信息查询;
10.所述空间管理模块用于进行空间中的需求分析和功能管理,包括空间资产、空间成本、空间位置;其中,所述空间资产通过空间个数和空间面积计量,所述空间成本为空间占用成本,所述空间位置采用图形化表达,包括地图、平面图、三维图;
11.所述安全管理模块用于运用电子巡更、网络摄像头、非法入侵管理和人员定位子系统进行安全管理;
12.所述能源管理模块用于对建筑能耗进行监控和统计并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其中,所述能耗包括耗电和耗水;
13.所述资产管理模块用于对设施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采购管理、定位管理、运营维护管理、报废及出让管理;
14.所述环境管理模块用于对建筑物内外空气、湿度、有害气体进行监控和管理。
15.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端包括决策者端、管理者端、执行者端和普通用户端,所述决策者端拥有所有权限,所述管理者端拥有设定权限的授予权以及设定工作流程的修改和删除权限,所述执行者端拥有设定信息的录入权,所述普通用户端拥有设定内容的查和浏览权限。
16.进一步地,所述云数据库为bimv云数据库,所述bimv云数据库的信息交互包括感应设备信息交互、移动终端信息交互、二次开发和其他信息传输双向交互;
17.所述感应设备交互,监测节点数据经过传感器和采集器向串口转tcp/ip模块发送数据,通过串口转tcp/ip模块汇集到交换机,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到bim模型,利用internet传输到bimv云数据库中;
18.所述移动终端信息交互,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管理id进行日常事务操作的同时将管理事件的详细记录和处理进展传输给bimv云数据库,bimv云数据库将任一id更新的处理进展同步给拥有登录权限的其他id查阅处理进展,bimv云数据库提供故障点的空间位置查看和警告信息定向推送;
19.所述二次开发在前端sdk提供js开放接口,所述其他信息传输双向交互根据信息格式采用ifc格式文件或文件转化ifc格式插件接口。
20.进一步地,所述基本管理模块包括员工管理单元、文档管理单元、权限设定单元、系统设置单元,所述员工管理单元和文档管理单元用于对员工部门信息进行统计形成各部分人数和占比环形图,所述权限设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端的各个用户进行权限设定。
21.进一步地,所述空间管理模块包括空间信息及规划单元、空间清册单元、空间预定管理单元、共享空间管理单元,所述空间信息及规划单元定义建筑物空间地理位置和各空间的类别,得到各空间的空间属性并进行空间的有效规划;所述空间清册单元运用可视化的运维模型信息显示并且整合成部门空间占用堆积条形图和部门空间占用分析图表,得到空间的占用历史;所述空间预定管理单元用于查看和确定建筑物空间的使用情况;所述共享空间管理单元用于为外勤及暂时性访客提供公共区域管理,规划空间用途和空间内流动人数。
22.进一步地,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安防与安保管理单元、消防管理单元、应急响应单元,所述安防与安保管理单元包括建筑物正常安全防护的视频监控、访客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和安防预警;所述消防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确定是否启动报警,所述应急响应单元用于根据报警情况调取监控视频,生成人员疏散路线和救援指导路线。
23.进一步地,所述能源管理模块包括节能管理单元,可再生能源管理单元,所述节能管理单元用于检测建筑物内的用水用电动态,并采集能源数据进行能耗分析;所述可再生能源管理单元用于光伏发电管理、建筑物设定范围内灌溉和雨水回收管理。
24.进一步地,所述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资产台账单元、资产搬迁管理单元、设备管理单元,所述资产台账单元用于录入资产名称、资产状态、资产使用者、资产购置时间、资产为维护周期,资产参数,并根据用户指令进行资产配置和显示;所述资产搬迁管理单元用于将资产与空间位置关联以对空间资产进行管理,所述设备管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指令统计显示设备类型的使用率、闲置率和故障率,并显示选择设备的详细信息、运行状态和相关文档。
25.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管理模块包括空气单元、湿度单元和有害气体单元,所述空气单元、湿度单元和有害气体单元分别对建筑物内外的空气、湿度、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并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当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含量与设定阈值产生偏差时触发报警。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7.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将所述bim运维模型导入云数据库,运维管理端根据用户端的指令从所述云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后,展示在用户端;云数据库使得建筑可视化和信息集成化,解决因数据繁多造成系统卡顿的同时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数据的导入到处人工参与较少,减少人工工作时长,提高了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时效性。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1.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包括bim运维模型、云数据库、运维管理端和用户端,所述bim运维模型、云数据库、运维管理端和用户端依次连接;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将所述bim运维模型导入
所述云数据库,所述运维管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端的指令从所述云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后,展示在所述用户端;
32.所述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包括:采集建筑物在决策、涉及、施工和运维阶段的bim模型产生的过程数据形成bim竣工模型,采用revit模型对所述bim竣工模型进行轻量化,添加基本元素属性信息,并将信息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关联整理和分类入档,删除错误或重复的信息,将所述bim竣工模型进行视点创建形成所述bim运维模型;
33.决策阶段是建设项目的第一阶段,对建设项目的各方面的基本决策均需敲定。此阶段中对建设项目的部分决策改动性极高,需搜集并整合在运维阶段可能用到的相关信息。运维管理方在此阶段多关注于建筑及其内部各专业的功能性需求,了解建设项目整体预算、运维管理阶段预留预算和整体资金计划,并且需要设计和项目调研人员提供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水文、气象等基础性和前沿性信息资料。设计阶段从上个阶段过渡到此阶段会出现一部分的建设项目信息缺失,在此情况下,设计阶段的信息收集主要集中于根据建筑特性进行的整体建筑框架和各专业的合理统筹设计信息,以及根据建筑实际需求在建筑内置物品的具体型号、形状、尺寸、物品使用注意事项等许多细枝末节的选用信息和设备设施在水暖电的日常消耗信息。施工阶段同样会出现一部分的信息缺损,在此种情况下施工阶段的施工方先将设计方所规划的整体和细节东西予以实现,其中做到对设备和材料质量和安装效果进行监控,确定后期施工方维修范围和责任。然后根据实际的施工技术对于某些设计阶段不够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做好此阶段设计变更的记录。此时还需发挥bim技术带来的优势,利用bim技术进行进度模拟、场地布置、对比算量等来提高施工效率,并及时反馈施工中发生的变更以及完工情况。运维阶段集合了之前几个阶段的建筑模型信息,在出现无法避免的信息缺失和遗漏的情况下,着重搜集建筑内部非承重墙等主体结构的更改和建筑内设备设施因老化或过度使用出现的维修更换信息的整理。通过此类及时更新bim模型的信息可以使建筑在可控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延长使用寿命和保证使用质量。同时在运维管理人员对以上信息的维护日趋增多,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分类,使得运维管理阶段的信息完整且有条理,来确保建筑和人员的安全。
34.将所述bim运维模型导入所述云数据库包括:将bim运维模型中的rvt、rfa、rte格式文件整理清晰,利用云数据库提供的文件转换插件从revit模型中导出bzip2格式,将bim运维模型的dwg、skp格式的二维图纸和渲染模型文件进行整理,将bim运维模型的全部模型文件进行转换,完成bim运维模型的导入。
35.用户端:
36.所述用户端包括决策者端、管理者端、执行者端和普通用户端,所述决策者端拥有所有权限,所述管理者端拥有设定权限的授予权以及设定工作流程的修改和删除权限,所述执行者端拥有设定信息的录入权,所述普通用户端拥有设定内容的查和浏览权限。
37.决策者为建筑资产所有者,拥有最高权限,可以随时随地快速了解建筑的管理状况、安全检测状况、重大事项等,便于从宏观角度进行全局纵览,统筹各项运维工作。运用移动终端的相关界面进行查看、审批、验收和制定长远规划的策略。同时具有权限的绝对授予权,保证管理者的正常工作。
38.管理者为项目运维的主要责任者。通过各种功能模块操作了解建筑状况、设施运
行状况、安全情况,处理各种检测流程、控制及调节建筑环境安全等,同时对系统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并制定运营维护方案。具有部分权限的授予权以及部分工作流程的修改和删除权限,以使工作正常进行。
39.执行者为通过系统和移动终端的指令,快速定位设施问题,到达现场处理问题。日常的工作也可以通过系统变得更简便,效果更便于评估。如负责采购的人将采购的物品的种类、数量等基本信息录入系统,方便对其进行定位、统计和分析;负责巡检的人将巡检的具体情况录入系统,若发现异常也通过系统上报给管理者,便于多方沟通;负责维修的人接收到系统派工单后,通过系统查询其具体位置和状态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维修,操作快捷,实现时间的节省。只有部分信息的录入权,没有信息的修改和删除的权限。
40.普通用户为通过移动终端可以更为清楚的了解执行者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和工作的成果,也可以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帮助,只具有部分内容的查浏览权限。
41.云数据库:
42.所述云数据库为bimv云数据库,所述bimv云数据库的信息交互包括感应设备信息交互、移动终端信息交互、二次开发和其他信息传输双向交互;
43.所述感应设备交互,监测节点数据经过传感器和采集器向串口转tcp/ip模块发送数据,通过串口转tcp/ip模块汇集到交换机,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到bim模型,利用internet传输到bimv云数据库中。根据建筑工程特性需求,选定的设计参数包括:温度、湿度、粉尘浓度、光照强度、烟雾(有害气体)浓度。感应接口设计应包括环境监测传感器和采集器,通过运维管理对象的建筑类别选定传感器的型号;监测节点数据经过传感器和采集器向串口转tcp/ip模块发送数据,再通过串口转tcp/ip模块汇集到交换机,并最终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到bim模型中,在本地服务器中设计的上位机程序,会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和存储并利用internet传输到云端数据库中。
44.所述移动终端信息交互,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管理id进行日常事务操作的同时将管理事件的详细记录和处理进展传输给bimv云数据库,bimv云数据库将任一id更新的处理进展同步给拥有登录权限的其他id查阅处理进展,bimv云数据库提供故障点的空间位置查看和警告信息定向推送;其连接接口建议为传输双向接口,一方面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管理id进行日常事务操作的同时可将管理事件的详细记录和处理进展传输给云数据库,云数据库自动进行每日工作备份和工作记录;另一方面云数据库将某一id更新的处理进展同步给拥有同平台登录权限的其他id以便协同管理员查阅处理进展,同时云数据库可提供故障点的空间位置查看和进行警告信息定向推送。
45.所述二次开发在前端sdk提供js开放接口,所述其他信息传输双向交互根据信息格式采用ifc格式文件或文件转化ifc格式插件接口。
46.bimv云数据库是以bim模型展示、模型转换及数模分离等能力为核心,支持各类基于bim体系任意软件的数据应用服务。bimv可根据不同专业类别进行信息筛选,展示相应部分数据内容。bimv云数据库可对外输出,支持开放平台,允许二次开发,并支持完全私有化部署、公有云服务及单机和集部署。其前端软件开发工具包提供js开放接口,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二次开发,并且支持pc端、移动设备等跨平台应用。改变传统的运维管理模式,使运维系统的协同工作和远程工作更加高效。bimv云数据库实现各应用末端端口与数据库的快速信息交互和信息更新,减少传统数据库更新会使系统暂时卡顿和过程数据流失
的问题,降低出现数据库信息爆炸以至于系统卡死崩溃的概率。
47.运维管理端:
48.所述运维管理端包括基本管理模块、空间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能源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和环境管理模块;
49.所述基本管理模块用于进行日常运维管理(如维修日期、维修次数、维修责任人、维修内容、维修手册)、日常资料管理(如图纸管理、合同文件管理、系统操作指南等)、用户信息管理、角及权限管理,待办事项及工作日志的信息查询;所述基本管理模块包括员工管理单元、文档管理单元、权限设定单元、系统设置单元,所述员工管理单元和文档管理单元用于对员工部门信息进行统计形成各部分人数和占比环形图,用于分析建筑物内员工构成为安全管理和空间管理提供文档。通过职位或部门分类浏览员工列表,显示员工的照片、姓名、部门、职位、入职时间等基本信息,查看各个部门的当前和历史排班情况和排班规则,记录排班信息并提醒当前排班人员到岗,最后形成文档后进行储存;所述权限设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端的各个用户进行权限设定。
50.所述空间管理模块用于进行空间中的需求分析和功能管理,包括空间资产、空间成本、空间位置;其中,所述空间资产通过空间个数和空间面积计量,所述空间成本为空间占用成本,所述空间位置采用图形化表达,包括地图、平面图、三维图;所述空间管理模块包括空间信息及规划单元、空间清册单元、空间预定管理单元、共享空间管理单元,所述空间信息及规划单元定义建筑物空间地理位置和各空间的类别,得到各空间的空间属性并进行空间的有效规划;所述空间清册单元运用可视化的运维模型信息显示并且整合成部门空间占用堆积条形图和部门空间占用分析图表,得到空间的占用历史;所述空间预定管理单元用于查看和确定建筑物空间的使用情况;所述共享空间管理单元用于为外勤及暂时性访客提供公共区域管理,规划空间用途和空间内流动人数。
51.所述安全管理模块用于运用电子巡更、网络摄像头、非法入侵管理和人员定位子系统进行安全管理;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安防与安保管理单元、消防管理单元、应急响应单元,所述安防与安保管理单元包括建筑物正常安全防护的视频监控、访客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和安防预警;所述消防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确定是否启动报警,所述应急响应单元用于根据报警情况调取监控视频,生成人员疏散路线和救援指导路线。当遇公共安全紧急事件发生时,烟感传感器会向运维系统报警,建筑模型会出现高亮显示并调取相应的视频监控,显示事发区域附近应急物资分布情况,自动生成人员疏散路线和救援队伍指导路线,楼内人员可根据疏散路线标注和安全门位置进行疏散。在运维系统的消防培训演习视频中会模拟突发事件发生,根据预案自动模拟救援处置全过程信息和自动记录演练过程,并对演练过程中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52.所述能源管理模块用于对建筑能耗进行监控和统计并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其中,所述能耗包括耗电和耗水;所述能源管理模块包括节能管理单元,可再生能源管理单元,所述节能管理单元用于检测建筑物内的用水用电动态,并采集能源数据进行能耗分析;所述可再生能源管理单元用于光伏发电管理、建筑物设定范围内灌溉和雨水回收管理。节能管理根据能耗数据进行归类,提供多种数据分析工具,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以及相关设备的联动情况,对能源的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可再生能源管理涉及光伏发电管理,当运维管理计划对建筑物进行可再生能源改造时,可以对建筑物内的可再生能源改造潜力进行评
估,评估结束后输出列表供运维管理人员选择,包括待改造的设备、可能的改造技术、改造的投入产出等。
53.所述资产管理模块用于对设施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采购管理、定位管理、运营维护管理、报废及出让管理;所述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资产台账单元、资产搬迁管理单元、设备管理单元,所述资产台账单元用于录入资产名称、资产状态、资产使用者、资产购置时间、资产为维护周期,资产参数,并根据用户指令进行资产配置和显示;所述资产搬迁管理单元用于将资产与空间位置关联以对空间资产进行管理,所述设备管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指令统计显示设备类型的使用率、闲置率和故障率,并显示选择设备的详细信息、运行状态和相关文档。
54.所述环境管理模块用于对建筑物内外空气、湿度、有害气体进行监控和管理;所述环境管理模块包括空气单元、湿度单元和有害气体单元,所述空气单元、湿度单元和有害气体单元分别对建筑物内外的空气、湿度、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并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当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含量与设定阈值产生偏差时触发报警。
5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im运维模型、云数据库、运维管理端和用户端,所述bim运维模型、云数据库、运维管理端和用户端依次连接;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将所述bim运维模型导入所述云数据库,所述运维管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端的指令从所述云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后,展示在所述用户端;所述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包括:采集建筑物在决策、涉及、施工和运维阶段的bim模型产生的过程数据形成bim竣工模型,采用revit模型对所述bim竣工模型进行轻量化,添加基本元素属性信息,并将信息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关联整理和分类入档,删除错误或重复的信息,将所述bim竣工模型进行视点创建形成所述bim运维模型;将所述bim运维模型导入所述云数据库包括:将bim运维模型中的rvt、rfa、rte格式文件整理清晰,利用云数据库提供的文件转换插件从revit模型中导出bzip2格式,将bim运维模型的dwg、skp格式的二维图纸和渲染模型文件进行整理,将bim运维模型的全部模型文件进行转换,完成bim运维模型的导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管理端包括基本管理模块、空间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能源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和环境管理模块;所述基本管理模块用于进行日常运维管理、日常资料管理、用户信息管理、角及权限管理,待办事项及工作日志的信息查询;所述空间管理模块用于进行空间中的需求分析和功能管理,包括空间资产、空间成本、空间位置;其中,所述空间资产通过空间个数和空间面积计量,所述空间成本为空间占用成本,所述空间位置采用图形化表达,包括地图、平面图、三维图;所述安全管理模块用于运用电子巡更、网络摄像头、非法入侵管理和人员定位子系统进行安全管理;所述能源管理模块用于对建筑能耗进行监控和统计并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其中,所述能耗包括耗电和耗水;所述资产管理模块用于对设施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采购管理、定位管理、运营维护管理、报废及出让管理;所述环境管理模块用于对建筑物内外空气、湿度、有害气体进行监控和管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包括决策者端、管理者端、执行者端和普通用户端,所述决策者端拥有所有权限,所述管理者端拥有设定权限的授予权以及设定工作流程的修改和删除权限,所述执行者端拥有设定信息的录入权,所述普通用户端拥有设定内容的查和浏览权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数据库为bimv云数据库,所述bimv云数据库的信息交互包括感应设备信息交互、移动终端信息交互、二次开发和其他信息传输双向交互;所述感应设备交互,监测节点数据经过传感器和采集器向串口转tcp/ip模块发送数据,通过串口转tcp/ip模块汇集到交换机,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到bim模型,利用internet传输到bimv云数据库中;
所述移动终端信息交互,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管理id进行日常事务操作的同时将管理事件的详细记录和处理进展传输给bimv云数据库,bimv云数据库将任一id更新的处理进展同步给拥有登录权限的其他id查阅处理进展,bimv云数据库提供故障点的空间位置查看和警告信息定向推送;所述二次开发在前端sdk提供js开放接口,所述其他信息传输双向交互根据信息格式采用ifc格式文件或文件转化ifc格式插件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管理模块包括员工管理单元、文档管理单元、权限设定单元、系统设置单元,所述员工管理单元和文档管理单元用于对员工部门信息进行统计形成各部分人数和占比环形图,所述权限设定单元用于对所述用户端的各个用户进行权限设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管理模块包括空间信息及规划单元、空间清册单元、空间预定管理单元、共享空间管理单元,所述空间信息及规划单元定义建筑物空间地理位置和各空间的类别,得到各空间的空间属性并进行空间的有效规划;所述空间清册单元运用可视化的运维模型信息显示并且整合成部门空间占用堆积条形图和部门空间占用分析图表,得到空间的占用历史;所述空间预定管理单元用于查看和确定建筑物空间的使用情况;所述共享空间管理单元用于为外勤及暂时性访客提供公共区域管理,规划空间用途和空间内流动人数。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安防与安保管理单元、消防管理单元、应急响应单元,所述安防与安保管理单元包括建筑物正常安全防护的视频监控、访客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和安防预警;所述消防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确定是否启动报警,所述应急响应单元用于根据报警情况调取监控视频,生成人员疏散路线和救援指导路线。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管理模块包括节能管理单元、可再生能源管理单元,所述节能管理单元用于检测建筑物内的用水用电动态,并采集能源数据进行能耗分析;所述可再生能源管理单元用于光伏发电管理、建筑物设定范围内灌溉和雨水回收管理。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资产台账单元、资产搬迁管理单元、设备管理单元,所述资产台账单元用于录入资产名称、资产状态、资产使用者、资产购置时间、资产为维护周期,资产参数,并根据用户指令进行资产配置和显示;所述资产搬迁管理单元用于将资产与空间位置关联以对空间资产进行管理,所述设备管理单元用于根据用户指令统计显示设备类型的使用率、闲置率和故障率,并显示选择设备的详细信息、运行状态和相关文档。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管理模块包括空气单元、湿度单元和有害气体单元,所述空气单元、湿度单元和有害气体单元分别对建筑物内外的空气、湿度、有害气体进行监测并与设定阈值进行比较,当温度、湿度、有害气体含量与设定阈值产生偏差时触发报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包括BIM运维模型、云数据库、运维管理端和用户端,所述BIM运维模型、云数据库、运维管理端和用户端依次连接;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将所述BIM运维模型导入所述云数据库,所述运维管理端根据所述用户端的指令从所述云数据库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处理后,展示在所述用户端。本发明提供了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系统,将BIM模型信息进行整合和轻量化形成BIM运维模型,进而导入云端数据库,解决因数据繁多造成系统卡顿的同时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减少人工工作时长,提高了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时效性。提高了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时效性。提高了建筑工程运维管理的时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贞琴 刘其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张贞琴

技术研发日:

2022.08.17

技术公布日:

2022/12/12

本文发布于:2022-12-13 19:49: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2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单元   模型   空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