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消防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火灾隔离带的开辟过程中,点火器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点火器,都能实现基本的点火功能;例如申请号为201821283472.2的一种消防用点火器,属于消防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油桶,与油桶相连的导油管,以及与导油管相连的点火头,油桶上设有进气阀;油桶的顶部设有油盖,油盖上设有固定件;固定件的上端位于油盖上方,固定件的下端位于油盖下方;导油管可分别与固定件的上端、下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用点火器,导油管经固定件与油桶连接,当该消防用点火器无需使用时,导油管与固定件的下端连接,导油管及点火头均位于油桶内,导油管不再占用外部空间,从而减小了该消防用点火器的整体体积,使其便于携带。申请号为202021359725.7的一种森林消防点火器,包括点火器本体,点火器本体的内侧固定有高压气管,高压气管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导油管,导油管的端部设有喷火口,导油管的端部外壁固定套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内侧下端固定套设有点火头,高压气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一侧设有调节旋钮,高压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的内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设有高压气泵和储油瓶,导油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虹吸管,虹吸管的上端与导油管连接,虹吸管的下端延伸至储油瓶内侧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携带方便,能快速在森林中开辟隔离带,调整高压气管内部的气体压力,从而控制火焰的长度,以满足扑救不同森林火灾灾情的应用需要。
3.虽然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点火器均能实现点火功能,并且均声明了具备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技术效果,但是经过申请人研究后,并结合实际使用后发现,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点火器,由于存在着油桶以及气泵等相应的结构,所以其整体体积并不小,同时其重量也较大,不利于携带,即与其声称的效果严重不符;
4.基于上述现有技术及其存在的技术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分析,提供一种利用压缩储瓶的基础上形成整体呈直杆状结构的点火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中采用将位于储瓶的非连通端的排气阀置于手柄中空结构内的方式,使得点火器整体上呈直杆状,避免了阀体结构外凸导致点火器径向尺寸增大产生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储瓶、输气管和喷射嘴,所述储瓶上设置有单向加气口,所述储瓶的直径大于所述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储瓶的非连通端与手柄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柄为中空结构,所述储瓶的非连通端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的操作杆伸出所述储瓶的外部,且伸出的部分置于所述中空结构内。
7.优选的,所述手柄、所述储瓶、所述输气管和所述喷射嘴同轴线布置。
8.优选的,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手持式储瓶一体成型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射嘴螺纹密封连接。
9.优选的,所述喷射嘴包括喷嘴管体以及置于所述喷嘴管体内部的文丘里结构,所述文丘里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缩径段、输气扩径段和出气缩径段,所述进气缩径段与所述输气管相连通,所述出气缩径段的出气端靠近所述喷嘴管体的点火端。
10.优选的,所述喷嘴管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铜线圈,所述螺旋铜线圈的外壁与所述喷嘴管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螺旋铜线圈套设连接在所述出气缩径段的外壁上,且所述螺旋铜线圈朝所述喷嘴管体的点火端延伸至所述出气缩径段的外部。
11.优选的,所述输气扩径段为可变形的金属波纹管,且所述金属波纹管的两端部通过平滑段分别与所述进气缩径段和所述出气缩径段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限制其径向变形量的环形橡胶套,所述环形橡胶套的外壁与所述喷嘴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橡胶套的内壁与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外壁之间具有变形间隙。
13.优选的,所述手柄上沿轴向设置有防滑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将位于储瓶的非连通端的排气阀置于手柄中空结构内的方式,使得点火器整体上呈直杆状,避免了阀体结构外凸导致点火器径向尺寸增大产生不便于携带的问题;同时,采用在小直径的输气管设置调节阀的方式,一方面输气管的直径小能够保证气体喷射速度,另一方面输气管的直径小能够使得调节阀的最高点向外突出的尺寸降低,进一步避免了点火器径向尺寸大问题。
16.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螺旋铜线圈朝喷嘴管体的点火端延伸至出气缩径段外部的方式,使得靠近出气缩径段的火焰热量迅速的被铜线圈吸收,进而保证在铜线圈的延伸范围内无明火,降低了出气缩径段处的热量值,延长了文丘里结构的使用寿命。
17.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将输气扩径段设置为可径向变形的金属波纹管的方式,使得在进气量增大时,金属波纹管能够产生径向形变,适当的降低内部的过大压力,保证出气量的稳定;在进气量降低时,金属波纹管能够恢复径向形变,保证内部的压力,同时也保证出气量的稳定。
18.4、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金属波纹管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限制其径向变形量的环形橡胶套的方式,一方面使得变形量不至于超出金属波纹管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变形量过大容易导致喷射范围过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实用新型中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去除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2的剖视图。
23.其中:储瓶1、输气管2、喷射嘴3、单向加气口4、调节阀5、手柄6、排气阀7、喷嘴管体8、进气缩径段9、输气扩径段10、出气缩径段11、螺旋铜线圈12、环形橡胶套13、变形间隙14、防滑条15。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6.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包括依次连通的储瓶1、输气管2和喷射嘴3,储瓶1用来储存高压油或气,所以需要保证储瓶1具备一定的耐压性,储瓶1上设置有单向加气口4,仅用来向内充入可燃油气,储瓶1的直径大于输气管2,输气管2上设置有调节阀5,以控制气体喷出量的大小并操作灵活,同时采用在小直径的输气管2设置调节阀5的方式,一方面输气管2的直径小能够保证气体喷射速度,另一方面输气管2的直径小能够使得调节阀5的最高点向外突出的尺寸降低,也避免了点火器径向尺寸大问题;储瓶1的非连通端与手柄6螺纹可拆卸连接,当然也不排除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方案,手柄6为中空结构,储瓶1的非连通端设置有排气阀7,排气阀7也是现有技术中的单向出气阀,排气阀7的操作杆伸出储瓶1的外部,此处操作杆由于比标准阀杆要长,所以需要定制延长一下,当按压或者转动操作杆时,操作杆将排气阀7打开,释放储瓶1内的油气,且伸出的部分置于中空结构内;即采用将位于储瓶1的非连通端的排气阀7置于手柄6中空结构内的方式,使得点火器整体上呈直杆状,避免了阀体结构外凸导致点火器径向尺寸增大产生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28.另外还需要保证的工作条件如下:在整机密封性能方面,工作状态时,除喷射口外,其它连接处均不应有漏气现象。在火焰稳定性方面,工作过程中,火焰应持续稳定,不应出现断火现象;火焰长度不小于150mm(点火器调节阀5调至最大状态时),一次加气连续工作时间不少于10min。喷射嘴3的长度为90mm~100mm,喷射嘴3应由耐高温、耐燃烧的材料组成,喷射嘴3不应因点火器在正常工作使用情况下而变形。点火器中个金属零件表面应作防锈处理,但不应有损产品外观和影响安全使用性外观质量能的缺陷,点火器与人直接接触
的零部件外形应圆滑,不应有粗糙的磨削面。点火器的点火方式应用现有技术中的点火方式即可,本实用新型中对点火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即使不设置自动点火,也可以通过人工引燃的方式进行。
29.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手柄6、储瓶1、输气管2和喷射嘴3同轴线布置,以便于实现同轴状态下的直杆状结构。
30.为了保证密封性能,本实用新型中输气管2的一端与手持式储瓶1一体成型连接;由于喷射嘴3的内部结构特殊,所以不能和输气管2一体成型,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输气管2的另一端与喷射嘴3螺纹密封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连接结构,只要能稳定连接即可。
31.为了保证喷射效果,采用文丘里结构,具体如下:本实用新型中喷射嘴3包括喷嘴管体8以及置于喷嘴管体8内部的文丘里结构,文丘里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缩径段9、输气扩径段10和出气缩径段11,进气缩径段9与输气管2相连通,此处需要注意的是:进气缩径段9与输气管2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在进气缩径段9与输气管2之间设置有油气中转腔,两者通过分别与油气中装腔相连,实现连通;出气缩径段11的出气端靠近喷嘴管体8的点火端,但是需要注意:出气缩径段11的最外端与喷嘴管体8的端面之间要具备一定的间隔,即出气缩径段11的最外端不能伸出喷嘴管体8;油气经过输气管2后依次流经进气缩径段9、输气扩径段10和出气缩径段11,并完成喷射。
32.作为上述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用新型中喷嘴管体8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铜线圈12,螺旋铜线圈12的外壁与喷嘴管体8的内壁相接触,此处主要是利用铜材质的高效导热特性,将热量传递给喷嘴管体8,螺旋铜线圈12套设连接在出气缩径段11的外壁上,且螺旋铜线圈12朝喷嘴管体8的点火端延伸至出气缩径段11的外部,使得靠近出气缩径段11的火焰热量迅速的被铜线圈吸收,进而保证在铜线圈的延伸范围内无明火,降低了出气缩径段11处的热量值,延长了文丘里结构的使用寿命。
33.为了适应调节阀5对油气流量的调控,本实用新型中输气扩径段10为可变形的金属波纹管,且金属波纹管的两端部通过平滑段分别与进气缩径段9和出气缩径段11相连接,使得在进气量增大时,金属波纹管能够产生径向形变,适当的降低内部的过大压力,保证出气量的稳定;在进气量降低时,金属波纹管能够恢复径向形变,保证内部的压力,同时也保证出气量的稳定。
34.由于铜的导热性能非常好,使得出气缩径段11之前的结构受热量较小,本实用新型中金属波纹管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限制其径向变形量的环形橡胶套13,基于受热量小的基础上保证环形橡胶套13不会高温变形,环形橡胶套13的外壁与喷嘴管体8的内壁固定连接,还可以在环形橡胶套13的外壁与喷嘴管体8的内壁之间设置隔热材料,进一步保证环形橡胶套13的使用寿命,环形橡胶套13的内壁与金属波纹管的外壁之间具有变形间隙14;一方面使得变形量不至于超出金属波纹管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变形量过大容易导致喷射范围过小的问题。
35.为了便于手持,本实用新型中手柄6上沿轴向设置有防滑条15。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储瓶、输气管和喷射嘴,所述储瓶上设置有单向加气口,所述储瓶的直径大于所述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储瓶的非连通端与手柄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柄为中空结构,所述储瓶的非连通端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的操作杆伸出所述储瓶的外部,且伸出的部分置于所述中空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所述储瓶、所述输气管和所述喷射嘴同轴线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储瓶一体成型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喷射嘴螺纹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嘴包括喷嘴管体以及置于所述喷嘴管体内部的文丘里结构,所述文丘里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缩径段、输气扩径段和出气缩径段,所述进气缩径段与所述输气管相连通,所述出气缩径段的出气端靠近所述喷嘴管体的点火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管体的内部设置有螺旋铜线圈,所述螺旋铜线圈的外壁与所述喷嘴管体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螺旋铜线圈套设连接在所述出气缩径段的外壁上,且所述螺旋铜线圈朝所述喷嘴管体的点火端延伸至所述出气缩径段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扩径段为可变形的金属波纹管,且所述金属波纹管的两端部通过平滑段分别与所述进气缩径段和所述出气缩径段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外侧套设有用于限制其径向变形量的环形橡胶套,所述环形橡胶套的外壁与所述喷嘴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橡胶套的内壁与所述金属波纹管的外壁之间具有变形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沿轴向设置有防滑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消防用自救点火器,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通的储瓶、输气管和喷射嘴,所述储瓶上设置有单向加气口,所述储瓶的直径大于所述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储瓶的非连通端与手柄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柄为中空结构,所述储瓶的非连通端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的操作杆伸出所述储瓶的外部,且伸出的部分置于所述中空结构内;本实用新型中使得点火器整体上呈直杆状,避免了阀体结构外凸导致点火器径向尺寸增大产生不便于携带的问题;同时,输气管的直径小能够保证气体喷射速度,还能够使得调节阀的最高点向外突出的尺寸降低,进一步避免了点火器径向尺寸大问题。避免了点火器径向尺寸大问题。避免了点火器径向尺寸大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于文男 崔健 王志强 刘长生 侯艳琳 翟甡 史胜男 王辉 刘晓天 梁嘉琪 刘一博 宋佳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哈尔滨鑫志图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09

技术公布日:

2022/9/5

本文发布于:2022-12-13 14:18: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24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输气管   点火器   喷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