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
网格布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
多功能网格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网格布为网状结构的布料,具有化学稳定性好、高强度、重量轻、尺寸稳定性好、定位性佳、抗冲击性较好等特性,可广泛用于制备防弹织物、高比强度绳索、宇航服、消防服等产品,还可作为增强材料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于先进武器装备以及新型卫星、飞船、飞机等国防高技术产品。在环保产业,由耐高温的聚酰亚胺纤维制备的网格布可以用作焚烧炉的除尘滤材。然而,目前,网格布的抗菌性未得到广泛的研究,在反复使用后会产生霉点,影响观感和使用。
3.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多功能网格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网格布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功能网格布具有阻燃效果优异、抗拉强度大、耐高温性好和抗菌性好,反复使用也不会产生霉点的优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s1:将甲基纤维素醚、萜烯树脂、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石墨烯粉和氯丁橡胶混合搅拌并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一胶液;
7.s2:将玻璃纤维
纱线和竹纤维纱线分别完全浸入到
所述第一胶液中,晾胶并干燥处理;
8.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玻璃纤维纱线和竹纤维纱线相互交织制成纤维网格布;
9.s4:将茶多酚、多聚磷酸铵、碱木质素、聚乙烯和氨酯混合搅拌并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二胶液;
10.s5:将所述第二胶液涂覆在步骤s3的纤维网格布表面,干燥处理,得到所述多功能网格布。
11.根据本发明,优选地,以所述第一胶液的总重量计,甲基纤维素醚的用量为10-15%、萜烯树脂的用量为15-20%、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用量为20-35%、石墨烯粉的用量为15-35%和氯丁橡的用量为3-5%。
12.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步骤s1的加热处理的温度为50-70℃。
13.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纤维网格布的纬纱由竹纤维纱线组成,经纱由玻璃纤维纱线组成。
14.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竹纤维为经过40-50g/l的竹醋水溶液处理的竹纤维。
15.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步骤s2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1-1.5h。
16.根据本发明,优选地,以所述第二胶液的总重量计,茶多酚的用量为30-50%、多聚
磷酸铵10-15%、碱木质素5-20%、聚乙烯5-10%和氨酯25-30%。
17.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步骤s4的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70℃。
18.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步骤s5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40-150℃,时间为30-45min。
19.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功能网格布。
2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21.1)本发明中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功能网格布具有阻燃效果优异、抗拉强度大、耐高温性好和抗菌性好,反复使用也不会产生霉点的优点。
22.2)本发明将纤维纱线预先浸泡在第一胶液中,使得纤维不容易起毛,进而减少了产生霉点的位点。所述纤维网格布的纬纱由竹纤维纱线组成,经纱由玻璃纤维纱线组成,保证了网格布的抗拉强度。
23.3)本发明将茶多酚、多聚磷酸铵、碱木质素复配,大大提高了网格布的阻燃效果,并通过与聚乙烯和氨酯混合,使得第二胶液在网格布表面分散的更加均匀。
2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6.实施例1
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8.s1:将甲基纤维素醚、萜烯树脂、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石墨烯粉和氯丁橡胶混合搅拌并进行加热处理,温度为70℃,得到第一胶液;
29.以所述第一胶液的总重量计,甲基纤维素醚的用量为15%、萜烯树脂的用量为18%、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用量为33%、石墨烯粉的用量为30%和氯丁橡的用量为4%;
30.s2:将玻璃纤维纱线和竹纤维纱线分别完全浸入到所述第一胶液中,晾胶并干燥处理;
31.所述竹纤维为经过45g/l的竹醋水溶液处理的竹纤维。
32.干燥处理的温度为55℃,时间为1h。
33.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玻璃纤维纱线和竹纤维纱线相互交织制成纤维网格布;所述纤维网格布的纬纱由竹纤维纱线组成,经纱由玻璃纤维纱线组成。
34.s4:将茶多酚、多聚磷酸铵、碱木质素、聚乙烯和氨酯混合搅拌并进行加热处理,温度为65℃,得到第二胶液;
35.以所述第二胶液的总重量计,茶多酚的用量为40%、多聚磷酸铵12%、碱木质素15%、聚乙烯8%和氨酯25%。
36.s5:将所述第二胶液涂覆在步骤s3的纤维网格布表面,干燥处理(温度为140℃,时间为40min),得到所述多功能网格布。
37.对比例1
3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格布的制备方法,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39.s1:将由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相互交织制成的纤维网格布进行干燥处理;其中,经纱由玄武岩纤维纱线组成,纬纱由玻璃纤维纱线组成。
40.测试例
41.本测试例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网格布的感官品质、抑菌性和抗拉强度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包括:指数loi。采用gb/t 3923.1-2013测试断裂强度。根据产品表面是否气球,按照感官分数1-5分进行评价。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42.表1
[0043] 实施例1对比例1抑菌性3.62.4断裂强度/n14301423感官分数54.8
[0044]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甲基纤维素醚、萜烯树脂、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石墨烯粉和氯丁橡胶混合搅拌并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一胶液;s2:将玻璃纤维纱线和竹纤维纱线分别完全浸入到所述第一胶液中,晾胶并干燥处理;s3:将经过步骤s2处理的玻璃纤维纱线和竹纤维纱线相互交织制成纤维网格布;s4:将茶多酚、多聚磷酸铵、碱木质素、聚乙烯和氨酯混合搅拌并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二胶液;s5:将所述第二胶液涂覆在步骤s3的纤维网格布表面,干燥处理,得到所述多功能网格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其中,以所述第一胶液的总重量计,甲基纤维素醚的用量为10-15%、萜烯树脂的用量为15-20%、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的用量为20-35%、石墨烯粉的用量为15-35%和氯丁橡的用量为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1的加热处理的温度为50-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纤维网格布的纬纱由竹纤维纱线组成,经纱由玻璃纤维纱线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竹纤维为经过40-50g/l的竹醋水溶液处理的竹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2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50-60℃,时间为1-1.5h。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其中,以所述第二胶液的总重量计,茶多酚的用量为30-50%、多聚磷酸铵10-15%、碱木质素5-20%、聚乙烯5-10%和氨酯25-3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4的加热处理的温度为60-7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其中,步骤s5的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40-150℃,时间为30-45min。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网格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功能网格布。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网格布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网格布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甲基纤维素醚、萜烯树脂、对苯二甲酸二烯丙酯、石墨烯粉和氯丁橡胶混合搅拌并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一胶液;将玻璃纤维纱线和竹纤维纱线分别完全浸入到所述第一胶液中,晾胶、干燥处理并相互交织制成的纤维网格布;将茶多酚、多聚磷酸铵、碱木质素、聚乙烯和氨酯混合搅拌并进行加热处理,得到第二胶液;将第二胶液涂覆纤维网格布表面,干燥处理,得到所述多功能网格布。本发明中的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功能网格布具有阻燃效果优异、抗拉强度大、耐高温性好和抗菌性好,反复使用也不会产生霉点的优点。点。
技术研发人员:
吴可德 李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马鞍山市润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4
技术公布日: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