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背光
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2.背光模组依
光源的配置位置可分为直下式及侧光式两种结构。其中,侧光式结构因其发光源配置于侧边的入光设计可符合消费市场中对于轻量、薄型的需求导向,因此广泛地被应用成为中小尺寸背光模组的架构。以往的侧光式光源结构是在导光板的平行单侧或双侧边设置一个发光源,例如,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发光二极管(led)。该导光板的作用在于导引光线使其从导光板内部传递至所需的出光面上,并使该冷阴极荧光灯或该发光二极管发出的一维的线形光源或点光源转变为二维的面光源。
3.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由高穿透率的树脂材料制成,而光线从导光板的侧面进入后会在其内部沿着导光板向对侧直射,造成光源的浪费,光源向上的反射率不足,造成整个模组的调节最高亮度有事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并且在光源安装时,大都是直接胶结在外壳上,在对光源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时则需要专业级的定位设备进行调校,若光源发生偏移则需要重新定位,因为没有定位参考点,最后对光源进行定位是则会造成光源定位不准确,进而造成屏幕的光源亮度不足,大大降低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中光源的利用率低及光源定位安装时没有参考点的不足,提供一种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包括固定在外壳内的底壳,
所述底壳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弧状座,所述底壳的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的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固定槽内的固定柱,两所述底壳之间设置有导光板。
6.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扩散膜、增亮膜,所述导光板的底部设置有反射膜。
7.进一步地,所述反射膜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反光凸点,所述反光凸点的顶部为圆顶。
8.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在近底壳的两侧均沿导光板长度方向设置有
透镜,所述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光源设置在透镜的焦点处。
9.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的凸部靠近光源,所述透镜的平面部近导光板,所述透镜的平面部由多个平凸面组成,所述光源的光线经过平凸面后向下偏转,所述光源的向下偏转的路径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的夹角为3度至4度。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粘贴有反光膜。
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槽沿底壳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槽为进口大底面小的渐缩圆台状,所述固定柱为圆台状。
12.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底壳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为长槽,安装槽的内壁粘贴有反光膜,使得光源的反光性能更加集中,增加模组的亮度。固定槽沿底壳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槽内安装有光源,光源的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固定槽内的固定柱,固定槽为进口大底面小的渐缩圆台状,固定柱为圆台状,在安装槽内的固定槽位置和距离是固定的,安装时只需要将固定柱胶结在固定槽内即可,并且固定槽与固定柱为圆台状,安装时极易控制,固定槽具有定位作用,提供参考定位点,提高安装时的准确度,加快生产效率,保证光源安装定位的一致性。
14.导光板在近底壳的两侧均沿导光板长度方向安装有透镜,其中透镜为平凸透镜,光源设置在透镜的焦点处,透镜的凸部靠近光源,透镜的平面部近导光板,使用透镜可以将光源产生的光线集中经过透镜从导光板的侧面进入,减少光线损失,提高光线利用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及光源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 处结构放大图;
19.其中:1、底壳;101、安装槽;102、固定槽;103、固定柱;104、光源;2、反射膜;201、反光凸点;3、透镜;301、平凸面;4、导光板;401、扩散膜;402、增亮膜;5、反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如图1-4所示:一种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包括固定在外壳内的底壳1,底壳1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弧状座,将底壳1设置为弧状使得安装时能够与外壳的贴合度更高,提高使用稳定。在底壳1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安装槽101,安装槽101为长槽,在安装槽101的内壁粘贴有反光膜5,使得光源104的反光性能更加集中,增加模组的亮度。在安装槽101的底部开设有固定槽102,固定槽102沿底壳1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固定槽102内安装有光源104,光源104为led光源104,使用寿命长,保证使用效果。在光源104的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固定槽102内的固定柱103,固定槽102为进口大底面小的渐缩圆台状,固定柱103为圆台状,在安装槽101内的固定槽102位置和距离是固定的,安装时只需要将固定柱103胶
结在固定槽102内即可,并且固定槽102与固定柱103为圆台状,安装时极易控制,固定槽102具有定位作用,提供参考定位点,提高安装时的准确度,加快生产效率,保证光源104安装定位的一致性。
24.两底壳1之间安装有导光板4,在导光板4的上表面安装有扩散膜401、增亮膜402,导光板4的底部设置有反射膜2,反射膜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反光凸点201,反光凸点201的顶部为圆顶,增加反射点提高整体模组亮度。
25.导光板4在近底壳1的两侧均沿导光板4长度方向安装有透镜3,其中透镜3为平凸透镜,光源104设置在透镜3的焦点处,透镜3的凸部靠近光源104,透镜3的平面部近导光板4,使用透镜3可以将光源104产生的光线集中经过透镜3从导光板4的侧面进入,减少光线损失,提高光线利用率。在透镜3的平面部由多个平凸面301组成,光源104的光线经过平凸面301后向下偏转,光源104的向下偏转的路径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的夹角为3度至4度,光源104的光线经过透镜3的平面部时光线经过平凸面301的折射可以减少光线在导光板4上表面的反射次数,有助于分散的光线向反射膜2上聚集,进而提高导光板4中光线的均匀程度,提高整体光线的利用率,增强使用亮度。通过设定各平凸面301的曲度,可使位于导光板4两侧的光源104射出的光线在导光板4的区域上相互叠加,从而使导光板4上光分布均匀,提高背光模组的整体亮度。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包括固定在外壳内的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弧状座,所述底壳的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的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固定槽内的固定柱,两所述底壳之间设置有导光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扩散膜、增亮膜,所述导光板的底部设置有反射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反光凸点,所述反光凸点的顶部为圆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在近底壳的两侧均沿导光板长度方向设置有透镜,所述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光源设置在透镜的焦点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凸部靠近光源,所述透镜的平面部近导光板,所述透镜的平面部由多个平凸面组成,所述光源的光线经过平凸面后向下偏转,所述光源的向下偏转的路径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的夹角为3度至4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粘贴有反光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沿底壳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槽为进口大底面小的渐缩圆台状,所述固定柱为圆台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光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亮度的侧光式手机背光模组,包括固定在外壳内的底壳,所述底壳为两个相对设置的开口弧状座,所述底壳的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置有光源,所述光源的底部设置有卡接在固定槽内的固定柱,两所述底壳之间设置有导光板,固定槽具有定位作用,提供参考定位点,提高安装时的准确度,加快生产效率,保证光源安装定位的一致性。保证光源安装定位的一致性。保证光源安装定位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
岳俊跃 张诺寒 陈本亮 陈明波 杨黎明 陈煌 吴宪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信阳中部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7
技术公布日: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