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科研仪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
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及其显微镜主体。
背景技术:
2.显微镜经过长久的发展与改进,从最初的单筒单目生物显微镜,到现在可以实现生物、实体、荧光、金相等多种观察功能、多筒多目、自带显示屏、自带光源、甚至自带操作系统的数码显微镜,其功能不断加强,结构也愈加复杂,体积与重量也比较大。
3.由于使用显示屏,可以解放双眼,比目镜观察更简单更轻松,且方便分享、保存观察的图像,因此,显示屏目前几乎成为新一代显微镜的标配组成部分。
4.目前常见的结构,是显示屏与数码成像模组为一体,数码成像模组及显示屏联接在三目头上,三目头再联接在仪器主体上。在搬动仪器时,要么是取下屏幕和三目头,搬运、安放好仪器主体再装回去,步骤较繁琐;要么是整机一起搬,手抓仪器主体施力,则屏幕等组件离施力点比较远,易产生摇晃与松动,造成接触不良,影响联接件的精度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5.第一方面,为了减少对联接件的精度与使用寿命的影响,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显微镜主体内的座体,
所述座体上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座体的端部设置有位于显微镜主体外的框体,所述框体内设置有屏幕,所述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杆体固定至座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框体固定至杆体上的第二连接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不仅可通过目镜查看,也可以通过显示屏进行观察物像,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及实现图像共享;采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设置便于将显示屏固定在显微镜主体上,使显微镜移动时,显示屏也能够较为稳定,减少对联接件的精度与使用寿命的影响。
9.可选的,所述杆体穿设且滑动连接在座体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筒体和连接螺母,所述筒体套设且滑动连接在杆体上,所述连接螺母套设且螺纹连接在杆体上,所述筒体和连接螺母用于与座体相背离的
两个面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筒体套设在杆体上,并带动杆体穿过座体,将连接螺母拧在杆体上,从而将杆体的一端固定在座体上,采用筒体和连接螺母的设置便于实现对座体和杆体之间的安装固定,符合实际安装应用。
11.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板体和挡边,所述杆体穿设且滑动连接在板体上,所述筒体远离座体的边缘与板体抵接,所述杆体远离座体的端部且位于杆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挡边,两侧所述挡边用于与板体背离筒体的面抵接,所述框体上且位于相对于板体两
侧边缘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壳,所述板体的两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将板体固定至固定壳内的第三连接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边带动杆体穿过板体,此时将筒体套设在杆体上,当将连接螺母拧在杆体上时,挡边和筒体可实现对板体的固定,从而实现了板体与杆体之间的安装固定,而第三连接件可将板体固定至固定壳内,从而使得框体带动屏幕固定至杆体上,采用板体和挡边的设置便于安装人员对框体进行安装,板体可对两侧固定壳起到支撑的效果,提高了对框体安装的强度。
13.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连接杆、连接环、固定螺母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板体上,所述连接环套设且滑动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固定螺母套设且螺纹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在连接环上,所述固定壳内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板固定在固定壳内的第四连接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板体固定在固定壳上时,将连接环套设在连接杆上,将固定螺母拧在连接杆上,使得固定螺母将连接环固定至连接杆上,通过第四连接件将连接板固定至壳体内,从而使得连接板将固定壳和板体安装至一起,实现了对框体的安装固定,采用固定螺母的设置便于安装人员对固定壳和板体之间进行安装固定。
15.可选的,所述框体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框,所述固定壳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壳,两个所述连接壳与两个所述连接框呈一一对应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连接框带动两个连接壳分离,从而便于带动固定壳内的第四连接件实现对连接板的安装固定,并且便于将连接杆带动连接板容纳至固定壳内,从而提高了整体安装后的美观度。
17.第二方面,为了便于带动显微镜移动,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微镜主体。
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微镜主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9.一种显微镜主体,包括所述的显示屏安装结构,显微镜主体包括安装壳和设置在安装壳上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盖,两个所述连接盖上且位于杆体所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供杆体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壳上且位于盖体内固定设置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供杆体穿过的通孔,所述安装板上且位于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座体固定至安装板上的第五连接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五连接件将座体固定至安装板上,从而使得杆体被固定至安装板上,使得显示屏被固定在盖体上,在安装板的两侧均设置第五连接件,提高了座体固定至安装板上的固定效果。在搬运时,无需将显示屏取下,方便搬运,并且只需要抓取靠近屏幕的位置的握把即可带动整个数码显微镜进行移动,防止因距离屏幕施力点较远的位置搬运导致摇晃和松动出现的接触不良的情况。显示屏位于提手上,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层叠方式,使得整体高度降低,重心也更低,仪器更为稳定,同时由于屏幕位置降低,也可获得更舒适的观察角度。
21.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盖的安装孔内设置有用于将杆体和板体罩设的罩体,所述罩体包括第一连接罩和第二连接罩,所述第一连接罩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孔内且用于将杆体罩设,所述第二连接罩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连接罩上且用于将板体罩设。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罩安装至通孔内并将杆体罩设,提高了杆体在安装后的美观度,防止杆体暴露在外,导致灰尘进入至显微镜主体内;第二连接罩可将板
体遮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屏在安装后的美观度,并且可防止灰尘进入至连接壳内。
23.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罩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安装罩,所述盖体的内壁上沿安装孔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与两个连接盖呈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与盖体的内壁之间均留有固定空间,两个所述安装罩的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用于在两个连接盖拼接至一起时插接至固定空间内。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两个连接盖拼接至一起后,连接盖可带动固定空间朝向固定条移动,从而使得固定条移入至固定空间内,从而使得两个安装罩将杆体罩设起来,采用固定条和环形板的设置,固定方式方便简单,提高了安装人员对第一罩体的固定效果。
25.可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盖的安装孔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在不需要使用显示屏时将安装孔封闭的封闭板。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显示屏时,将杆体带动框体取下,从而便于对整个显微镜主体运输,而采用封闭板的设置可在不需要使用显示屏时将安装孔封闭,从而防止部分粉尘进入至显微镜主体内。
27.可选的,所述封闭板上设置有拆卸板,所述拆卸板用于在两个连接盖拼接至一起时插接至固定空间内。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两个连接盖拼接至一起后,可带动固定空间朝向拆卸板移动,从而使得拆卸板的边缘移入至固定空间内,此时拆卸板可带动封闭板位于安装孔内,实现了对安装孔的封闭,采用拆卸板和固定空间的设置便于实现对安装孔的固定,提高了对安装孔的封闭效果。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操作人员不仅可通过目镜查看,也可以通过显示屏进行观察物像,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物像进行更加清晰的观察;采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设置便于将显示屏固定在显微镜主体上,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实时对显示屏上的物像查看;在搬运时,无需将显示屏取下,方便搬运,并且只需要抓取靠近屏幕的位置的握把即可带动整个数码显微镜进行移动,防止因距离屏幕施力点较远的位置搬运导致摇晃和松动出现的接触不良的情况;
31.将第一连接罩安装至通孔内并将杆体罩设,提高了杆体在安装后的美观度,防止杆体暴露在外,导致灰尘进入至显微镜主体内;第二连接罩可将板体遮挡,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屏在安装后的美观度,并且可防止灰尘进入至连接壳内。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承载杆、杆体、板体和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隐藏一侧连接盖和安装罩的结构示意图;
36.图5是图4中的a部放大图;
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两个安装罩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8.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封闭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8是图7中的b部放大图。
40.附图标记说明:1、座体;11、杆体;111、框体;112、屏幕;113、连接框;114、固定座;12、筒体;121、连接螺母;13、板体;131、挡边;132、连接杆;133、连接环;134、固定螺母;135、连接板;14、固定壳;141、连接壳;142、安装座;143、限位板;144、定位柱;145、定位孔;2、安装壳;21、盖体;211、连接盖;212、固定板;22、安装孔;221、第一连接罩;222、第二连接罩;223、安装罩;224、固定条;225、弹性板;226、翻边;227、卡接块;228、拼接槽;229、拼接条;23、承载杆;231、安装板;232、通孔;233、导向柱;234、导向孔;24、封闭板;241、拆卸板。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结合图1和图2,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在显微镜主体内的座体1,座体1上设置有杆体11, 杆体11远离座体1的端部设置有位于显微镜主体外的框体111,框体111内设置有屏幕112;框体111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框113,其中一个连接框113内沿连接框113的周向位置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座114,另一个连接框113上穿设有多个用于插接且螺纹连接在固定座114内的固定螺栓,两个连接框113通过固定座114和固定螺栓相互固定在一起。
43.如图2所示,为了将杆体1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在座体1上,在杆体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杆体11固定至座体1上的第一连接件,杆体11穿设且滑动连接在座体1上,第一连接件包括筒体12和连接螺母121,筒体12套设且滑动连接在杆体11上,连接螺母121套设且螺纹连接在杆体11上,筒体12和连接螺母121用于与座体1相背离的两个面抵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接螺母121对杆体11的固定效果,在杆体11上且位于连接螺母121和座体1之间套设且滑动连接有多个锥形垫片。
44.如图2所示,为了将杆体1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框体111上,在杆体1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框体111固定至杆体11上的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包括板体13和挡边131,杆体11穿设且滑动连接在板体13上,筒体12远离座体1的边缘与板体13抵接,杆体11远离座体1的端部且位于杆体11的两侧均设置有挡边131,两侧挡边131用于与板体13背离筒体12的面抵接。
45.当需要对杆体11固定时,将杆体11穿过板体13,使得挡边131抵接在板体13上,此时将筒体12套设在杆体11上,带动杆体11穿过座体1,通过连接螺母121和多个锥形垫片将座体1固定在杆体11上,从而使得杆体11固定至座体1和板体13上。
46.结合图1和图2,框体111上且位于相对于板体13两侧边缘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壳14;固定壳14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壳141,两个连接壳141与两个连接框113呈一一对应设置;当两个连接框113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座114固定在一起后,两个连接框113可带动两个连接壳141相互固定在一起。
47.如图2所示,为了将板体13固定至固定壳14内,在板体13的两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将板体13固定至固定壳14内的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包括连接杆132、连接环133、固定螺母134和连接板135,连接杆132固定设置在板体13上,连接环133套设且滑动连接在连接杆132上,固定螺母134套设且螺纹连接在连接杆132上,连接板135固定设置在连接环133上;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杆132上且位于连接环133和固定螺母134之间套设且滑动连接有多个锥
形垫片。
48.结合图2和图3,为了将连接板135固定至固定壳14内,在固定壳14内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板135固定在固定壳14内的第四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连接件包括安装座142和安装螺栓,安装座142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框113的内壁上,安装螺栓穿过连接板135且用于插接且螺纹连接在安装座142内,为了对连接板135的位置进行限位,在其中一个固定壳14内沿连接板135的周向位置设置有三个限位板143,其中两个限位板143呈“l”形设置,“l”形的两个限位板143位于相对于连接板135的两角所在的位置设置,“l”形的限位板143用于供连接板135的角移入,剩余一个限位板143与连接板135远离屏幕112的边缘抵接;为了进一步对连接板135的位置定位,在其中一个连接框113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柱144,连接板135上开设有用于供定位柱144穿过的定位孔145。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将框体111固定在杆体11上时,将杆体11穿过板体13,使得挡边131抵接至板体13上,此时将筒体12套设在杆体11上,带动杆体11穿过座体1,通过连接螺母121将杆体11固定至座体1上,将连接环133带动连接板135套设在连接杆132上,通过固定螺母134将连接环133固定在连接杆132上,带动连接板135移入至多个限位板143之间,此时定位柱144可插接至定位孔145内,通过安装螺栓将连接板135固定在安装座142上,将两个连接框113通过固定螺栓和固定座114相互固定至一起,使得框体111被固定至杆体11上。
50.如图1所示,一种显微镜主体,包括的显示屏安装结构,显微镜主体包括安装壳2和设置在安装壳2上的盖体21,盖体21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盖211,两个连接盖211之间通过锁定螺栓固定。
51.结合图1和图2,两个连接盖211上且位于杆体11所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供杆体11穿过的安装孔22,安装壳2上且位于盖体21内固定设置有承载杆23,承载杆23上设置有安装板231,安装板231上开设有用于供杆体11穿过的通孔232;为了将座体1固定至安装板231上,在安装板231上且位于通孔232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座体1固定至安装板231上的第五连接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五连接件包括位于通孔232的两侧且用于同时穿设在座体1和安装板231上的连接螺栓,连接螺栓上套设且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通过带动连接螺栓同时穿过座体1和安装板231,将安装螺母拧在连接螺栓上,使得座体1被固定至安装板231上;为了座体1位于安装板231上的位置导向,在安装板231上设置有多个导向柱233,座体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供导向柱233穿过的导向孔234。
52.结合图4和图5,两个连接盖211的安装孔22内设置有用于将杆体11和板体13罩设的罩体,罩体包括第一连接罩221和第二连接罩222,第一连接罩221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孔22内且用于将杆体11罩设;第一连接罩221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安装罩223;参见图6,其中一个所述安装罩223的两侧边缘开设有拼接槽228,另一个安装罩223的两侧边缘固定设置有用于插接至两侧拼接槽228内的拼接条229。
53.结合图4和图5,盖体21的内壁上沿安装孔22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的横截面呈“l”形设置,环形板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固定板212,两个固定板212与两个连接盖211呈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固定板212与盖体21的内壁之间均留有固定空间,两个安装罩223的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条224,固定条224用于在两个连接盖211拼接至一起时插接至固定空间内,使得两个安装罩223拼接在一起并将杆体11罩设。
54.结合图4和图5,第二连接罩222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连接罩221上且用于将板体13罩设,第二连接罩222整体呈“u”形设置,“u”形的第二连接罩222的两端用于与两侧固定壳14抵接,“u”形第二连接罩222用于将板体13罩设,“u”形的第二连接罩222的两侧边缘均固定设置有弹性板225,第一连接罩221远离盖体21的边缘朝向第一连接罩221内延伸设置有翻边226,弹性板225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翻边226朝向盖体21的面抵接的卡接块227,第二连接罩222通过翻边226和卡接块227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连接罩221上,当对两个安装罩223相互拼接时,将第二连接罩222带动弹性板225和卡接块227位于第一连接罩221内,两个安装罩223安装在一起后可带动卡接块227固定在第一连接罩221内,使得第二连接罩222被固定在第一连接罩221上,使得第一连接罩221和第二连接罩222可对板体13和杆体11起到密封的效果。
55.结合图7和图8,两个连接盖211的安装孔22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在不需要使用显示屏时将安装孔22封闭的封闭板24;封闭板24上设置有拆卸板241,拆卸板241用于在两个连接盖211拼接至一起时插接至固定空间内;当带动两侧连接盖211相互靠近时,两侧连接盖211可带动固定空间朝向拆卸板241移动,使得拆卸板241的边缘移入至固定空间内,从而使得拆卸板241带动封闭板24将通孔232封闭,防止部分灰尘进入。
5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显微镜主体内的座体(1),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杆体(11),所述杆体(11)远离座体(1)的端部设置有位于显微镜主体外的框体(111),所述框体(111)内设置有屏幕(112),所述杆体(1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杆体(11)固定至座体(1)上的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框体(111)固定至杆体(11)上的第二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1)穿设且滑动连接在座体(1)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筒体(12)和连接螺母(121),所述筒体(12)套设且滑动连接在杆体(11)上,所述连接螺母(121)套设且螺纹连接在杆体(11)上,所述筒体(12)和连接螺母(121)用于与座体(1)相背离的两个面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板体(13)和挡边(131),所述杆体(11)穿设且滑动连接在板体(13)上,所述筒体(12)远离座体(1)的边缘与板体(13)抵接,所述杆体(11)远离座体(1)的端部且位于杆体(1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挡边(131),两侧所述挡边(131)用于与板体(13)背离筒体(12)的面抵接,所述框体(111)上且位于相对于板体(13)两侧边缘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固定壳(14),所述板体(13)的两侧边缘设置有用于将板体(13)固定至固定壳(14)内的第三连接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连接杆(132)、连接环(133)、固定螺母(134)和连接板(135),所述连接杆(132)固定设置在板体(13)上,所述连接环(133)套设且滑动连接在连接杆(132)上,所述固定螺母(134)套设且螺纹连接在连接杆(132)上,所述连接板(135)固定设置在连接环(133)上,所述固定壳(14)内设置有用于将连接板(135)固定在固定壳(14)内的第四连接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11)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框(113),所述固定壳(14)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壳(141),两个所述连接壳(141)与两个所述连接框(113)呈一一对应设置。6.一种显微镜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安装结构,显微镜主体包括安装壳(2)和设置在安装壳(2)上的盖体(21),所述盖体(21)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连接盖(211),两个所述连接盖(211)上且位于杆体(11)所在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供杆体(11)穿过的安装孔(22),所述安装壳(2)上且位于盖体(21)内固定设置有承载杆(23),所述承载杆(23)上设置有安装板(231),所述安装板(231)上开设有用于供杆体(11)穿过的通孔(232),所述安装板(231)上且位于通孔(232)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座体(1)固定至安装板(231)上的第五连接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显微镜主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盖(211)的安装孔(22)内设置有用于将杆体(11)和板体(13)罩设的罩体,所述罩体包括第一连接罩(221)和第二连接罩(222),所述第一连接罩(221)可拆卸连接在安装孔(22)内且用于将杆体(11)罩设,所述第二连接罩(222)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连接罩(221)上且用于将板体(13)罩设。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显微镜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罩(221)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安装罩(223),所述盖体(21)的内壁上沿安装孔(22)的周向位置环向设置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包括两个相互拼接而成的固定板(212),两个所述固定板(212)与两个连接盖(211)呈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固定板(212)与盖体(21)的内壁之间均留有固定空间,两个所述安装罩(223)的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条(224),所述固定条(224)用于
在两个连接盖(211)拼接至一起时插接至固定空间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显微镜主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盖(211)的安装孔(22)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在不需要使用显示屏时将安装孔(22)封闭的封闭板(24)。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显微镜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24)上设置有拆卸板(241),所述拆卸板(241)用于在两个连接盖(211)拼接至一起时插接至固定空间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微镜显示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显微镜主体内的座体,所述座体上设置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座体的端部设置有位于显微镜主体外的框体,所述框体内设置有屏幕,所述杆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杆体固定至座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框体固定至杆体上的第二连接件;操作人员不仅可通过目镜查看,也可以通过显示屏进行观察物像,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物像进行更加清晰的观察;采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设置将显示屏直接固定在显微镜主体上,增强了显示屏的稳定性与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屏的稳定性与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屏的稳定性与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
张前 马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爱科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9.22
技术公布日: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