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一种超声检测仪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超声检测仪是一种医疗器械,比如彩多普勒超声仪。超声检测仪是医生能够对患者没有创伤的情况下进行身体的检查,操作比较方便,安全。超声检测仪一般包括主机和外接探头,医生主要通过外接探头的操作,然后在主机上显示画面。
3.相关技术中的外接探头,参考图1,包括前端探头11、
连接线12和插头13,插头13通过连接线12与前端探头11进行连接,使前端探头11进行检测的数据能够由连接线12传递到插头13的位置,插头13用于连接到主机,使前端探头11的数据传递到主机上。连接线12为软电缆,为了方便连接线12适应主机进行患者的距离,连接线12的长度约为两米,为了减少连接线12在检测时布置的位置过高,影响使用人员的操作,插头13通过连接在主机靠近于地面的位置。
4.但是上述结构中连接线使用时,当主机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比较近时,当前端探头使用中进行移动,连接线容易落在地面上并发生摩擦,从而连接线因摩擦而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对连接线进行防护,减少连接线因摩擦发生损坏,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
6.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包括用于包裹在连接线上的
耐磨套和用于扣合在插头上的扣盒;
所述耐磨套为柔性的材料制成的;所述耐磨套的一端连接在扣盒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在前端探头上的连接件;所述耐磨套的内部设置有卡线组件;所述卡线组件沿着耐磨套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与耐磨套连接;所述耐磨套通过卡线组件形成包裹于连接线上筒形结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在连接线上包裹的耐磨套通过卡线组件进行安装,并且卡线组件在耐磨套的长度间隔分布以使连接线的长度上均分布,保持耐磨套全方位对连接线进行保护,同时在耐磨套的一端设置扣盒固定在插头上,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固定在前端探头上,从而连接件和扣盒能够在连接线的两端插着耐磨套,阻止耐磨套沿着连接线移动露出连接线,进而使耐磨套能够对连接线进行防护,减少连接线因摩擦发生损坏。
8.优选的,所述卡线组件包括c形杆一和c形杆二;所述c形杆一和c形杆二的开口相对;所述c形杆一和c形杆二相互滑动连接,并且在c形杆一和c形杆二之间设置有驱使c形杆一和c形杆二相互靠近的弹性件;所述c形杆一和c形杆二均位于耐磨套的内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形杆一和c形杆二的开口相对,从而c形杆一和c形杆二
在相对后能够形成将连接线放置到c形杆一和c形杆二内部的套状结构,并且c形杆一和c形杆二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方便连接线放入到卡线组件内,同时也方便连接线从卡线组件内取出,以便对耐磨套进行更换。
10.优选的,所述卡线组件的外侧包裹有保
护套;所述保护套为c形的双层结构;所述卡线组件位于保护套双层结构的中间;所述保护套上安装卡线组件的两侧通过缝合的方式将双层结构连接;所述耐磨套固定在保护套双层结构的外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线组件外侧包裹保护套,使卡线组件位于保护套的双层结构之间,当连接线位于卡线组件内时,连接线与保护套接触,减少连接线受卡线组件的磨损,同时耐磨套固定在保护套双层结构的外侧,使耐磨套随保护套的形状变形。
12.优选的,所述c形杆一的一端固定设置套管,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球体;所述c形杆二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内杆,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另一个球体;所述内杆滑动配合在套筒内;两个所述球体处于相互抵接的位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杆滑动配合在套管内,使c形杆一和c形杆二相互连接,同时限制c形杆一和c形杆二的移动方向,使两个球体能够进行抵接,球体的位置方便连接线挤压球体时打开c形杆一和c形杆二,进而方便连接线放入和取出卡线组件。
14.优选的,所述耐磨套的内部铺设有导体,所述导体在耐磨套的内部排成s形结构并且导体上连接有的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在导体发生磨断时报警。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体在耐磨套内部铺设,当耐磨套发生磨损后,导体也会发生磨损,当导体随着耐磨套的磨损过程中而发生断开时,导体所连接有报警模块进行报警,以提示使用人员进行更换。
16.优选的,所述扣盒包括半盒一和半盒二,所述半盒一和半盒二通过铰接轴进行铰接,并且所述铰接轴的轴线平行于耐磨套的轴线;所述耐磨套上最靠近于扣盒的卡线组件与扣盒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盒一和半盒二铰接,转动半盒一和半盒二时能够使扣盒打开,并扣合在插头上,从而耐磨套上最靠近于扣盒的卡线组件与扣盒进行连接时,使卡线组件带着耐磨套与扣盒连接,减少耐磨套沿连接线滑动。
18.优选的,所述c形杆一和c形杆二上均固定设置有杆件,一个所述杆件转动连接在半盒一上,另一个所述杆件转动连接在半盒二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c形杆一和c形杆二通过杆件与扣盒连接,并且杆件在半盒一和半盒二上转动,进而能够在半盒一和半盒二打开时带动c形杆一和c形杆二相互远离,方便将插头位置的连接线卡到卡线组件内。
20.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延长布和魔术贴;所述延长布的边缘沿着耐磨套的端部周向进行固定;所述魔术贴固定在延长布的两端;所述延长布的两端与耐磨套包裹连接线上的开口相对;所述延长布用于缠绕固定在前端探头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长布的边缘与耐磨套的端部进行固定,延长布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使延长布包裹在前端探头上,进而延长布与前端探头的固定,能够减少耐磨套沿着连接线滑动。
22.优选的,所述前端探头上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一、壳二和环壳;所述环壳用于从前端探头远离连接线的一端套在前端探头上;所述壳一和壳二扣合在前端探头
上且与环壳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延长布处于壳一和壳二内并通过壳一和壳二挤压在前端探头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一和壳二先相对扣合在前端探头上,并进一步将延长布夹在壳一和壳二之间的前端探头上,然后再将环壳连接在壳一和壳二上,使壳一和壳二能够通过环壳连接的更牢固。
24.优选的,所述保护壳还包括软套;所述软套用于贴在前端探头的端部;所述软套的边缘处于环壳与前端探头之间夹着。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套贴在前端探头的端部,使软套的边缘处于环壳与前端探头之间夹着,进而软套通过环壳固定比较牢固,同时软套还能保护前端探头。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卡线组件在耐磨套的长度间隔分布以使连接线的长度上均分布,保持耐磨套全方位对连接线进行保护,同时在耐磨套的一端设置扣盒固定在插头上,另一端设置有连接件固定在前端探头上,从而连接件和扣盒能够在连接线的两端插着耐磨套,阻止耐磨套沿着连接线移动露出连接线,进而使耐磨套能够对连接线进行防护,减少连接线因摩擦发生损坏;2.通过内杆滑动配合在套管内,使c形杆一和c形杆二相互连接,同时限制c形杆一和c形杆二的移动方向,使两个球体能够进行抵接,球体的位置方便连接线挤压球体时打开c形杆一和c形杆二,进而方便连接线放入和取出卡线组件;3.通过延长布的边缘与耐磨套的端部进行固定,延长布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使延长布包裹在前端探头上,进而延长布与前端探头的固定,能够减少耐磨套沿着连接线滑动。
附图说明
27.图1是背景技术中相关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体分布位置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耐磨套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线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卡线组件与扣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保护壳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1、前端探头;12、连接线;13、插头;2、耐磨套;21、导体;22、报警模块;3、扣盒;31、半盒一;32、半盒二;33、铰接轴;34、杆件;35、弧形槽;36、弧形片;4、连接件;41、延长布;42、魔术贴;5、卡线组件;51、c形杆一;511、套管;52、c形杆二;521、内杆;53、弹性件;54、球体;6、保护套;7、保护壳;71、壳一;72、壳二;73、环壳;74、软套。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2-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参考图2,包括耐磨套2,耐磨套2为耐磨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如锦纶。耐磨套2采用包绕的方式形成筒状,耐磨套2的内部用于放置外接探头的连接线12,在耐磨套2的一端安装有扣盒3,扣盒3用于连接在外接探头的插头13上,耐磨套2的另一端安装有连接件4,连接件4用于固定在外接探头的前端探头11上,从而通过连接件4和扣盒3保持耐磨套2沿着连接线12的长度方向保持对连接线12的全面覆盖,从而当耐磨套2在使用过程中与地面或其他物品进行摩擦时,先对耐磨套2进行磨损,进而减少外接探头中的连接线12发生磨损。
31.参考图2和图3,耐磨套2的内部设置有导体21,导体21为铜丝制成,导体21的直径选为0.05-0.1mm,导体21位于耐磨套2的内部,使导体21在耐磨套2的两面均未露出,导体21沿着耐磨套2的表面往复排成连续的多个s形,且位于耐磨套2的内部不相互交叉,使导体21分布在整个耐磨套2的内部,进而在耐磨套2发生磨损的过程中,导体21也会先于耐磨套2磨透与地面接触,进而导体21会发生在经常磨的位置断开。在扣盒3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报警模块22,报警模块22包括发声的喇叭、控制器和电流检测传感器,导体21的两端加上电源的正负极使导体21内保持有电流通过,电流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导体21内是否有电流通过,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检测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不启动喇叭;而当导体21发生磨断,导体21内的电流断开时,电流检测传感器无法检测到电流后,由控制器将喇叭内播放警示的声音,进而提醒使用人员需要将耐磨套2进行更换;同时导体21内通电具有一定的热量,减少连接线12因外界环境温度较低变得硬脆,进而能够提高连接线12的使用寿命。
32.参考图4和图5,在耐磨套2的内部设置有卡线组件5,卡线组件5设置有多个且沿着耐磨套2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卡线组件5整体呈c形,使外接探头的连接线12由卡线组件5开口的位置放置到卡线组件5的内部,进而使连接线12保持在卡线组件5内。为了减少卡线组件5与连接线12接触,在卡线组件5上包裹有保护套6,保护套6为两层的c形结构,卡线组件5位于保护套6的两层之间,保护套6的材料为布料,且保护套6的周向长度大于卡线组件5的c形长度的两倍,使卡线组件5发生变形时能够在保护套6内比较方便地移动,当卡线组件5的尺寸变化至最小的状态时,包裹在卡线组件5上的保护套6可形成褶皱的形式以适应卡线组件5的收缩。卡线组件5沿着保护套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并且为了阻止卡线组件5沿着保护套6的长度方向移动,将保护套6的两层进行缝合,缝合的位置位于卡线组件5的两侧,进而能够使卡线组件5位于保护套6上的位置固定。
33.参考图4和图5,卡线组件5包括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的开口相对设置,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所呈c形均沿着保护套6所呈c形的结构设置。当卡线组件5沿着保护套6的长度方向布置在保护套6双层结构的内部时,保护套6的内侧一层结构与外接探头的连接线12接触,保护套6的外侧一层结构与耐磨套2接触,耐磨套2和保护套6可采用粘接、缝合或热接的方式将耐磨套2的内表面与保护套6的外侧表面相固定,以使耐磨套2的形成与保护套6外侧的形状相同,进而在卡线组件5带动保护套6包裹在外接探头的连接线12上时,耐磨套2包裹在最外侧,进而使耐磨套2处于保护外接探头的连接线12的位置。
34.参考图5和图6,c形杆一5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套管511,c形杆二5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内杆521,将内杆521的横截面设置成矩形,内杆521远离于c形杆二52的一端插入到套管511内,套管511和内杆521的长度方向与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的开口朝向平行,以使内杆
521滑动配合在套管511内,当内杆521从套管511内伸出时,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卡线组件5的开口也逐渐增大,用于将外接探头的连接线12放置到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中间的位置。在c形杆一51的内部设置成中空的结构,并且c形杆一51的内部设置有弹性件53,弹性件53可选为弹簧或橡胶筋;弹性件53的一端固定在c形杆一51上,另一端固定在内杆521插入至套管511内的一端上,使弹性件53的作用力能够将内杆521保持在套管511内。需要将卡线组件5打开时,通过将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向相反的方向拉动,使弹性件53的弹力增大;松开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时,弹性件53自动将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拉动,并使卡线组件5达到最小的尺寸状态。根据外接探头的连接线12直径尺寸设置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用于当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相互靠近后与连接线12的外壁抵接,进而能够减少卡线组件5的尺寸,同时将耐磨套2沿着连接线12的长度方向的位置比较牢固。
35.参考图6,在c形杆一51远离于套管5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球体54,在c形杆二52远离于内杆52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球体54,两个球体54处于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相对的一端,并且球体54抵接在保护套6两层结构相接的位置,球体54的直径大于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的直径,以减少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将保护套6顶破,同时在将外接探头的连接线12向卡线组件5内放置时,可将连接线12向两个球体54之间挤压,两个球体54的外表面受到连接线12的挤压能够驱使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进而达到将连接线12比较容易放置到卡线组件5内,另外,在耐磨套2磨损后更换时,可将外接探头的连接线12向外拉,以使连接线12抵接在球体54处于卡接组件内侧的位置,也能够驱使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相互远离,进而能够方便连接线12从卡线组件5内取出。
36.参考图7,为了使扣盒3与耐磨套2具有更好地连接,以减少耐磨套2沿着连接线12的长度方向收缩,将最靠近于扣盒3的一个卡接组件连接至扣盒3上。扣盒3包括半盒一31和半盒二32,半盒一31和半盒二32相对设置,半盒一31和半盒二32相互铰接形成铰接轴33,铰接轴33平行于连接线12由插头13上伸出的方向,铰接轴33处于半盒一31和半盒二32相接位置的外壁上,当需要将扣盒3连接到插头13上时,先将半盒一31和半盒二32绕着铰接轴33转动,进而将扣盒3打开,使插头13放置到扣盒3内。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上均固定设置有杆件34,一个杆件34的一端固定在c形杆一51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半盒一31上,另一个杆件34的一端固定在c形杆二52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半盒二32上,杆件34的轴线与铰接轴33平行且不共线设置,杆件34连接于扣盒3的侧壁上,当扣盒3打开时,与扣盒3连接的一个卡线组件5同时受到半盒一31和半盒二32的作用力相互远离,进而使卡线组件5也打开,方便将连接线12与插头13连接的位置放入到卡线组件5内。同时,在松开半盒一31和半盒二32后,卡线组件5能够自动将扣盒3闭合扣在插头13上。位于半盒一31上开设有弧形槽35,弧形槽35的圆心位于铰接轴33的延长线上,在半盒二32上固定设置有弧形片36,弧形片36用于插入到弧形槽35内,并且弧形片36的端部与弧形槽35的底部采用过盈配合,以使弧形片36能够将扣盒3保持在闭合的状态,减少扣盒3从插头13上脱落。
37.参考图8,在保护套6远离于扣盒3的一端设置的连接件4包括延长布41和魔术贴42,魔术贴42设置在延长布41的两端,延长布41的边缘沿着保护套6的c形设置,同时延长布41的两端位置处于保护套6所呈的c形开口位置,使外接探头的前端探头11能够放置到延长布41内,延长布41再缠绕在前端探头11的侧壁上,并通过魔术贴42将延长布41的两端首尾
相接,进而延长布41包裹在前端探头11上与前端探头11固定,延长布41靠近于保护套6的一侧通过缝合的方式与保护套6固定连接,进而使保护套6的端部通过延长布41连接在前端探头11上,减少保护套6沿着连接线12滑移。
38.参考图9,在前端探头11上设置有保护壳7,保护壳7包括壳一71、壳二72、环壳73和软套74,壳一71和壳二72为相互扣合,环壳73由前端探头11远离于连接线12的一端向前端探头11上套设,并且与壳一71和壳二72进行扣合,壳一71和壳二72相互扣合的方向相较于环壳73扣合在壳一71上的方向相互垂直,进而使环壳73能够对壳一71和壳二72进一步固定,减少壳一71和壳二72的分开,壳一71和壳二72包裹在延长布41的位置,使壳一71和壳二72相互扣合的过程中能够夹着延长布41,进而提高延长布41与前端探头11固定的牢固性。软套74为软质的材料制成且与前端探头11的前壁贴合,可采用超声耦合贴片,然后再将环壳73连接至壳一71和壳二72上,使环壳73能够对软套74进行固定,并且软套74的边缘夹在环壳73与前端探头11之间,使用时,减少软套74的移动,软套74不影响超声的探测,使用后,及时对软套74进行更换。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裹在连接线(12)上的耐磨套(2)和用于扣合在插头(13)上的扣盒(3);所述耐磨套(2)为柔性的材料制成的;所述耐磨套(2)的一端连接在扣盒(3)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在前端探头(11)上的连接件(4);所述耐磨套(2)的内部设置有卡线组件(5);所述卡线组件(5)沿着耐磨套(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与耐磨套(2)连接;所述耐磨套(2)通过卡线组件(5)形成包裹于连接线(12)上筒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组件(5)包括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所述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的开口相对;所述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相互滑动连接,并且在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之间设置有驱使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相互靠近的弹性件(53);所述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均位于耐磨套(2)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组件(5)的外侧包裹有保护套(6);所述保护套(6)为c形的双层结构;所述卡线组件(5)位于保护套(6)双层结构的中间;所述保护套(6)上安装卡线组件(5)的两侧通过缝合的方式将双层结构连接;所述耐磨套(2)固定在保护套(6)双层结构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杆一(51)的一端固定设置套管(511),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球体(54);所述c形杆二(5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内杆(521),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另一个球体(54);所述内杆(521)滑动配合在套筒内;两个所述球体(54)处于相互抵接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套(2)的内部铺设有导体(21),所述导体(21)在耐磨套(2)的内部排成s形结构并且导体(21)上连接有的报警模块(22);所述报警模块(22)在导体(21)发生磨断时报警。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盒(3)包括半盒一(31)和半盒二(32),所述半盒一(31)和半盒二(32)通过铰接轴(33)进行铰接,并且所述铰接轴(33)的轴线平行于耐磨套(2)的轴线;所述耐磨套(2)上最靠近于扣盒(3)的卡线组件(5)与扣盒(3)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杆一(51)和c形杆二(52)上均固定设置有杆件(34),一个所述杆件(34)转动连接在半盒一(31)上,另一个所述杆件(34)转动连接在半盒二(32)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延长布(41)和魔术贴(42);所述延长布(41)的边缘沿着耐磨套(2)的端部周向进行固定;所述魔术贴(42)固定在延长布(41)的两端;所述延长布(41)的两端与耐磨套(2)包裹连接线(12)上的开口相对;所述延长布(41)用于缠绕固定在前端探头(11)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探头(11)上设置有保护壳(7);所述保护壳(7)包括壳一(71)、壳二(72)和环壳(73);所述环壳(73)用于从前端探头(11)远离连接线(12)的一端套在前端探头(11)上;所述壳一(71)和壳二(72)扣合在前端探头(11)上且与环壳(73)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所述延长布(41)处于壳一(71)和壳二(72)内并通过壳一(71)和壳二(72)挤压在前端探头(11)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
壳(7)还包括软套(74);所述软套(74)用于贴在前端探头(11)的端部;所述软套(74)的边缘处于环壳(73)与前端探头(11)之间夹着。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声检测仪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声检测用外接探头保护结构,其包括用于包裹在连接线上的耐磨套和用于扣合在插头上的扣盒;所述耐磨套为柔性的材料制成的;所述耐磨套的一端连接在扣盒上,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在前端探头上的连接件;所述耐磨套的内部设置有卡线组件;所述卡线组件沿着耐磨套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并与耐磨套连接;所述耐磨套通过卡线组件形成包裹于连接线上筒形结构。本申请具有对连接线进行防护,减少连接线因摩擦发生损坏。连接线因摩擦发生损坏。连接线因摩擦发生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
朱正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9.05
技术公布日:
2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