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
分离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2.气液分离器是一种采用离心分离、丝网过滤的原理实现除液的分离装置,主要由筒体、旋风分离器、高效破沫网、排污阀等主要部件组成,一般安装在干燥装置前,能够粗过滤除去空气中的部分水分,以减轻干燥装置的工作负荷。
3.有机物在蒸发过程中常产生大量的泡沫,即二次蒸汽中夹带大量泡沫,常规的气液分离器难以彻底分离夹带的泡沫。夹带泡沫的二次蒸汽进入后续加热器,会在换热管壁上沉积、结垢,进而影响换热效果,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人工清理难度大。现有的处理方式是加大前端分离器的直径和高度,此类处理方式对设备的投资成本高,但分离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其结构包括分离器
本体,分离器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排水口、排渣口及其对应的阀门,
所述分离器本体包括:
7.盖体,设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部,用于输出二次蒸汽,所述出气口设置于盖体的顶部;
8.人孔,设于所述盖体的顶面,用于检修;
9.锥型筒,设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部,用于分离二次蒸汽,所述进气口切向设置于
锥形筒的侧面,蒸汽经进气口从锥形筒侧面切向进入分离器本体的内部,排渣口设于锥形筒的底面,所述排水口设于锥形筒底部的侧面,排水口的高度设置高于排渣口,防止固体废渣堵塞排水口;
10.排气芯管,设于所述锥形筒的顶部,所述排气芯管与所述盖体的底面相连通,蒸汽沿螺旋叶片旋转分离,气体经排气芯管向上流动;
11.丝网除沫器,设于所述盖体的底面,用于滤除从排气芯管输出的气流中的液沫,所述丝网除沫器可拆卸;
12.喷淋球,所述盖体的顶面还设置有冲洗口,喷淋球通过安装组件安装于冲洗口,喷淋球能够连接外部气、液两路对盖体内壁及丝网除沫器进行冲洗;
13.螺旋叶片,设于所述排气芯管的外周并延伸至所述锥形筒的底部,侧面切向进入的蒸汽沿螺旋叶片向下气旋至锥形筒底部,气体向上经排气芯管输出,密度较大的液体或固体杂质则分别经排水口、排渣口输出分离器本体。
14.优选的,所述盖体与所述锥形筒为一体化设置。
15.优选的,所述排气芯管的顶部设置为漏斗型,便于排气芯管外部的二次蒸汽向下流动,同时便于连通盖体。
16.优选的,所述丝网除沫器设置为波浪型丝网除沫器,除沫效果更佳。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喷淋球为可伸缩的旋转式喷淋球,喷射角为360
°
,与传统的固定喷淋球相比,能形成较大的液滴均匀喷射,清洗效果好,同时能够节省水和清洗剂的用量,所述喷淋球与所述盖体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18.优选的,所述人孔的孔径设置为500mm,所述人孔处设置有密封件。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叶片,侧面切向进入分离器本体的二次蒸汽沿螺旋叶片向下气旋至锥形筒底部,能够提高气液分离效果。
21.2.本实用新型利用喷淋球连接外部气、液源,对盖体内壁及丝网除沫器进行定期冲洗,能够延长丝网更换时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丝网除沫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其结构包括分离器本体,进气口1、出气口2、排水口3、排渣口4处均设置有对应的阀门,分离器本体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盖体5与锥形筒7。
29.盖体5设于分离器本体的顶部,用于输出二次蒸汽,盖体5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2。盖体5的顶面还设置有位于另一侧的人孔6,人孔6孔径设置为500mm,人孔6处设置有密封件13,密封件13用于避免气体从人孔6溢出,分离器本体的内部发生故障时,打开人孔6,检修人员经人孔6进入分离器本体内,对内部仪器进行检修。
30.盖体5的底面设置有可拆卸的丝网除沫器9,丝网除沫器9用于滤除从排气芯管8输出的气流中的液沫。盖体5的顶面还设置有冲洗口,喷淋球11通过安装组件12安装于冲洗口,喷淋球能够连接外部气、液两路对盖体5内壁及丝网除沫器9进行冲洗。
31.锥型筒7设于分离器本体的底部,用于分离二次蒸汽。锥形筒7的侧面切向设置有
进气口1,蒸汽经进气口1从锥形筒7侧面切向进入分离器本体的内部,排渣口4设于锥形筒7的底面,排水口3设于锥形筒7底部的侧面,排水口3 的高度设置高于排渣口4,防止固体废渣堵塞排水口3。锥形筒7内还设置有与盖体5底面相连通的排气芯管8,螺旋叶片10设于排气芯管8的外周并延伸至锥形筒7的底部,侧面切向进入的蒸汽沿螺旋叶片10向下气旋至锥形筒7底部,气液分离后,气体经排气芯管8向上流动,密度较大的液体或固体杂质则分别经排水口3、排渣口4输出分离器本体。
32.实施例2:
33.如图1-3所示,实施例1中所述的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中,排气芯管8的顶部设置为便于连通盖体5的漏斗型,且漏斗型的盖体5便于进入锥形筒7内的二次蒸汽沿排气芯管8外部的螺旋叶片10向下流动。此外,丝网除沫器9设置为除沫效果更佳的波浪型丝网除沫器,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34.实施例3:
35.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 不同的是:喷淋球11为可伸缩的旋转式喷淋球,喷射角为360
°
,与传统的固定喷淋球相比,旋转式喷淋球能形成较大的液滴均匀喷射,清洗效果好,同时能够节省水和清洗剂的用量,喷淋球11与冲洗口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便于损坏后及时更换,其余均与实施例2相同。
36.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工作方式为:
37.分别打开进气口1、出气口2、排水口3、排渣口4处设置的阀门。有机物蒸发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蒸汽经进气口1从锥形筒7侧面切向进入分离器本体的内部,二次蒸汽沿螺旋叶片10向下气旋至锥形筒7底部。蒸汽旋转分离后,密度较小的气体从排气芯管8的底面向上流动,经丝网除沫器9滤除气流中的液沫,分离后的气体进入盖体后最终从出气口2排出分离器本体;密度较大的液体或废渣分别经排水口3、排渣口4排出分离器本体,排水口3的高度设置高于排渣口 4,能够有效防止固体废渣堵塞排水口3。
38.气液旋风分离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利用喷淋球11连接外部气、液源,对盖体5内壁及丝网除沫器9进行定期清洗,能够延长丝网的更换时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喷淋球11可采用可伸缩的旋转式喷淋球,喷射角为360
°
,与传统的固定喷淋球相比,旋转式喷淋球能形成较大的液滴均匀喷射,清洗效果好,同时能够节省水和清洗剂的用量。当分离器本体的内部设备运行异常或损坏时,打开人孔6处设置的密封件13,检修人员经人孔6进入分离器本体内,对内部仪器进行检修,或对丝网除沫器9的丝网进行拆卸和更换。
39.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分离器本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排水口和排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本体包括:盖体,设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顶部,用于输出二次蒸汽,所述出气口设置于盖体的顶部;人孔,设于所述盖体的顶面,用于检修;锥型筒,设于所述分离器本体的底部,用于分离二次蒸汽,所述进气口切向设置于锥形筒的侧面,所述排水口和排渣口均位于锥形筒的底面;排气芯管,设于所述锥形筒的顶部,所述排气芯管与盖体的底面相连通;丝网除沫器,设于所述盖体的底面,用于滤除输出气流中的液沫;喷淋球,通过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盖体的顶面,用于清洗盖体内壁和丝网除沫器;螺旋叶片,设于所述排气芯管的外周并延伸至锥形筒的底部,用于导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锥形筒为一体化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芯管的顶部设置为漏斗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除沫器设置为波浪型丝网除沫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球为旋转式喷淋球,所述喷淋球与所述盖体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孔的孔径设置为500mm,所述人孔处设置有密封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风分离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液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分离器本体包括:盖体,设于分离器本体的顶部,用于输出二次蒸汽;人孔,设于盖体的顶面,用于检修;锥型筒,设于分离器本体的底部,用于分离二次蒸汽;排气芯管,设于锥形筒的顶部;丝网除沫器,设于盖体的底面,用于滤除液沫;喷淋球,用于清洗;螺旋叶片,设于排气芯管的外周并延伸至锥形筒的底部,用于导流。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叶片,侧面切向进入分离器本体的二次蒸汽沿螺旋叶片向下气旋至锥形筒底部,能够提高气液分离效果;利用喷淋球连接外部气、液源,对盖体内壁及丝网除沫器进行定期冲洗,能够延长丝网更换时间,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
张小江 顾仁杰 陈竹林 周齐 赵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瑞升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01
技术公布日:
20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