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叠加浓缩膜装置。
背景技术:
2.净水器也叫净水机、水质净化器,是按对水的使用要求对水质进行深度过滤、净化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平时所讲的净水器,一般是指用作家庭使用的小型净化器。其技术核心为滤芯装置中的过
滤膜,主要技术来源于超滤膜、ro反渗透膜、纳滤膜三种,大部分净水器是采用阻筛过滤原理渐进式结构方式,由多级滤芯首尾串接而成,滤芯精密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以实现多级滤芯分摊截留污物,从而减少滤芯堵塞和人工排污、拆洗的次数以及延长更换滤芯的周期。
3.专利号cn202020178326.4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净水装置,属于膜法分离技术领域,包括支架,
所述支架上安装循环泵、清洗罐、过滤器、供料泵、控制柜和加药桶,所述第七管道分别与第一膜组件、第二膜组件和第三膜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膜组件、第二膜组件和第三膜组件平行排列安装于支架上,且三个膜组件均装有2支8040反渗透膜芯,所述第三膜组件侧面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膜组件侧面,所述第二膜组件侧面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膜组件侧面,该反渗透膜净水装置,由三个膜组件均装有2支8040反渗透膜芯的膜壳以串联的方式组成,操作过程采用连续处理,运行方式为错流过滤,系统不断地对物料进行过滤。每批料液过滤完成后,过滤效率高等特点。
4.在传统ro膜中,淡水侧为产水,其动态压力和
溶液渗透压相比进水端可以忽略,可按0psi来计算,所以膜的驱动完全由进水测的压力和浓水的渗透压来决定,进而此种膜的浓缩效率不佳,为此,我们提出叠加浓缩膜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叠加浓缩膜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叠加浓缩膜装置,包括滤箱、箱盖和滤膜,还包括渗透管、三通管、连接管、
增压泵、进液管、溶液罐和加料管,所述滤箱的内部安装有滤膜,且滤箱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箱盖,所述滤膜的壳体两端安装有渗透管,且渗透管的管口与连接管之间互通连接有三通管,所述连接管背离三通管的外端管体安装于增压泵的出水端,且增压泵的进水端与溶液罐之间互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溶液罐的顶端安装有加料管。
8.进一步地,所述箱盖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伸出有渗透管;箱盖的通孔可以供渗透管伸出。
9.进一步地,所述渗透管在滤膜的壳体两端设置有两组;滤膜两端的渗透管可以对滤膜的两端注入液体。
10.进一步地,所述溶液罐的一侧伸出有台板,且台板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增压泵;溶
液罐的台板处可以供增压泵进行安装。
11.进一步地,所述箱盖与滤箱之间螺纹旋接有螺栓;箱盖借助螺栓与滤箱进行安装。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滤箱内的滤膜两端设置有渗透管,从加料管向溶液罐内注入格外盐溶液,溶液罐内的液体由增压泵的进液管抽动经过连接管、三通管和渗透管注入滤膜的两端,溶液引入滤膜时的渗透压,降低了滤膜两端的渗透压差,进而通过人为调整了滤膜的渗透压差,提高了滤膜使用过程的整体驱动力,较好的增加了滤膜的浓缩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叠加浓缩膜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叠加浓缩膜装置的滤箱与箱盖拆分示意图。
16.图中:1、滤箱;2、箱盖;3、滤膜;4、渗透管;5、三通管;6、连接管;7、增压泵;8、进液管;9、溶液罐;10、加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如图1-2所示,叠加浓缩膜装置,包括滤箱1、箱盖2和滤膜3,还包括渗透管4、三通管5、连接管6、增压泵7、进液管8、溶液罐9和加料管10,所述滤箱1的内部安装有滤膜3,且滤箱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箱盖2,所述滤膜3的壳体两端安装有渗透管4,且渗透管4的管口与连接管6之间互通连接有三通管5,所述连接管6背离三通管5的外端管体安装于增压泵7的出水端,且增压泵7的进水端与溶液罐9之间互通连接有进液管8,所述溶液罐9的顶端安装有加料管10。
19.其中,所述箱盖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伸出有渗透管4;箱盖2的通孔可以供渗透管4伸出。
20.其中,所述渗透管4在滤膜3的壳体两端设置有两组;滤膜3两端的渗透管4可以对滤膜3的两端注入液体。
21.其中,所述溶液罐9的一侧伸出有台板,且台板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增压泵7;溶液罐9的台板处可以供增压泵7进行安装。
22.其中,所述箱盖2与滤箱1之间螺纹旋接有螺栓;箱盖2借助螺栓与滤箱1进行安装。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叠加浓缩膜装置,通过在滤箱1内的滤膜3两端设置有渗透管4,并且渗透管4伸出箱盖2后借助三通管5与增压泵7出水端的连接管6进行连接,而增压泵7的进水端则可以借助进液管8伸入溶液罐9进行连通,可以从加料管10处对溶液罐9内加入格外盐溶液,此种溶液可以被增压泵7的进液管8抽动经过连接管6、三通管5和渗透管4注入滤膜3的两端,溶液引入时的渗透压,降低了滤膜3两端的渗透压差,进而通过人为调整了滤膜3的渗透压差,提高了滤膜3使用过程的整体驱动力,较好的增加了滤膜3的浓缩效率。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叠加浓缩膜装置,包括1、滤箱;2、箱盖;3、滤膜;4、渗透管;5、三通管;6、连接管;7、增压泵;8、进液管;9、溶液罐;10、加料管,部件均为通用标准
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叠加浓缩膜装置,包括滤箱(1)、箱盖(2)和滤膜(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渗透管(4)、三通管(5)、连接管(6)、增压泵(7)、进液管(8)、溶液罐(9)和加料管(10),所述滤箱(1)的内部安装有滤膜(3),且滤箱(1)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箱盖(2),所述滤膜(3)的壳体两端安装有渗透管(4),且渗透管(4)的管口与连接管(6)之间互通连接有三通管(5),所述连接管(6)背离三通管(5)的外端管体安装于增压泵(7)的出水端,且增压泵(7)的进水端与溶液罐(9)之间互通连接有进液管(8),所述溶液罐(9)的顶端安装有加料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浓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伸出有渗透管(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浓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管(4)在滤膜(3)的壳体两端设置有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浓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罐(9)的一侧伸出有台板,且台板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有增压泵(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浓缩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与滤箱(1)之间螺纹旋接有螺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叠加浓缩膜装置,包括滤箱、箱盖和滤膜,还包括渗透管、三通管、连接管、增压泵、进液管、溶液罐和加料管,所述滤箱的内部安装有滤膜,且滤箱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有箱盖,所述滤膜的壳体两端安装有渗透管,且渗透管的管口与连接管之间互通连接有三通管,在滤箱内的滤膜两端设置有渗透管,从加料管向溶液罐内注入格外盐溶液,溶液罐内的液体由增压泵的进液管抽动经过连接管、三通管和渗透管注入滤膜的两端,溶液引入滤膜时的渗透压,降低了滤膜两端的渗透压差,进而通过人为调整了滤膜的渗透压差,提高了滤膜使用过程的整体驱动力,较好的增加了滤膜的浓缩效率。较好的增加了滤膜的浓缩效率。较好的增加了滤膜的浓缩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徐陆培 秦胜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弗莱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2
技术公布日: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