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属于控制柜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控制柜内部一般会安装较多的电器元件,这些电器元件工作会产生热量,传统的电力控制柜一般是在柜体的侧壁上开设通风孔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不全面,散热效率不高,另外电力控制柜背部会设置安装板对电器元件进行安装,但是有的控制柜内部安装板一般都是固定的,对柜体内的空间利用常常不合理,控制柜存在散热效率不好以及柜体内利用率不合理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来解决上述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对于促进本领域的技术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其结构包括柜体,
所述柜体空腔内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架组,所述第一调节架组数量为两个;且为对称结构,所述柜体空腔内左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架组,所述第一调节架组与第二调节架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架组与第二调节架组上设置有
复数块
元气件安装板,各个所述气件安装板一侧设置有排线孔,所述柜体后侧面设置有散热装置,所述柜体一侧铰接有柜体门,所述柜体空腔内下端设置有进气过滤箱组,所述柜体底面四个角落设置有复数个底垫。
5.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柜体空腔内后侧面设置有复数个排气孔,还包括设置于柜体空腔内下端一侧的进线孔、设置于柜体空腔内下端中部与进气过滤箱组相适配的进气孔。
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调节架组包括支架、垂直排列设置于支架一侧面上的复数个嵌套支撑座、铰接于各个所述嵌套支撑座顶面一侧的卡位杆。
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排气箱、设置于排气箱一侧面上的复数个吸气嘴、设置于排气箱另一侧面上的吸气箱,设置于吸气箱上的风扇、设置于吸气箱上用于保护风扇的防护网盖。
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进气过滤箱组包括进气箱、设置于进气箱顶面的复数个出气孔、嵌套于进气箱上的过滤板。
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调节架组与第二调节架组垂直对齐安装,且安装方向相反。
10.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吸气箱与各个所述吸气嘴通过排气箱相互连通。
11.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通过第一调节架组、第二调节架组
以及各个元气件安装板的相互配合,实现各个元气件安装板在柜体的水平调节设置,有效的提高柜体空间利用率,使元气件能够安装更多,而无需加大柜体体积,通过散热装置上的多个吸气嘴对应各个元气件安装板设计,使元气件安装板上的元气件散热效果达到最佳,从而保证柜体内电气元件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且散热除湿效率高,预计能产生很高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应该在市场上广泛地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柜平面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调节架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反面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进气过滤箱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0.请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示意图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空腔内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架组2,所述第一调节架组2数量为两个;且为对称结构,所述柜体1空腔内左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架组3,所述第一调节架组2与第二调节架组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架组2与第二调节架组3上设置有复数块元气件安装板4,各个所述气件安装板4一侧设置有排线孔41,所述柜体1后侧面设置有散热装置5,所述柜体1一侧铰接有柜体门6,所述柜体1空腔内下端设置有进气过滤箱组7,所述柜体1底面四个角落设置有复数个底垫8,所述第一调节架组2与第二调节架组3垂直对齐安装,且安装方向相反,通过第一调节架组2与第二调节架组3的垂直对齐排列安装于柜体1空腔内的四个角落,使各个元气件安装板4能够水平快速嵌套于各个嵌套支撑座22上,且通过卡位杆23在嵌套支撑座22上的铰接设置,从而进行对各个元气件安装板4的四个边角进行固定,元气件安装板4的水平设置,此方式设置柜体1的空间利用率更高,根据元气件的高度为依据,各个元气件安装板4之间的高度活动调节设定,散热装置5作用于对各个元气件安装板4上元气件产生热量的吸取,从而达到散热效果,进气过滤箱组7作用于对柜体1提供外部过滤后空气,使柜体1内部空气能够流动。
21.并且,所述柜体1空腔内后侧面设置有复数个排气孔11,还包括设置于柜体1空腔内下端一侧的进线孔12、设置于柜体1空腔内下端中部与进气过滤箱组7相适配的进气孔,各个排气孔11的位置设置,对应各组嵌套支撑座22,使各个元气件安装板4如何调节设置,都能使散热效果达到最佳。
22.并且,所述第一调节架组2包括支架21、垂直排列设置于支架21一侧面上的复数个嵌套支撑座22、铰接于各个所述嵌套支撑座22顶面一侧的卡位杆23,第一调节架组2与第二调节架组3上的四个水平对齐嵌套支撑座22为一组元气件安装板4支撑座,嵌套支撑座22作用于对元气件安装板4四个角落的支撑,元气件安装板4安装方式为从上往下水平放置,卡
位杆23作用于对元气件安装板4上端的卡位固定。
23.并且,所述散热装置5包括排气箱51、设置于排气箱51一侧面上的复数个吸气嘴52、设置于排气箱51另一侧面上的吸气箱53,设置于吸气箱53上的风扇54、设置于吸气箱53上用于保护风扇54的防护网盖55,所述吸气箱53与各个所述吸气嘴52通过排气箱51相互连通,通过风扇54作业,使连接吸气箱53一侧的排气箱5为负压区,从而使设置于排气箱51另一侧的各个吸气嘴52能够通过各个排气孔11进行对柜体1空腔内吸气,从而达到对柜体1空腔内散热功能,
24.并且,所述进气过滤箱组7包括进气箱71、设置于进气箱顶面的复数个出气孔72、嵌套于进气箱71上的过滤板73,当散热装置5对柜体1吸气时,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箱71底部进入,经过过滤板73时,进行空气中粉尘的过滤,然后通过各个出气孔72输入到柜体1空腔内,实现无粉尘进气。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其结构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空腔内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架组(2),所述第一调节架组(2)数量为两个;且为对称结构,所述柜体(1)空腔内左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架组(3),所述第一调节架组(2)与第二调节架组(3)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架组(2)与第二调节架组(3)上设置有复数块元气件安装板(4),各个所述气件安装板(4)一侧设置有排线孔(41),所述柜体(1)后侧面设置有散热装置(5),所述柜体(1)一侧铰接有柜体门(6),所述柜体(1)空腔内下端设置有进气过滤箱组(7),所述柜体(1)底面四个角落设置有复数个底垫(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空腔内后侧面设置有复数个排气孔(11),还包括设置于柜体(1)空腔内下端一侧的进线孔(12)、设置于柜体(1)空腔内下端中部与进气过滤箱组(7)相适配的进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架组(2)包括支架(21)、垂直排列设置于支架(21)一侧面上的复数个嵌套支撑座(22)、铰接于各个所述嵌套支撑座(22)顶面一侧的卡位杆(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5)包括排气箱(51)、设置于排气箱(51)一侧面上的复数个吸气嘴(52)、设置于排气箱(51)另一侧面上的吸气箱(53),设置于吸气箱(53)上的风扇(54)、设置于吸气箱(53)上用于保护风扇(54)的防护网盖(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过滤箱组(7)包括进气箱(71)、设置于进气箱顶面的复数个出气孔(72)、嵌套于进气箱(71)上的过滤板(7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调节的控制柜,其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空腔内右侧设置有第一调节架组,所述第一调节架组数量为两个;且为对称结构,所述柜体空腔内左侧设置有第二调节架组,所述第一调节架组与第二调节架组结构相同,通过散热装置上的多个吸气嘴对应各个元气件安装板设计,使元气件安装板上的元气件散热效果达到最佳,从而保证柜体内电气元件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且散热除湿效率高,预计能产生很高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应该在市场上广泛地推广使用。应该在市场上广泛地推广使用。应该在市场上广泛地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
黄惠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泉州福德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4
技术公布日: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