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位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防水盒。
背景技术:
2.侧方位车位锁是应用于城市道路侧边停车,该设备长期在日常中都会有雨水或者洒水车冲刷,所以防水功能尤为重要。普通的解决方案是使用防水
电机以及电路
控制板封胶密封处理,考虑到自身设备的特殊性,部分零部件都需要是定制产品,这就造成成本大,生产周期长,零部件通用性不好等缺点。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车位锁设备进行防水的一种防水盒。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水功能强的一种防水盒。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盒,电机
轴套、
链轮、轴套、y形密封圈、端盖、电机、防水盒上盖、防水盒、防水线接头、电路控制板、螺栓和自攻螺钉,防水盒上盖通过螺栓连接在防水盒之上,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防水盒内,端盖通过自攻螺钉与防水盒连接,电机轴套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链轮设置于电机轴套上,电路控制板设置于防水盒底部,防水盒侧面开设有孔,防水接线头的一端通过孔连接电路控制板。
6.进一步的,防水盒上盖包括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有硅胶发泡条。
7.进一步的,端盖内安装有y型密封圈。
8.进一步的,防水盒与端盖的接触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硅胶发泡条。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本实用新型采用标准的电机、标准的防水接头和电路控制板,在保证防水功能的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成本问题。实现了电机和控制电路板模块化生产和配套,能极大的方便后期配件的备库和更换工作,极大的节约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水盒上盖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图。
14.图中:1、电机轴套;2、链轮;3、轴套;4、y性密封圈;5、端盖;6、电机;7、防水盒上盖;8、防水盒;9、螺栓;10、自攻螺钉;11、密封槽;12、防水线接头;13、电路控制板;14、电机输出轴;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提供一种防水盒,包括有电机轴套1、链轮2、轴套3、y形密封圈4、端盖5、电机6、防水盒上盖7、防水盒8、防水线接头12、电路控制板13、螺栓9和自攻螺钉
10,防水盒上盖7通过螺栓9连接在防水盒8之上,电机6通过螺栓9安装在防水盒8内,端盖5通过自攻螺钉10与防水盒8连接,电机轴套1安装于电机输出轴14上,链轮2设置于电机轴套1上,电路控制板13设置于防水盒8底部,防水盒8侧面开设有孔,防水接线头12的一端通过孔连接电路控制板13。
16.本实施例中,防水盒上盖7包括有密封槽11,密封槽11内安装有硅胶发泡条。
17.本实施例中,端盖5内安装有y型密封圈4。
18.本实施例中,防水盒8与端盖6的接触面设有凹槽15,凹槽15内设置有硅胶发泡条
19.本实施例中,在电机6的安装面,防水盒8做了加厚处理,保证防水盒8的强度,避免在电机6转动过程中因为防水盒8强度不够造成防水盒8破裂失效。链轮2上安装链条,链轮2与其他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实现了动力传动。防水盒8侧面开设的孔采用封胶处理。防水盒8、防水盒上盖7和端盖5采用注塑件,使防水功能和外壳强度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20.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盒,包括有电机轴套、链轮、轴套、端盖、电机、防水盒上盖、y形密封圈、防水盒、防水线接头、电路控制板、螺栓和自攻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盒上盖通过螺栓连接在防水盒之上,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防水盒内,所述端盖通过自攻螺钉与防水盒连接,所述电机轴套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所述链轮设置于电机轴套上,所述电路控制板设置于防水盒底部,所述防水盒侧面开设有孔,所述防水线接头的一端通过孔连接电路控制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盒上盖包括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硅胶发泡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内安装有y型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盒与端盖的接触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硅胶发泡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一种防水盒,电机轴套、链轮、轴套、Y形密封圈、端盖、电机、防水盒上盖、防水盒、防水线接头、电路控制板、螺栓和自攻螺钉,防水盒上盖通过螺栓连接在防水盒之上,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防水盒内,端盖通过自攻螺钉与防水盒连接,电机轴套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链轮设置于电机轴套上,电路控制板设置于防水盒底部,防水盒侧面开设有孔,防水接线头的一端通过孔连接电路控制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标准的电机、标准的防水接头、电路控制板、在保证防水功能的同时,也较好的解决了成本问题。本问题。本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陈开亮 唐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明槊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9
技术公布日:
202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