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科技技术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提高,电能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生活中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用电设备,电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电能供给,成了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程,一旦停电,则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对于户外体验爱好者来说,携带储能电源是满足他们在户外使用电能的重要手段,储能电源又是指可移动电源,是指可以通过交流电源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单元可在没有交流电源的情况下给设备充电的装置,便携式储能电源具有ac插头,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
3.目前,目前在锂电池24v升220v高功率的产品尚在开发中,产品使用中有轻微发热的现象,而现有的储能电源的散热能力不佳,由于在户外使用,储能电源必须一直持续的工作,储能电源持续工作或造成热量聚集较多,若储能电源因过热发生自燃,可能对造成大面积的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
外壳体,
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板上固定安装有
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固定安装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
电池组,且所述电池组的底部与硅胶垫相触,所述电池仓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逆变器和bms模块,且所述外壳体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前功能面板,所述外壳体远离前功能面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后散热面板,所述后散热面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散热风扇,且所述后散热面板上设置有充电头。
5.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条支撑条,所述固定底板固定安装在两条支撑条上,所述外壳体的两侧面在靠近两条支撑条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挡板。
6.优选的,所述前功能面板和后散热面板上均呈矩形设置有防滑脚垫,所述前功能面板对应的一侧面设置有功能控制面板。
7.优选的,所述后散热面板的一侧板上在靠近第二散热风扇的位置处开设有散热口,且所述散热口上设置有防尘网。
8.优选的,所述后散热面板外侧板在位于充电头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片。
9.优选的,所述电池仓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矩形孔,且所述电池仓的内表面均设置有硅胶垫。
10.优选的,所述外壳体顶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提手,且两个所述提手上均设置有
防滑橡胶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固定底板上设置硅胶垫,且在电池仓的内表面设置有硅胶垫,不仅可以在户外用于携带电池组的过程中对电池组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且可以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对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很好的疏导至外壳体外的外部,且通过在外壳体内设置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可以进一步的便于外壳体内部热量散失;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电池组、逆变器和bms模块整合于一体,方便、实用、安全、可靠且便于携带和运输,特别适合家庭、学校、医院、实验室、户外流动、救护车、程车和工矿企业等应用,且在外壳体上靠近充电头的位置处设置防护盖,可以在不使用时对充电头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在户外时灰尘以及小飞虫进入充电头内部,对充电头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后散热面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外壳体;2、固定底板;3、硅胶垫;4、电池组;5、电池仓;6、固定挡板;7、第一散热风扇;8、逆变器;9、bms模块;10、前功能面板;11、后散热面板;12、第二散热风扇;13、充电头;14、提手;15、防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2,固定底板2的顶板上固定安装有硅胶垫3,硅胶垫3上固定安装有电池仓5,电池仓5内设置有电池组4,且电池组4的底部与硅胶垫3相触,电池仓5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7、逆变器8和bms模块9,且外壳体1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前功能面板10,外壳体1远离前功能面板10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后散热面板11,后散热面板1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散热风扇12,且后散热面板11上设置有充电头13。
21.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外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条支撑条,固定底板2固定安装在两条支撑条上,外壳体1的两侧面在靠近两条支撑条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挡板6,固定挡板6可以进一步的对电池仓5起到限位作用。
22.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前功能面板10和后散热面板11上均呈矩形设置有防滑脚垫,前功能面板10对应的一侧面设置有功能控制面板。
23.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后散热面板11的一侧板上在靠近第二散热风
扇12的位置处开设有散热口,且散热口上设置有防尘网。
24.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后散热面板11外侧板在位于充电头13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防护盖15,防护盖15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片。
25.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池仓5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矩形孔,且电池仓5的内表面均设置有硅胶垫3,硅胶垫3位导热硅胶垫,且外壳体1为铝壳体,便于散热。
26.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体1顶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提手14,且两个提手14上均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27.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28.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通过在固定底板2上设置硅胶垫3,且在电池仓5的内表面设置有硅胶垫3,不仅可以在户外用于携带电池组4的过程中对电池组4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且可以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对电池组4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很好的疏导至外壳体1外的外部,且通过在外壳体1内设置第一散热风扇7和第二散热风扇12,可以进一步的便于外壳体1内部热量散失;
29.通过将电池组4、逆变器8和bms模块9整合于一体,方便、实用、安全、可靠且便于携带和运输,特别适合家庭、学校、医院、实验室、户外流动、救护车、程车和工矿企业等应用,且在外壳体1上靠近充电头13的位置处设置防护盖15,可以在不使用时对充电头13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在户外时灰尘以及小飞虫进入充电头13内部,对充电头13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板上固定安装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固定安装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组,且所述电池组的底部与硅胶垫相触,所述电池仓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逆变器和bms模块,且所述外壳体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前功能面板,所述外壳体远离前功能面板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后散热面板,所述后散热面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散热风扇,且所述后散热面板上设置有充电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条支撑条,所述固定底板固定安装在两条支撑条上,所述外壳体的两侧面在靠近两条支撑条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功能面板和后散热面板上均呈矩形设置有防滑脚垫,所述前功能面板对应的一侧面设置有功能控制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散热面板的一侧板上在靠近第二散热风扇的位置处开设有散热口,且所述散热口上设置有防尘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散热面板外侧板在位于充电头的位置处活动连接有防护盖,所述防护盖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的四个侧面均开设有矩形孔,且所述电池仓的内表面均设置有硅胶垫。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顶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提手,且两个所述提手上均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电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效果好的便携式储能电源,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板上固定安装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上固定安装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电池组,且所述电池组的底部与硅胶垫相触,所述电池仓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逆变器和BMS模块,通过在固定底板上设置硅胶垫,且在电池仓的内表面设置有硅胶垫,不仅可以在户外用于携带电池组的过程中对电池组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且可以在使用本装置时可以对电池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很好的疏导至外壳体外的外部,且通过在外壳体内设置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可以进一步的便于外壳体内部热量散失。体内部热量散失。体内部热量散失。
技术研发人员:
杜久忠 赵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惠州市杰优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30
技术公布日: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