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申请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于2018年5月2日下发的《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第六十七条明确要求冲击地压矿井应当在采取区域措施基础上,选择煤层钻孔卸压、煤层爆破卸压、煤层注水、顶板爆破预裂、顶板水力致裂、底板钻孔或爆破卸压等至少一种有针对性、有效的局部防冲措施。发明人所在煤矿所采煤层为4#煤,经由北京煤科院岩石力学实验室根据送检煤样测定的数据,依据国家标准gb/t 25217.2-2010《煤的冲击倾向分类及指数的测定方法》,判定发明人所在矿井4煤层属于ⅲ类,为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的煤层;顶、底板岩层均属于ⅱ类,为弱冲击倾向性的顶、底板岩层;
3.目前,发明人所在矿井孔内变形观测效率低,方法老套,费事费力,需要设计一种观测装置解决孔内形变观测的问题,同时该装置环保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包括囊体和集液装置,所述囊体和集液装置通过导液管连通,所述囊体内装有液体;
6.进一步,所述囊体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集液装置顶端和侧壁密封,集液装置底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导液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所述导液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
7.进一步,所述集液装置顶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端中心设有吊环;
8.进一步,所述导液管为塑胶软管;
9.进一步,所述集液装置上设置有刻度;
10.进一步,所述集液装置为塑料量杯;
11.进一步,所述集液装置侧壁开有开口;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卸压孔内放置囊体,囊体为充满液体的囊袋,通过导液管连接卸压孔口外的集液装置和囊体,通过观测集液装置的液位变化,解决孔内形变观测的问题,该装置操作简单,加工制作投入小,见效快,材料可使用废旧材料改装而成,环保经济;
14.(2)本实用新型的集液装置底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口,防止杂物掉落,提高观测精度。
附图说明
15.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其中:
16.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囊体,2-集液装置,3-导液管,4-卸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包括囊体1和集液装置2,所述囊体1和集液装置2通过导液管3连通,所述囊体1内装有液体;
20.进一步,所述囊体1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集液装置2顶端和侧壁密封,集液装置2底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导液管3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所述导液管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
21.需要说明的是,集液装置2底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口,防止杂物掉落,提升观测精度;
22.进一步,所述集液装置2顶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端中心设有吊环;
23.需要说明的是,集液装置2的密封盖上设置吊环,将集液装置2悬挂在卸压孔口0.2m处,进行观测;
24.进一步,所述导液管3为塑胶软管;
25.进一步,所述集液装置2上设置有刻度;
26.进一步,所述集液装置2为塑料量杯;
27.进一步,所述集液装置2侧壁开有开口;
28.工作过程:打卸压孔4打到一端距离后,将加工制作的带液囊体1推入卸压孔4观测段,同时将导液管3与放置在卸压孔外的集液装置连接,给集液装置设定一个定值,由于打孔越深就会变窄,带液囊体1直径跟卸压孔4的直径一样,卸压孔变小,带液囊体1被挤压,集液装置内液位发生变化,此时通过观测集液装置定值的变化确认卸压孔4是否变形,如果集液装置没发生变化,对钻孔进行封孔,同时继续进行日常记录观测。
29.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囊体(1)和集液装置(2),所述囊体(1)和集液装置(2)通过导液管(3)连通,所述囊体(1)内装有液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1)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口,所述集液装置(2)顶端和侧壁密封,集液装置(2)底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口,所述导液管(3)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口连接,所述导液管(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2)顶端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端中心设有吊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3)为塑胶软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2)上设置有刻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2)为塑料量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置(2)侧壁开有开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炭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直径卸压孔变形观测装置,包括囊体和集液装置,所述囊体和集液装置通过导液管连通,所述囊体内装有液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卸压孔内放置囊体,囊体为充满液体的囊袋,通过导液管连接卸压孔口外的集液装置和囊体,通过观测集液装置的液位变化,解决孔内形变观测的问题,该装置操作简单,加工制作投入小,见效快,材料可使用废旧材料改装而成,环保经济。环保经济。环保经济。


技术研发人员:

张涛 王伟龙 宋士康 闫明 董近兴 谭洪森 刘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1.12.29

技术公布日:

2022/10/20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18:32: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30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装置   直径   实用新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