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热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


背景技术:



2.目前冰箱行业常用的化霜用传感器为钢管加热器,该种加热器发热效率高,同时不易损失,可靠性较高。为满足r600a制冷剂防爆要求,钢管表面最热点温度不应超过394摄氏度,但为满足冰箱化霜要求,加热器功率又不能太低,这就需要尽可能的增加加热器的表面积,常用的钢管加热器的钢管均分布于同一个平面,可以有效降低加热器表面负荷,但这种结构在冰箱内占用了较大的上下空间面积,给冰箱结构设计造成很多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包括加热管和端子;其中:
5.加热管包括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弯曲管与第二弯曲管的连接管,第一弯曲管所在平面与第二弯曲管所在平面平行;第一弯曲管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第一直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冷区段,第一直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弧形管与第二直管第一端连接;第二弯曲管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三直管、v型弯折管,第三直管与第一直管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三直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冷区段,第三直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弧形管与v型弯折管的第一端连接,v型弯折管具有向远离第三直管方向弯折的弯折点并且该弯折点为加热管的最低端;连接管为弧形管,连接管两端分别与第二直管的第二端、v型弯折管的第二端连接;
6.端子连接有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远离端子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区段、第二冷区段连接。
7.优选的,端子上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组件。
8.优选的,弯折点与第三直管之间的距离为52.5-55.5mm。
9.优选的,v型弯折管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斜管、第二斜管,第一斜管第一端与第二弧形管连接且其第二端与第二斜管第一端连接,第二斜管第二端与连接管连接,第一斜管与第二斜管的连接点为弯折点,第一斜管的长度小于第二斜管的长度且第一斜管与第二斜管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165
°‑
168
°

10.优选的,第一直管与第三直管之间的距离为27-29mm。
11.优选的,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连接管一体成型。
12.优选的,第一弧形管、第二弧形管、连接管的弧形圆角半径为14-15mm。
13.优选的,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连接管均为钢管且直径均为6.5-6.7mm。
14.优选的,第一冷区段、第二冷区段的管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双壁管、第二双壁管。
1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通过在加热管上设置平行相对
的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第一弯曲管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第二弯曲管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三直管、v型弯折管,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了多个加热面,从而增大了加热管的有效加热面积、增大加热效率,且第二弯曲管设置有配合接水盘倾斜角度进行折弯的v型弯折管,保证接水盘有效化霜;通过设置第一熔断器和第二熔断器,实现加热器的保险。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中加热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包括加热管1和端子2;加热管1包括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弯曲管与第二弯曲管的连接管1-1,第一弯曲管所在平面与第二弯曲管所在平面平行。其中:
21.第一弯曲管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第一直管1-2、第二直管1-3,第一直管1-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冷区段1-4,第一直管1-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弧形管1-5与第二直管1-3第一端连接。
22.第二弯曲管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三直管1-6、v型弯折管1-7,第三直管1-6与第一直管1-2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三直管1-6与第一直管1-2之间的距离为28mm,第三直管1-6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冷区段1-8,第三直管1-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弧形管1-9与v型弯折管1-7的第一端连接,v型弯折管1-7具有向远离第三直管1-6方向弯折的弯折点并且该弯折点为加热管1的最低端,弯折点与第三直管1-6之间的距离为54mm。
23.连接管1-1为弧形管,连接管1-1两端分别与第二直管1-3的第二端、v型弯折管1-7的第二端连接。
24.端子2连接有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熔断器5、第二熔断器6,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远离端子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区段1-4、第二冷区段1-8连接。端子2上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组件7。
25.进一步的,v型弯折管1-7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斜管、第二斜管,第一斜管第一端与第二弧形管1-9连接且其第二端与第二斜管第一端连接,第二斜管第二端与连接管1-1连接,第一斜管与第二斜管的连接点为弯折点,第一斜管的长度小于第二斜管的长度且第一斜管与第二斜管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166
°

26.进一步的,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连接管1-1一体成型。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连接管1-1均为钢管且直径均为6.6mm。
27.进一步的,第一弧形管1-5、第二弧形管1-9弧形圆角半径为15mm,连接管1-1的弧形圆角半径为14mm。
28.进一步的,第一冷区段1-4、第二冷区段1-8的管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双壁管8、第二双壁管9。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管(1)和端子(2);其中:加热管(1)包括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弯曲管与第二弯曲管的连接管(1-1),第一弯曲管所在平面与第二弯曲管所在平面平行;第一弯曲管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第一直管(1-2)、第二直管(1-3),第一直管(1-2)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冷区段(1-4),第一直管(1-2)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弧形管(1-5)与第二直管(1-3)第一端连接;第二弯曲管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三直管(1-6)、v型弯折管(1-7),第三直管(1-6)与第一直管(1-2)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第三直管(1-6)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冷区段(1-8),第三直管(1-6)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弧形管(1-9)与v型弯折管(1-7)的第一端连接,v型弯折管(1-7)具有向远离第三直管(1-6)方向弯折的弯折点并且该弯折点为加热管(1)的最低端;连接管(1-1)为弧形管,连接管(1-1)两端分别与第二直管(1-3)的第二端、v型弯折管(1-7)的第二端连接;端子(2)连接有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熔断器(5)、第二熔断器(6),第一导线(3)、第二导线(4)远离端子(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区段(1-4)、第二冷区段(1-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端子(2)上还连接有温度传感器组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其特征在于,弯折点与第三直管(1-6)之间的距离为52.5-55.5mm。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其特征在于,v型弯折管(1-7)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斜管、第二斜管,第一斜管第一端与第二弧形管(1-9)连接且其第二端与第二斜管第一端连接,第二斜管第二端与连接管(1-1)连接,第一斜管与第二斜管的连接点为弯折点,第一斜管的长度小于第二斜管的长度且第一斜管与第二斜管之间形成的角度θ为165
°‑
168
°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第一直管(1-2)与第三直管(1-6)之间的距离为27-29mm。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连接管(1-1)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弧形管(1-5)、第二弧形管(1-9)、连接管(1-1)的弧形圆角半径为14-15mm。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连接管(1-1)均为钢管且直径均为6.5-6.7mm。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区段(1-4)、第二冷区段(1-8)的管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双壁管(8)、第二双壁管(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冰箱蒸发器用钢管加热管,包括加热管和端子;加热管包括第一弯曲管、第二弯曲管以及连接管;第一弯曲管包括上下平行布置的第一直管、第二直管,第一直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冷区段,第一直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弧形管与第二直管第一端连接;第二弯曲管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三直管、V型弯折管,第三直管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冷区段,第三直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弧形管与V型弯折管的第一端连接;端子连接有第一导线、第二导线,第一导线、第二导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熔断器、第二熔断器,第一导线、第二导线远离端子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冷区段、第二冷区段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大了加热管的有效加热面积、增大加热效率,有效化霜。化霜。化霜。


技术研发人员:

钱继友 朱姗姗 李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31

技术公布日:

2022/9/16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16:5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2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弯曲   区段   导线   弧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