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模具脱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
背景技术:
2.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现在在使用模具进行注塑生产时,可能会存在将原料注塑进入模具内的模腔并成型冷却后,打开模具时注塑而成的产品可能会附着在模腔内,这时需要人为的将产品从模腔内取出,这样会导致整个注塑生产过程中会存在停顿的情况,最后导致整个注塑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通过对注塑完成后产品的上部分与下部分施加向上与向左的一个推力,这样使得产品不易再附着在
两个半模具内的半模腔上,从而实现快速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包括竖板,
所述竖板前侧左右滑动连接有两个半模具,两个所述半模具相对一侧均设有半模腔,两个所述半模具均设有与所述半模腔上端连通的半注塑孔,右侧所述半模具设有脱模组件,两个所述半模具与所述竖板之间共同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竖板下端设有收料盒,所述收料盒内设有辅助脱模组件;
6.所述脱模组件包括若干弹簧、滑板、夹块以及辅助限位件,所述半模具设有安装腔,所述滑板滑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若干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滑板右侧与所述安装腔之间,所述夹块一端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夹块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腔伸入所述半注塑孔内,且所述夹块贯穿所述安装腔一端设有与所述半注塑孔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辅助限位件设于所述半模具与所述半模具之间。
7.所述辅助限位件包括四根辅助推动杆,四根所述辅助推动杆一端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四根所述辅助推动杆另一端均向左贯穿右侧所述半模具。
8.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滑块、双向
螺纹杆以及两个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竖板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匹配的滑动通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滑动通槽内,所述竖板后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板,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侧螺纹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双向螺纹杆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双向螺纹杆传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件均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与两个所述半模具之间。
9.所述限位件包括四个第二滑块以及两个限位杆,四个所述第二滑块分为左右两组分别与两个所述半模具固定连接,且四个所述第二滑块均向后贯穿所述竖板,两个所述限位杆均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位于所述双向螺纹杆上下两侧,四个所述第二滑块分为上下两组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竖板设有与上下两
组所述第二滑块相匹配的活动槽。
10.所述辅助脱模组件包括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设于收料盒内中部,所述第一圆筒内滑动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与所述收料盒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滑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上端固定设有顶块,所述顶块左右两侧均设有斜面,两个所述半模具均设有与所述顶块相匹配的凹槽。
11.本实用新通过对注塑完成后产品的上部分与下部分施加向上与向左的一个推力,这样使得产品不易再附着在两个半模具的半模腔上,从而实现快速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2.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16.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9.竖板1、半模具11、半模腔12、半注塑孔13、弹簧2、滑板21、夹块22、安装腔23、弧形凹槽25、辅助推动杆3、第一滑块4、双向螺纹杆41、滑动通槽42、安装板43、电机44、第二滑块5、限位杆51、活动槽52、收料盒6、第一圆筒61、圆板62、伸缩弹簧63、圆柱64、顶块65、斜面66、凹槽67。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包括竖板1,竖板1前侧左右滑动连接有两个半模具11,两个半模具11相对一侧均设有半模腔12,两个半模具11均设有与半模腔12上端连通的半注塑孔13,右侧半模具11设有脱模组件,两个半模具11与竖板1之间共同设有移动组件,竖板1下端设有收料盒6,收料盒6内设有辅助脱模组件;
23.脱模组件包括若干弹簧2、滑板21、夹块22以及辅助限位件,半模具11设有安装腔23,滑板21滑动设于安装腔23内,若干弹簧2设于滑板21右侧与安装腔23之间,夹块22一端与滑板21固定连接,夹块22另一端贯穿安装腔23伸入半注塑孔13内,且夹块22贯穿安装腔23一端设有与半注塑孔13相匹配的弧形凹槽25,辅助限位件设于半模具11与半模具11之间。
24.夹块22与右侧半模具11之间为密封滑动连接;在进行注塑时,通过移动组件带动两个半模具11相互靠近,使得两个半模具11相互贴紧,这样使得两个半模具11上的两个半模腔12共同构成完整的一个模腔,且同样使得两个半注塑孔13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注塑孔,在两个半模具11相互靠近时,夹块22将先与左侧半模具11相互抵接,两个半模具11继续靠近,此时左侧的半模具11相对的将夹块22向右推动,夹块22向右移动将带动滑板21向右
移动,滑板21向右移动将同时挤压若干弹簧2收缩,当两个半模具11相互抵接贴紧时,此时夹块22左端的弧形凹槽25将与半注塑孔13相匹配,且夹块22与右侧半模具11之间为密封滑动连接,所以夹块22不会影响正常注塑,在通过完整的注塑孔向完整的模腔内注塑并且冷却完毕后,此时通过移动组件带动两个半模具11分开,在两个半模具11分开的过程中滑板21将在若干弹簧2的弹性伸展的作用下相对向左移动,滑板21向左移动将带动夹块22相对向左移动,夹块22相对向左移动将推动注塑完成后的产品相对向左移动,这样使得注塑完成后的产品不会粘附在右侧半模具11上,且在同时通过辅助脱模组件的作用向将会向上顶动注塑完成后的产品,这样会使得注塑完成后的产品在受到的推动力的影响下相对倾斜,这样使得注塑完成后的产品不会轻易的粘附在两个半模具11上,从而使得快速脱模,脱模完成后的产品将自动掉落至收料盒6内统一存放;本实用新通过对注塑完成后产品的上部分与下部分施加向上与向左的一个推力,这样使得产品不易再附着在两个半模具的半模腔上,从而实现快速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
25.辅助限位件包括四根辅助推动杆3,四根辅助推动杆3一端与滑板21固定连接,四根辅助推动杆3另一端均向左贯穿右侧半模具11。四根辅助推动杆3两两一组分别前后两组分别设置在夹块22的前后两侧,在夹块22与左侧的半模具11相抵接时,四根辅助推动杆3均与左侧半模具11相抵接,这样使得夹块22在推动滑板21时,四根辅助推动杆3将同时推动滑板21,从而使得滑板21左端前中后侧同时受到推动,这样使得滑板21滑动更加平稳。
26.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滑块4、双向螺纹杆41以及两个限位件,两个第一滑块4分别与两个半模具11固定连接,竖板1设有与第一滑块4相匹配的滑动通槽42,两个第一滑块4滑动设于滑动通槽42内,竖板1后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板43,双向螺纹杆41转动设于两个安装板43之间,且两个第一滑块4分别与双向螺纹杆41的两侧螺纹连接,其中一个安装板43远离双向螺纹杆41一侧设有电机44,电机44与双向螺纹杆41传动连接,两个限位件均设于两个安装板43与两个半模具11之间。在需要移动两个半模具11时,启动电机44正转,电机44正转将带动双向螺纹杆41正转,由于两个第一滑块4与滑动通槽42滑动连接,且两个第一滑块4分别与双向螺纹杆41的两侧螺纹连接即两个第一滑块4分别与双向螺纹杆41不同螺纹旋向的螺纹段螺纹连接,所以双向螺纹杆41正转将同时带动两个第一滑块4相对靠近,两个第一滑块4相对靠近即带动两个半模具11相对靠近,同理启动电机44反转即带动两个半模具11相对远离。
27.辅助脱模组件包括第一圆筒61,第一圆筒61设于收料盒6内中部,第一圆筒61内滑动连接有圆板62,圆板62与收料盒6之间设有伸缩弹簧63,滑板62上侧固定连接有圆柱64,圆柱64上端固定设有顶块65,顶块65左右两侧均设有斜面66,两个半模具11均设有与顶块65相匹配的凹槽67。在两个半模具11相互靠近时,两个半模具11下侧的凹槽67可供顶块65暂时存放,且两个半模具11相互靠近时将先与顶块65左右两侧的斜面66相接触,并在两个斜面66的引导下推动顶块65向下运动,顶块65向下移动将推动圆柱64向下移动,圆柱64向下移动将推动圆板62在第一圆筒61内向下移动,圆板62向下移动将挤压伸缩弹簧63收缩,当两个半模具相互远离时,伸缩弹簧63通过自身弹力伸展将圆板62向上推动,圆板62向上移动将推动圆柱64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顶块65向上移动,当两个半模具之间的间隙足够顶块65进入后,顶块65将向上移动并向上推动注塑完成的产品。
28.实施例二
29.如图5所示;限位件包括四个第二滑块5以及两个限位杆51,四个第二滑块5分为左右两组分别与两个半模具11固定连接,且四个第二滑块5均向后贯穿竖板1,两个限位杆51均设于两个安装板43之间,且两个限位杆51分别位于双向螺纹杆41上下两侧,四个第二滑块5分为上下两组分别与两个限位杆51滑动连接,竖板1设有与上下两组第二滑块5相匹配的活动槽52。在双向螺纹杆41转动带动两个半模具11相互靠近与相互远离时,两个半模具11将分别带动两个第二滑块5进行移动,且由于四个第二滑块5分为上下两组分别与两个限位杆51滑动连接,四个第二滑块5分为左右两组分别与两个半模具11固定连接,同时两个限位杆51分别位于双向螺纹杆41上下两侧,所以在两个半模具1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时不会出现偏转的情况,从而确保两个半模腔12不会出现错位的情况。
30.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包括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前侧左右滑动连接有两个半模具,两个所述半模具相对一侧均设有半模腔,两个所述半模具均设有与所述半模腔上端连通的半注塑孔,右侧所述半模具设有脱模组件,两个所述半模具与所述竖板之间共同设有移动组件,所述竖板下端设有收料盒,所述收料盒内设有辅助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若干弹簧、滑板、夹块以及辅助限位件,所述半模具设有安装腔,所述滑板滑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若干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滑板右侧与所述安装腔之间,所述夹块一端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夹块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腔伸入所述半注塑孔内,且所述夹块贯穿所述安装腔一端设有与所述半注塑孔相匹配的弧形凹槽,所述辅助限位件设于所述半模具与所述半模具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限位件包括四根辅助推动杆,四根所述辅助推动杆一端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四根所述辅助推动杆另一端均向左贯穿右侧所述半模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滑块、双向螺纹杆以及两个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半模具固定连接,所述竖板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匹配的滑动通槽,两个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滑动通槽内,所述竖板后端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板,所述双向螺纹杆转动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侧螺纹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双向螺纹杆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双向螺纹杆传动连接,两个所述限位件均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与两个所述半模具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四个第二滑块以及两个限位杆,四个所述第二滑块分为左右两组分别与两个所述半模具固定连接,且四个所述第二滑块均向后贯穿所述竖板,两个所述限位杆均设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位于所述双向螺纹杆上下两侧,四个所述第二滑块分为上下两组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竖板设有与上下两组所述第二滑块相匹配的活动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脱模组件包括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设于收料盒内中部,所述第一圆筒内滑动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与所述收料盒之间设有伸缩弹簧,所述滑板上侧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圆柱上端固定设有顶块,所述顶块左右两侧均设有斜面,两个所述半模具均设有与所述顶块相匹配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脱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包括竖板,竖板连接有半模具,半模具设有半模腔,半模具设有半注塑孔,半模具设有脱模组件,半模具设有移动组件,竖板设有收料盒,收料盒内设有辅助脱模组件;脱模组件包括弹簧、滑板、夹块以及辅助限位件,半模具设有安装腔,滑板设于安装腔,弹簧设于滑板,夹块与滑板连接,夹块伸入半注塑孔,夹块设有弧形凹槽,辅助限位件设于半模具与半模具之间;本实用新通过对注塑完成后产品的上部分与下部分施加向上与向左的一个推力,这样使得产品不易再附着在两个半模具的半模腔上,从而实现快速脱模,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梁志远 康摇生 王博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技术研发日:
2022.07.26
技术公布日:
202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