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底端
照明计算是照明设计的重要内容,照度计算又是照明功能效果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照度计算的目的是根据所需要的照度值,结合其它已知条件(如照明器型式及布置、房间各个面的反射条件及污染情况等)来决定灯泡的容量或灯的数量。
照度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和逐点计算法(包括平方反比法、等照度曲线法、方位系数法等) 两大类,利用系数法用于计算平均照度与配灯数,逐点计算法用于计算某点的直射照度。现将这两种计算方法的特点及使用范围对比如下:
利用系数法利用系数计算此法考虑了直射光及反射光两部分所产生的照度计算结果为水平面上的平均照度计算室内水平面上的平均照度,特别适用于反射条件好的房间.查概算曲线一般生产及生活用房的灯数概略计算
逐点计算法平方反比法此法只考虑直射光产生的照度,可以计算任意面上某一点的直射照度采用直射照明器的场所,可直接求出水平面照度等照度曲线法方位系数法,使用线光源的场所,求算任意面上一点的照度
以上这两种计算方法,各文章都介绍的较多了,这里不再复述。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以上两种方法都存在计算繁琐,建筑专业条件众多,适用范围较小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利用系数法:
1.对众多不同光照特性的控照器,仅仅靠顶棚空间比CCR中的hcc简单划分成两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2.现有顶棚有效光反射比ρcc曲线不能满足当代建筑丰富多彩的室内装饰材料,而且维护系数的分类较粗糙。
3.它假设了工作面上所有计算点的照度均相同,无法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照度的计算。
逐点计算法:
其计算结果仅为最小照度值,仅适用于大面积、高净空、维护结构反射比较低的室内空间。
在缺乏专门照明设计软件的条件下,以上方法很难做到高精确度。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建筑装饰的深入,照度计算已被人们广泛关注并为科学工作者所研究。
从研究动向来看,照明计算主要向两个方面发展,其一是力求简单迅速,经常是将计算好的在各种可能条件下的结果编制成图表、曲线供设计人员查用,其二是力求准确。由于各种参数的不精确,计算结果有 20%至-10%的误差是允许的。针对非研究场合及一般施工设计,真正实用的方法应该是简便易算且有较高准确度的,比较而言,现推荐一种单位容量法或称为简化版利用系数法。 二、单位容量计算法的概念及步骤 单位容量法适用于均匀的一般照明计算,它主要计算每单位被照面积所需的灯具安装功率: W=P/S P-全部灯具安装功率,瓦; S-被照面积,米2 或直接计算灯具数量N=E*A*φ0*C1*C2/φ,单位容量W决定于下列各种因素:需求照度E,房间面积A,单位面积每LX光通量φ0,修正系数C1、C2,照明灯具光通量Φ。 我们给出一套速查表格以便使用。表格相关说明如下:
1. 室形指数RI=W* L/H*(W L) W-房间宽; L-房间长, H-灯具至工作面高度,并据此室形指数结合灯具配光类型查表得出φ0。见附表1。
2. 室内顶棚、墙面及地面的反射系数分别为ρC、ρW、ρf,根据实际环境不同可加系数C1修正。见附表2。
3. 各灯具效率不同, 可加系数C2修正。见附表3。
附表1
室形指数 RI 直接型配光灯具 半直接型配光灯具 均匀漫射配光灯具 半间接型配光灯具 间接型配光灯具
S<0.9h S<1.3h
0.6 5.38 5.00 5.38 5.38 7.78 8.75
0.8 4.38 3.89 4.38 4.24 6.36 7.00
1.0 3.89 3.41 3.68 3.59 5.39 6.09
1.25 3.41 2.98 3.33 3.11 4.83 5.00
1.5 3.11 2.74 3.04 2.86 4.38 4.83
双卡通2.0 2.80 2.46 2.69 2.50 4.00 4.38
2.5 2.64 2.30 2.50 2.30 3.59 4.89
3.0 2.55 2.30 2.37 2.19 3.33 3.68
采集重构3.5 2.46 2.12 2.30 2.11 3.18 3.33
4.0 2.37 2.06 2.22 2.03 3.04 3.33
4.5 2.35 2.02 2.17 1.99 2.98 3.26
5.0 2.33 1.97 2.12 1.94 2.92 3.18
附注:S为灯具间距,h为灯具安装高度
直接型照明器允许距高比分类
分类名称 距高比s/h
特狭照型 S/h≤0.5
狭照型(深照型,集照型) 0.5<S/h≤0.7
中照型(扩散型,余弦型) 0.7<S/h≤1.0
广照型 1.0<S/h≤1.5
特广照型 1.5<S/h buckboost电路
附表2
ρC 0.7 0.6 0.4
ρW 0.5 0.4 0.3
ρf 0.2 0.2 0.2
C1 1 1.08 1.27
附表3
灯具效率 0.7 0.6 0.5
C2 1 1.22 1.47
通过以上表格能进行计算的第一步:查出φ0, C1, C2,第二步代入所需照度E及房间面积A,第三步选择合适的光源及其光通量。最后得出布灯数量。
三、单位容量计算法设计实例
某厂房的尺寸为:宽X长X高=20mx50mx8m,顶棚反射比ρC=70%,墙面反射比ρW=50%,地板反射比ρf=20%,采用150W金属卤化物灯宽光束块板面照明灯具,光源光通量10809lm,灯
具效率72.9%,现要求室内地面平均照度为100lx,试求室内布灯数?
第一步:求室形指数RI=W* L/H*(W L),代入W=20m,L=50m,H=8m,得出RI=1.78。照明灯具为宽配光金卤灯,属于中照型灯具, 距高比S/h<1.0,查表1得出单位容量光通量最接近数值φ0=2.8。据灯具效率及各反射比可知修正系数C1,C2均为1。
第二步:要求照度标准E=100 lx,厂房面积A=1000m2。
第三步:光通量φ为10809lm,代入公式计算出灯具数量为N=E*A*φ0*C1*C2/φ=25.9<个>。
利用系数法首先要计算室空比、顶空比及地空比,再计算顶棚、墙面、地板有效反射比,确定利用系数加上维护系数。此法计算准确度虽较高,但步骤很繁琐,除非用计算机编程辅助计算,否则工作量很大。而单位容量法的计算结果与采用利用系数法结果(25个)相当接近,但计算步骤要简便许多。在实际设计中常常是灯具并不确定,需要不断计算调整型号及位置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此法手工计算花费时间较短,因此在实际中有较广泛的运用
照度计算公式及方法
照度: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
计算公式:
设被照面无限小面积dS上所接受的光通量为dF,
则该点处的照度为:
当光通量F均匀分布在被照面S上时,
则此时被照面的照度为:
单位:勒克斯(1x)
怎么计算房间的照度和应该放多大照度的灯具呀 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一、计算房间的照度:照度是指单位受光面积内的光通量。1瓦的灯光=683光通量。那么照度的话是1照度=1光通量/平方米,也即1个照度表示在1平方米上均匀分布1个照度的光通量。 二、要确定房间应该放多大照度的灯具的话首先要确定房间需要多大的照度,同时还要提供房间的面积。一般的话15平方米的房间有30照度的需求有30W的荧光灯就可以了。 |
|
照度单位1lx=多少瓦
这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怎么能换算 !
一、光通量(lm) 由于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灵敏度,我们不能直接用光源的辐射功率或辐射通量来衡量光能量,必须采用以人眼对光的感觉量为基准的单位----光通量来衡 量。光通量的用符号Φ表示,单位为流明(lm)。 二、发光强度(cd) 以上谈到的光通量是说明某一光源向四面空间发射出的总光能量。不同光源发出的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是不同的。例如悬吊在桌面上空的一盏100W白炽灯,它发出1250lm光通量。但用不用灯罩,投射到桌面的光线就不一样。加了灯罩后,灯罩将往上的光向下反射,使向下的光通量增加,因此我们就感到桌面上亮了一些。 发光强度的单位为坎德拉,符号为cd,它表示光源在某球面度立体角(该物体表面对点光源形成的角)内发射出1lm的光通量。 1cd=1lm/1sr (sr-----立体角的球面度单位),40W白炽灯正下方具有约30cd的发光强度。而在它的上方,由于有灯头和灯座的遮挡,在这方向上没有光射出,故此方向的发光强度为零。如加上一个不透明的搪瓷伞型罩,向上的光通量除少量被吸收外,都被灯罩朝下面反射,因此向下的光通量增加,而灯罩下方立体角未变,故光通量的空间密度加大,发光强度由30cd增加到73cd。 三、照度(lx) 对于被照面而言,常用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来衡量它被照射的程度,这就是常用的照度,符号为E,它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当光通量Φ均匀分布在被照表面A上时,则此被照面的照度为E=Φ/A 。 照度的常用单位为勒克斯,符号为lx,它等于1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的被照面上,1lx=1lm/1m⒉。为了对照度有一个实际概念,下面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在40W白炽灯下1m处的照度约为30lm;加一搪瓷伞型罩后照度就增加到73lx;阴天中午室外照度为8000~20000lx;晴天中午在阳光下的室外照度可高达80000~120000lx 照度的英制单位为英尺烛光(fc),它等于1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英尺的表面上,由于1平方米=10.76平方英尺,所以1fc=10.76lx。 四、亮度(cd/m⒉) 亮度的常用单位为坎德拉每平方米(cd/m⒉),它等于1平方米表面上发出1坎德拉的发光强度,即 1cd/m⒉=1cd/1m⒉。有时用另一较大的单位熙提(符号为sb),它表示1cm⒉面积上发出1cd时的亮度单位。很明显1sb=10⒋cd/m⒉。常见的一些物体亮度值如下: 白炽灯灯丝 300~500sb=3000000~5000000cd/m⒉以下几个会换算了吧 荧光等管表面 0.8~0.9sb 太阳 20万sb 无云蓝天 0.2~2.0sb |
|
如何计算照度?
低视力儿童可以通过改变照明度,以提高部分视敏度,这对维持低视力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积极意义。那么家长怎么掌握照明的亮度呢,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 照度的单位称勒克司或,米烛光,及一平方米面积上的光照度(流明),基本公式为: E=F/4πrr=I/rr 式中E为照度(勒克斯或米烛光),F为光源总亮度,即灯泡瓦数乘以发光效率(白炽灯平均为15,荧光灯平均为32,节能灯为20),4π为以光源为中心的球面积,r为光源距离,I(烛光)=F/4π,例如一只100瓦灯泡在1.5米处时,读物表面的光亮度为: E=100×15/4×3.1416×1.5×1.5=53.05米烛光 上述的计算相当麻烦,现将我国常用灯泡计算列表如下,家长只要根据所用灯泡查出距离就行。 常用灯泡照明度与使用距离换算表 灯泡瓦数 | 发光率 | 总烛光硅酸盐水泥熟料 | 较好距离(米) | 最远距离(米) | 100W(白炽灯) | 15 | 119.36 | 1.6 | 2.0 | 60W(白炽灯) | 15 | 71.62 | 1.2 | 1.5 | 40W(白炽灯) | 15 | 47.75 | 1.0 | 1.2 | 光杆排线器 40W(日光灯) | 32 | 101.59 | 1.5 | 1.8 | 20W(日光灯) | 32 | 50.93 | 1.1 | 1.3 | 12W (节能灯) | 20 | 19.10 | 0.60 | 0.8 | 6W (节能灯) | 20 | 9.55 | 0.40 | 0.5 | | | | 模拟大夫 | |
|
|
以下是一些常用光源的光效,平时如果只是估算,你可以将不同光源的光效*其功率,就能得到该光源大致的总光通量了:
T8三基荧光灯:75~93流明/w,一般T8 三基36W光源的光效最高,其光通量为3350lm
T5荧光灯:96~104流明/w,一般T5 28W光源的光通量为:2900lm
节能灯:50~65流明/w,一般18W的节能灯其光通量为:1100~1200lm
陶瓷金卤灯:82~97流明/w,一般70W的陶瓷金卤灯光源的光通量为:6300lm左右,但是陶瓷金卤Par灯的光效大概是在65%左右,所以一般70W的陶瓷金卤Par灯光源的光通量为:4800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