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本制度规定了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辨认信息资产、风险等级评估,认知公司的风险,在考虑控制成本与风险平衡的前提下选择合适控制目的和控制方式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保持公司业务连续性发展,以满足管理方针的规定。 第二条本制度合用于第一次完整的风险评估和定期的再评估。在辨识资产时,本着尽量细化的原则进行,但在评估时我司又会把资产按照系统进行规划。辨识与评估的重点是信息资产,不区分物理资产、软件和硬件。
第三条技术部负责牵头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第四条风险评估小组每半年至少一次,或当体系、组织、业务、技术、环境等影响公司的重大事项发生变更、重大事故事件发生后,负责编制风险评估计划,确认评估结果,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部门使用或管理的信息资产的辨认和风险评估,并负责部门所涉及的信息资产的具体安全控制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负责部门的信息资产辨认。技术部经理负责汇总、校对全公司的信息资产。
第七条技术部负责风险评估的策划。
第八条技术部牵头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小组成员至少应当包含:管理保密部门的成员、重要责任部门的成员。ct二次过电压保护器
第九条信息资产
1)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合用程序等。
2)硬件: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可移动介质和其他设
备。
3)数据:数据库数据、系统文档、计划、报告、用户手
册、客户配置策略等
4)服务:培训服务、租赁服务、公用设施(能源、电力)。
5)文档:纸质的各种文献、传真、电报、财务报告、发
展计划等
6)人员:人员的资格、技能和经验。
温度远程监控7)其他:组织的声誉、商标、形象。
第十条本公司的资产范围涉及:
在线检测仪表
系统文献、研究信息、用户手册、培训教材、培训操作、培训软件、支持性程序、业务连续性计划、应变安排、审核记录、审核的追踪、归档信息。
第十一条评估程序
本评估应考虑:范围、目的、时间、效果、组织文化、人员素质以及具体开展的限度等因素来拟定,使之可以与组
织的环境和安全规定相适应。
第十二条资产属性赋值
资产赋值是对资产安全价值的估价,而不是以资产的账面价格来衡量的。在对资产进行估价时,不仅要考虑资产的成本价格,更重要的是考虑资产对于组织业务的安全重要性,即根据资产损失所引发的潜在的商务影响来决定。为保证资产估价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机构应按照上述原则,建立一个资产价值尺度(资产评估标准),以明确如何对资产进行赋值。
第十三条资产估价的过程也就是对资产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影响分析的过程。影响就是由人为或突发性引起的安全事件对资产破坏的后果。这一后果也许毁灭某些资产,危及信息系统并使其丧失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最终还会导致财产损失、市场份额或公司形象的损失。特别重要的是,即使每一次影响引起的损失并不大,但长期积累的众多意外事件的影响总和则可导致严重损失。一般情况下,影响重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违反了有关法律或(和)规章制度
发光标识(2)影响了业务执行
(3)导致了信誉、声誉损失
(4)侵犯了个人隐私
(5)导致了人身伤害
(6)对法律实行导致了负面影响
(7)侵犯了商业机密
染料废水
(8)违反了社会公共准则
(9)导致了经济损失
(10)破坏了业务活动
(11)危害了公共安全
资产安全属性的不同通常也意味着安全控制、保护功能需求的不同。通过考察三种不同安全属性,可以可以基本反映资产的价值。
第十四条保密性赋值:
第十五条完整性赋值:
>玻璃钢电除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