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知应会安全部分试题库答案led探照灯
一、填空题
1、凡入厂新工、实习、代培、的一切人员,必须经过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能进入生产岗位进行作业。 阵列天线2、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作业。
3、生产区域的一切危险场所,必须悬挂明显的警示标志,任何人不得移动或损坏。
往复式喷漆机4、所有进入生产岗位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作业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要戴好,帽带要系牢,女职工的长发应盘入帽内。
5、所有员工进入生产区衣服应穿着整齐,禁止穿短裤和裙子、露趾凉鞋、拖鞋和高跟鞋。 6、碱性物料溅入眼内或喷溅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清水和硼酸水反复冲洗,情况严重时立即送医院。
7、生产设备上一切具有机械传动、转动、移动的部位,必须安装防护罩,因检修需拆卸防护罩时要先停电、停车,检修完毕后必须恢复防护装置,不准无防护装置启动设备。 8、凡运转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触碰转动部位。
9、厂内机动车驾驶员、焊工、天车工、起重工、电工、压力容器操作工、司炉工、锅炉工等属于特种作业人员。
10、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必须经过培训和取证,严禁无证操作、无证上岗。
11、吊车、天车、叉车等的安全装置、信号装置必须完整有效;严禁超负荷起吊。
12、严禁触摸带电体;电气故障通知电工处理;设备局部停电检修时,必须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并派专人监护。
13、在现场电源线比较杂乱情况下,应注意避免碰触或意外接触金属导线裸露部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14、现场打磨、打锤、敲击、电气焊、清扫等工作会产生飞溅物屑,员工应小心物屑等溅
入眼睛;
15、电焊、气割、热处理等作业,金属未完全冷却前,应特别注意,防止意外抓扶、触碰烫伤人;
16、停送电、清理、重要设备的启停、检修、煤气设施的动火检修等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17、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场所作业照明电压不能超过12伏。
18、2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使用安全带时要高挂抵用。严禁倚靠或坐在窗台、栏杆、爬梯上休息。
19、受压容器及设备的一切安全装置,必须保持完好、灵敏、可靠。压力容器设备及管道禁用锤敲打。
20、消防设施及防火用具应保持完好,不准挪作它用,油类着火时,用磷酸铵盐灭火器或砂子扑灭。
21、严禁赤手触摸料浆、碱液、赤泥等腐蚀性物质和高温物料。不准在泄漏的管道和容器下停留和通过。
22、所有生产区域的坑、沟、池都要有围栏或盖板。夜间要设红灯示警。
23、进入封闭空间内作业,应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检测有害气体浓度,并加强作业区域的通风。
24、严禁员工单独进入封闭空间,如炉膛、烟道、仓室、大容器、槽罐、试验区等处;如需进入,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得到许可后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方可进入,现场准备必须的抢救措施。
25、生产现场禁止乱拉、乱接电线;过道应安全畅通。
26、装有压缩气体或可挥发液体的容器禁止加热或曝晒。
27、生产现场堆放大量物品时,通过时应防止被物品绊倒和砸伤。
28、未经许可或通报相关单位人员,禁止员工擅自断开或使用现场用水源、气源、电源。
工装制作
29、职工在工作中的“四不伤害”是指: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别人,自己不被别人伤害,监督他人不伤害他人。
dddt
30、扑救火灾的基本方法有: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抑制法。
31、安全电压有5种,分别是:6V、12V、24V、36V、42V。
32、当身上的衣服烧着后,最有效的办法是就地打滚,压灭火焰。
脱硫装置33、抢救烧伤人员时,不应把创伤面的水疱弄破,是为了避免伤面污染。
34、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35、安全出口处的疏散门应向外开启。危险性作业场所,必须设置安全通道,出、入口不少于2 个。
36、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烟气窒息致死。
37、常用劳动保护用品有安全帽、工作服、安全带、工作皮鞋等。
38、安全分有:红、黄、蓝、绿四种颜,其中红表示禁止、停止(也表示防火);蓝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表示警告、注意;绿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