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某火电为例,进行智能化改造,引入智能化管控技术解决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高,流程繁琐、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实现火电厂生产过程智能化,达到生产过程安全、高效、先进、节能的目的。
关键词:智能化管控技术、火电厂、安全生产、应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政策环境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分布式电源整县推动分布式光伏试点前所未有的踊跃,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2智能化电厂的概念
按照最新行业定义[1],智能化电厂是指在广泛采用现代数字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基础上,集成智能的传感与执行、控制和管理等技术,达到更安全、高效、环保运行,与智能电网相互协调的发电厂。
智能化电厂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或目标:
1)让设备原不可见的隐患得以显现,从而能够使设备更加高效、节能、持久的运行; 2)让机器更多的代替人,让人的工作更加简单;
3)让电厂的生产经营过程更加透明、协调,管理流程体系更加灵活、有效。
3 火电现状分析
我国推进“双碳”工作就必须推动能源革命,那就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地替代基础上。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地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传统能源升级改造迫在眉睫,
邮购盒智能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各发电集团集约化、高效管理需求的驱动下,部分发电企业进行了新型智能化电厂建设的尝试,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新模式。宁夏枣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现有生产过程的深度剖析,致力于通过智能化管控技术,实现火电厂生产过程智能化,达到火电厂生产过程安全、高效、先进、节能的目的。
4智能化管控技术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我厂现有两台660MW超超临界间接空冷机组,生产过程中低压设备停送电采用纸质停送电联系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高,流程繁琐、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 4.1设备停送电流程现状
风筝绞盘我厂两台机组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停送电流程管理一直采用纸质停送电联系单,从巡检接令开始,填写纸质停送电联系单到监护人、值班负责人、值长的逐级审核,再到现场执行,执行完毕后回令和后续在公用纸质停送电登记本进行登记整个过程中人员均受时间空间限制,需要巡检来回跑签字,具体如下流程图所示:
上述纸质停送电流程存在执行过程安全风险较高,操作过程繁琐耗时长,消耗纸质停送电联系单较多成本高等特点,具体如下:
4.1.1执行过程安全风险高
手机防盗系统低压设备停送电需要在纸质停送电登记本上进行登记,查阅设备停送电状态比较繁琐,设备停、送电状态需要与停送电联系单记录一一核对并且需现场核对确认设备状态,不但过程非常繁琐,就地现场核对设备名称时还容易走错间隔,容易出错误操作。低压设备停送电操作执行过程为操作人就地单人操作,监护人DCS远方监护,操作人在独自操作过程中,有误入停电间隔、误分合开关的安全风险,有些设备开关不具备远方DCS状态显示功能,远方监护失去意义,极容易造成误操作。
4.1.2执行过程繁琐耗时长
纸质停送电联系单由就地操作执行人发起,监护人一般为监盘操作员远方监护,值班负责人对停送电联系单进行审核发令,在执行完设备停送电后需要回到巡检室回令并进行停送电登记,一次停电或者送电,需要在就地、巡检室、集控室进行往返跑,如果停、送电设备较远,操作人员来回往返次数多,会严重降低工作效率,浪费大量工作时间。设备停送电完成后需在纸质停送电登记本上进行登记,查阅设备停送电情况比较繁琐,设备停、送电状态需要与停送电联系单记录一一比对,或现场核对,查极不方便并消耗大量时间。
在人工填写停送电联系单时,会出现错别字,或者设备名称在监护审核过程中需要退回重写的情况,这样就需要把写错的停送电联系单作废,重新填写新的停送电联系单,返工率比较高。如果遇着机组检修,低压设备大范围停电,或者机组启动,低压设备大范围送电时,填写停送电联系单的工作量非常大,会严重的影响工作效率。耗费大量工作时间,影响机组检修或启动进度。
4.1.2执行过程生产成本高
塑料表面电晕处理机机组正常运行设备消缺,启、停或检修时都需要对设备反复停送电,停送电次数多,需要消耗大量纸质停送电联系单,因停送电联系单格式、纸张固定,需要专门订购,大量消耗
必然导致生产办公经费用上涨,而且执行过程的填写错误的浪费也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生产办公经费开支而且还不环保。
4.2设备停送电流程升级思路
现根据智能化电厂的概念,我们考虑引入智能化管控技术来解决上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到二维码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利用二维码识别技术与火电厂生产现场设备的KKS码双重命名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技术增加各种限制条件,避免人员误操作,对现有纸质停送电流程进行优化、升级改造,消除火电生产过程中的电气设备停送电过程中人员误操作,降低火电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高效性。
升级改造考虑到给公司带来的费用问题,我们采取利用公司现有的安全和计划管理平台,开发停送电联系单模块,通过在企业APP移动客户端与计算机客户端共享,实现生产现场随时随地执行操作,打破必须人与人面对面的传统审批流程,体现智能化管控技术的优势与特点并节约升级改造成本。实现停送电联系单从巡检选择设备填写、监护、审核、执行、确认回填等环节,并增加对设备停送电状态进行查询功能,可同时用手机企业与公司安全和计划管理平台进行停送电操作与管理,无需另外投入人力及资金实现生产过
程的设备停送电智能化管控升级。
4.3设备停送电流程升级具体实施方案
4.3.1停送电流程
停送电流程优化如下:
木薯干
4.3.2停送电操作流程
操作人通过手机企业APP中,登陆公司现有的安全和计划管理平台,打开生产辅助管理系统,创建停送电联系单,在设备清单目录中选择需要操作的设备电气开关,在备注栏注明或勾选停电要求,例如挂警告牌、挂接地线、合接地闸刀等。在备注栏注明或勾选送电要求,例如测绝缘、送至试验位置、送至工作位置等。根据需要选择是否监护,如需监护选定监护人,点击确认发送停送电申请流程。监护人、值班负责人(值长)通过手机企业APP中生产辅助管理系统的提示待办,审批设备停送电任务后点击确认发送,操作人收到手机APP企业生产辅助管理系统中停送电联系单批复后,根据停送电设备负荷段及名称前往现场就地操作。现场通过手机企业APP移动客户端生产辅助管理系统设备停送电待办现场扫描对应停送电设备二维码后,确认停送电设备状态无误,执行停送电操作,操作完成后将任务在企业APP移动客户端生产辅助管理系统停电联系单回填并上传照片,监护人通过手机企业APP中生产辅助管理系统的提示待办确认,流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