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阀门密封、操作扭矩、耐弯曲密封、耐温度循环、拉伸载荷后密封、启闭装置弯曲载荷后密封、耐冲击试验

阅读: 评论:0

附录  C
(规范性)iack
密封性能(内密封和外密封)试验方法
C.1 总则
本附录规定了聚乙烯阀门/阀体的内密封和外密封性能的试验方法。
C.2 试样
试样组件应按照 GB/T 6111 进行组装。
试样组件为组装完整的阀门,其开口端用管帽、丝堵和柔性密封件进行封堵。
对于注塑或熔接的部件,在按照 C.3.1 进行状态调节前,应按照制造商规定的时间应力释放。
团队监控C.3 试验步骤
C.3.1 状态调节
按照 GB/T 6111 进行状态调节。
C.3.2 内密封性能(阀门全闭)
阀门内密封性能试验(若为双向阀门,阀门两个流动方向均应进行试验)操作步骤如下:
a)将试样组件一端与压力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检漏装置连接;
b)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用空气或氮气填充封闭的试件组件;
c)关闭阀门;
d)尽可能平稳且快速地升高压力,在30s内达到表4规定的试验压力;
e)在本文件规定的时间内保持压力和温度;
f)检查阀座是否泄漏;
g)将压力减低至常压。
C.3.3 外密封性能(阀门半开)
阀门外密封性性能试验操作步骤如下:
a)将阀门置于半开位置;
b)将试样组件一端与压力装置连接,另一端进行密封;
c)在规定温度条件下用空气或氮气填充封闭的试件组件;
d)尽可能平稳且快速地升高压力,在 30 s内达到表 2 规定的试验压力;
e)保持压力和温度符合表 2 的要求;
f)观察外密封是否泄漏;
g)将压力减低至常压。
C.4 结果判断
如果试验过程中,阀门不发生泄漏,破裂及其他可见破坏,则判断为合格。
如果试样连接处发生破坏,试验判为无效,取另一试样,重复试验。
C.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a)GB/T 15558.4—202X 的本附录号和试验名称;
b)阀门的信息;
c)试验压力;
d)内密封和外密封试验结果;
e)任何影响结果的因素,诸如任何偶然事件或本附录没有规定的操作细节;
f)试验时间。
附录  D
(规范性)
操作扭矩试验方法
D.1 范围
机器人装配生产线本附录规定了聚乙烯阀门开启和关闭的操作扭矩试验方法。
D.2 试样
除非其他标准另有规定,试样应选用未使用过的阀门。
试样数量为 1 个。
D.3 设备
D.3.1 压力装置,在试验期间应能提供不小于规定的压力,精度为± 5 %。
D.3.2 操作扭矩装置,能提供所需要的操作扭矩,精度为± 2 %。
D.3.3 测量仪器,在操作扭矩试验期间,应能连续读数,并能记录其最大值,精度为± 2 %。
D.3.4 密封装置,应确保安全的使用压缩空气。当夹紧阀门试样时,不会对阀门末端产生轴向压力、阀杆产生径向压力。
D.4 试验步骤
D.4.1 状态调节
应在阀门生产至少 24 h 后进行取样。
除非另有规定,试样应按照 GB/T 2918 的要求,在表 2 中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至少 24 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试验前开启和关闭阀门 10 次,以达到平滑操作,状态调节 12 h 后进行后续试验。
D.4.2 操作
D.4.2.1 在阀门关闭状态下,内部压力在 60 s 内逐渐升高至阀门最大工作压力(最大为 0.6 MPa),保压 5 min。
D.4.2.2 将阀杆与操作扭矩装置、测量仪器连接,施加扭矩,并逐渐增加,直至阀门完全开启,试验过程应符合表 D.1 的要求。
表D.1 试验条件
D.4.2.3 在整个开启过程中,记录开启和运行的扭矩。
D.4.2.4 在最大工作压力下关闭阀门至完全闭合,记录关闭和运行扭矩。如有可能,记录整个过程的关闭扭矩。
D.4.2.5 若为双向阀门,两个气体流动方向均应进行试验。
D.4.2.6 阀门制造商可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额外的扭矩测试。
D.5 结果判断
检查启闭或启闭运行过程中的最大扭矩是否满足表2的要求。
D.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a)GB/T 15558.4—202X 的本附录号和试验名称;
液压压力机b)阀门的信息:
阀门类型;
——阀体和密封件的材料;
——公称外径(d n);
——阀门的 MOP;
荧光增白剂ob
——制造商名称或商标;
——流动方向(如有需要);
c)试验日期;
d)状态调节前、状态调节后阀门开启、运行、关闭时的扭矩记录;
e)开启和关闭的扭矩记录;
f)任何程序上的偏差;
g)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
附录  E
(规范性)
耐弯曲密封性试验方法
E.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流体输送用PE阀门在双支撑(简支梁)间的耐弯曲密封性试验方法,与阀门本体相连管材的公称外径在 63 mm至 225 mm范围内。
注:本文件中尺寸范围在 250 mm≤d n≤400 mm 范围内的阀门参考本附录执行。
E.2 原理
在(23±2)℃环境温度条件下,阀体与两段管材相连接,置于两点支撑上,对阀门施加恒定的外力使其承受弯曲载荷。阀门通气加压,在加载前,加载期间和加载后分别检测密封性能并记录操作扭矩。
城市规划模型E.3 设备
E.3.1 试验机,应能持续施加规定的力,偏差为2 %。试验机的固定支架应具有轴向水平且间距可调的两个支撑(S),且头部曲率半径为5 mm。试验机的移动加载部分根据阀门的类型应配备合适的压头,压头接触部位的曲率半径为 5 mm,也可采用半圆柱面或环状接触表面,压头和支撑(S)均用硬化钢制造,且轴线彼此平行。
注:力不直接施加在阀门本体上,以免对启闭装置造成破坏,建议L的距离为 2d n。压力机偏差测量指标器,应符合相关标准的精度等级要求。
E.3.2 压力表:(0 ~ 0.005) MPa,精度等级 1.6;压力源:能提供(0 ~ 0.005) MPa气压并可调;扭矩测量装置:精度为±5 %;捡漏装置:精确至 0.1 cm3/h。
E.3.3 气密封管路系统,包括:
a)连接管线的管件;
b)阀门与压缩空气源连接见的开关以及捡漏装置(如压力表及刻度管等)。
E.4 试样
E.4.1 试样由阀门和两段PE管段组装而成,管段长度应满足整个试样的支撑间距要求(见E.5.1.3)。试样两端应装有封堵或端帽等(见E.3.3)。
E.4.2 除非另有规定,试样数量至少为 1 个。
E.5 试验步骤
E.5.1 安排
E.5.1.1 进行下面步骤(包括E.5.1.2到E.5.3.5)前,放置试样使阀门操作部分处于以下状况:
——竖直,与施力点反向;
——水平,与施力方向垂直。
E.5.1.2 试验开始时,记录环境温度。
E.5.1.3 调整支撑间距至 10d n。
E.5.1.4 将试样放在支撑(S)上,使受试阀门与两支撑点等距,且其轴线垂直于压头轴线,操作部分方向为E.5.1.1的规定方向之一。

本文发布于:2023-08-19 10:1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2233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阀门   试验   规定   扭矩   压力   操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