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次展览会各单位主要参展产品是煤矿用移动式救生舱及配套产品,参展救生舱的厂家共有34家。实力较强的厂家主要有:澳大利亚现代能源公司、黑龙江龙煤卓异救援装备有限公司、陕西重生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华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澳大利亚现代能源非电力可控气体集成一体潜艇形避险舱看上去最先进。其中获得试验煤安证的厂家是:陕西重生矿业科技有限公司(30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8台)、中煤机械集团有限公司(1台) 。
2. 各家的主要技术指标一般是8~12人,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个别的是120小时,武船达到168小时,山东华盾称能够达到10-15天。抗冲击1.5MPa,抗爆炸冲击2MPa。从外形上看,大部分是矩形,也有一部分是圆形。
3. 在供氧方面,基本上所有厂家都采用矿下压风、高压氧气瓶供氧为主,以化学制氧为辅助供氧方式。
4. 空气净化的方式,各家的净化器基本上都采用药剂的过滤吸附,装置底部安装防爆风机进行空气的循环。
5. 气体检测系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单独的传感器检测;一种是将各种传感器集成形成自动化的监测系统。单体检测的优点是各传感器都有井下防爆煤安证;集成检测系统易于实现舱内外气体检测的自动化,已有配套厂家正在申请煤安证。
6. 制冷系统,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蓄冰制冷、液态二氧化碳制冷、空调制冷、化学制冷。从这次展会上看,大部分救生舱采用蓄冰制冷方式,其优点是在防护期间无需电力,并且已取得煤安;缺点是体积庞大,在平时维护期间耗费电力,制冷时间有限,一般不超过96小时。采用二氧化碳制冷的厂家只有两家,其缺点是如果发生二氧化碳泄露,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贮存二氧化碳气罐需要占用大量空间。采用空调制冷方式的只有我公司一家,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只要蓄电池有电,就可以延长救生舱防护时间。最大的不足就是需要大容量的铅酸蓄电池电源。取煤安证很困难。化学制冷也有几家采用,该种制冷方式因需要消耗大量化学制冷剂,防护时间有限,因此属于辅助制冷。 无线表决器>可信的密封黏胶条
7. 电源系统,目前,还未发现其他厂家具有煤安证的大容量的蓄电池电源,因此,各家都
尽力选择不用电、或少用电的各功能部件。
8. 控制系统,主要难点是取得煤安证。一些厂家正在申请煤安证。
二、我公司救生舱情况
1. 此次参展的救生舱,在主要技术指标上领先,14人QDFILM10天,在外观上美观大气,在内饰方面豪华舒适,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2. 救生舱存在的不足之处
a 舱内味道需解决,其来源主要是内饰材料玻璃钢和保温材料粘结剂。
b 舱门需要改进,考虑增加逃生门。
c氧板具有可燃性,煤矿井下是否允许使用还需要进一步核实。
d净化系统的噪音及是否能产生悬浮物问题。
E制冷系统中外置冷凝器的防护问题需要解决。
f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是各个带电的功能部件的煤安证问题,包括蓄电池电源、电源管理箱、各风机、空调压缩机、电磁阀、气体检测箱、主控箱等。
蔡总建议,单独设计一个防爆设备舱,把压缩机、风机、蓄电池放到一起,然后整体取证。另一个方式是各部件单独取证,这就要求各部件(如风机、压缩机、电磁阀等)要选择有煤安证的。没有煤安证的要求生产厂家申请煤安证。从目前情况来看,整体取煤安证很困难。
蛇油精
三、我公司救生舱下一步工作重点
1. 蔡总建议,下一步进行10天的高温制冷试验,验证制冷系统、控制系统、蓄电池的性能。但这一点我和蔡总存在分歧,我认为应在相关系统在基本符合MA认证的情况下,再做实验。
2. 煤安取证工作。据有关人士介绍,在救生舱正式标准未颁布之前,要取得试验煤安证,要具备三个报告:救生舱抗爆试验报告;真人试验报告;专家鉴定报告。
⑴ 抗爆试验报告取得有两种方式,一是委托煤安局认可的国家实验室出具抗爆性能有限元
分析报告,这种方式只适用于抗爆冲击力患者管理系统1MPa以下;另一种就是到重庆煤碳研究院进行瓦斯、煤尘爆炸试验。
⑵ 做真人试验必须在重庆煤科院的主持下进行,由重庆煤科院人员出具试验报告。防水摄像头
⑶ 救生舱专家鉴定,要由煤炭安全管理部门主持才生效。
因此,我们认为要与国家煤炭安全标志中心、重庆煤炭科学研究院联系接触,明确与取得救生舱试验煤安证有关的各种问题,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使我们的救生舱符合取证的要求,使救生舱产品早日进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