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阅读: 评论:0

第一节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一、电炉法生产对炉料的要求
电炉法制磷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磷矿、焦碳和硅石。生产上原料的品位、粒度及杂质含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磷矿
电磁屏蔽罩对磷矿品位P2O5的要求,一般而言,品位愈高则生产每t黄磷的电耗就愈低,不过这种说法尚不够全面。磷矿中除了P2O5组分外,还有CaO、SiO2、Fe2O3、AL2O3、CO2、F等组分。SiO2是参与磷矿还原反应的有用成分之一。根据SiO3-CaO-Al2O3三元体系的熔点图和生产实践,在炉料中控制炉渣的酸度指标SiO2/CaO(质量比)在0。75 —0。85范围内。可以使炉料有较低的熔融温度,促使反应向生成磷的方向进行。在配料时通常需要添加硅石以补充磷矿石中SiO2含量的不足。一般磷矿和硅石的混合料中P2O5含量达22%—25%即可满足生产要求.但是,P2O5每降低1%,每T黄磷将增加电耗400kW·h左右.某些含硅石高的中低品位磷矿,对酸法生产磷肥是不太适应,但却是制磷的好原料。这是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途径之一。
磷矿必须有适宜的粒度才能确保电炉的正常运行。如粒度过大,易引起料管堵塞,并在炉内发生离析现
象,呈现局部的焦炭“不足”或“过多",影响还原反应进行。如粒度过细,则增加料层阻力,妨碍炉气逸出,炉内容易结拱、塌料引起操作不稳,炉气中粉尘含量大,泥磷量增多,使磷的得率降低.通常磷矿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贮存、运输、加工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不致粉碎;在加热时不发生爆裂和软化发粘的现象。但磷矿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至今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质量检验指标,通常是在选用某种磷矿石作原料之前,经试生产考核后才能确定其适用与否.
中国制磷工作者综合参考了磷矿石中P2O5、Ca02、SiO2、Fe2O3、CO2等五个主要组分在电炉内参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根据生产经验推导出评价磷
矿的电耗计算公式,可以计算每生产1t黄磷的电炉用电量:
W=170000÷〔(P2O5)料-0。5〕+〔Fe2O3〕料×{7750÷〔(P2O5)料-0。5〕—76}+〔CO2〕料×{3200÷〔(P2O5)料-3。5〕+8}+6000
式中W—每t黄磷电炉耗电量,kW。h/t;
[P2O5 ]料—磷矿和硅石混合料中P2O5含量,%;
播放路
[Fe2O3]料--磷矿和硅石混合料中Fe2O3含量,%;
家用沼气池[CO2]料—-磷矿和硅石混合料中CO2含量,%;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对不同的磷矿可估算出生产每t黄磷的电耗值,依此就能初步判断是否适用于黄磷生产。如计算出电炉耗电<14000kW.h/t,就可认为是适用以黄磷生产的优质磷矿。常用的磷矿其计算的电炉耗电数据,与按上述计算公式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见表1),其平均误差为1。82%。可见此公式具有一定的指导生产作用.
表1某黄磷厂历年生产电耗与计算值对比
工业重型防坠器
前苏联电炉制磷工厂使用的磷矿石质量指标如下:(ΓOCT11901-66)
一级二级一级二级
P2O5含量,%≧25.3  ≧23.0 筛分组成,mm    10~50  10-~50
CO2含量,%  35~40  35~40  通过10mm筛的细粉含量,%  ≦5  ≦
Fe2O3含量,%  ≦2.5 ≦3.0
(二)硅石
5-氯-2-戊酮
硅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制磷炉料所用的硅石通常要求SiO2含量大于96%,Fe2O3含量小于1。5%。对硅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的要求与磷矿
石相同。硅石的粒度控制在3~30mm范围内为宜。
(三)焦炭或其他还原剂
焦炭是电炉制磷生产常用的还原剂。焦炭的类型、用量和粒度是影响炉
料导电性的主要因素,并且在一定的功率负荷和电压下,影响着电极的工作位置.
焦炭粒度过大,炉内反应接触面小,反应不易完全,造成电极消耗多,
炉内易积存大粒度焦炭,会恶化操作.焦炭用量过多,会增加炉料导电能力,
使电极工作位置上移,炉气中含尘量增加,炉底温度降低导致出渣困难。适当
地减小焦炭粒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增加炉料的比电阻,能适应电炉提高操
作电压的趋势。但焦炭粒度也不能过小,粒度过小会降低炉料透气性,易被
炉气带至下一工序。
冶金焦和土焦都能用于电炉制磷生产,但固定碳含量大于80%,挥发分含量小于3%,Fe2O3含量小于1.5,焦炭的转鼓指数不低于280kg。焦炭的用量一般控制为炉料中P2O5、Fe2O3、CO2等组分还原需碳量理论值的103%~105%。焦炭的粒度在13mm左右时,其电阻率为最小,故制磷生产中适用的焦炭粒度为3~15mm.
曾有人研究过用石油焦、石墨、无烟煤、木碳、沥青等碳元素材料代替焦炭作还原剂,其中以无烟煤较为合适。中国的一些黄磷生产厂家曾用过无与焦炭混合作还原剂生产黄磷,目前贵州基本上以无烟煤作为主要的还原剂生产黄磷,其成本比用焦炭低得多。
一、原料的预处理
确定炉料的预处理工艺和设施,主要取决于所采原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果能够得稳定供应的硬质磷块岩,其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挥发分量低,经破碎、筛分、干燥等简单加工就能满足磷炉的供料要求,则是简单而经济的预处理方案。美国TVA采用佛罗里达砾粒磷矿,前苏联古比雪夫制磷厂采用卡拉—塔乌块状磷矿都有长期生产黄磷的经验。中国的大都数中小型制磷工厂都采用破碎、筛分、干燥块矿直接入炉的工艺。
在磷矿的开采、精选、运输、加工、贮存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部分粉屑。如将这部分碎屑矿用作生产黄磷的原料,就必须增加磷矿造块胡预处理设施。另有很多磷矿因强度不够活热稳定性差,亦
必须经过造块预处理后才能用于制磷生产。特别是用于大型制磷电炉的炉料,更应该注重造块预处理.常用的磷矿造块预处理工艺有下列几种.带通滤波器
(一)球团法
对碎屑状原料磷矿或精选磷矿粉采用球团法加工时,磷矿先经过干燥、磨细至60%~80%通过200目筛,在圆盘造球机或圆筒造球机中添加一定量的粘土浆作为粘结剂,制成粒度为10~20mm的生球,然后经过干燥、预
热、焙烧、冷却等工序即制得磷矿球团。常用的焙烧设备有链箅机和回转窑两类。典型的生产厂有德国Knapsack、荷兰Vlissingen、中国昆明三聚磷酸钠厂,采用的是焙烧设备有链箅机与冷却链箅机串联工艺;还有德国Piessteritz厂,采用的是链链箅机干燥、预热.进回转窑焙烧的工艺流程。
球团法的优点是;生产工艺成熟;球团矿形状规则,料层透气性好;对磷矿物化性能变化具有较大适应性;返料量小于其他方法。其缺点是:磷矿需要干燥和磨粉,增加了投资和动力消耗;对含碳酸盐较高的磷矿,由于CO2脱除率低,黄磷电耗相应较高.
(二)烧结法
将磷矿破碎至0~7mm,加入6%左右的焦炭粉,在圆筒混合机中加水混匀,并造成细小团粒。将混合料均匀铺入烧结机的台车上,经过点火器由煤气烧嘴的火焰将表层中的焦粉燃,在高温下磷矿开始烧结。台车沿着轨道在风箱上移动,烧结机上卸下烧结矿,经冷却、破碎、筛分后得到合格粒度的炉料用矿.筛下胡粉料返回到混合机中,作为返料利用.采用烧结工艺的典型生产厂为前苏联新江布尔制磷厂。该厂年产24.0万t黄磷的8台大型磷炉全部采用烧结矿为原料,建有3套312mm2的大型磷矿烧结机的原矿预处理车间,年产合格烧结磷矿270.0万吨。中国云南磷肥工业公司建成投产的年产6。0万吨黄磷装置,也采用烧结法工艺处理原料磷矿.
烧结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原矿加工,不必将磷矿磨成细粉;磷矿中CO2、有机质、结合水等含量较高时,经过烧结后大部分可被脱除,有利于降低黄磷的电耗。缺点是:烧结过程热耗较高,要消耗一定的焦粉;返料细粉量达30%左右;烧结贮运过程中对设备的磨损较大。
(三)瘤结法
碎屑磷矿在回转窑中与1200~1400℃高温下煅烧,使得矿石粒子相互粘聚成为球体。同时矿石中的有机物、二氧化碳和10%~30%的氟在煅烧过程

本文发布于:2023-08-17 22:26: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2215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磷矿   生产   焦炭   粒度   电炉   烧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