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鱼综合症(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95844.9
(22)申请日 2019.03.27
(73)专利权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地址 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氐星路
487号
实验室自动清洗机
专利权人 湖南薪火传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
司
(72)发明人 陈庆平 成运 王剑波 刘海力
李华辉 李媛 陈婕
(51)Int.Cl.
F23G 5/027(2006.01)
F23G 5/44(2006.01)
F23G 5/50(2006.01)
F23D 14/02(2006.01)
智能家居系统F23D 14/6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双单元垃圾焚化炉(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单元垃圾焚化炉,在炉体的顶部设置燃烧灶,将裂解炉和焚化炉合为一体,减少了占用空间,节省了成本;通过燃烧灶燃烧使燃烧灶和炉体内形成压力差,并设置两个炉体,一个炉体用于干燥垃圾气化,垃圾气化生成的气化气体在压力差作用下流入燃烧灶内燃烧,利用燃烧灶内的燃气或气化气体燃烧产生的热辐射烘干另外一个炉体的潮湿垃圾并使之裂解,裂解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流入燃烧灶燃烧,实现潮湿垃圾的气化裂解,两个炉体交替使用,实现焚化炉的连续使用,提高垃圾裂解的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垃圾焚化炉通过燃烧灶直接对垃圾裂解产生的裂解气进行燃烧,可将裂解气夹带的杂质和油气一同燃尽, 减少了二次污染。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CN 210088866 U 2020.02.18
C N 210088866
U
网络采集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210088866 U
1.一种双单元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垃圾气化和垃圾裂解的炉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炉体(10)的上方用于对垃圾气化产生的气化气体和垃圾裂解产生的裂解气进行燃烧的燃烧灶(20);
所述炉体(10)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炉体(11)和第二炉体(12),所述第一炉体(11)和所述第二炉体(12)交
替用于垃圾气化和垃圾裂解,所述炉体(10)的筒盖(13)上设有连通所述炉体(10)和所述燃烧灶(20)的开口(131); 所述燃烧灶(20)连接有用于提供燃气的助燃装置和用于将空气导入所述燃烧灶(20)内的风机;
所述燃烧灶(20)内的燃气燃烧使所述燃烧灶(20)和所述炉体(10)内形成压力差,所述第一炉体(11)或第二炉体(12)内的垃圾利用外接的引燃装置点燃且在不完全燃烧状态下气化生成气化气体,所述气化气体在压力差作用下流入所述燃烧灶(20)燃烧;另一个炉体内的垃圾在燃烧灶(20)内燃气和气化气体燃烧产生的热辐射作用下烘干并裂解生成裂解气,所述裂解气在压力差作用下流入所述燃烧灶(20)燃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单元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炉体(11)和第二炉体(12)的顶端分别设有连接门,所述连接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炉体(11)或第二炉体(12)与所述燃烧灶(20)是否连通,通过调整两个所述连接门实现所述第一炉体(11)和所述第二炉体(12)在交替使用过程中确保气化气体和裂解气体稳定燃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单元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炉体(11)的侧壁顶端设有用于添加垃圾的第一进料门(112),所述第一炉体(11)的侧壁底端设
有用于清理所述第一炉体(11)内灰渣的第一清渣门(113);
所述第二炉体(12)的侧壁顶端设有用于添加垃圾的第二进料门(122),所述第二炉体(12)的侧壁底端设有用于清理第二炉体(12)内灰渣的第二清渣门(1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单元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灶(20)包括:包括两端开口的灶体(21),所述灶体(21)包括与所述炉体(10)连接的进气端及用于出火的喷火端,所述灶体(21)的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灶体(21)的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风机连接的进风孔(22),所述灶体(21)的内周面上沿轴向设有多圈配风孔(26),多圈配风孔(26)沿圆周方向错位设置;
所述灶体(21)的喷火端设有用于延缓烟气冒出及增强燃烧的压火盘(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单元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风孔(26)上连接有送风方向朝向所述喷火端,且送风方向与所述灶体(21)的中心轴线呈小于45度角的进风管,以使所述灶体(21)内形成涡流,使燃气或垃圾气化裂解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
大电流导线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单元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火盘(27)包括第一压火盘,所述第一压火盘的外围沿径向设有多圈第一出火孔,多圈第一出火孔沿圆周方向错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单元垃圾焚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火盘(27)还包括沿所述灶体(21)的轴向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火盘的外侧的第二压火盘,所述第二压火盘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分散火苗的第二出火孔。
数模转换电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