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馈要遵循的五大原则作者:王婧婧来源:《教学研究与管理》2014年第11期 【摘 要】课堂反馈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反馈,应遵循及时性、经常性、真实性、明确性、针对性原则,并恰当地运用,才能让学生乐学并且爱学,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堂反馈;原则;教学scr-035
反馈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和展示,而是为了帮助和改进。以分数来反馈课堂的优劣是不妥当的。通常情况下,课堂反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及时性
上路床
首先,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能明显提高学习效果。这是因为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对于自己直接的学习活动做出适当的调整,改进学习策略,同时学习者会为了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而增强学习动力,用来保持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样,在布克(W.F.Book)和诺维尔(L.Norvell)的一项研究中:回收钽电容“把学习者平均分成甲组和乙组,让他们又准又快地练习减法,每次无水厕所30秒,一共75次;前楼宇对讲门禁系统50次,甲组每次结束之后会及时地告知结果,并对他们进行不断的督促和鼓励,并对所犯错误进行分析,而乙组不进行反馈,结果甲组学习者的成绩优于乙组;而后电子表单系统25次,乙组结束之后,及时告知结果,进行充分的反馈信息而甲组不反馈,结果是乙组成绩比甲组优秀”。这一实验可以说明,及时的反馈对于学习有调节作用,而且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反馈是否及时,是反馈信息能否起到作用的关键。
从表中可以看出,一般给予反馈滞后的时间越久,则学习改进得也就越慢。当然,在一个测验题目出示之后立即给予反馈,学习者没有进行思考,因而只有很小的效应值(0.19),然而在测验结束后立即给予反馈却有最大的效应值(0.72)。因此,只有在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之后,及时地给予反馈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综上,教师需要及时地提供反馈信息,尤其是在新授课,学生对于知识点较为陌生,正处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动作技能的时候,在教师讲授完并且学生思考之后立即给予
反馈是必要的。如此一来,学生恰当的学习行为和正确的学习反应会因为强化而建立起来,而那些不良的学习行为和错误的学习技能因为得到及时纠正的反馈而逐渐改进,这对学生的后继学习是极其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