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

阅读: 评论:0

1. 性能等级为6.6级的螺栓,其屈服点ss600MPa(F)
2. 普通平键联接主要的失效形式,是键的工作面受挤压而破坏。(T)
3. 减少螺栓和螺母的螺距变化差可以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配不均的程度。(T)
4. 在有气密要求的螺栓连接结构中,接合面之间不用软垫片进行密封而采用密封环结构,这主要是为了增大被连接件的刚度,从而增加螺栓的疲劳强度。(T)
5. 键联接主要用于对轴上零件实现周向固定而传递运动或传递转矩。(T)
6. 紧螺栓联接强度条件中的1.3 是考虑紧螺栓联接中螺栓受拉的同时还受扭转。(T)
7. 采用螺纹牙圈数过多的加厚螺母,并不能提高联接的强度。(T)
8. 对中性差的紧键联接,只能适于在低速传动(F)
9. 在设计机器时,应尽量延长磨合期和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的到来。(F)
10. 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而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F)
11. 对于受转矩作用的普通螺栓组联接,各螺栓杆将受到不等的剪力作用,且其剪力的大小与螺栓杆轴线到螺栓组联接的转动中心之距离成正比。(T)
12. 弹簧垫圈和对顶螺母都属于机械防松。(F)
13. 平键、半圆键和花键均以键的两侧面工作(F)
14. 在变应力条件下工作的机械零件,疲劳破坏是引起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T)
15. 楔键只能用于单向传动,双向传动时,必须采用两个楔键。(F)
16. 24×1.5—表示公称直径为24mm,螺距为1.5mm的粗牙普通螺纹。(F)
17. 三角螺纹具有较好的自锁性能,在振动或交变载荷作用下不需要防松。(F)
18. 普通平键联接是依靠键的上下两平面间的摩擦力来传递扭矩的。(F)
19. 皮革涂饰与平键相比,半圆键对轴的强度削弱较大,不能传递较大的转矩。(T)
20. 平键的三个尺寸都是按轴的直径在标准中选定的。(F)
21. 为了提高受轴向变载荷螺栓连接的疲劳强度,可以增加螺栓刚度。(F)
22. 矩形花键联接可用于薄壁零件的轴毂联接。(F)
23. 在传动螺纹中,矩形螺纹的效率高,梯形螺纹的牙根强度高。(T)
24. 细牙螺纹M20×2与M20×1相比,后者中径较大。(T)
25. 受静载荷作用的零件只能产生静应力,受变载荷作用的零件才能产生变应力。(T)
26. 机械零件的计算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两种计算的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机械零件在正常使用期限内发生失效。(T)
26. 汽缸缸盖螺栓联接中,螺栓所受的最小应力为常数。(T)
27. 在螺纹连接中,为了增加连接处的刚性和自锁性能,需要拧紧螺母。(F)
28. 当零件的尺寸由刚度条件决定时,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应选用高强度合金钢制造。(F)
29. 若平键联接挤压强度不够,可适当增加键高和轮毂槽深来补偿。(F)
30. 用于紧固联接的螺纹不仅自锁性要好,而且传动的效率也要高。(F)
31. 对受轴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连接适当地增加预紧力可以提高螺栓的抗疲劳强度.(T)
32. 对于受扭矩作用的螺栓组联接,螺栓布置得越远离螺栓组中心越好。(T)
33. 交变横向载荷作用的普通螺栓联接,在正常工作时螺栓杆所受到的拉力不变。(T)
34. 平键联接可以实现轴与轮毂的轴向和周向固定(F)
耐火砖比重35. 受横向载荷的普通螺栓联接的螺栓受横向力。(F)
36. A型平键作轴毂联接,联接处轴的应力较大。(T)
1. 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和蜗杆头数一定,增加蜗杆分度圆直径,将使传动效率降低,蜗杆刚度提高。(T)
2. 蜗杆常用青铜等减摩材料制造。 (F)
3. V带在轮槽中的正确位置,应使V带底面与带轮槽底面是接触的。 (F)
4. 为了避免带的弯曲应力过大,在设计带传动时需要限制小带轮的基准直径。(T)
5. 齿轮的参数以大端为标准。(T)
6. 链节距大,所传递功率能力也大,所以链节距大点好。(F)
7. 齿轮传动中通常采用齿顶修缘,即切去部分渐开线的办法来降低动载荷系数www.hnnnKv. (T)
8. 因为蜗杆实际上是一个螺杆,所以蜗杆传动平稳而且无噪音。(T)
9. V带的公称长度为带的外周长度。(F)
10. 为了避免链条上某些链节和链轮上的某些齿重复啮合,保证链节磨损均匀,应使链节数取偶数,链轮齿数取奇数。 (T)
11. 相啮合的蜗杆和蜗轮的螺旋角必须大小相等,旋向相反。(F)
12. 传动带松边、紧边拉力不同,弹性变形有差异,引起带与轮的相对移动,称为打滑。(
F)
13. 对于一般链速v>0.6m/s的链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为链条的过载拉断。(F)
14. V带传动使用张紧轮后,传动能力加强(T)
15. "m,α,ħa*,c*都是标准的齿轮是标准齿轮。"*(F)
16. 在螺旋、蜗杆传动中,螺旋的线数和蜗杆的头数越多,则越容易形成自锁。新型增塑剂(F)
17. 设计V 带传动时,限制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防止打滑。(F)
18. 限制V带传动最小直径的主要目的为增大带轮包角。(F)
19. 链传动中,链节一般取偶数,而链轮齿数取奇数(T)
20. 链传动属于啮合传动,所以它应用在瞬时传动比恒定的场合。(F)
21. V带的七种型号中,Z型的截面尺寸最小。(F)
22. 减速蜗杆传动不会发生自锁。(F)
23. 带传动中,影响传动效率的是大带轮的包角。(F)
24. 设计V带传动时,选择小带轮基准直径d1≥dmin,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传动的包角不致于过小。(F)
25. 为了降低齿轮的动载系数,应提高齿轮的精度,减小齿轮的圆周速度。(T)
26.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齿轮传动时,若两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s H ]1≠[s H ]2 ,在计算公式中应代入大者进行计算。(F)
27. 蜗杆和蜗轮啮合时是点接触,而且同时进入啮合的齿数较多。(F)
28. 链传动设计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消除其运动不均匀性。(F)
29. 设计滚子链时,应避免采用奇数链节数(T)
30. 蜗杆传动的传动比i=n1/n2=d2/d1(F)
31. 相邻两滚子轴线间的距离称为链节距p(T)
32. 与齿轮传动的变位方法相类似,不仅可以对蜗杆进行变位加工,而且也可以对蜗轮进行变位加工。(F)
33. 带传动的打滑是从小带轮上先发生的。(T)
34.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是以大端参数为标准,在强度计算时则以轮齿齿宽中点处的背锥展成的当量圆柱齿轮作为计算依据。 (T)
35. 齿面点蚀是润滑良好的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常见的失效形式。(F)
36. 带传动中,影响传动效果的是大带轮的包角。(F)
37. 齿轮传动在保证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的条件下,应采用较小的摸数和较多齿数,以便改善传动质量,节省制造费用。(T)
38. 设计蜗杆传动时,为了提高传动效率,可增加蜗杆的头数 (T)
39. 闭式传动润滑良好的齿轮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而开式传动的齿轮主要失效形式为齿面点蚀。(F)
40. 在中心距a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一对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是加大模数m(F)
41. 锥齿轮的当量齿数一定小于实际齿数。(F)
42. 滚子链设计中,由于链节数一般选用偶数,考虑到均匀磨损,链轮齿数也最好采用偶数。(F)
43. 齿轮传动强度计算时,许用接触应力与零件表面硬度无关。(F)
44. 单头蜗杆传动效率低,多头蜗杆传动效率高。(T)
45. 为了提高带传动的有效拉力,可以将带轮与带的接触表面制造的粗糙些。(F)
46. 当链条的链节数为奇数时,需采用过渡链节连接链条。(T)
47. 一对齿轮传动中,大齿轮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一定高于小齿轮(F)
48. 在中间平面上,蜗杆传动相当于齿条齿轮传动。(T)
49. 设计V 带传动时,限制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防止打滑。(F
50. 蜗杆传动中,为了获得好的散热效果,常将风扇装在蜗轮轴上。( F
51. 为了保证圆柱蜗杆传动良好的磨合(跑合)和耐磨性,通常采用钢制蜗杆与铜合金蜗轮。(T)
52. 蜗杆传动具有自锁性,所以蜗轮永远是从动件。(F)
53. 链节距大,所传递功率能力也大。(T)
54. 蜗杆分度圆直径计算公式为d=m·z(F)
55. 磨内喷水V带剖面中两工作面的夹角为40,所以带轮槽相应夹角也为40(F)
56. 蜗杆传动的效率低,发热量大,因比还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T)
57. V带传动一般是多根带同时工作,因而与平带相比,其优点之一是传动中,某根带疲劳损坏后可以单独更换 (F)
58. 设计V 带传动时选择小带轮基准直径d 1≥d min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带轮容易制造。(F)
59. 齿轮的模数越大,其齿形系数就越小,轮齿的弯曲疲劳强度就越高。(F)
60. 为了减少齿轮传动的动载荷,可以采用鼓形齿(F)
61. 其它条件相同时齿宽系数φd 越大则齿面上的载荷分布越均匀。(F)
62. "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是造成瞬时传动比不恒定的原因 "(T)
63. 直齿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中,通常近似地以大端分度圆处的当量圆柱齿轮来代替圆锥齿轮进行强度计算。(F)
64. 当齿面硬度≥350HBS时,该齿轮称为软齿面齿轮(F)
65. 正是由于过载时产生弹性滑动,故带传动对传动系统具有保护作用。(F)
66. 链传动设计中,链条的型号是通过抗拉强度计算公式而确定的。(F)
67. 适当提高齿面硬度,可以有效防止或减缓齿面点蚀、磨损、胶合等失效形式。(T)
68. 只要轴在工作中旋转都可以称为转轴。(F)
69. 带传动和渐开线齿轮传动都能实现定角速比传动。(F)
70. 自行车掉链是因为链轮轮齿太小(F)
71. 在一对标准圆柱齿轮传动中,由于模数相同,所以两轮的弯曲强度也相同.(F)
72. 链传动设计时,为了提高链传动的运动平稳性,齿数宜选越多越好(F)
73. 齿轮传动中,两齿面接触应力相等,所以齿面接触强度也相等。(F)
1. 为降低应力集中,轴上应制出退刀槽和越程槽等工艺结构。(F)
2. 滚动轴承是标准件。(Y)
3. 齿轮联轴器、十字滑块联轴器均属无弹性元件联轴器。(Y)
4. 为提高轴的刚度,一般采用的措施是用合金钢代替碳钢。(F)
5. 提高轴的表面质量有利于提高轴的疲劳强度。(Y)
6. 与滚动轴承配合处的轴径应符合滚动轴承的要求(Y)
7. 深沟球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也可同时承受小的双向轴向载荷(Y)
8. 轴承7203的内径是15mm(F)
9. 传动轴一般为光轴。(F)
10. 由汽车前桥到后桥的那根转动的轴是一个转轴。(F)
11. 轴上各部位开设倒角,是为了减少应力集中(F)
12. 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基轴制(Y)
13. 滑动轴承设计中,适当选用较大的宽径比可以提高承载能力。(Y)
14. 角接触球轴承的派生轴向力是由其支承轴上的轴向载荷引起的(F)
15. 工作中转动的轴称为转轴(F)
16. 轴径突变处的过渡圆角越大越好。(F)
17. 轴的结构设计中,一般应尽量避免轴截面形状的突然变化。否则宜采用较大的过渡圆角,也可以改用内圆角、凹切圆角。翻模机(Y)
18. 轴的材料常用碳素结构钢,重要场合采用合金结构钢。(Y)
19. 减速器输出轴的直径应大于输入轴的直径。(Y)
20. 转轴与轴上零件之间必须要用键予以连接。(F)
21. 弹性挡圈与紧定螺钉定位,仅用于轴向力较小的场合。(Y)
22. 多片式摩擦离合器片数越多,传递的转矩越大(F)
23. 减速器中的轴通常可采用45钢制造(Y)
24. 对重要场合下使用的轴应采用合金钢材料。(Y)

本文发布于:2023-07-23 08:55: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881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动   螺栓   齿轮   联接   采用   载荷   强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