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重点课程项目
(交通工程专业适用)
习
题
集
交通工程教研室
高温闸板阀
卢兰萍编写
2004年2月
第一章 绪 论
1.交通调查的含义、研究对象各是什么?
2.交通调查的目的、内容各是什么?
3.交通调查分哪些种类?各自的调查内容是什么?
4.简述交通调查与其它各学科的关系。
5.简述交通调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交通量的定义和分类。
2.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3.交通量调查的种类和各类调查的内容是什么?
4.解释以下概念:①年平均日交通量、②高峰小时系数、③高峰小时流量比、④第30位交通量系数、⑤方向分布系数。
5.交通量调查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
6.交通量调查时地点和时间的选择应注意哪些情况?
7.交通量调查资料的表示方法有哪些?画图表示。
8.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9.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意义及如何选取?
10.简述交通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11.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建设。经调查预测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小汽车/日。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0.15。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h。试问该公路该修几车道?
12.测试车在一条东西长2km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得出平均数据如表2-1,试分别计算向东行和向西行驶的交通量、行程时间和车速。 表2-1 试验车测试数据
行驶时间t(min) | 与测试车对向行驶的来车数x(辆) | 测试车被超越车辆数减去测试车超越车辆数y(辆) |
东行6次,2.00 | 29.0 | 1.5 |
西行6次,2.00 | 28.6 | 1.0 |
| | |
13.表2-2为某观测站交通量调查结果,已知高峰小时在8:30~9:30,填写完表格并分别求出高峰小时交通量、5min及15min的PHF(5) 和PHF(15) 的数值。
表2-2 分时段高峰小时交通量数值表
时 间 | 向东车辆数(辆) | 向西车辆数(辆) | 双向合计(辆) |
8:30~8:35 8:35~8:40 8:40~8:45 8:45~8:50 8:50~8:55 8:55~9:00 9:00~9:05 9:05~9:10 9:10~9:15 9:15~9:20 9:20~9:25 9:25~9:30 | 80 80 60 80 90 85 85 90 75 85 80 75 | 65 65 70 70 70 70 75 75 80 70 60 60便携式洒弹器 | |
合 计 | | | |
| | | |
14.请分析比较城市中心道路和城郊道路的高峰小时系数的大小?
第三章 车速调查
1.地点车速调查时,作为代表性的样本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2.调查时产生的误差按成因分为哪几类?如何提高精度减少误
差?
3.如何确定地点车速和区间车速的最小样本容量?
4.地点车速、区间车速调查的方法各有哪些?分别介绍其优、缺
点及适用场合。
5.表明地点车速频率分布的特征值有哪些?简述其作用。
6.如何区分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
7.车速调查时地点和时间的选择应注意哪些情况?
8.简述地点车速、区间车速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结果。
9.对区间车速数据整理采用“前后”对比分析法时,试分别介绍
其各自的适用条件。
10. 用速差比和行程车速的标准离差分析全天车速变动的波动程度(即行程车速的时间分布特征)。
11.根据图3-1等时线图,分析该地区的交通拥挤程度和拥挤路
线。
图3-1 某地区等时线图
12. 乘坐某路公共汽车从B出发到E,中途经过两个交叉口(I1、I2)和三个停靠站(S1、S2、S3),单方向行驶5次,用秒表计时,观测结果如表3-1所示。试计算平均行驶车速和平均区间车速。
表3-1 跟车调查结果
地点 | 停车时间t1i(min) | 行驶时间t2i(min) | 距离(m) |
B | 1.03 | 0.95 | 1.10 | 1.17 | 0.86 |
I1 | 0.51 | 0.87 | 0.00 | 1.01 | 0.77 | 0.20 | 0.27 | 0.18 | 0.22 | 0.21 | 100 |
S磁卡复制1 | 0.47 | 养生杯0.63 | 0.52 | 0.78 | 0.84 | 2.93 | 3.15 | 2.76 | 2.88 | 3.21 | 1650 |
I2 | 3.21 | 4.37 | 1.55 | 2.73 | 2.87 | 0.27 | 0.38 | 0.41 | 0.23 | 0.29 | 150 |
S2 | 0.66 | 0.54 | 0.72 | 0.69 | 0.79 | 0.65 | 0.72 | 0.51 | 0.63 | 0.55 | 房地产管理系统目标400 |
S3 | 0.41 | 0.37 | 0.34 | 0.45 | 0.57 | 1.00 | 0.97 | 1.21 | 1.37 | 0.85 | 600 |
E | 0 | 0 | 0 | 0 | 0 | 0.91 | 0.86 | 1.17 | 1.06 | 1.35 | 500 |
合计 | 5.26 | 6.78 | 3.13 | 5.66 | 5.84 | 5.96 | 6.35 | 6.24 | 6.39 | 6.46 | 3400 |
| | | | | | | | | | | |
13. 在某条道路上进行地点车速的调查,所获数据列于表3-2,试对这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即①将车速数据进行排序和分组;②确定组界及编制频率分布表;③计算平均时间车速;④绘制速度频率分布曲线;⑤绘制速度累计频率分布曲线;⑥车速总体平均值区间估计。
表3-2 地点车速观测原始数据表 (单位:km/h)
36 | 49 | 43 | 41 | 37 | 40 | 32 | 47 | 39 | 41 | 36 | 湿度传感器芯片 40 | 34 | 43 | 42 | 45 | 35 | 42 | 42 | 39 |
44 | 42 | 39 | 43 | 42 | 40 | 34 | 37 | 36 | 37 | 34 | 37 | 37 | 44 | 45 | 32 | 48 | 40 | 42 | 45 |
39 | 46 | 39 | 53 | 36 | 48 | 40 | 38 | 40 | 36 | 45 | 50 | 43 | 38 | 43 | 41 | 48 | 39 | 39 | 45 |
37 | 37 | 39 | 45 | 31 | 41 | 44 | 42 | 47 | 35 | 36 | 39 | 40 | 38 | 35 | 38 | 43 | 42 | 44 | 43 |
42 | 40 | 41 | 37 | 46 | 36 | 47 | 37 | 38 | 42 | 34 | 43 | 42 | 41 | 41 | 44 | 48 | 55 | 27 | 39 |
| | | | | | | | | | | | | | | | | | | |
14.在某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 Km/h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 Km/h的速度行驶, 其余40%则以100 Km/h的速度行驶,一观测车以70 Km/h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km,其中超越观测车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有17辆,在观测车以同样的车速逆车流
行驶5km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
(1)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
(2)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
(3)试求有多少辆以100km/h的速度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
1.车流密度的概念和常用的表示方法。
2.车流密度调查的目的、意义。
3.车流密度与交通量、车速之间的关系如何?
4.简述空间占用率、时间占用率与密度的区别和联系。
5.简述出入流量法调查密度的适用范围及原因。
6.交通流密度调查中出入流量调查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并画图表示。
7.车流密度调查所需的时间和区间长度的最佳范围是多少?如何确定?
8.如何利用车流密度资料确定道路的服务水平?
9.简述试验车法、法调查车流密度的优缺点及提高精度的方法。
10. 用出入量法调查密度时,如何测定初始密度值?
11.用出入量法调查密度得到的数据汇总表如表4-1,已知测试区间长800米,试分别求出14h06/50//、14h07/、、14h08/、14h08/20//、14h09/、的密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