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城市与农村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指( )
A.人类聚落 B.生产空间
C.文化实体 D.消费集中产生地
2.集聚是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但集聚的内容不包含( )
A.土地 B.人口
C.建筑 D.信息
3.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周期有关。当城市处于生长期时,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 )为主。
A.急剧增长 B.向外扩张
C.改造 D.更新
4.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在最初的发展阶段的发展关键是( )
A.工业 B.基础产业
C.产业集中化 D.产业综合化
信息包5.使用城镇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但也有其缺陷,其主要原因是( )
A.行政区划的变更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B.城镇流动人口的数量波动较大
C.各国对城镇人口统计标准的设定不同
D.城镇人口难以准确统计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土地价值比较高的是( )
A.文物埋藏较多的地区 B.风景良好的地区
C.可达性较高的地区 D.土地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
气吹7.在影响城镇体系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工业化起到的是什么作用( )
A.基础作用 B.激发作用
C.动力作用 D.后盾作用
8.《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主要是中国古代对哪种城市布局的规定( )
A.关城 B.府城
C.王城 D.县城
9.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都受到区域条件的影响。以下哪一项不受区域条件的影响( )
A.城市发展规模 B.城市特
C.城市发展方向 D.城市布局
A.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B.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C.汽车的出现 D.居住环境的恶化
组培容器11.在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的主要理论中,哪个城市不属于城市分散发展模式理论( )
A.莱契沃斯 B.哈罗新城
情趣口香糖C.赫尔辛基 D.沪宁城市带
12.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和多核心理论是对城市什么的解释( )
A.道路结构 B.开放空间结构
C.土地使用和空间状况 D.生态环境结构
13.《雅典宪章》提出的哪种城市规划思想,是对传统的城市规划思想的重大突破,并引导城市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
A.功能分区思想 B.结构主义思想
C.有机分散思想 D.邻里单位思想
14.《马丘比丘宪章》摒弃了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倡导和宣扬的是( )
A.社会文化论的思想 B.历史主义的思想
C.有机构成的思想 D.人文主义的思想
15.城市规划作为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手段,其作用更多地体现在( )
①提供城市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②作为平衡城市各集团利益的措施;③为各城市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④保证土地的使用更符合国家利益;⑤在修正市场失败的基础上支持土地和房地产市场;⑥保证土地在总体利益下进行分配;⑦保障区域与城市共同发展;⑧以政府干预的方式保证土地使用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
A.①⑤⑥⑧ B.①②④⑧
刷毛辊C.②④⑥⑦ D.②③⑥⑦
16.英国城乡规划协会于1993年发表了《可持续环境的规划对策》提出了环境规划的概念,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环境规划的主要特征中( )
A.动态性 B.系统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17.在我国开发区是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实践,并非完美,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盲目建立或扩大建设所造成的( )浪费也是触目惊心的。
A.资金 B.水资源
C.耕地和其他资源 D.人力资源
18.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组成有( )
A.国家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
B.国家和地方制订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
C.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倍速链组装线
D.各地方制订的城市规划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
19.具有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广义的区域规划,是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前苏联
20.在二次大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许多国家都处于经济恢复时期,这个阶段的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
A.控制疏散大城市人口 B.改善区域交通网络
C.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D.协调工业和城镇建设的空间
2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规划关系密切的是( )
①生产力布局;②产业结构;③人口;④城乡建设;⑤资源开发利用;⑥环境保护;⑦自然生态
A.①③⑤ B.①④⑥⑦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
2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是( )
A.合理安排土地使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