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多种因素引发的微循环障碍,由于血运回流受阻而引发骨内高压和骨坏死。因此,该病的关键是重建血供。陶瓷棒微创保髋技术以微创清除病灶为血管和骨长入提供三维空间,植入的混有自体骨泥和骨髓液的多孔陶瓷能发挥组织引导和诱导作用而修复骨床。多孔陶瓷棒的植入建立了丰富血供的股骨大粗隆至坏死区的渠引作用,而且随着陶瓷棒孔隙内的新骨增加而力学强度加强,即起到血管引导又发挥生物学支撑。该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微小,无需取骨,易于推广,方便观察,不影响关节置换手术。 配套器械
潜行刮刀使用方法
在微创股骨头坏死手术中,由于股骨的颈明显小于头,清除死骨工具就很难到达病灶区发挥有效作用,而且坚硬的硬化骨大大增加了难度。为此,贝奥路团队发明了一种可调型“潜行刮刀”,通过1cm的切口实现股骨头内病灶可控清除。
手术步骤
第一步:查验手术工具
笛膜胶术前必须认真检查手术工具(左图):首先,组织保护器和空芯钻的中心孔能顺利通过?3mm导针;其次,植骨器能拆装便利,以及空芯钻的限位器能牢固固定;最后,潜行刮刀的控刀柄能顺利收展刮刀片(右图)。 拉线绝缘子第二步:麻醉及体位
采用全身或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术侧垫高10cm左右, 垫子最好用包布卷可防滑支撑(左图),以便后续操作和观察。髋部常规手术消毒和铺巾,术肢小腿以下无菌包裹(右图),以便拍摄髋部蛙位片。
电压跟随电路
第三步:打入导针定位
进针方向应在耻骨联合至髂前上棘的中点与股骨大粗隆下2cm的连线,针尾压低30°(左图)向股骨颈中央打入导针至骨软骨下5mm,透视观察导针位置(右图)。进针点应在股骨小粗隆平行线以上,过低易破坏应力集中区,而引发股骨粗隆下骨折。
植物提取
第四步:切口及按保护器
以导针为中心纵向切开1cm的全层切口至骨(左图),尤其要主意阔筋膜的切开。沿导针转插组织保护器芯至骨,随后插入套筒,撤出套芯(右图)。
第五步:建骨道收骨泥
电梯门机系统
沿导针转入?12mm的空芯钻至骨软骨下5mm,形成骨道。钻头每进2cm应正转慢速回撤(左图)收集骨泥和骨髓液(右图),头部坏死区可不回收。透视确认位置后撤出钻头和导针。
空芯钻遇骨皮质有一定阻力,随后在坏死硬化区又遇阻力。当其他部位遇有较大阻力应考虑钻头与导针相遇,应透视确认(左图)。导针损坏或弯曲应打拔取针以免断针。当钻头距骨软骨下1cm时,应启用限位器,并非常谨慎的缓慢进钻(右图),以防穿透关节面。
第六步:刮刀清除死骨
将潜行刮刀送至骨道底部,推压下顺时旋动控刀柄逐步展开刀片,随后顺时转动旋刀柄刮除死骨(左图)。当刀片伸展稍遇阻力时,就应旋动大柄直至松动,反复数次,透视确认达标后,收拢刀片撤出刮刀(右图)。当大柄遇阻力时就应退展刀片或反转大柄,切忌暴力造成刀片断裂。根据坏死区大小可决定刀片伸展幅度,也可根据坏死区方位选择局部旋刮。
本地导航第七步:冲洗骨腔(可选)
将植骨器插至骨道底部后回撤3cm左右,打开锁件拔出推杆,插入去头导尿管(左图),用生理盐水加压冲除骨腔内的死骨屑(右图)。
第八步:植陶粒修骨床
回按植骨器的推杆并加锁,将术中回收的自体骨泥和骨髓液混入固定配比的多孔和密质陶瓷(左图),分批打压植入死骨清除腔修复骨床,充分发挥内源活性物的骨诱导、多孔陶瓷的骨引导及密质陶瓷的骨支撑所形成的叠加效应。陶瓷棒应浸泡在剩余骨髓液中(右图),使其渗入材料的孔隙,这样将大大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使之发挥组织诱导作用。
陶粒配比为1-3.5mm的多孔颗粒3g和f1-3mm密质颗粒5g,过多会影响陶瓷棒植入深度。打植程度以实音为限。每次植量不宜过多,推送不宜太快。由于股骨头清除腔内的血管处于损伤状态,推入的气体可进入循环系统,引发心肺气栓。软骨完好的塌陷股骨头可通过分批打压陶粒恢复头形,用量会相应增加。避免牵引下打植陶瓷粒,以免股骨头爆裂。
第九步:植棒引导血管
打压陶粒的最终阶段为植骨器过头的2/3,通过植骨器管道植入陶瓷棒(左图),这样有利于血管长入坏死区。透视确认位置(右图)。陶瓷棒尾端可填入胶原海绵,轻柔地撤出植骨器,防止弄断陶瓷棒,清洗和缝合切口。陶瓷棒不易掉出,由于大粗隆部血供丰富,术后即可凝血封闭骨道,1周被新生组织软性固定,4周形成骨性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