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抗酸药的区别

阅读: 评论:0

cn1069
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抗酸药的区别
消化道疾病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药物种类较多,如抗酸药、抑酸药、胃黏膜保护药以及促胃肠动力药等等。然而,揭开这些“胃药”神秘的面纱,它们各有特点、不同适应证及用法,所以,我们须根据胃病特点,学会更准确选择,合理用药。本文比较了消化道疾病使用频率较高的两种药物——抗酸药和抑酸药在药理机制、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差异,供大家参考。
1、药理机制大不同
抑酸药
①、PPI(质子泵抑制剂)一种H+/K+-ATP酶抑制剂,可抑制中枢或外周介导的胃酸分泌,无论对基础胃酸分泌还是各种形式的应激性胃酸分泌,都可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
代表药物:艾司奥美拉唑、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
筛板塔
抑酸强度: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和奥美拉唑。
②、H2RA阻断壁细胞的H2受体,可抑制基础胃酸和夜间胃酸分泌,对胃泌素及M受体激动药引起的胃酸
分泌也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H2RA对夜间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白天的胃酸分泌控制效果较差。
代表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抑酸强度: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西咪替丁。
抗酸药
弱碱性物质,口服后在胃内直接中和胃酸,升高胃液pH使胃蛋白酶(胃液PH1.5-2.5时,活性最强)活性降低。氢氧化铝等抗酸药中和胃酸,并覆盖于胃黏膜,形成胶状保护层,防止胃酸、胃蛋白酶再度侵袭。代表药物:磷酸铝凝胶、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等。
2、适应证大不同
抑酸药
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或出血、胃食管反流病、卓-艾综合征、预防上消化道应激性黏膜损伤及PPI与抗菌药物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等。
耳机转接器抗酸药
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可用于消化性溃疡或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抑酸药
①PPI短期使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不多见, 如头痛、腹泻、恶心、胃肠道胀气、腹痛、便秘、头晕、瘙痒及皮疹等,一般较为轻微,为自限性。当长疗程(>1年) 、长期超剂量(>1.75倍标准剂量) 使用时可能会导致严重ADR,如骨质疏松与骨折、肺炎、肠道感染、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低镁血症及胃黏膜病变等。②H2RA H2RA使用期间可能诱发快速耐药现象,停用H2RA后可能致胃酸反跳。其他ADR可见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男性性功能障碍和乳房增大,溢乳以及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头晕、幻觉、躁狂等。
抗酸药
碳酸氢钠大剂量反复服用,容易引起腹胀、钠潴留及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等,用药期间食用乳制品可能引起乳碱综合征(表现为恶心、呕吐、无力、多尿、肌肉疼痛等)。氢氧化铝长期服用,可致严重便秘,甚至引起肠梗阻,老年人长期服用,可影响肠道吸收磷酸盐,可导致骨质疏松,铝盐吸收后沉积于脑,可引起老年性痴呆。磷酸铝大剂量使用时也可致轻微的便秘现象。氢氧化镁容易导致腹泻等。
5、联合用药及注意事项大不同
抑酸药
①PPI
有肝药酶抑制作用,与氯吡格雷合用,可致后者药效降低。其中,奥美拉唑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对CYP抑制较弱的PPI(如泮托拉唑)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PPI需在酸性环境下与H+结合并活化,通过二硫键与质子泵的巯基不可逆性结合,使质子泵永久性失活,因此PPI不宜与抗酸药联用。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需在酸性环境下形成保护膜,抑酸药因升高胃内pH值而降低此类药物疗效。而黏膜保护剂因附着于胃黏膜表面,可影响PPI活化,故两类药物不应联用,二者需分开服用。
usb转并口②H2RA
西咪替丁能抑制肝脏细胞素P450的活性,与华法林、苯妥英钠等药物均可相互作用,合用时需调整剂量。雷尼替丁对肝药酶影响较弱,法莫替丁几乎无影响。短期负荷预测
抗酸药可使胃酸浓度下降,并在溃疡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阻碍H2RA的吸收和作用发挥,故H2RA不宜与抗酸药联合应用。
尽量避免H2RA与PPI联合使用,除非有夜间酸突破(白天服用PPI,睡前加服H2RA,可使其发生率
明显降低)。为减少H2RA停药反跳现象发生,目前普遍主张采用递减法停药,如由每日2次改为每日1次,1周后再改为隔日1次,逐渐停药。
抗酸药
影响抗酸药疗效的因素主要包括药物中和能力、胃酸分泌和排空速率。延长药物在胃部作用时间可增强疗效,而促胃动力药在促进肠蠕动时会缩短抗酸药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因此不建议促胃动力药与抗酸药同时服用。另外,增加给药频次的疗效优于增加单次给药剂量。
3d打印机制作铝剂会影响某些药物吸收,如四环素、铁剂、、西咪替丁等,二者合用时需间隔1-2h。
6、合理用药之“七合适”
合理使用抗酸药/抑酸药的意义不仅在于迅速有效地防治消化道疾病,保障健康,同时也在于尽可能减少药物ADR,避免药源性疾病发生。用药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的成败。因此我们应把握以下七项原则,以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最合适的疾病、最合适的目标、最合适的药物、最合适的剂量、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途径、最合适的疗程。

本文发布于:2023-07-12 06:5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735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药物   胃酸   分泌   引起   用药   胃黏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