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协同设计
标签: 改良瘢痕切开术; PPH术后; 吻合口狭窄
中图分类号 R65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1-0125-02
1998年Longo等人将“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应用到痔病的手术中,它以“肛垫下移理论”为基础,保持了肛管的正常解剖和功能,因疗效显著、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逐步成为目前手术痔病的首选方法[1],但也由于它主要借助器械来操作,没有传统手术直观和易操控,也存在一些特征性的并发症,如:术后直肠出血、尿潴留、肛门下坠感、急便感、吻合口狭窄等,陆续见诸于报道。近年来笔者采用改良的瘢痕切开术PPH术后吻合口狭窄,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抗震支架重量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科共收治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13例,表现为PPH术后1个月左右逐渐出现排便困难、便细症状,指诊可及直肠下段狭窄瘢痕环仅容或不容食指通过。其中,男3例,女10例,年龄20~54岁。外院术后者7例,本院6例。2010年6月-2012年5月笔者所在科共为Ⅱ~Ⅳy字裤度痔病患者行PPH手术96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失访105例(10.9%),随访857例,发生吻合口狭窄6例(0.7%)。 中药煎药器1.2 方法
1.2.1 手法 术后1个月内的轻中度狭窄2例。取左侧卧位,以右手食指于瘢痕环的6点位用力牵开并持续压迫该点约1~3 min,同法处理12点位,每2~3 日1次,连续进行2~3周,症状缓解后改为每周1次,直至症状基本消失。2例中1例疗效满意,1例无效改行手术。 1.2.2 改良瘢痕切开术 骶管阻滞麻醉下左侧卧位,用电刀于6点位将瘢痕组织纵向全程切开,至两端达正常组织,将所切开之创面自近端至远端以10号丝线纵行缝挂一根并保留;再将12点位瘢痕组织部分切开松解,不需挂线。男性患者前壁可适当多切开一些,女性则要少切以避免阴道壁损伤。保健水杯
>规划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