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容积负荷
表1 各种处理方法的比较
处理方法 项目 | 生物接触氧化法 | 生物转盘 | 标准活性污泥法 |
BOD容积负荷(kg/m3·d) | | 5~10g/m2·d | |
池自身占地面积 | 中 | 大 气动滑板 | 大 |
MLSS量(mg/l) | 6000~10000 | 隧道施工风机5~15g/m2 | 2000~3000 |
污泥量 | 最少 | 少 | 大 |
停运后的问题 | 长期停运,污泥剥离量大 | 长期停运,污泥剥离量大 | 若停运三天以上,则恢复困难 |
| | | |
氧化池中生物膜重量一般为6200~14000 mg/l,呈悬浮状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一般只有200~300 mg/l,因此可以粗略的以生物膜重量表示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微生物数量。城市污水中生物膜重量为12000~14000 mg/l。
3、填料
(1)填料特性比较
表2 填料特性比较
指标 种类 | 重量 (kg/ m3) | 比表面积 (m2/ m3) | 空隙率 (%) | 价格 (元/ m3) |
碎石(D=6cm) | 1300 | 110 | 45 | 10~15 |
φ19蜂窝 | 42 | 210 | 箱包手把98 | 300~400 |
φ15蜂窝 | 31 | 170 | 98 |
仿英Floccor(波纹板) | 39 | 83 | 98 |
立体波纹 | 45 | 100 | 97 |
日本微研式(立体波纹) | 30 | 310 | |
纤维 | 3左右 | 500~2000 | 99 | 50~80 |
| | | | |
(2)填料容积V有效
V有效=Q(C0-C1) /I·1000
式中Q——处理水量(m3/d)
C0——进水BOD浓度(mg/L)
C1——出水BOD浓度(mg/L)
I——BOD容积负荷(m3)
4、停留时间
(1)弗鲁因德利希吸附式
Q(C0-C1)/V=式中Q——处理水量(m3/d)
C0——进水BOD浓度(mg/L)
C1——出水BOD浓度(mg/L)
V——填料容积(m3)
(2)停留时间
T=24V/Q=24 (C0-C1)/ 、池体高度
一般的氧化池填料高度为3m,底部的布水布气层高度为~,顶部的稳定水层高度为~,所以总池高度一般为~。
6、供气量
(1)需氧量(R):生物膜的需氧量(R)包括合成用氧量和内源呼吸用氧量两部分。即: R=a'·△BOD+ b'·P
式中R——生物膜的需氧量(kg/h)
△BOD——单位时间内去除的BOD量(kg/h)
P——活性生物膜数量(kg)
从等当量的化学反应来看,每去除1kg BOD需要1kg O2。但实际是随着负荷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在普通生物滤池法中,污泥负荷低,泥龄长,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彻底,去除1kg BOD的需氧量可大于1kg,系数a'通常为左右;在生物接触氧化法中,污泥负荷高,生物膜更新快,泥龄较短,有一部分BOD物质未被氧化就排出系统,因此去除1kg BOD的需氧量往往低于1kg,系数a'通常小于1。根据实验测定,用于生物膜内源呼吸的氧量为m2·h左右,按照填料的比表面积和生物膜的干重(kg/ m3)可推算系数b',在普通生物滤池中b'=。
(2)供氧量(Qs):供氧量Qs取决于需氧量(R)和曝气装置氧的总转移系数KL0,当缺乏KL0资料时,建议按下式计算Qs:
Qs=R·K/αβγ
单晶硅生产工艺式中K为需氧量不均匀系数。在实际运转系统中水量与水质是变化的,这样也就形成了需氧量的不均匀性,水量与水质高负荷时的需氧量往往比平均负荷时要高出很多。在确定供气系统时必须按最大需氧量考虑才能取得预期效果。K值按排水制度、工艺生产等实测确定。
α为氧的水质转移系数;β为饱和溶解氧修正系数。α、β值视处理水水质而异。经实验测定,生活污水的α值为,β值为~;工业废水,如印染废水的α值只有~,β值为。
γ为不同温度时的充氧系数,其值可由表3查得。
表3 不同温度及溶解氧时的充氧系数γ值
溶解氧(mg/L) |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2 |
0 | | | | | | |
1 | | | | | | |
2 | | | | | | |
3 | 网络证件 | | | | | |
4 | 生发梳 | | | | | |
5 | | | | | | |
| | | | | | |
(3)供气量(W):计算出来的供氧量还需换算成空气量(W)
W= Qs/ ρ·C(m3/h)
式中ρ——氧气的容重,在20℃标准状态下,ρ= m3;
C——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比,标准状态下C=。
根据上式所计算出的供气量应作压力、温度和水深的修正,后两项影响较小,略去不计,则可按下式折算成为所需标准状态下的空气量(W标)